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工作总结是我们经过认真的思考的,你知道什么样的总结才会引起别人的共鸣吗,工作总结是一种全面性的归纳文体,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建设银行工作总结5篇,感谢您的参阅。
转眼进入建行已经满一年了,时间让我对于建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通过自身的学习、领导和同事的教育帮助,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技能。这一年具体的收获如下:
在业务上,我取得了巨大的收获,这一年使我在业务上能够熟练,并能驾轻就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一年来,除了做好每天日常本职工作外,还重点做了如下工作:
1、帐户年检。接到上级年检通知,对营业部所有性质为正常的帐户共418户做了年检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提前下,及时通知全部企业前来年检,并要求提供最新、最准确的单位信息资料,并对全部资料在人民银行帐户二期系统中做好登记。
2、新旧帐户变更。由于系统升级,系统要对所有xx年前老帐号进行变更,这就需要与相关企业做好口头解释与书面交接工作。除为每户填写帐户变更告知书,还将基本户及预算专户的开户许可证收回,待变更。
3、电子开销户登记本。由于开销户登记本为连续使用,帐户年久使用已残损,故将所有开销户信息形成电子版本,待日后使用。
在思想上,xx年部里的活动也很多,自己尽了最大能力完成了所有任务,如手机银行、短信签约、利得盈、姚明卡等等。虽然不是很突出,但我都是积极参与。如今,面临自己的是xx年大干一季度活动,首先在存款上,自己会努力广泛开拓资源,挖掘客户,争取起到党员带头作用。其次是信用卡、基金等营销活动中,也会严格要求自己,迅速提高增长量。
新的一年里,我为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标,那就是要加紧学习,更加的充实自己,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时期的挑战,明年会有更多的机会和竞争在等着我,我心里暗暗的为自己鼓励,要在竞争中站稳脚步,踏踏实实,目光不能只限于自身的小圈子,要着眼于大局,着眼于今后的发展,我会向其他同志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共同进步,争取更好的工作成绩。当然,在一些细节的处理和操作上我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磨练自己,发扬长处,弥补不足。
20xx年是x行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x行成功迈出了股份制改革的第一步。20xx年对x支行来讲,是辛勤耕耘的一年,是适应变革的一年,是开拓创新的一年,也是理清思路、加快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各支行及下属分理处机构业务整合平稳发展,综合业务系统全面推进并取得预期目标。在这一年里,组织和领导给予了我许多学习和锻练的机会。
一、强化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我从事储蓄工作以来,十分注重个人业务潜力的培养学习。为储户带给规范优质服务的同时,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在熟练掌握了原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用心认真地学习新业务、新知识,遇到不懂的地方虚心向领导及专业科请教学习。随着银行改革的需要,我的工作潜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也随着x行各阶段的改革得到了更新和进步。
二、以高度的职责心,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将优质工作落到实处
20xx年,我在x村储蓄所任业务主管,主要负责重控、内控、核算质量、及柜面正常业务。透过加强内控管理,全所在去年分行开展的核算质量评比中,从未列于倒数五十名内,还曾几度位于前三、四十名之列,我个人还曾连续两月在x支行被评为“无差错柜员”。
我始终坚持“客户第一”的思想,把客户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换位思考问题,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大胆开拓思想,征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努力为客户带给最优质服务,以赢得客户对我行业务的支持。在x村储蓄所工作期间,我同众多客户由客户谊发展成朋友情,多次受到不同类型客户的赞扬,从未接到过一齐客户投诉。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银行的工作也时时变化着,每一天都有新的东西出现、新的状况发生,这都需要我跟着形势而改变。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巧,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提高自己的履岗潜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业务全面的x行员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我所努力的目标。当然,在一些细节的处理和操作上我还存在必须的欠缺,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
自正式开业以来,在行领导及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xx支行紧密围绕上级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和工作会议精神,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创新业务发展方式,强化基础管理,深抓合规经营,使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我支行辖内共有10个营业机构。截止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230,973万元,较5月末增长6,75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93,516万元,较5月末下降1,175万元;表内不良贷款余额235万元,较5月末下降395万元;财务总收入3313万元(其中实现收入635万元),总支出2485万元,实现净利润828万元。
一、,我支行主要的工作措施及成效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搭建内部管理框架,全力以赴保障开业顺利进行
自盛大开业以来,xx支行积极落实了筹建办及总行在筹备创立和开业初期的各项工作,优质高效的完成了开业公告、对外宣传等各项工作。先后开展了机关人员双聘及中层管理干部选聘工作,积极筹备机关组建工作,在总行和兄弟支行的帮助与支持下,确定办公地点,逐渐完备办公设施,初步确立机关管理人员的选配和部门的基本设置。自此,xx支行机关部门已具雏形,保证了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支行信贷管理制度
