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写心得就是很不错的方式,想要写出具有感染力的心得体会,最重要的就是写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想,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培训实习的心得体会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今年春节过后我到常鸿所实习,三月取得北京律协颁发的《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成为一名首都实习律师。经过半年多的实习,深感陷入一个个具体案件的办理中,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广泛的律师业务,也不能静下心来及时总结办案过程中的得失。
迷茫困惑之际,第二十九期北京市申请律师职业人员培训在我学习生活了三年的法大研究生院开班了。经过一个月的资深律师培训授课、海淀法院和北京仲裁委员会庭审观摩,结合半年多的实习经历,我增强了对律师业的认识,受益颇多。
自1912年9月16日民国政府颁布《律师暂行章程》确立律师制度算起,今年是中国律师制度建立一百周年。如果将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零星律师制度和实践忽略不计,自1980年全国人大会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算起,律师制度在我国大陆地区的真正确立和发展不过三十余年的时间。
作为新世纪的首都准律师,我深感律师制度创设不易,决心从现在和自身做起,珍惜律师声誉,爱护律师形象,为中国法治建设和律师业发展做好自己的工作。
根据《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和《公证法》,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员工作需要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在构成法律职业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员四个行业中,我们在同样的课堂上经过了法学本科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习,共享同样的宪政信仰和法治理念,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从不同的角度致力于法治国家的建设。法官出庭必身着法袍手持法槌,检察官和公证员也属于国家机构从业人员,有着行业共同的制服,只有律师分布于大大小小的律师事务所,出庭是否穿着律师袍也并无强行性规定。在法庭上,律师的形象如何同庄严的国徽相映衬,同法庭的氛围相符合,在社会活动中,律师如何与社会其他职业的形象明显区分,这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实践中,事务律师基本能做到统一穿着职业正装,这与事务律师将自身定位为高端服务业从业人员和事务律师一般在规模化、团队化、公司化管理的大型律所执业有关。而出庭律师,由于主要接触基层民众,平时生活中对律师的职业形象往往关注不够,以致出庭时着装较为随意,和法庭上的法官、检察官形成了鲜明对比,难免有损律师在委托人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对此,我认为,在工作时间,律师应当穿着职业正装,出庭时律师至少应当穿着职业正装,有条件的应当穿着律师袍出庭。
实践中,委托人往往是通过亲友或之前客户介绍找到我们的,有的委托人是政府机构或大型企业,有的委托人则文化水平不高或情绪控制意思表达能力较弱。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很多基层民众一生中几乎没和律师打过交道,甚至没有见过一个律师,思想观念中却存在“打官司”就是“打关系”、“律师就是那个和法官混得熟帮当事人疏通关系的人”的愚昧观念,见到律师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你和法官熟吗?”同时,紧接着的第二句话则是“这官司能打赢吗?”
一些律师由于生计所迫或者商业逐利心理驱使,为了能签下合同揽到业务,将《律师法》和律师执业规范职业道德置之脑后,对潜在的委托人大肆吹嘘、大包大揽,不恰当地提高了委托人对律师的期望值,接下案子后发现委托人不能提供必要的证据,或者法律适用中存在重大障碍,不得不教唆委托人伪造证据材料,甚至对法官等司法工作人员行贿,严重破坏了律师在法官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我认为,作为中国社会中一个年轻的职业,律师应当在同潜在委托人进行业务洽谈时,引导公众对法律、司法和律师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帮助公众树立法治意识从而参与到法治建设中。如果律师一味迎合委托人,放弃法律立场和律师职业的专业性独立性定位,将会使越来越多的公众“信访”不“信法”。法律没有了权威和地位,一切靠金钱和权力说话,那么律师业以致法律职业也就迎来了灭顶之灾。
年初,我为北京市某区政府一起行政复议案件做论证,当时申请人对多年前的一个“请示”提起行政复议,区政府已经受理了该行政复议申请。我提出,“请示”不属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区政府依法应当不予受理,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即可。当时区政府法制办刚刚来了一个分管行政复议的负责人,该负责人觉得承认当初受理错误面子上不好看,要求我改变论证意见。从专业角度反复思量,我对论证意见向法制办进行解释,顶住负责人的压力坚持自己的专业意见。后来,区法制办向北京市法制办进行了咨询,最终采纳了我的意见。
