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进步,一篇发人深省的心得体会,可以引导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弟子规4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在这个愉快的暑假之前,邝老师让我们背《弟子规》,这样可以懂得各种场合的礼貌。背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了《弟子规》主要讲的是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兄弟姐妹之间要有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做人要有信用等……
其中我最有印象的两句话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爸爸妈妈呼唤我们的时候要马上答应,然后去做。还有爸爸妈妈教导我们的时候要恭敬地听,爸爸妈妈说我们不好的地方的`时候要赶紧接受。
以前妈妈爸爸批评我的时候我经常说:“真是的,这么不耐烦,哼!”然后跑到我的卧室里面生气。读完《弟子规》这本书以后,当爸爸妈妈再批评我时,我虽然也会说气话,可是不会跑到房间里去生气了。即使跑到房间里去生气,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气的那么久。爸爸妈妈都称赞了我。我开心极了!我一定要遵守《弟子规》里面的各种教导和礼仪。
我从小就喜欢读《弟子规》。我也一直徜徉在古文化的海洋里。因为它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大道理令我深有感触。
首先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如果你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孝敬,怎么能去爱别人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想想有时我们对父母爱的又是多么的肤浅。在我们现代子女眼里,给父母生活费、买好吃的.食品、买好看的衣服,让父母生活宽裕、衣食无忧,就已经是很好的尽孝了,做到了这些,感觉似乎心安理得了。
其次是“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结钮扣,有定位,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你会很快乐。
然后是“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是万万不可!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词,达而已矣!”不要说花言巧语,谄言媚语,奸诈取巧,粗俗污秽的话语,街头无赖粗鄙的语气流习,都不可以沾染。
最后是“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学仁慈……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
由于改革开放浪潮的涌入,人们不分青红皂白地接受西方国家的思潮,造成国人的荣辱观,善恶观,自我意识判断等观念的混乱,一时之间,以任性为个性,以无情为潇洒,以刁蛮为可爱,形成了一个不良的社会环境,不利于青少年儿童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独生子女现象导致家庭对儿童的期望过高,溺爱有加,几乎达到“众星拱月”的地步,这同样不利于儿童文明习惯的形成。影视作品对文明礼仪缺失的漠视,镜头里充斥了儿童大呼小叫,哭闹纠缠的情景,耳畔也充满了成年男女脸红脖子粗的骂街叫阵场面。我想,韩剧之所以在中国市场广受青睐,大概也与其传统文化有关吧。因为韩剧的情景画面总是令人感到温馨:鞠躬问候,彬彬有礼,进退有度,使人如沐春风。当今社会,倡导国民素质的提高,当从小处着眼,从小儿着手,《弟子规》不失为一本好教材。
第一次读《弟子规》时,觉得它很伟大,很深奥。慢慢地,随着时间推移,我又感悟出一些道理。今天,我又翻开了那本铺满灰尘的《弟子规》,细细品读,慢慢回味。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是古人告诫我们,不论平时什么情况,父母呼喊我们,得马上回应,不得拖沓。父母有事情让我们做,应马上去做,不能偷懒或推辞。
看完这句话,我立刻想到另外一句俗语:百善孝为先。是呀,我们孝尽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只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呢?所以,我们应该把孝时刻记牢,做到。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句话是古人教育我们,不管是用餐,还是就座、行走时,先让长辈走在前面享用,再轮到晚辈来享用。
读过这句话,我想,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由长辈创造的,长辈是过了千辛万苦才让我们有这么好的生活,难道,我们连座位都不给那些给我们美好世界的.长辈们坐吗?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句古人告诉我们,在饮食方面,不要挑三拣四,能吃饱就行。而且不能吃得太多,要适量。
念了这句话,我的脑中立刻浮现出爸爸跟我说他小时候的食物:玉米稀、白面馒头……爸爸小时候吃了一次玉米稀都算“山珍海味”,肉更不用说,一年难得吃一次。而现在,人们的伙食要求高了,忘记了原来的艰苦,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真该改改!
终于,我把《弟子规》读完了。轻轻合上书本,仰望着窗外的点点繁星,在心里默默立志:“我要把《弟子规》中的每一点都做好!让《弟子规》伴我健康成长!”