按照总行安排,我行依据《授信审查委员会工作规则(暂行)》要求,成立了xx支行授信审查小组,制定了《xx支行授信审查小组议事规则》。按照《授信业务操作流程(暂行)》,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制定了xx支行授信业务流程。议事规则和授信业务流程的制定明确了我行授信业务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对我行现阶段授信业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信贷基础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在加大贷款营销力度的同时,我支行对报送贷款资料进行了逐笔审查,共审查8笔,金额共计470万元。对符合贷款授信条件的业务及时进行审批,对不符合授信业务条件的贷款做退回处理,对贷款资料不完善需补充的,及时通知经办行补充完善资料。在授信业务审查上我支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政策、本行业务经营规划及信贷政策制度,通过财务分析与非财务分析等手段,对授信业务进行审查,充分揭示授信业务风险,并提出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为授信审批提供依据。同时我支行坚持在业务合法性、安全性及可行性基础上加快审查速度,对个人类贷款审批于当日或次日内审查完毕,公司类贷款尽快审查。
(四)强化会计基础管理,及时进行各项费用处理
根据总行《会计检查方案(暂行)》,6月下旬财会部3人组成检查小组,对辖内10个网点进行了专项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重要空白凭证、会计业务印章、内外账务、会计档案、会计人员交接六个方面,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了限期整改,逐步实现了会计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
我支行财会部从6月中旬开始正式运转,前期费用报账工作未能正常进行,因此我们首先认真学习了总行下发的财务审批办法、财务费用报销办法、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等,严格按要求进行财务费用报账工作,认真审核财务事项和票据,按审批流程和权限规范处理,确保费用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遇到难以把握的问题,积极与总行相关人员沟通,避免因认识不到位、理解有偏差而影响工作质量。
(五)规范电子设备管理及操作,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工作
根据电子渠道部的安排,xx年6月19日我支行相关人员参加了在总行举行的电子渠道部工作安排会,学习有关电子银行和信息科技方面的业务流程、管理办法和业务规范;陆续与电子设备维保商、经销商、生产商对接;整理归档电子设备价目表、通信线路;每日统计系统差错及时报总行电子渠道部处理;协调解决各网点上报的系统及电子设备临时故障
(六)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综合管理部运用了望、闻、问、的检查方式对我辖营业部及9个二级支行进行安全方面的检查,检查覆盖率达100%,通过检查对各网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同时结合本次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对员工进行了安全教育和管理,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七)?加强综合管理,确保行务工作运转有序高效
一是积极搭建oa办公系统,实现了公文往来电子化,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及时将总行、银监局等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方针政策及重要信息进行整理,严格按照保密法、保密规章制度和文件传阅制度的规定及时传送给行领导,并且按照行领导的指示及时、准确的传递到位。对阅办完毕的文件及时回收,防止遗失。对收回的文件分类存放,以备查询。二是坚持抓好支行物业管理,对全辖营业网点的租赁情况、环境卫生、场所设施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检查。
对需要维修或更换的设施及时进行了处理更换。三是对我辖内支行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采用账面盘点与实务盘点相结合的方式,逐一盘点,并落实账务差别。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
1、二级支行坏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全辖营业网点没有统一的标识,并且普遍存在装修时间过长、网点设施陈旧,有些支行需要重新装修,部分办公设施需要更新。
2、柜员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3、规章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在制度执行的自觉性、规范性和精细化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次月工作计划:
1、进一步完善我行信贷业务管理制度,加强对信贷管理人员的培训。
2、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部分费用核定标准,杜绝浪费。努力压缩不必要的支出,形成节约办公的意识和习惯。
3、协同未央行做好账户资料、风险预警信息上报的衔接工作。
4、根据行领导安排并结合我二级支行实际情况,在与总行沟通协调,为有条件安装atm自助取款机的网点尽快配备自助设备。
5、根据对分支机构的部门设置、工作职责及人员编制方案并结合我行现有人员编制情况,进行人员配置。
6、细化业务操作流程,完善支行内部管理制度,构建严密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形成办事有制度,操作有规程,违规有惩处的长效机制。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促进“三农”经济发展
--中国ⅩⅩ银行和ⅩⅩ支行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现代农村经济飞跃发展的重要基石,它的建立和完善是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规避农村信贷风险、打造诚信农村的重要举措。近几年和ⅩⅩ支行党组注重辖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列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通过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整体信用意识,以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为平台,进一步支持“三农”和辖区经济发展。
(一)更新观念,创新“三农”信贷产品,使信用信息产品成为信贷支持“三农”事业的主要依据。有效解决“三农”主体由于抵押品不足导致的贷款难、难贷款问题。