我坚持认为,律师是依法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服务的底线是依法,如果违反法律为委托人提供服务,那么他提供的不再是法律服务,他也就不再是律师了。通过听各位资深律师授课,我更加坚信,律师应当坚持在依法的前提下为委托人出具独立专业的法律意见。
资深律师们这样描述律师与法官的关系,那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从法学院毕业时,有的同学会去做法官,有的同学会去做律师。同窗学习四年以致七年、十年后,法学院毕业生会奔向法官、检察官、政府法务、企业法务、律师、公证员等不同的法律工作岗位。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做久了,难免会形成特定的思维习惯,比如检察官一般倾向于认为刑事被告人是有罪的。
在法庭上,法官是高高在上的,他端坐于等腰三角形的最高处,控辩双方的律师相向而坐,同时面向法官陈述自己的意见。控辩双方都希望自己的意见更多地为法官采纳,从而维护委托人的权益,同时巩固委托人与自己的委托代理合同关系。那么,在日常生活和诉讼过程中,律师是否需要在法官面前低人一等,甚至请客送礼向法官行贿呢?
我认为,在法庭、仲裁庭中,控方律师、辩方律师和法官、仲裁员是分工合作的关系。只有控辩双方律师充分展示单方的证据、陈述单方的法律意见,才能为法官认定查明案件事实,并最终正确适用法律作出判决提供参考。正所谓集思广益,法官承担着决策者的作用,双方律师就是从不同角度发表意见的谋士幕僚,三方分工合作的目标是,得出一个评判是非、赏善罚恶的公平结论。当然了,委托人难免存在趋利避害、讳疾忌医的情形,律师并不能保证委托人向自己陈述的事实、提交的证据材料都是准确的、全面的,这就需要律师、法官睁大自己的眼睛,努力做出专业而独立的判断。
事实上,作为高风险的法律职业,律师是最重视职业风险防范的行业群体。律师的日常工作就是,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委托人发现、防范、治理和应对法律风险。为此,律师给公众留下了不近人情、斤斤计较的职业形象。试想,如果购物不索要和保存发票,那么一旦出现了食品安全、产品质量问题,就缺失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核心证据。如果商事交易不订立书面合同,不把条款拟订的周密完备,一旦合同履行中出现了争议,空口无凭如何能说清合同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同理,在律师的执业活动中,律师也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职业风险防范问题。
除了避免向委托人大包大揽,最后不能实现委托人意图,引发律协行业处分或司法局行政处罚外,我们需要做好同委托人的接谈笔录,把每一次同委托人就事实陈述、证据提交、风险提示进行沟通的情况记录在案,一方面是制作案卷检索备忘,另外可以明确律师为委托人所做的工作,完整呈现委托代理合同履行的状况和过程。
综上,一个月的集中培训,使我能够结合半年多的实习律师工作,总结得失,明确方向,非常感谢律协资深律师为即将入行的准律师阐明执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展现和传授刑事、民事、商事、行政四大领域及法律顾问、合同、劳动法、著作权、商标、公司、房地产等律师业务的基本技能。我相信,在律协、律所和资深律师的指导下,我会早日成为一名合格律师。
今天体会到按照计划完成计划之内的事情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早早的把一天的工作计划好,到办公室的那一刻就知道今天每个时间段要完成什么事情,是很开心的事情,不再因为感觉没事做而迷茫,带着目标,知道要做什么,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就会感觉一天是充实的。
以每个小时为间隔,为同事倒水,严格按照时间来做,是对时间管理的一种体现,所以这是要养成习惯的。每到整点给同事倒水,了解到每位同事的喜好,针对不同的喜好,提供茶水,或是白开水,亦或是咖啡,这样规律的倒水,不仅可以观察到同事在做什么,是什么样的状态,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提醒,提醒一个小时过去了,在这一小时中自己完成了哪些工作,是否按照计划完成,收获了什么,不知道我这样固定时间的出现,会不会使同事也意识到一个小时又过去了,会不会在这个时候如我一样盘点一下过去的一个小时。
通过一天的观察,发现了两种状态,主动和被动。主动的人永远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所以看到的是一直在忙,而且有内容。而被动的人不知道做一件事需要多久完成,不知道完成这项之后要做什么,似乎等着安排,在未安排之前就只摸索着手中的事情,不会思考应该做什么,不会思考要学习什么,即便是知道有太多东西要学习,也不会去想着付出行动去自主学习。随波逐流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大部分人都喜欢轻松的过着,舒服的过着,所以懒惰就成了人们最习惯的生活方式,能不做的就不做,能不想的就不想,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得过且过。而成功的人知道每一分钟应该做什么,不把时间浪费在茫然的发呆上,为什么我们总是更容易朝着懒惰的以防倾斜呢?为什么不想着做领军人物呢?为什么不自己首先克服懒惰,用自己的行动和成绩来带动周围的人?对自己严格要求固然没有放纵舒服,但一味的放纵又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严格要求开始是痛苦的,但习惯之后就会成自然,如同早起,如同时刻保持微笑,如同按照准确的时间倒水。没到整点倒水将是我在办公室每天要做的事情,因为已经开始喜欢每天的这几分钟。
今天没有单独的赞美每个人,只是自己的一些观察心得。希望明天大家都有一个好的状态,能够真正做都主动。
