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事迹材料5篇

 2024-11-12 15:51:12

摘要:先进事迹材料让人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人追求卓越,描述事迹可以让我们在回顾中发现自己的潜力,激发更多的可能性,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感人事迹材料5篇,感谢您的参阅。感人事迹材料篇1伤病对于每名运动员都是头号“公敌”,苏炳添也没能幸免。在苏炳添14年的职业生

先进事迹材料让人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人追求卓越,描述事迹可以让我们在回顾中发现自己的潜力,激发更多的可能性,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感人事迹材料5篇,感谢您的参阅。

感人事迹材料篇1

伤病对于每名运动员都是头号“公敌”,苏炳添也没能幸免。

在苏炳添14年的职业生涯中,20xx和20xx年两次遭受腰伤的困扰,并且10年他还受过一次伤。20xx年他饱受腰部肌肉伤病困扰,竞技成绩严重下滑。全年17强,只在室内赛拿到3个冠军。他最看重的室外百米仅在瑞士赛夺冠,成绩为10秒34。当时苏炳添伤病严重程度,教练组都很悲观了。更可怕的是,苏炳添自己也萌生了退役的想法。跟小时候自己总想着做逃兵不同,这次是因为自己的身体跑不动了。想着壮志未酬,苏炳添那段时间无比痛苦。但是经过无比漫长的困兽之斗,最后苏炳添还是选择了继续战斗。在500多天没有参加任何比赛的背景下,苏炳添在20xx年4月24日广东肇庆的田径分区邀请赛跑出9秒98。赛后苏炳添热泪盈眶,上次破10秒还是在3年前。

虽然离的时间不久,但是对于苏炳添来说却恍如隔世。观众们看到苏炳添的神勇表现也无比激动:他们的“苏神”回来了!

感人事迹材料篇2

刚刚接通了一位采访过我的四川记者朋友的电话,她刚刚从绵竹退下来,这个娇小的丫头在电话里和我讲了她眼见的情况,她只用了四个字形容,就是:“世界末日。”她说她几乎无法工作,眼泪就没有停过,太惨了,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然而往往救不了,跟着去的摄影只了拍一张照片,就扔下相机去帮忙,因为那情景让你不可能站着看着。

她和我说,她在一个学校现场看到了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

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她已经泣不成声。

我无法想象这在电话中已经如此惊心动魄的情形在当时是怎么样一个悲壮的场面,我只知道这是真实的,而且,在现在,在震中地区,这样的事情还在重复的发生着,就在今夜,我坐在舒适的房间内,第一次意识到我是否应该做些什么,虽然我不可能到现场去,但是我是否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于是我眼含着眼泪,首先发了这一篇博文,我知道这篇博文无法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但是,这是我想到的最便捷的,我所能立即做到的第一件事情,一篇文虽然没有力量,但是至少我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情。只有完成了第一件事情,才有第二件,第三件。

天佑中国,人间有爱。朋友人,无论你们身边有任何的条件,只要是能帮助灾区的,希望我们都马上付之行动,莫以善小而不为,一篇文章,一元捐款,都是一种支持,20xx注定是荣耀与灾难交辉的一年,灾难的是中国人的土地,荣耀的是中国人的心。

感人事迹材料篇3

赵诚,男,中共党员,松潘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一级法官。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共产党员、法官,赵诚同志在30余载的法治路上__、牢记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公正高效的办案质量始终在办案一线勇挑重担,在执行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有效执行了系列难案,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先后被松潘县委县政府、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委政法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基本解决执行难先进个人”、“维护稳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为维护我县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在“司法大拜年”“惩失信、反规避、打拒执”“执行大会战”等专项执行行动中,赵诚同志共执结各类案件48件,执行到位标的500万余元,拘传8人,拘留3人,取得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名单库中共有88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限制高消费156人次,其中23位被执行人因舆论压力,主动履行了生效判决义务,维护了社会稳定。

面对大量的执行案件,赵诚同志带领执行局的干警攻坚克难,通过耐心细致地做当事人思想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充分考虑当事人各方切身利益等,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积极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尽量避免了矛盾激化,最终使当事人履行了结案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充分发挥了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应有的作用。

他始终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法官,工作上认真敬业,思想上从严要求,恪守法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严格遵守“五个严禁”规定,严于律己,廉洁自律,树立了人民法官和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捍卫了法律的尊严,促进了社会稳定。