(二)规避金融风险,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培养农村诚信意识,夯实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实现涉农商业银行间“三农”主体信用信息的共享。
(三)实现高效的银农对接,有效解决涉农商业银行信贷政策、信贷商品与“三农”主体信贷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军,和ⅩⅩ农业贷款中农村信用联社占到90%以上,对“三农”发展贡献很大。近几年,每到农民备春耕时节,和龙支行都提前摸清农村信用社备春耕资金情况,一旦出现资金短缺,和龙支行就及时为农联社争取支农再贷款。农村信用社以信用、联保等形式发放到农户手中,对信用高的农民逐年提高授信额度,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守信意识。
2、建立“农村金融信息网络”,多渠道进行诚信宣传。ⅩⅩ年初和龙支行组织建立了“和ⅩⅩ农村金融信息网络”。网络系统包括: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及基层乡镇政府、辖区涉农金融机构、农户及“三农”经济主体。建立“信息网络”之后,和龙支行充分利用村党组织的力量,由村支书、村长担任义务宣传员和“大啦叭”,并与他们建立联系制度,使和龙支行的信息采集及时真实。同时注重发挥“农村金融信息网络”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的推进作用,通过调研座谈、宣传守信典型等形式培养广大农民诚实、守信意识。
3、组织各方力量,共建农村信用体系
推动农业担保机构的建设。针对“三农”主体因担保不足而贷款难的问题,支行党组经过集体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三农”担保公司,打造“信贷+三农担保+商业保险”的“三农”放款模式,分散农业信贷风险,有效解决“三农”主体贷款难题。这个构思正逐渐完善,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认可和高度重视。
业”的信用意识,形成“要发展讲诚信,讲诚信才能发展”的良好的社会信用循环机制。
浅析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农牧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机构信用形象、增强对外部信用资源的吸引力,有利于更好地利用信用资源,增加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受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农牧民诚信意识差等多种因素制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缺乏法律政策依据。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针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对农村经济体的征信活动既没有一个明确的机构,也没有统一的市场准入、运行和退出机制,对农牧户信用信息采集、加工和处理也没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农村信用信息的征集、评估和失信惩治无法可依,使得农村信用体系难以获得全面的信用信息。农村信用社虽然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建立了农牧户信用评定的制度和办法,但是由于应用对象的单一和应用范围的局限,农牧户信用评级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普遍应用。
(二)农牧户信息采集困难,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一是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牧户搬迁和外出打工人员日益增多,给农牧户信息的采集造成较大阻碍,使部分农牧 1
户始终游离于信用体系之外;二是绝大部分农牧户对涉及自身隐私(如家庭资产、收支和健康状况等)的指标较为敏感,不愿填报或少填报,涉及信用、工商、保险等信息难以获得;三是农牧户众多,居住分散,而金融机构人员少,信息征集工作难以做细,以****地区为例,目前农牧户信息的采集主要由农村信用社一家进行,信息采集难度较大;四是个别未贷款或无贷款需求的农牧户,不愿意透露其相关信息,以至于非存量客户信息无法采集;五是信息采集人员个人素质存在差异,部分工作人员对农牧户信息采集工作重视不够,敷衍了事,甚至存在主观臆测等情况,使部分关键信息项缺失或失真。严重影响信息的质量,导致数据真实性有待考证,也给信息的实际应用带来一定困难。
(三)信用意识淡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础依然较差。一方面,由于我国信用产品的推广使用起步较晚,对于信用意识和信用行为的记录还不具备普遍的关注;另一方面,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等因素影响,****地区整体信用意识不高。大多数农牧户小农思想根深蒂固,逃废债务、合同违约、商品交易主体之间失信现象依然屡见不鲜,甚至为了逃避信用记录的制约,一些人不愿意参与信用信息征集、评级等业务,或者消极对待信息征集,提供虚假信息。
(四)社会参与度较低,农村信用体系创建氛围较弱。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部门、环节较多,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硬性制约,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涉及企业及个人的工商、税务、电信、法院判决、缴水电费、拖欠工资等相关信息的采集都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严重影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和效果。
(五)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尚待完善,失信违约成本较低。目前的农牧户信息采集录入仅按照农牧户的实际生产生活需求,由不同的部门进行采集,即使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上线后,所录入的农牧户信息也只能是农牧民金融活动的一部分。信息无法及时共享,不能全面、真实的反应农牧户的信用状况。特别是对农牧户失信违约等行为,缺少联合制裁等实际惩戒措施,“守信得益、失信受损”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举全社会之力共同维护创建诚信社会的氛围不够浓厚。
(六)缺乏诚信教育制度和信用观念培养机制,农牧户主动参与征信的意识不强。现阶段,广大农村已有的诚信教育和信用观念培养主要来自于淳朴民风形成的诚实守信传统、人民银行在农村开展的征信知识宣传和农村信用社开展的部分宣传。这些诚信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牧户信用意识,但大部分工作仍局限在面上,未能在农村全面铺开,不够深入系统,农村诚信教育体系仍不完善。