这段时间以来的培训结束了,我觉得自己还是有非常多的进步的,过去在学校的时候一直没有机会,来到这里之后入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培训,我相信我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非常大的提高,培训老师也是非常的认真在教我们,这次培训结束以后我也有一番心得。
首先我还是对自己很有信心的,这是我应该要认清楚自己的方向,我觉得在这一点上面我还是缺少经验,个人工作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我以后也会继续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入职之后也会好好的作用所学知识好好的工作,若是遇到自己不懂得我也一定会好好的请教,我也鉴定的相信接下来能够做出更好的成绩来,这是我应该要坚持去做好的,我也能够用这样的方式去积累经验,培训期间听到的很多,也接触到了很多过去没有接触的东西,这对我而言很有动力,我始终都会坚持去做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并且也会用实际行动去证明。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也成长进步的很多,我也会用心去维持好的状态,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接下来要去思考清楚的,对我来讲也有很大的提高,我会坚持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xx员工,未来更加的努力,保证自己能够做的更好一点,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我也要继续去发挥好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一点非常的关键,学以致用才是最终的目的。
培训的时间虽然说不长,可是在这方面我还是感觉非常充实的,我也愿意去做好这些去让自己达到知道更高的层次,我也对自己很有信心,并且接下来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保证自己能够随时处在好的状态下努力的工作,按时的完成好上级交代的事情,做一名优秀的xx员工,这次培训已经圆满结束了,大家都有所收获,我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面,大家都能够有进步,通过这次的实习也可以成长更多,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我接下来需要去调整好的,培训能够学习到很多的知识,也能够教会我们很多道理。
感激这次短暂的培训经历,我也一定会鉴定自己的方向,以后认认真真的做好工作,成为公司的一名优秀的实习生,做好自己本职工作,马上就要开始自己的工作哦,我也非常激动和开始,我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不会让公司失望的。
五周的nibs暑期实习转瞬即逝。收到通知邮件的喜悦,刚到nibs的迷茫,年会时pi们的精彩报告仿佛都只是在昨天一样。在这五周里,我收获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
刚来nibs的时候,我非常期待但是又有些紧张。期待的是,这里是“科研的圣地”: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更方便地做科研,无论是实验仪器等硬件设施还是环境和生活,都让人感受到来这里做科研真的是一件幸事。而紧张的是,我之前对科研的接触还不是特别多,怕自己跟不上实验的进度。但是,来这里之后,师兄师姐们的耐心指导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实验相关的技能,更让我感受到了nibs学术和生活的和谐与宽松。
当然,在实验室的日子也不只是埋头做实验。在来这里的前几天,陈老师就告诉我们,看文献也是一个科研工作者非常重要的能力。我们不光要看懂,更要知道哪些文章是好文章,哪些并不值得花功夫去看。所以在每周的组会中,听师兄师姐对这个领域的最新文献进行讲解讨论,也让我收获颇丰。
最让我期待的还是nibs的年会。今年是建所十周年,所以举办的格外隆重,报告会的时候请了很多离任pi来做报告。三天的时间里,pi们汇报自己一年来的工作进展,与台下的同事和学生们畅所欲言的交流,真是一场学术的盛宴。而一年一度的ktv大赛上,又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才艺的nibs,也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pi们。
在nibs的五周时间里,我认识了认真搞科研的师兄师姐们,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伙伴们,大家因为有着同样的志向而相识相知,我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接触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科研,让我对以后的学术道路和研究方向更加明确了。能有这样的经历,能来到nibs,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谢谢你,nibs。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些培训心得体会。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用真心真情去教美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好奇心,专业精神,同时要注重师生互动,肢体语言和优美语言互相结合,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有严格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准备,上最有效的课。