为其服务工作汇报材料6篇

 2024-12-30 04:00:44

摘要:述职报告是汇报自己阶段性工作的书面材料,一定要想好了再下笔,为了让思想汇报越发成功,我们肯定要确保其语句通顺,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为其服务工作汇报材料6篇,感谢您的参阅。为其服务工作汇报材料篇1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

述职报告是汇报自己阶段性工作的书面材料,一定要想好了再下笔,为了让思想汇报越发成功,我们肯定要确保其语句通顺,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为其服务工作汇报材料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为其服务工作汇报材料篇1

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认识

在公民法治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建立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仅能够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帮助他们答疑解惑,维护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密切党群关系,实践中央“群众工作路线”的重要方式。作为一名法律职业从业者,我对于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构建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积极整合司法行政服务资源,创新工作方式,加大为民服务的实际举措,集中窗口服务对外,综合型服务便民,集中受理,一厅式办公全方位解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现有的乡镇司法行政部门部分改造为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是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律师等司法行政主要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中心设置窗口化和综合性相结合,以服务内容综合化的特点为群众服务,将极大地简化群众申请程序,真正实现各类法律服务资源优势互补,将最大限度地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方便,成为便民、利民、惠民的又一重要窗口。

二、尝试社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点。推进律师事务所与社区结对,强化社区法律服务网络建设。一是完善的法律服务组织结构,由律师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执业人员与社区实行挂钩结对,引导青年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社区法律服务,担任法律顾问,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制宣传,随时解决社区居民遇到的法律问题,为社区提供公共法律服务。二是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公共法律服务进社区,可进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不受时间限制,将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公证服务、人民调解等服务业务送到百姓身边。居民足不出社区,就能获得公益性的法律服务。三是累积经验、以点带面,以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站”为载体,合力打造市区半小时、城镇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四是深化律师与司法所、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活动,利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通过律师和司法所人员相结对,实现与村官们的互动,将城区优质的法律资源导向农村,加快构建区级、镇级、社区一体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全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三、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以“”法律援助专线升级为司法行政公共服务专线平台为契机,着力提升“”服务品质,树立司法行政全新形象。一是增加人员配备,确保责任到岗到人,由专人负责法援中心日常工作,确保“”平台在工作时间内随时畅通,法律咨询电话有专人负责接听,确保群众咨询的法律问题得到专业满意的答复。二是加强宣传推广,借助公众媒体的力量,把“”服务热线推广到群众中,使更多群众知道和了解“”的功能。三是规范来电记录,确保群众咨询事项得到满意答复。对于电话不能沟通解决的疑难问题,应当由专人跟进回复。四是强化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不定时专门组织司法行政业务相关的培训班,并安排分管领导、专家学者或者资深律师进行授课,全面提高司法行政服务的工作水平,加强相关窗口服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四、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政府在不断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积极扶持公共法律服务的民间组织。在一些发达国家,民间公益法律服务机构是公益法律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民间组织大量涌现,一些民间法律服务机构也应运而生。此外,还有一大批热心公共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的社会志愿者,在构建农村公益法律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民间法律服务组织还不够发达和成熟,远远满足不了广大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必须建立一批由政府主导和扶持的社区法律服务组织及法律服务中心,并促使其发展成为民间法律服务的骨干力量。

总之,对内要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的工作网络,把法官、律师、公证员和普法志愿者等队伍有机地组织起来,发挥法律服务的独特功能;对外要善于横向借力,探索与信访、工会、妇联等部门的工作对接模式,共同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事业的发展。

为其服务工作汇报材料篇2

行政服务大厅汇报材料

行政服务大厅汇报材料

xx县行政服务大厅汇报材料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进驻大厅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行政服务大厅自去年x月x日揭牌以来,本着服务经济发展、方便客户和群众的宗旨,实行“开放式办公、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的管理体制,为各类经济组织、国内外投资者和人民群众办理了