第一,加快和完善征信立法、执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村信息征集主体,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规范信息征集和使用的方式、方法,建立并完善征信系统监督管理制度,使征信工作及征信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第二,建立统一的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平台。以人行个人
征信系统为依托,加快农村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一套完善的农村信用信息基础数据采集模式,建立独立的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包括金融信贷信息、税务、司法判决、交通、电信、水电费等一切与企业及个人有关的信用交易信息,构建起涵盖农牧户全部信息的共享系统。
第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一是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形成部门联动机制。金融机构、公检法、税务、工商等职能部门,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重点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打击“钉子户”、“赖账户”,同时为诚实守信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形成区域性的正向激励机制,推动地方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二是金融机构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增加针对农村、农业和农牧民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以金融供给引导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三是切实发挥征信体系的规范、引导作用,增强社会信用意识。加强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增加征信系统的信息履盖面,尽量多地采集个人和企业信息,既方便守信者融资,也使不守信用的人增加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形成守信履约的内生机制;四是结合农村的实际抓好典型宣传,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效应,带动农牧民信用意识的增强。
第四,明确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沟通和协作机制。在征信立法的前提下,建立自上而下的“政府牵头、人行主导、政府各部门及涉农金融机构参与”的农村信用体系,明确各部门权责,一方面,可以确保包括金融、公安、税务、环保、工商等各部门信息的完全、真实、顺利征集,另一方面也确保了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的制度化及连续性。
第五,进一步加强征信宣传,培育农村信用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的征信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农牧民充分了解信用信息对其生活、经济等各方面的有利影响;创新农村征信产品,使农牧民通过利用征信产品,感知征信的内涵及意义,同时能自觉、自愿地参与、促进并维护信用体系的建设。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正当时
舍易
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将关系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关系到农村和现代农业发展,更关系到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产增收。近几年,各地政府已经着手开展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努力破解农村金融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但是,笔者认为,就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来看,仍需要政府、农村金融机构之间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力度。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和各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10年9月底,全国已有2455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工作,2157个县(区)已建立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全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共为1.27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并对其中8037万农户进行了信用评定。同时,一些省份县级政府在多个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已经开展了个体工商户授信评级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总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多种路径、有益探索,有效促进了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信用意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信用体系建设的认知度不够
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虽然以政府为主导,但是开展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信用体系建设关乎民生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引导、社会重视、全员参与势在必行。
二是农村信用信息仍缺乏有效整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而农村企业规模小、产品层次低的特征,决定了信用信息仍分布在工商、税务、电信、金融机构等部门,大部分是处于零散状态,缺乏有效整合。
三是信用缺失的惩戒力度不够