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要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主题丰富的作品。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把活动作为显线,而知识作为隐线。在美术教学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美术课上,要有美术元素在里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要自然体现。不光要教学生技巧,还要教他们思维。在上欣赏课时,不仅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评述。要让学生多使用美术语言,尤其是欣赏评述课中,让他们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总之,合作的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素材的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在美术课中很重要。
教学中强调综合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互评为主,结合老师的评价,是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教学之余,还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进步,积极参加课内外听评课、教研活动及专业培训。多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通过本次培训,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会不断学习,多体会感受所学的知识,并用于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人生中就是这样,每一次的学习就是一次实践的机会。每一次的实践就是一次挑战,我们能害怕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能!”不管是在什么状况下,都是不能,不会,也不能够害怕挑战。我们之所以培训,目的就是增强我们挑战的信心。我不明白别人透过培训学到了多少,感受到了多少,了解到了多少。只明白透过培训自我感悟颇深。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就是透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见过的听过的,没见过的没听过的统统包含在内。
宋老师讲的创新与实践虽说我不明白资料是什么,但是透过各位干部的发言,我明白那是对我们以后产生影响的一次培训。总结会上各位干部用心发言,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一次培训是成功的。还有一点是我们需要这样的机会,这样一个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充实自我的机会。
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培训,相信大家都学到了很多,可我有一种新的感觉:“学到的越多,不明白的就越多”。为什么这样说呢?在以前的学习中自我并没有注重某一方面的学习,只是明白老师教什么,自我就学什么,从来不管对与错,也从来不管为什么,只是盲目的走路,学习。上大学以后感觉就变了很多,原因很简单:“那里的学习不再是片面的,是一种以具体事情具体分析的方式进行的。”只从这一点上说,这就要比以前的学习系统化,毕竟涉及到专业知识。在那里学习越多,感觉以前了解的东西越少,然后就会努力的或者是刻意的去找这方面的书籍,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但是越学,感觉自我明白的越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一颗想充实自我的心,有一颗想要学习的心,同时也有一颗向前的心。这就不得不要求我们自我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把所学的用到工作中。
其次在我们的电教理论培训中,于丹教授讲的一段话让我受益良多:“盘古在天地之间‘一日九变’,像一个新生的婴儿,每一天都在微妙地变化着。这种变化最终到达了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能够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潜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这句话虽然不能说完全体会但至少也回味很多次。他要求我们要干什么?脚踏实地!不管从哪一方面说,我们都要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学习中用心的表现自我。也是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楚的了解到自我的不足,从而用心的改正。
“百善孝为先”这是我在于丹教授讲座中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它不单单注重那个“孝”字,同样也注重那个“先”字。“孝”字讲的是孝敬长辈,提倡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先”字,确是讲的第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往往所缺乏的也正是这种精神,这难道不就应值得我们去注意吗?
