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通过读后感,才能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力量和魅力,很多人通过写心得体会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从而不断成长和进步,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民族工作会议的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佳绩”,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最大努力,争取最好成绩或结果,是每个人的所想所向;“假绩”,就是为了一时政绩而急功近利“造”出的“成果”“业绩”,为人们所痛所恶。“佳”“假”音同字不同,作用和效果也是截然相反。党员干部要树立“佳绩”意识,摒弃“假绩”思想,以“佳”取得人民的信任与拥护,推进干事创业、改革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强化作风建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求真务实蔚然成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点赞”。但是,揆诸现实,我们仍不难发现还有个别领导干部功利之心严重,政绩观念不正,采取“应景造势”、“迎查造假”让人一时感到发展“活力足”、“氛围浓”的假象,至于发展的长效性如何,对群众利益几何,则不是最关心的重点。
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报告强调的四类突出问题中,应景造势赫然在列。所谓应景造势,就是脱离实际、违背民意,搞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造景造势造假,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等行为,既是领导干部错误的“政绩观”在作祟,也是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是用权错位、服务“跑偏”;既是作风问题,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把防治此类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对待,紧抓不松、紧盯不放。
创“佳绩”避“假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群众路线、民本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对此,各级领导干部务必强化为民意识,做到利益为民而谋、决策为民而出、措施为民而定、成果为民共享。
创“佳绩”避“假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以“实”字打底,用“严”字监督,靠“干”字落实,切实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干出“佳绩”“政绩”。同时,要做好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党员干部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搞调查研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就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识,“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创“佳绩”避“假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树立精品意识,追求精益求精。“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党员领导干部要有“工作平凡不平庸,工作平淡不平常”的决心和信心,强化创新思维、树立精品意识,就要以“工匠精神”、“绣花功夫”抓落实、求实效,努力把平凡的工作做“精彩”,把平常的事情做“精致”,追求“锦上添花”、精益求精;要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意识和担当,切实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为民用好权、服好务、办好事,干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绩、佳绩、政绩。
创“佳绩”避“假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建立精准科学考核评价机制。良好的政绩观既要有领导干部的较高的“政治站位”,又要靠精准科学的“考核定位”。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选拔任用好领导干部。中央反复强调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纠正单纯以gdp评定政绩的偏向。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又为新形势下考核干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保证。各级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考核考准考实,确保让“佳绩”干部有“奔头”,让“假绩”干部难“出头”。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站位高,立意深,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全国各族人民、全体中华儿女的热切期盼。一是以12个“必须”,全面总结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二是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形成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我们党做好民族工作的“纲”,通过3个“必然要求”,深刻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使命。三是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为什么要创新发展,怎样创新发展的问题。为什么要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改进过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的保障各民族群众共同利益。怎样创新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物质与精神”的4个关系;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要依法管理民族事务,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四是明确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机制。要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要把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重要工作载体,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全社会宣传教育。
治理腐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一直在路上。
五集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该片全景展现了党中央谋划、领导、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成效。用“天眼”织就“监督网”,用“火眼”发现隐藏的“微腐败”,从而以利刃将其“封喉”,以重锤将其“击碎”的真实事件,让人眼前一亮,反腐,我们是认真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形成了涉及方方面面的监察网络,让各种“腐败”无处遁形,也让公权力真正姓了“公”。因为公权力是国家的主要象征,而腐败正是把公权力带入“私”有深渊的罪魁祸首。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道路,经济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各种“腐败”渗透进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行业中,其中不乏党政机关。因此,中央审时度势,全面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让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聚焦坚持稳中求进、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决策,聚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打赢三大攻坚战、保障改善民生以及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等重大部署加强政治监督,截至2020年11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6万件,处分1.7万人,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党的团结统一得到维护。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脱贫攻坚关系到民生,从中央到地方,无不重视。但,就是如此之大事,竟还是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扶贫上做手脚,是可忍,熟不可忍!关系到老百姓的利益,一分一毫也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国家监委聚焦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把纪检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做实做细末梢监督,一个个挪用扶贫款、优亲厚友、以权谋私、贪占冒领,刷白墙、填表式扶贫搞形式主义之人被查处监察体制改革,对基层监督全覆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也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倍增的有效保障。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只要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国家监察需要关注的,包括医药卫生、教育公平、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养老保障等等。聚焦民生,才是践行宗旨意识最好的诠释,也是初心和使命最好的体现。
“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郑重宣示,旗帜鲜明、坚定有力。广大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工作始终相伴,“严”字当头,刀刃向内,剑锋所指尽斩腐败于当下,为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众是一个大家庭,要携手并进”。今年是全面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更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实现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的承诺。在宁夏吴忠市金花园社区考察时习总书记说道:“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国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兼容并包、和谐共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是不能落下一个民族。党员干部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上奋发努力,发挥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在各民族兄弟姐妹幸福生活中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脱贫是民族团结的共同事业。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共同努力共同奋斗才能共铸事业的辉煌。全国56个民族团结进步是共同事业,各族人民要形成“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共同的力量和昂扬的奋斗姿态拼搏事业,承担起共同的社会责任,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立场和大局意识,凝聚开拓进取的群体力量,在各民族的“齐步走”中推动事业不断走向胜利,促进民族的共同繁荣。