大量的实事、好事。到今年x月x日止,进驻大厅办公的窗口单位有xx个,受理审批事项222项,窗口工作人员71名,受理各类审批、办证办照项目件,办结件,办结率达。其-,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中即办件件,当场办结件,办结率,承诺件2317件,办结1998件,办结率。经服务大厅收费金额共元。应该说总体上开局良好,运行健康,呈现出逐步正常化、规范化的态势,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前段工作情况

行政服务大厅正式对外办公以来,一直本着“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先急后缓,统筹兼顾”的原则,积极稳妥、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章立制,提高服务质量。

一年多来,管理办公室制定和完善了县行政服务大厅运作暂行办法、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内设机构工作职责、窗口电脑日常管理制度、统一缴费制度、值班制度、会议制度、安全保卫制度、考勤制度、印章保管制度等十项管理办法和制度。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达到以制度管人、对内规范管理、对外树立形象的良好效果。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2、规范管理,加强服务。

管理办公室经常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开展学习和教育活动,使他们充分认识服务大厅工作的重要性和时代的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业务工作水平。管理办公室明确要求各窗口工作人员一律挂牌上岗,接受客户咨询和监督,强化主体意识,狠抓工作作风的转变,改进服务态度,以实际行动服务经济建设的大局。

其中最显著的一个例子:在为xxxxxxxx房地产开发公司办理该公司在xx投资创办“xxxxxxxxxxx房地产有限公司”的筹建许可证时,管理办有关领导全程跟踪服务,组织窗口单位有关人员,帮助他们填写表格,拟出规范性章程、打印有关资料、办理银行开户和验资手续等,当天就办好了该公司的筹建许可证。并通过县委常委xxx部长的协调,十八小时内经xx市公安局刻出了该公司的公章和法人代表印鉴。当该公司董事长xxx、总经理xxx在-,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领取许可证和公章、印鉴后,到服务大厅参观时,赞叹说:“xx县在服务方面比广东做得好多了!”

3、开展评优活动,以评促进。

根据评分细则,大厅管理办公室秉着“严肃、认真”的态度,积极开展“窗口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和支持大厅工作单位先进个人”的评比活动。通过开展评比活动,不断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也引起了各窗口单位领导对服务大厅的服务质量的关注,使到服务大厅和窗口单位形成合力,共同把服务大厅办好。如民政局、工商局、物价局、质监局等领导经常来了解窗口的服务情况,对窗口遇到的实际困难及时予以解决。

4、加强日常督查和协调。

办公室专门安排一位副职领导负责大厅的日常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通过巡堂观察、随机询问服务对象、查看办公网络等方式,监督窗口工作人员的办件情况、服务质量及廉政情况,对存在的办-,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件拖拉、推诿扯皮等不规范行为及时指正,确保大厅服务的规范。二、目前存在问题

行政服务大厅的成立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实行政务公开的有效载体,应该说,我县行政服务大厅的建设具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二是进驻部门大力支持。绝大多数进驻部门不仅向行政服务大厅选派了一批素质高、业务熟、能力强、作风正的工作人员,而且都能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全力支持行政服务大厅的工作;三是前段运行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坚定了我们做好服务大厅工作的信心。当然,通过一年多的运行,特别是xxxx年x月x日大厅与各进驻单位领导的碰头座谈会,确实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 1、个别部门领导思想不统一,认识不到位。一是不够

重视,二是以为只有收费的项目才进入大厅办理,不收费的或者是上一级收费-,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的可以在单位办理。

2、窗口部门之间工作进度不均衡。一是个别部门的项

目该进来却没有进来,二是项目进来了却没有人在岗。三是项目进了,也有人在岗,但却自己收费,不经大厅收费窗口。

3、存在“前店后厂”现象。窗口仅起一个收发室的作

用,办理仍是回到原单位。出现这种现象,一是部门对窗口授权不够,一是还有个别部门抱着“部门利益”不放。

4、大厅管理办公室与窗口部门,特别是与部门领导的沟通交流不够,导致一些部门领导对服务大厅的目的、性质存在误解。

5、12全文查看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为其服务工作汇报材料篇3

**镇辖9个村1个社区,现有退役军人对象720人,享受各类补贴对象 244 人,其中军烈属2人,伤残军人 6 人,老复员军人77人,目前退役军人事务暂由镇社事办代管,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宣传教育