目前对失信行为的惩戒仍没有落地,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力严重不足。四是诚信教育和信用意识培养有待完善。农民诚信教育和信用观念培养主要来自诚实守信的传统,人民银行在农村开展的征信知识宣传,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实施“三信工程”过程中在乡村、农户开展的信用宣传教育,其大部分工作不够深入和系统,农村诚信教育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事实上,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破解农村金融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仅可有效解决农户与农村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农户贷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有助于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扩大对农村的信贷投入,支持农民扩大再生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因此,笔者对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责任
各级政府是信用体系建设的主管机构,金融、工商、税务、教育等部门负责协同推进,共同研究部署辖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目标,加快个人征信系统的农村信用信息采集工作,丰富征信系统农村信用信息资源。
二是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基层人民银行应牵头深入农村和农户家中,举办征信宣传,通过开展一对
一、面对面的征信知识介绍、诚信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认识程度。同时,人民银行要组织农村金融机构加强对农户信用信息录入的覆盖率,逐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加强与有关政府部门的合作,确保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改善农村地区信用环境。
三是深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完备的农村产权制度,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规范农村信用体系发展。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担保公司组建,不断提升担保公司的担保实力,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推动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的探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截至2005年底.全国130756万人口中,乡村人口为7447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7.01%。在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解决好农村问题,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必要条件。构建农村信用体系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我国实现现代农业的升级,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农村的信用体系建设现状不容乐观,农业农村贷款难,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信用秩序混乱、诚信缺失等现象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不仅降低了经济金融活动的效率,破坏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而且削弱了农民参与经济金融活动的信心,不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造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紧迫问题。
关键字:农村信用体系农村贷款征信体系信用立法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用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近年来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小额信贷手续繁杂、贷款时间过长的难题,为农民提供轻松便捷的贷款环境,也培养推动了农民信用文化建设。但由于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征信意识不强等因素影响,征信体系的不完善,相关支持法律的不完善乃至缺失,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仍任重道远。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难以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率,加之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导致农村信贷资金严重外流,农民贷款难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日渐提高,传统的信用观念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和淡化,信用体系缺失,信用环境“污染”,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农村信贷发展概况,农村正规信用供给不足
1,农村信贷资金不足。
首先,农村住户分散,且往往贷款金额小,金融机构不易管理,贷款成本过高;再加上中国小农经济绝大部分尚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因此贷款风险较高。第二,随着金融机构的商
业化运作,资金更愿意投向利润率较高的产业,而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难以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率,故商业银行的贷款不愿向广大农村发放。第三,农村信贷资金严重外流,农村金融市场“抽水机”多,“输血机”少,资金大量流出农村。而广大农户,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户,在申请贷款时往往面临无物抵押、无人担保、没有完整可查的信用记录的困境,所以按常规申请贷款发展生产格外困难。
2,农民贷款难,积极性不高。据300余份农村信用项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得出:46.8%的农户表示自己一定要找熟人才能贷到所需款项,只有26%的农户认为可以通过正常手段获得贷款.有70.8%的农户都有贷款未成的经历,还有62.4%的农户认为在农忙需要钱时不一定能贷到款,30.4%的农户认为贷不到,只有7.2%的农户认为可以在农忙需要钱时贷到款。此外,农户有资金需求时,一般首选的是民间借贷。
首先,农民申请贷款,从申请、批准到最后取得贷款,手续繁杂.办理一/
4笔贷款花费的时间较长.有时还会因没有熟人等原因遭到拒绝。第二、贷款利率高,期限短。在农民对信用社在贷款方面最大期望调查中,依次排在前五位的是:l、希望贷款利率低一些;
2、贷款期限长—些;3,加大农村小额信贷的实施力度;