再次,在金正昆教授讲的礼仪中,主要是从“互动、沟通、形象”三个关键词入手,完整的讲解了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所就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在交往过程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技巧,以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接待礼仪、办公礼仪、公关礼仪的基本行为规范。同时也说明,了解现代礼仪是我们21世纪大学生素质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掌握的利益规范,熟悉和掌握现代礼仪文化,既是职业特殊性和工作严肃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建设新型学生干部良好形象的目标要求。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尤其是人们交往的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从应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了不见面的远程沟通,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人际沟通的变化给人类社交礼仪的资料和方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这种沟通的条件下,实现有礼节的交往,去实现创造“人和”的境界,这是学习礼仪的好处。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礼仪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学习礼仪的重要性,从而完善自我这方面的不足。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是一种以理论形式的全面培训,也是我们学生干部组建以来第一次综合的培训。在这次培训结束以后,我对自我的要求很简单:“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把每次的培训都能很好的吸收,是自我的潜力以及学习,工作都有一次质的飞跃。”
为期三天的岗前培训结束了。听了六位老师的讲话,受益颇多。他们为我们实习生提出了一些建议、忠告和警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第一天上午是李志红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有关班级管理的经验和知识。告诫我们年轻人要不怕苦不怕累,领导的指示要无条件执行,等等。李志红老师在她刚上讲台教学生时没有好好努力,以致于现在很后悔,告诫我们努力要乘早;年轻的本钱只有把握好,才能叫资本。李老师是语文老师,在用词、说话方面很有见解。告诉我们上讲台讲课时说话声音要大语速要慢,这样学生才能听懂你要讲的是什么。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对待调皮、不听话的学生,不要总去说教,要采取其他方式例如演讲来教育学生。李老师写了一篇演讲稿,里面的话语真实生动用真情换学生的真心悔改。让我受益很多,启发很大。
第二天下午是吴晓星老师给我们讲的新课标改革教育的内容。教师在科学指导下,学生能动的学习过程就叫教学。吴晓星老师有关课堂提问的方面的见解让我受到很大启发。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提问分为三类,判断性提问,它的标志是“是不是、对不对”;而叙述性提问的标志是“你再说一遍”;最后思辨性提问的标志是“为什么、你怎么想的”.课堂上不要总是齐问齐答,会抹杀一些奇思妙想。提问学生,要让学生有信心地站起来,体面地坐下去,不要太过严厉或不回应学生,要多鼓励赏识学生,让学生勇于回答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天上午张焕义老师的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告诫了我们许多,告知了我们许多。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永远不要说“你真笨”,这样你会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告诫我们实习生在备课时,()不要只是机械地背教案,警惕课堂设计肤浅,缺乏创造,不要照抄照搬。在教学中设计的方面要从整体、环节、线索、问题等考虑。课堂的导入可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也可以提出疑问在教学过程中答疑。说话语速要慢,要有语调,要有气场,这要才能使学生专注地听你讲话。告诫我们不要说话太快,否则学生听这要的课会很累,很多东西都不明白,课堂效率也不高。对于犯错的学生不要在课上大声批评,要保持冷静,要对学生“冷处理”.可以课下叫到办公室,先不要说话,静静地与学生对视,让学生产生恐慌,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这样下次才不会再犯。
第二天下午是乔建莹老师的讲课。虽然乔建莹老师学历不高,但她的教学经验很多,对人有种亲和力,与人相处总面带微笑。她给我启发最深的是与人相处的态度要正确。对待领导要谦卑虚心,对待学生要张弛有度,对待自己要准确定位,让我受益良多。
第三天是孙昆峰老师和张芯蕊老师的课。孙昆峰老师告诉我们的是在顶岗期间我们要保持的心态,与领导、学生交流的艺术,实习过程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而张芯蕊老师教给我们的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ppt课件中字体不少于24号,每张幻灯片中文字不要超过六行,每行不超过六个字。画面不要花哨,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不要用屏幕代替课本,视频和动画时间不要过长,1——2分钟就可。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