我镇采取设立宣传栏、悬挂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宣传活动。并通过镇村会议、坝坝会,层层传达到每一个群众,在镇域内形成爱军、学军、拥军的良好氛围。

二、慰问抚恤

我镇多年来一直重视军烈属、困难退役军人慰问抚恤工作,采取在八一建军节、春节召开座谈会、发放慰问资金、物品的方式对军烈属、困难退役军人进行慰问。

今年以来,对镇域内全部退役军人详细信息进行了采集,摸清了基础数据。6月,按照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安排,对镇内所有未违反法律法规的退役军人对象悬挂了光荣之家挂牌,实现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三、资金发放

我镇严格按照县文件规定,今年以来,按时、对标发放义务兵优待金**元、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元。

四、存在问题

1、组织领导。当前我镇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由镇社事办代管,暂无专人负责,人力上略显不足。

2、无工作章程,目前退役军人事务县上暂未下发工作方案、工作要点等指导性文件,镇级工作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来一样干一样,缺乏整体规划。

为其服务工作汇报材料篇4

一、基本情况我乡目前现有退役军人180人,其中优抚对象定期抚恤、定期定量生活补助33人,年满60周岁以上农村退役军人56人、不满60周岁退役军人91人。我乡组建村退役军人服务站6个。二、疫情防控工作我乡广泛动员辖区内的退役军人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部分退役军人主动提出到疫情防控卡点值班值守,充分展现了我乡退役军人的良好形象。三、我乡为更好的推进退役军人常态化工作按照上级的要求组织召开会议,并传达上级有关指示和政策文件精神。同时针对村级服务站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电话,交流多种形式开展相关业务指导,提升了村级服务站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四、退役军人稳维情况我乡召开会议,要求各村加大对退役军人不稳定因素的排查,积极与信访办密切协同,关注退役军人的稳定情况,防止上访及突发极端事件,安排包村干部对所包保村内退役军人重点人群进行稳控,我乡退役军人目前较稳定,没有一人上访。五、政治文化建设我乡按照上级领导要求,及时完成了乡本级和六个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乡工作人员及时安排到位,有专人干事。存在的问题。1.退役军人服务站保障体糸还不健全,成效不明显。2.服务形式单一,专业能力还需要进步提高。3.宣传政策不到位。4.部分退役军人人户分离无法联系,基础台帳不完善。下步工作:加强相关业务人员培训,尽力完善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体糸,创新优抚政策宣传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严格落实优抚政策,积极落实上级各项工作任务。

为其服务工作汇报材料篇5

广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风生水起

南宁:“线上线下”打造成“服务共同体”

据了解,2014年广西南宁市成为自治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自开展试点以来,南宁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性、普惠性和均等化法律服务需求为目标,通过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强公共法律服务信息水平,探索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等举措,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上半年,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律师服务等民生项目法律服务供给量大幅度提高,同比分别增加32%、13%、15%、20%、21%。

为积极回应市民对法律服务的巨大需求,南宁市委、市政府及时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十三五规划”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印发《加快推进南宁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南办发〔2017〕56号)。于2016年投入3040万元,建成了由1个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个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04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构成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平安法治南宁建设中,发挥了法律服务“倍增器”和社会治理“稳压器”作用。

将“咨询热线”拓展成“服务平台”。坚持以“”法律服务热线已有的资源为基础,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将其升级改造为“”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以联通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用于服务保障民生的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律师服务、司法鉴定、司法考试、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康复等12个法律业务项目,为社会民众寻求法律帮助,提供服务导航和定制服务。2017年上半年,“”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共受理群众来电咨询人次,法律服务供给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6%,接待咨询实现零投诉。

为此,南宁市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统筹安排,各有侧重,形成了“一张网”——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一盘棋”——公共法律服务重统筹的良好格局。

将“业务单间”整合成“综合大厅”。2016年5月,市司法局遵循“开放与共享”理念,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司法行政的“12项业务”从各自为战的“单间多楼层”整合到一楼的“综合服务大厅”,让“12项业务”在公共法律服务大厅的一条流水线上同步运转和高效办结,有效解决了群众办理业务“跑断腿”的问题。2016年年底,12个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都建成了面积达50平方米的综合业务大厅,104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都建成了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厅,都配置了办公自动化设备和业务自动化查询平台。