4、切实解决急需资金农户的实际困难,真正体现”为农服务”的方针;
5、提高贷款透明度。第三、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也制约了农村信用社信贷员放款积极性。现在农村信用社对信贷员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贷款收回与信贷员个人工资奖金福利挂钩,贷款收回率达不到要求的,按比例扣发工资、奖金,使得信贷员对信用放款持谨慎态度。
4,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首先,农村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大、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信用观念淡薄。其次,长期以来银行、信用社对农村中小企业形成的歧视。导致农村中小企业通过银行、农村信用社间接融资困难,融资量也较少;农村中小企业有很多走的是直接融资的道路.其自身不足使其较少采用股票和债券的方式,更多的采用集资与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
1,农村信用建设缺乏强有力的奖惩机制,缺乏相关法律的保障。对于失信行为的追究及惩治、维护正常的信用秩序,最终要靠法律的威慑力,这对于我国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亦是如此。失信行为的惩治无法可依,执法不力,表现为执法效率不高,执行中存在徇私等现象。有的乡镇企业逃避债务,又得不到相应的制裁和处罚,这又加剧了乡镇企业不讲信用的道德风险。此外,也没有良好的激励制度,使得广大农村人员的信用积极性不高。
2,征信体系建设滞后。首先,缺少完整的农户征信信息管理系统,无法对广大农户征信状况实施及时、有效地记载和跟踪,无法对农户信用信息进行统一口径的采集、统一指标的评级以及统一变化的监测。第二,各方难形成合力,尤其是政府职能的履行不到位,导致农村信用社承担着农村征信的大部分任务,相应地也投入了大量的社会成本,在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到其征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农村信用社陷入了征与不征、多征与少征一个样的尴尬境地。第三,农村征信协调机制建设滞后,信息共享难,征信体系的建设需要财政、司法、工商、税务、国土、房管等政府职能部门和各类会计、评估等中介机构的积极配合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信息不够对称;各管理部门、中介机构、司法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之间信息交流和共享不充分。第四,农村信用信息分散,采集质量不高,农户信用信息征集难。目前,“三农”的生产、经营、生活等活动范围广阔,因而产生的各类信用信息分散,全面采集非常困难。现在的信用评定,只能采集到反映在银行、村委、村民方面的部分信用信息,而对分散于公安、工商、税务、通信、水电、保险、其他金融机构等方面的非银行信息则难以采集。所采集到的信息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定性信息,评定依据不够准确可靠。加之信用档案管理分散、不规范,导致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数量不充足,质量普遍不高。且很多农民及农村企业领导人受思维、水平、素质、条件的限制,还脱离不了小农经济、传统经济的俗套,对市场经济中征信的本质特征和要求的认识、认知还处于浅表层,使农村征信业缺乏农村征信客体的支撑。
3,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长期以来,农村担保体系的缺失与银行贷款风险防范要求错位,制约了企业和农户的融资需求。第一,农民信用担保组织发展很不充分.目前,农民自发成立的信用担保组织还处在—个探索发展的阶段,农村中成立的数量较少,作用不是很强.第二,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少,规模太小,注册资金都比较少,工作人员也比较少,提供的担保数额少,期限短、担保能力较弱。第三,农村信用担保事业专业人才缺乏,目前已成为制约农村担保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4,农村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信用评定作用有限,正向激励效果不佳,信用评定权威性不高。信用评级主要是为信贷提供科学的依据,在我国农村地区信用评级体系很不完善:第一,农村信用评级机构太过单一.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家在搞信用评级工作,其自评自用的性质,决定了其社会公众认可度偏低,信用评级的权威性受到挑战,造成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影响了评级事业的发展。第二,信用评级标准不规范,农村信用评级至今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评级标准,评级由评审小组根据参评农户的家庭收入、家庭负债、生产经营、贷款归还等情况综合评定,人为因素比较重;农村中小企业的评级指标体系也很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第三,信用评级人才相对缺乏.信用评级是对农户现有信用状况的评价、对未来信用状况的预期,涉及法律、金融、会计、统计等各种知识.现在农村信用社的评级人才素质普遍较差,缺乏扎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1,完善相关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信用立法、执法。尽快明确信息征集主体.规范信息征集及使用行为和范围,为信息征集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中不合理条款.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实现市场经济的公平交易。近些年我们应该首先出台修改一些法律,如《征信数据采集和保护法》、《担保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农村征信管理条例》、《储蓄存款管理条例》等。通过对农村信用体系立法,为征信、信用评级、信用担保等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使其有法可依,同时达到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要强化违约责任追究,提高失信成本;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违约责任追究,提高其违约成本,维护经济行为主体正当合法权益。