脱贫是深而又深的为民牵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一次次坐下来了解脱贫情况,一次次开出脱贫方子。点点滴滴,枝叶关情。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奔小康的路上,中华民族也同时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人民生活极大改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正如宁夏金花园社区的党员群众一样,各族人民心中都对党充满由衷的感激,对新生活怀抱热切的希望。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主席在20xx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对“四风”关系民心向背。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刹住“四风”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歪风陋习要露头就打,对“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要时刻防范。
的确,人民群众是党风政风的镜子,我们的工作开展得怎样?具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具备怎样的道德情操和工作水平?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作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时刻反躬自省,涵养浩然之气,以历史为镜、以榜样为镜、以事业为镜,弘扬清风正气,团结带领人民与祖国共奋进。
以历史为镜,就是以5000多年文明史、170多年斗争史、党90多年奋斗史、新中国70年发展史、改革开放40年创业史为镜,坚定“四个自信”,弘扬优良作风,坚守为民服务的本分。以榜样为镜,就是以雷锋、焦裕禄、廖俊波、黄大年为镜,坚守初心,以无私奉献、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奔走,无怨无悔、矢志不渝。以事业为镜,就是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镜,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标注人生奋斗的坐标,书写人民满意的答卷。
面对诱惑要有“骨气”。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诱惑也在不断增多,不能面对金钱、美色、权势等俗世诱惑而丢掉了做人的骨气。国有国格,人有人格,都不能丢。如果禁不住诱惑、扛不住打击,触碰党纪国法的红线、底线,最终就会丢掉做人的骨气。没了骨气,就没了人格,就会被人戳脊梁骨。骨气,是理想信念之气,是淡薄名利之气。有了骨气,便有了不倒的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开展工作要有“勇气”。面对艰难困苦,面对群众期盼,面对各种风险考验,要敢于亮剑,勇于担当、敢于斗争,不能把个人得失安危置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之上,不能一有困难就临阵脱逃、推诿逃避,更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把公家的舞台当成自己的私家花园。有勇气,才能干实事;有了勇气,便有了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服务群众要有“义气”。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当家事,群众之安危冷暖便是我之安危冷暖。走到群众中间去,做他们的倾听者、守护者、勤务员,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我是黄土地的儿子”。这份人民情怀和朴素情义,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为基层干部,更要有这种与民同乐、为民谋福的“义气”,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有了义气,便有了坚强后盾,“谓令亲民民必及,民不可欺天莫欺”。
修身立德要有“清气”。清正廉洁是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我们要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作斗争,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自古有“为官发财、应当两道”的告诫,作为人民公仆,手握公权力,就应该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夙夜在公、勤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办好,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公家的东西,分毫莫取;人民的事情,丝发必兴。有了清气,便有了无往不胜的力量,“不要人夸颜色好,却留清气满乾坤”。
新时代新气象,我们要像爱护自然生态那样捍卫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用党风政风引领民风,以狠刹“四风”巩固党心民心,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才诞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民族的联合和国家的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而斗争。古代史上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两次大分裂以后又分别重归于统一的事实,是中华民族伟大向心力的生动表现。汉族的隋文帝、宋太祖,蒙古族的元世祖,满族的康熙帝,都为中国的统一建立了不朽功绩。
到了近代,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更支撑着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力量,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帝国主义肢解中国领土、破坏民族团结的阴谋;同民族败类的分裂主义活动,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历史一再证明,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人民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肢解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他们分裂阴谋虽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对,不可能得逞,但他们的破坏活动也决不会停止。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冲突加剧,民族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由于我国各民族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民族发生分裂,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战争发生,这样对国家、对民族、对每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相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通过系统学习使我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好新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工作对进一步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进一步认清民族分裂主义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一起来。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向英雄人物学习,学习英雄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忠诚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尚情操;学习英雄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学习英雄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德;学习英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拼搏精神。通过学习英雄模范先进事迹,对照检查自己找差距,决心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热爱本职工作,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阐释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党的治国方略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要认真学习领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抓好各项任务贯彻落实。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一是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二是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是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四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五是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六是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七是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八是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九是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十是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一是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十二是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要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中,深入总结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深化对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
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要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
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要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要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要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做好重点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海外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群体等的工作。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委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要加强基层民族工作机构建设和民族工作力量,确保基层民族工作有效运转。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要更加重视、关心、爱护在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一线干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要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信任、委以重任。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把握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使之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好会议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宣讲活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加强领导、压实责任,搞好协调、强化督查,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为此,我班召开了一次关于介绍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主题班会,班会心得如下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六个把握”,实现“四个突破”。团支书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六个把握主要内容: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新疆、西藏、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2010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