将“线上线下”打造成“服务共同体”。市司法行政系统充分结合“互联网+”的发展大势,依托南宁市政务外网,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建起了南宁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将司法行政“12项业务”融合成12个网络化业务分系统,将市、县(区)13个法律服务中心、104个法律服务工作站融合为法律服务城乡一体化,并与原有的南宁普法网、南宁普法微博、南宁普法微信、南宁司法行政app客户端相连接,形成了具有南宁特色的“法律服务共同体”。

鉴于司法行政人员不足的问题,南宁市还探索出了一个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的新机制,将法律援助、社区矫正两项工作列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一是推动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由政府购买律师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律师按合同要求接受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承办律师按照法律法规和服务要求,为受援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2017年上半年,南宁市法律援助案件胜诉率(含部分胜诉)达%,代理和辩护意见采纳率(含部分采纳)达90%,案件和接待咨询零投诉,挽回各类经济损失万元。二是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在西乡塘区试点政府购买社区矫正服务,由政府直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矫正协管员,专职从事相关社区矫正工作,或与民间社工组织签订购买社工服务合同,由民间社工组织向社区矫正机构派遣社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2017年2月,西乡塘区司法局通过政府购买方式,与西乡塘友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建立了西乡塘区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基地,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掌握就业技能、重新回归社会。来宾:“五纵三横”公共法律服务成体系

2013年以来,来宾市先行先试,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引擎,以“一平台六中心”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五纵三横”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让法治建设成果惠及城乡居民。

构建系统化制度体系,加强公共法律服务顶层设计。从市委、市政府层面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定位、定方向、定目标、定原则、定任务、定配套制度,从上到下一以贯之。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来宾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标准(试行)》,印发了《来宾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等系列文件及配套制度,市公共法律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文件及配套制度,汇编成《来宾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手册》,指导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实践层面,建设了来宾市“”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网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呼叫中心,设计完善了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网格地图、工作流程、服务中心背景墙标识等一系列图式,推进全市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布局规范化。

构建多样化服务通道, 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纵横延伸。来宾市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网上网下同步的法律服务平台, 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六路“直通车”。一是建立一条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建立了来宾市“”呼叫中心,按照“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理”的工作要求,实现了法律服务即时办。二是建设一个公共法律服务网站。开通来宾市“”网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这是广西首个网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网站具有查询、申请、咨询和预约等多项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律师服务、司法鉴定、法治宣传、司法考试、综合服务和法律地图九大法律服务项目。三是开发一个公共法律服务客户端。开发手机客户端(app),将网上法律服务中心9个产品整体移植到智能手机上,为移动终端提供实时在线服务,实现服务无间隙。四是建立一个公共法律服务微平台。开通了来宾市“”微信、微博,打造法律服务微网“直通车”,实现服务全方位。五是构建一张“五纵三横”的公共法律服务网格。按照“一平台六中心”的要求,结合实际,在市本级着重建设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在县级重点建设“温馨之家·贴心服务”法律服务中心、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人民调解中心、安置帮教中心、社区矫正中心等六中心。同时,依托覆盖到村屯的“温馨之家·贴心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一站式。六是打造一支法律服务队伍。在全市范围内组建由143名律师、近万名驻村挂职政法干警、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大学生村官、志愿者、村屯五大员(驻村屯警员、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维稳信息员、抢险救灾员),5000多个屯级“三会”,实现法律服务队伍覆盖到村屯。