2、建立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和评价体系。要充分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价机构,完善信用评价机制、体系和方法。人民银行要积极推进信贷征信市场建设,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网络优势和技术优势,完善乡镇企业信用征信系统,推进农村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为各金融机构业务开展提供重要依据。公安、法院、工商、税务等各部门也要在本职范围内探索建立相关征信与评价体系。要加强各类信息资源的横向联网,建立起一个能够对企业、农户各方面进行完整记录并提供查询服务的信用数据库。加快配套机制建设,确保数据库信息及时、准确、齐全,提高信用信息采集质量,加快档案电子化进程。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要“随农而定”,使其与现代农业生产周期能够相匹配。继续做好“信用户”评定和“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不断完善联户联保制度,积极推进农户信用等级制度建设,为农民建立信用档案,把农村信用建设纳入整个社会信用平台。
3,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和农业担保机制。成立农民信用担组织,建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成立农村中小企业互助信用担保机构,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加大信用担保宣传。通过财政投资、企业人股等多种方式,组建信用担保机构和农业贷款担保基金,为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提供社会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农户及农
村个体私营经济大额融资担保难的瓶颈问题。此外,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协调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之间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提供风险防范能力
4,完善农村诚信宣传教育体系,加大信用宣传教育力度。从本质上提高人的诚信意识、道德水平,改善农村信用环境。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整体上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在政府的组织下,利用一切媒介进行诚信知识的宣传。在农村营造一种良好的信用氛围,使广大农户认识到讲信用受益。失信就要受到损失;在农村中小企业内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提高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伦理道德素养。
5,明确政府职能和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尽快建立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整体合力。政府要根据我国国情,确定农村信用体系的发展的模式、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起草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征信体系、促成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培养信用管理人才、做好信用知识的宣传等等。同时,政府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必须更加重视政府自身信用的建设,尤其是要搞好农村基层政府的信用建设。搞好农村基层政府信用建设,可以建立起农民对基层政府的信任,有助于政府政策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全面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社会资源,进一步促进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海嘉,张照涓,对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探索:模式与制度,西南金融,2006(12)
[2] 胡茵,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3] 白鹏飞,农村信用体系微观建构,延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 白鹏飞,农村信用体系的脆弱性与制度约束,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2)
[5] 赵明扬,李书敬,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状况亟待改进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0)
[6] 倪添杰,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目标框架初探,金融与经济2009(8)
[7] 王巍,河南农村信用体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09,28(7)
[8] 姜涛,对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4)
[9] 吴强,关于长岛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征信,2010,28(1)
[10] 中国人民银行固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析——以固原市为例,征信,2010,28(3)
[11] 郝春业,对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征信,2010,28(4)
[12] 王会利,殷珊,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营造良好信用环境,西部金融,2010(11)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为破解农村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等难点堵点问题,**市以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指引,通过经济为杠杆、党建为引领,带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创新构建了“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以激发群众共谋善治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达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有力增强乡村社会治理效能,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乡村善治共富。
文档为doc格式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简论 摘要:我国农村普遍存信贷资金紧张、信用秩序混乱、诚信缺失等现象,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从信用立法、信用信息交换、金融产品、担保、人才培......