感人事迹材料篇4

__,女,1968年出生,__,大专,上河溪乡计生服务所所长。自1990年1月参加工作后就扎根在乡镇第一线从事计划生育工作,一干就是27年。她27年如一日,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之中,全心全意为广大妇女提供优质服务,深受妇女同胞的信赖和好评。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计生工作人员,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为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落实倾注了青春、热血和汗水。政治信仰坚定,思想品德高尚

她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进步,用心参加单位组织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认真领会精神实质。她组织纪律性强,坚守工作岗位,恪守职业道德,热心群众工作,热忱为计生对象服务,得到了领导、同志们的广泛赞誉和广大妇女同志的一致好评。在多个乡镇工作的她,所负责的计划生育工作连续2年(2014年、2015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连续2年(2016年、2017年)被评为全县先进单位,个人2次获得县人民政府嘉奖,多次被上级主管部门评为先进个人,2016年当选为__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党代表。

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把满腔热忱倾注在计生岗位上

在这27年里,她凭着一颗对计生事业执着追求的心,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当作工作的本份,将全部爱心无私地奉献给了她所珍爱的计生事业。在多年的乡镇工作中,她不知加过多少班,熬过多少夜。她认真对待每一位计生服务对象,给群众宣讲政策法律、做思想政治工作不厌其烦。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失独老人,做己婚育龄妇女的贴心人,每年都去看望慰问。2017年,看望慰问田贵洋、李雪梅等留守儿童多人,给每个孩子送去现金3百元,看望慰问云雾山村74岁的失独老人罗贤虎、杨灵枝夫妇,送上了钱和鞋、油、米等日用生活品。

心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

每年精心组织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每年举办“5.29”“7.11”两次大型计划生育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湖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条例,加强对全乡村专干业务知识、政策法规、电脑和手机村直报的培训;抓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严把农村奖励扶助政策对象审核上报及年检年审关,落实往年奖扶107人,特扶4人,当年新增奖扶对象23人;抓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产前筛查,尽量减少和避免出生缺陷的发生,这两项工作近三年来均位居全县前三;每年组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90对,产前筛查60人;把计生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做到贫困计生家庭一个不漏,精准扶贫一个不少,建立随访制度,通过“幸福工程”、产业扶持、小额贴息贷款、医疗救助、危房改造等政策措施帮助困难计生家庭脱贫致富。

感人事迹材料篇5

所有最普通的中国人,都知道袁隆平。袁隆平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而在许多人的心里,他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在共和国的脊梁人物中,袁隆平是极具标志性的存在,是中国数十亿人深情爱戴的“国民英雄”。袁隆平的去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他日夜操劳在杂交水稻科学研究一线,只为14亿中国人有饭吃。在普通中国人的认识中,“袁隆平”三个字是一个充满意义和情感的象征,象征着一个国家的人民从饥饿走向温饱,从贫穷走向富强,从赶上时代走向引领时代。从“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到今天“天问一号”跨越行星际,共和国的科学家们向真理之路不断探寻,靠着自力更生、顽强执着和大胆设想、认真求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话。袁老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的一生都在追梦,在大地上追梦。袁老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科研工作不只是仰望星空般高深莫测,还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人类福祉的使命追求。杂交稻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是对真理的渴望和向往,是对中国人民的负责。袁老用双脚丈量写在大地上的真理,他的“实验室”就是国民经济主战场,他的科研目标很纯粹,就是解决吃饭问题。

袁老是共和国最不平凡的农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曾经历过旧中国贫穷落后年代的人,内心烈的愿望是用自己的科研,播下改变中国的种子。这位老人也是最伟大的农民,他留给青年人的话是: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他躬身力行,在农田里做实验,90岁高龄的时候还在坚持做科研,实现“高产更高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他心头的重中之重,他要解决的不只是当代人的吃饭问题,他想永远解决中国人的饭碗问题。

今天的中国,一项项代表着人类科技前沿的成果频频凝聚全球关注的目光。我们深知,没有科技自立自强,在国际竞争中腰杆子就不硬,正如“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让中国人民的腰杆子挺起来。今天一位科学巨擘走了,但他的精神还在,还在深深濡染着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们必将其代代传承。

标签:材料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24 聚查文案 文章均为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整理,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675289112@qq.com

页面耗时0.0599秒, 内存占用1.79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皖ICP备20230060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