构建多元化参与机制,壮大公共法律服务参与力量。由司法行政部门统筹推进,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多种资源横向联合、纵向整合,逐步壮大公共法律服务参与力量。一是明确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机构,确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特殊人群管理工作专项组等为公共法律服务领导机构,成立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政法委书记担任组长,确保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步调一致。二是明确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机构,以“”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由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矛盾纠纷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中心及专业性行业性调委、各类协会为服务单元,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法律服务。三是对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调整,由原来26个单位,增加为70个单位,推动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四是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充分依托有爱心的社会组织、企业,建立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和社区服刑人员就业基地。目前,来宾市建有5个集培训、教育、就业等一体的标准化、规范化基地。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统筹利用资源。一是借助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将公共法律服务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将公共法律服务项目纳入网格化管理,有效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手段,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选派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政法干警担任网格员,依托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平台,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实现上下联动,资源共享。二是利用市“一村一警”、村(屯)级五大员(驻村屯警员、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维稳信息员、抢险救灾员)、三会组织(党支部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监督委员会)等,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全覆盖到村屯。三是借助市“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在全市724个行政村,全部建有公共服务综合楼、农家书屋、文艺舞台等基础设施,实现了“温馨之家·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到村屯,并利用文艺队宣传法治,图书室开辟法律书刊专柜、电子阅览台,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融入在全市农村、社区中,全面展开文明守法示范创建活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进村入户。

切实推进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作为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的责任单位,市各级司法部门把此项任务打造成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个优质法律服务产品。市政府印发的《来宾市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司法行政部门在政府法律顾问建设中的职责和地位,明确了乡镇一级政府法律顾问可由乡镇司法所干部担任,成立了来宾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室,工作室主任由市政府秘书长担任,副主任由市法制办主任和司法局局长担任。目前,市本级及各县(市、区)政府均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市政府有32个单位部门也成立法律顾问室。此外,司法局还建立了法律顾问团,为政府其他人员较少的部门提供法律咨询等顾问工作,努力推进遇事找法律顾问成新常态。

坚持以信息化为引擎,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2014年以来,来宾市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贯穿运用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努力实现由信息化管理向信息化服务转变,相继开通了来宾市“”网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呼叫中心和微博,对微信进行了二次开发,使之具有咨询、服务的功能。研发了app手机客户端,将网上法律服务中心产品整体移植到智能手机上,扩大了服务对象,缩小法律服务半径,为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渠道,努力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北海:构建 “一平台六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北海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及自治区党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北海法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市政府2015年首次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市政府“四定”重点工作,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为北海市公共服务的一个品牌来打造。

北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北海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前瞻性和全局性布局。市财政局、市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司法行政政府购买服务的意见》,制定了“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项目的目录”,加大政府公共法律服务供给。

两年来,北海市投入专项经费267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人员保障方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司法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北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公益性岗位设置和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设置非营利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解决公共法律服务人员配备问题。

近年来,北海市构建了 “一平台六中心”,拓宽了服务渠道。加大投入建设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了北海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网站,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公证服务、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司法考试、司法鉴定等九项业务的网上咨询和办理。改版升级官方微博、微信公共平台,“指尖上”的微服务更为便捷。将原有的法律援助热线“”升级扩能,由单一的法律援助,拓展为集九项业务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电话专线一站式服务。强力推进“温馨之家·贴心服务”法律服务中心、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人民调解中心、社区矫正中心、安置帮教中心等“六个中心”的实体建设,满足不同群体的法律服务需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自去年建成以来,已接待群众咨询6万余人次,接听热线电话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1400余件,服务群众数量明显提升、服务案件类型明显增多。

针对城乡法律服务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积极统筹、合理分布,使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延伸到基层。推动各县(市)区司法局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街道(乡镇)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村居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群众提供便捷法律服务。大力发展县域律师事务所和公证处,规范管理基层法律服务所,引导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与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三所一处”联动。引导法律服务机构和优秀法律人才到基层开展法律服务,努力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全覆盖。

公共法律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单靠在职在编的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北海市开拓思路,坚持行政推动与社会协同并举,分类整合各方资源并配置到基层,延伸到村居。一是充分发挥司法行政主力军作用。实现系统内人力资源下沉,服务关口前移。二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补充。北海市两级政府将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列为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除了在政府购买服务中明确公共法律服务目录外,还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平台六中心”各配备一名工作人员,有力推动北海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三是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在工作中整合社会资源,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医患纠纷调解工作专家团、人民调解员、普法讲师团、普法轻骑队等组成三支社会法律服务队伍,取得显著成效。