征信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知识的情况调查问卷为配合征信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展,中国人民银行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未注明“可多选......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研究一、农村信用体系的涵义随后人类根据时代、背景以及学科的不同,赋予了信用多种多样意义。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对信用做出理解: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信用”......
20xx年,我满怀着对金融事业的向往与追求走进了xx支行,在那里我将释放青春的能量,点燃事业的梦想。时光飞逝,来x支行已经一个年头了,在这短短的一年中,我的人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工作上,学习上,还是思想上都逐渐成熟起来。
在x支行,我从事着一份最平凡的工作——柜员。也许有人会说,普通的柜员何谈事业,不,柜台上一样能够干出一番辉煌的事业。卓越始于平凡,完美源于认真。我热爱这份工作,把它作为我事业的一个起点。作为一名农行员工,个性是一线员工,我深切感受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柜台服务是展示农行系统良好服务的“礼貌窗口”,所以我每一天都以饱满的热情,用心服务,真诚服务,以自己用心的工作态度羸得顾客的信任。
是的,在农行员工中,柜员是直接应对客户的群体,柜台是展示农行形象的窗口,柜员的日常工作也许是繁忙而单调的,然而应对各类客户,柜员要熟练操作、热忱服务,日复一日,用点点滴滴的周到服务让客户真正体会到农行人的真诚,感受到在农行办业务的温馨,这样的工作就是不平凡的,我为自己的岗位而自豪!为此,我要求自己做到:一是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时刻不放松业务学习;二是持续良好的职业操守,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三是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同事之间和睦相处;四是清醒的认识自我、胜不骄、败不馁。
参加工作以来,我立足本职岗位,踏实工作,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只有这样,才能确确实实干出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业绩。点点滴滴的小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一线的员工,注定要平凡,因为他不能像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用满腔的热血堵枪口,炸碉堡,留下英雄美名供世人传扬,甚至不能像农民那样冬播夏收,夏种秋收,总有固定的收获。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那些诸如存款、取款,账务录入,收收放放,营销维护,迎来送往之类的枯燥运作和繁杂事务。在这平凡的岗位上,让我深刻体会到,伟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平凡的我们一样能够奉献,奉献我们的热情,奉献我们的真诚,奉献我们的青春。平凡的我们一样能够创造出一片精彩的天空,没有根基哪来高楼,没有平凡哪来伟大!人生的价值只有在平凡的奉献中才能得到升华和完善。
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想客户之所求,急客户之所需,排客户之所忧”,为客户带给全方位、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做到操作标准、服务规范、用语礼貌、举止得体,给客户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也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实际办理业务时,在保证遵守我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灵活掌握营销方式,为客户带给必须的方便,灵活、适度地为客户带给个性化、快捷的服务。
完美源于认真。在做好柜面优质服务的基础上,我们想方设法为客户带给更加周到的服务。因为,没有挑剔的客户,只有不完美的.服务。在日常工作中,我用心刻苦钻研新知识,新业务,理论结合实践,熟练掌握各项服务技能。我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办理业务时,尽量做到快捷、准确、高效,让客户少等、少跑、少问,给客户带给及时、准时、定时、随时的服务。
青年时期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因为踌躇满志,精力充沛,因为敢闯敢干,活力四射,因为有太多的梦想和期望!但在我看来,青年的宝贵还在包括不懈的追求与团队的融合,崇高的道德修养,以及坚强的意志,更要耐得住平凡,立足于平凡,淡泊名利,勇于奉献!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