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5感心得体会通用5篇

 2024-12-29 17:40:08

摘要:写心得体会怎么才会更全面、深刻、精准呢,工作上的心得是对于个人的工作内容进行总结,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榜样5感心得体会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榜样5感心得体会篇1《榜样6》将祁发宝团长、老书记廷巴特尔、护边员魏德友等先进事迹搬上荧屏,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等形式,生动

写心得体会怎么才会更全面、深刻、精准呢,工作上的心得是对于个人的工作内容进行总结,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榜样5感心得体会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榜样5感心得体会篇1

《榜样6》将祁发宝团长、老书记廷巴特尔、护边员魏德友等先进事迹搬上荧屏,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等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广大青年党员指明了正确的学习方向,树立了学习标杆。

有太多的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自己的入党初心,践行着党员的使命,我们不能忘记前辈中走过的路,更不能忘记那些不求回报,默默甘愿付出的榜样,一切向前走,都不曾忘记为什么出发。无论身处何地、位居何职,都始终心怀初心使命,以“我将无我”的精神,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将全部生命和所有精力,都倾注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事业之中。观看专题节目后,大家深受教育,备受启发,积极撰写观后感,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履职尽责,争创一流。

榜样5感心得体会篇2

为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忠实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砥砺奋进,党中央决定,授予周永开、张桂梅同志和追授于海俊、李夏、卢永根、张小娟、加思来提·麻合苏提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牡丹江市,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

参加工作以来,她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永动机,用初心和信仰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一辈子对党忠诚、一辈子为民奉献、一辈子坚韧执着、一辈子于己克俭的大爱情怀,无怨无悔、无私无我地在平凡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燃烧着自己,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兴滇人才奖”等40余项荣誉称号。

张桂梅同志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她坚持用红色文化引领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铭记党恩、回报社会。她坚持每周开展1次理论学习、重温1次入党誓词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她常年坚持家访,行程11万多公里,覆盖学生1300多名,为学校留住了学生,为学生留住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吃穿用非常简朴,对自己近乎“抠门”,却把工资、奖金捐出来,用在教学和学生身上。她以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榜样5感心得体会篇3

通过学习青年典型的先进事迹,我深深被这些就在自己身边的青年榜样所感动。在同一个单位,在类似的岗位,但他们凭着奉献岗位、尽职尽责、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成为我们中间的佼佼者。通过学习他们的事迹,我觉得自己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奋起直追。

1.要养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刻苦学习、善于思考无疑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都能自我加压,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使工作能力素质迅速提高,为有所作为夯实了基础。因此,我要学习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断加强学习,学会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推进工作创新。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做到持之以恒、结合实际,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需要。

2.要养成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在各自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艰苦,经得住考验是他们身上的共性。为了工作,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不计一时得失,服从工作需要。正是靠非凡的敬业精神,取得了今天的成就。通过学习他们的事迹,让我认识到,要成为优秀的电务工人,必须像他们一样对工作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要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牢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不做表面文章,不谋个人私利是他们的共同美德。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他们始终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坏抓落实。我们要想把工作做好,就要具备与他们一样的精神和作风。努力在务实、勤勉上下功夫,要发扬“劲牛”的精神,做到夙兴夜寝,以苦为乐,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

榜样5感心得体会篇4

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专题节目《榜样》,通过先进事迹再现、典型代表访谈、嘉宾现场讲述等形式,用平凡的故事,讲述深刻的道理,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忠诚担当的精神风貌,令我受益匪浅。

每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都是一座座闪耀着光芒的灯塔,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榜样,将抽象的标准化作了具象的标本,将优秀共产党员以人格化、形象化、具体化呈现出来,让大家知道榜样离我们很近,模范就在我们身边。普通而不平凡,细微却令我们感动。“榜样”其实都是普通的个体,但平凡的.他们却拥有不平凡的力量。其实拨动我们心弦的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也不是什么曲折迷离的经历,而是他们敬业精业、勤奋创业、苦乐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在磨砺中进取、在探索中创新的精神意志。我们要善于学习这些先进典型身上可贵的进取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中也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护士长杜丽群长期奋斗在传染病防控事业一线,一干就是30多年。冲锋在前,不怕威胁,主动申请到艾滋病科担任护士长,为艾滋病住院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10000多人次。杜丽群通过业务创新为医护人员筑起一道安全防线,她将深静脉留置针推广到艾滋病患者日常护理中,减少扎针、拔针的次数,以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她将精细化艾滋病护理理念带到传统传染病扩理工作中,提出“将心比心”护理法,把到科室的每一位病人当作自家人,传播了防艾抗艾正能量,成为广西艾滋病防治战线上一面鲜红的旗帜。

艾滋病患者是社会上需要特别关心的群体,正是由于有像杜丽群那样坚守本职岗位、勇于担当、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基层医务工作者,艾滋病患者的生活才能拥抱阳光,这个社会对待艾滋病人才能少一点歧视,多一点关爱和理解。从杜丽群身上,我也深刻认识到立足于本职岗位,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工作,在自己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演绎出精彩。正如一句话所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干好就是不平凡!