积极有效的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创广西的“三个率先”,法律援助“暖民心”。在广西率先打造“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极大地方便群众;在全区率先开通法律援助网上申请和受理业务,树立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形象;在全区率先与法院建立刑事案件被害人法律援助工作新机制,司法为民得到更好的体现。北海市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

二是建制度、搭平台、促发展,法律服务“聚民心”。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在广西率先成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团。法律顾问制度基本实现了市、县、镇、村(社区)全覆盖;在全区率先成立公职律师办公室,成立市非公有制企业法律服务顾问团。与“千亿元园区”共建“法治园区”,把北海市工业园区建成法治园区;公证处不断开拓公证业务,公证效率、质量稳步提升。

三是重基础、强宣传,法制宣传 “润民心”。在全区率先建立了法制宣传教育考核评估体系。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扩展到送法上海岛、上渔船、进监所,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合浦县、铁山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法治县(区),涌现了一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自治区级依法行政示范点。

四是深入创新、驱动发展,人民调解“和民心”。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机制,与人民法院建立了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与海事法院建立了诉讼便民联系点;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绩效考评及奖励机制;全市建立了交通事故、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等调处机构,其中医患纠纷调处机构全市全覆盖,取得患者、医院、社会三方满意的效果,并在全区医患纠纷工作会议上作先进经验交流发言;调解组织遍布城乡,全市每年调处民间纠纷约7000件,有力地维护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阳光执法、社区矫正“安民心”。实行社区矫正阳光执法,向社会公开了权利清单、责任清单和义务清单。在全区率先推行手机可视监管,堵塞监管漏洞。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以内,无重大恶性案件发生。安置帮教工作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工作目标考评机制。帮教率、安置率达95%以上,重新犯罪率低于2%,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北海市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先行先试,成效明显,走在全区的前列,自治区司法厅高度肯定北海市的做法和成绩,2015年12月17日,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北海召开。自治区副主席胡焯、自治区司法厅厅长赵波出席会议,对北海市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好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为其服务工作汇报材料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区关于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的会议、文件精神,根据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统筹安排,从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服务水平等落脚点出发,精心组织,确保**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完成了全覆盖。现将**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体系建设工作总结如下:一、领导重视,积极部署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退役军人服务站体系建设,主要领导亲自抓,迅速召开关于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的党委会,通过甄选研讨确定了镇级和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15位、相关工作人员15位,确保每个退役军人服务站有专人负责、专人做好服务工作。召开了退役军人服务站挂牌、成立工作部署会,要求以真务实、履职尽责的作风,充分发挥镇、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站统筹协调作用,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二、落实场地,建立机制根据统筹安排,多方协调,各退役军人服务站均落实了方便退役军人办事的办公场所。建立了**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制度、职能职责和服务承诺。健全了考核问责体系。将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纳入村两委班子考核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严格考核结果运用,对不担当、不尽责、不作为的村居,严肃追查问责,确保工作到位。三、拓展思路,创新服务一是结合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系统和村级服务站摸排情况,建立**镇退役军人信息数据网,确保能及时更新掌握全镇退役军人的基本情况。二是通过走访、慰问、主动询问等方式建立培训需求、创业就业、来信来访等台账,分类施策,为退役军人提供教育、就业、救助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完成了51位困难优抚军人解三难资金的申报。协助区事务局完成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和退役军人第一课培训会。三是通过悬挂横幅22条、发公告14个、发放宣传资料300份、电话点对点等方式做好政策宣传,确保退役军人能及时享受相关服务和保障。四是结合**,****,查找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服务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提高了退役军人管理服务水平。四、存在的不足下一步打算不足:一是部分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较差。二是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退役军人误读政策。三是部分退役军人人户分离,无法联系,基础台账不完善。下一步,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尽力完善退役管理服务体系,创新优抚政策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严格落实优抚政策,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镇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根据《**镇**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协助完成**故居的修缮。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24 聚查文案 文章均为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整理,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675289112@qq.com

页面耗时0.0542秒, 内存占用1.87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皖ICP备20230060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