最近,我们的郑乐校长从海口带回了《弟子规》,送了我一本。课余,我通阅了。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体会很深,而且从中也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的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迎来暑假以后,我就开始国学经典诵读,经过多天的诵读,我学完了《弟子规》。本书是依据圣人孔子的教训而编,用精炼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许多生活的规范。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做事小心谨慎,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对大家有爱心,并且亲近品德高尚的人,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多读书,多学习。
"入则孝"篇中我感到了古人无怨无悔、不离不弃、尽心尽责替父母着想的精神。其中,"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也就是说,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认真的去听,不要分心。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不要顶嘴或插话,要顺从地接受并制定改正的.方案。
昨天,本来应该写《弟子规》学习心得,可是我认为这有别于读后感,所以毫无头绪,急得满头大汗。爸爸见我这副狼狈的样子,让我今天先背诵《弟子规》一章,从前到后温习一遍。到我背完,已经晚上9点了,我喜欢的电视节目开始了。这时,爸爸回来了,就跟我讲明天如何去做这件事,我假装听爸爸讲,实际上在看电视节目。爸爸对我说了方法,我随便说一句听懂了,就去看电视了。到了第二天,我仍是手忙脚乱,关键时刻掉链子,遭到了爸爸的批评。经过了这件事,我懂得了,古人的教诲,我们要认真的学习和践行,父母说话时,要用心去听,这样才能使我们变得更好。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解释: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也就是说,不能对饮食不满意,不要专挑好吃的吃。食物再怎么好吃,也不要过量的吃,要控制自己适量的吃。
昨天晚上,妈妈带我去吃排骨面,香喷喷的面激起了我的食欲,我吃得很起劲。不一会儿,碗里就只剩下排骨和青菜了。我回避青菜,夹起排骨大口大口往嘴里塞。正在这时,妈妈夹起碗里的青菜就要往我嘴里塞,我避开妈妈,满脸的不情愿,谁都知道青菜不好吃。在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了《弟子规》中"对饮食,勿拣择",对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只有不挑食才不会生病。细想想这句话,里面似乎包含着意味深长的道理。我把青菜吃了下去,感到更健康了。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饮食不能只拣好吃的吃,一定要合理搭配食物,不挑食,才能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壮。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释义: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的做到。也就是说,要想有效的阅读,有三个要点,用心地想、仔细地看、专心地读,这三个要点缺一不可。
昨天下午,爸爸让我背《弟子规》,我看了看译文,了解了意思,又读了好多遍。到了背诵的时候,却结结巴巴,一句一卡壳,勉强背过。我很奇怪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遍还是背不熟?爸爸说我没有用心的去读这本书,没有用心地想,仔细地看,专心地读。《弟子规》就讲了读书的方法,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几点都很重要,一样也不能少。我试着用这些方法去背书,果然灵验了——我才读了一遍,就轻松的背下来了。看来孔老夫子说的没错,这也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读书应心到、眼到、口到。
古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上都给我们现代人做了很好的榜样。诵读《弟子规》的谆谆教诲,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和规矩:人最基本的就是孝心,其次就要培养自己的爱心,让自己的心像草原一样广阔。相比之下,自己和古人有天地之分,我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我要"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我们不应该让时间白白流走,要读书,通过大量的阅读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来到这里,我发现自己的确很小器自私,总是容易动怒,虽然我已经尽力了,但这些总觉得无法避免,很明显,是自己的肚容太小,修行不够。
还有,来到这里,认识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也不能说是认识吧,只能说是见识罢了。在学校,由于班级的特殊性,造就了班上的人一言一行总是有着其规则与独特的魅力。但在这里,我见识到了许多无规则的行为,实在令我感叹万千。由于性格使然,我不由在心中把每个人划分了一下,但简单划分了之后,又很快被破坏了,令我咋舌。
我绝不是一个勤奋的人,至少在学习上不是,但起码我知道自己的缺点,即使不是全部,也有一点。所以,我想尽力去改正,更希望不仅仅是想而已。
人贵自知,不仅要自知,还要去改变、改善。世上绝无巧合,看似不关联的两件事,背后总有着其千丝万缕的关系。巧合,不过是人们用来解释其无法解释的.现象的借口罢了。
世界总是在变化着,渐渐的,不为人知。人们也一直在变化着,微微的,不为己知。所谓,见微知著。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未来谁也说不准,我们最好能抱着美好的心态,去等待迎接,这样才能活出价值与快乐。
最好,做一个死了也能造福人类的人。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