廖俊波用其短短一生,向广大党员、干部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毫无疑问,廖俊波是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是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看齐的榜样。我们要大力弘扬廖俊波同志崇高精神,不断凝聚起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强大力量。

我们要始终把心系群众作为价值导向,做到立场鲜明、勤政为民。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我们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心中有民、甘为群众“打柴人”的赤诚之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实策、做实事、干实绩。

我们要始终把无私奉献作为内在品质,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共产党人是最无私的,党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无私奉献而铸就的。“无私奉献”一词,蕴含着坚持道德高线和坚守纪律底线的双重含义,体现了共产党员永恒的政治本色。廖俊波同志长期分管或主管工业园区,经手无数项目,但他从不利用自己的权力、地位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以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坦荡为官的操守,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高度信任。我们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心中有戒、一心为公、清正廉洁的优秀品格和优良作风,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把立德和明矩结合起来,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

我们要向榜样看齐,向着灯塔前行。榜样为我们树立标杆,指引了方向,我们要在榜样的激励感召下,不辱使命,砥砺前行。所有的土地都能滋养高尚。所有的榜样都产生于庸常的人群,只要恪守职责,甘于奉献,每个人都是榜样。每个人的岗位无论多么平凡,能在平凡的岗位恪尽职守,做出自己的贡献,你就是榜样。

榜样5感心得体会篇5

草王坝村,还是那个贫穷、落后、愁苦的草王坝村。穷到有的人全家只有一条裤子穿,穷到村里很多男人娶不上媳妇……

“好个草王坝,就是干烧(指干旱)大,姑娘个个往外嫁,40岁以上的单身汉一大把。”小小草王坝村,民谣可真不少,仔细一琢磨,个个因“穷”而起。

想想也是这个理,没有水,没有钱,没有白米饭,哪能留得住人?哪里富得起来?哪有姑娘愿意嫁过来?多少次,黄大发徘徊在螺蛳水旁,听着“哗哗”流水声,想着水过不来,饭吃不上,村里的光棍一大把……

他何尝不难过?他何尝不想再修一次?他何尝甘愿就这样听从于命运的安排?

“黄书记,是大米饭好吃,还是你们草王坝的包沙饭好吃啊?”在一次全乡大会聚餐时,干部不经意间的一句戏谑,深深刺痛了他。当时的他坐立不安,苍老的脸显得尴尬,嘴里的饭难以下咽,心里酸楚得想哭,“听了我很难受,我恨啊,可泪水只能往肚子里掉。”

“没有文化就没有方向,光靠蛮干,注定修不成功。”只有小学文化的黄大发,在第一次修渠失败后痛心疾首,他暗自下决心:学技术。

壮志未酬誓不休。那些年来,黄大发四处求教,自学水利技术。一听说哪里有在建的水库沟渠工程,他背着干粮就匆匆上路。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要翻几座大山、要蹚几条大河,他都徒步过去,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学。

只因为,还有一腔沸腾的血,还有一颗不甘的心,还有一个未圆的梦。

1989年,枫香区水利站迎来一位五旬老汉,54岁的黄大发申请跟班学习水利技术。看他年纪一大把,又是老先进,水利站给了他一个辅导员的身份。说是学习,其实就是在工地递上传下,给技术员打杂。

“印象中,他上课总是很积极,不懂就问,从不怕别人笑话。”时隔多年,当时一起在水利站学习的刘关刚对那个执着的五旬老汉记忆犹新。

“当时他甚至连20公分是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明白水准仪上的正、负刻度代表什么含义,整个白纸一张。”的确,黄大发闹了很多笑话,但正如刘关刚所说的那样,他不怕别人笑话。不识字,他就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不懂测绘,他就缠着技术员就着图纸讲解;不会用工具,他就在一旁专心看别人怎么用……捧着一颗心来,这位五旬老汉谦逊得像个小学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三年的时间,他从零起步、从头开始,掌握了许多修渠的知识,知晓了什么是分流渠、什么是导洪沟,还学会了开凿技术。

看上去,这位老人还想与天再斗一次。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24 聚查文案 文章均为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整理,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675289112@qq.com

页面耗时0.0501秒, 内存占用1.83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皖ICP备20230060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