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任何工作之前都可以制定一份有效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是要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实施的,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初二语文册工作计划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课程目标
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2、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4、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5、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6、作文方面做到三点:
(1)在学生原有写作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锻炼写作的基础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基本写作要求。
(2)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写出有个性的东西,作文要创新,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完全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进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重点训练记叙文的写作,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些文体的基本特征。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围绕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为主题设计。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非常诗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动。
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的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科海泛舟”,这是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科技活动中练习写作与口语交际。
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五篇课文中,《云南的歌会》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鸭蛋》写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吆喝》写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响曲”;《春酒》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俗世奇人》写的是两位民间高人。此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是围绕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
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应当做好以下两点:一是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二是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
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何况是初中学生!再说,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望。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
作文教学方面,新编语文教材中写作和口语交际,一方面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中。这样,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又便于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口语能力。而且“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与本单元的阅读都在内容上三是互相勾连的,它是本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所设计的活动主题都是与学生和生活全方位的结合起来,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发展自我个性,展示自我文采。
这些训练,要求学生调查访问,获得资料,研究问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加强学生间的团结有一定的作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本身就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词作一番梳理,激发学生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另外,”背起行囊走四方”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楹联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在观赏过程中勤于记录、乐于考证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4班和5班现各有学生55和53人。大部分学生能够课前按要求自主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复习作业,被动接受知识的意识也较弱,积极思维意识弱;能够透彻理解知识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比较困难;合作、探究学习意识还比较薄弱。知识基础不扎实,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存在着诸多障碍,阅读赏析文本的能力较为欠缺,课外阅读量小,知识面狭窄。
通过初二上学期的教学,从整体来看,本班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目前班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我们的教学必须未雨绸缪,因此,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课改的学习与研究。
四、奋斗目标:
1、通过努力力争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指标,使及格率、优秀率指标分别达到90%和30%以上。
2、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准,勤奋上进,在教学中多研究多探索。多向同仁们学习,积累经验。
3、由于本人工作能力有限,在教学中可能有做不到位的地方,将积极向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各位老师请教。
五、教学措施
1、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充分利用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求学生书写工畴,上课要用普通话。
2、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材,利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通过课外书籍、网络、咨询、请教等收集有关资料,或在生活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寻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或按照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认识、问题等走向课堂,促进课堂上的学习,更为学会收集、组织分析和学会运用知识,提供了锻炼机会,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激发学生课堂上“我要学”的欲望。
3、提倡大家大量阅读,每周至少有1-2篇读书笔记,在每堂课5分钟进行说话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如:听、说、读、辩等。
4、根据这几年的中考题来看,要特别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1)先预习、泛读,让学生在心中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轮廓。
(2)精读,对文章的局部,即对字、词、句、段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达到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掌握,使心中的轮廓更透澈、鲜明。有了总体印象之后,还要抓住文章的具体内容、具体人物、情节、结构和具体的描绘,进行深入精读,达到从“点”的深化掌握,到“面”的深刻理解。
(3)找重点的阅读来让学生去做(每周至少一篇)。
5、继续采用上学期的合作学习小组(4人,前后桌为主)。课堂上,尝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对老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学后,小组合作解决,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各抒己见,大胆发言,大胆提出反对意见,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学习就会是积极的。
6、加强作文指导,提高作文能力。作文训练题要创设情境,帖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要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创作激情作文;作文评改也要形式多样,坚持“多写少改详评”原则;如可让学生穿插改阅或自行改阅,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面批,多写有激励性的评语。
7、将文言文作为硬件,除在课堂上精讲多背外,把文言文知识总结成试卷、课件,变换形式让学生熟稔于心中,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8、搞好单元过关的训练和测试。每单元结束后测验一次,通过语文成绩动向表对没过关的同学的课外辅导,力求人人过关。
9、认真备好课(制定一份备课计划方向表)。继续学习报刊杂志网络的有关理论文章,进一步提高自己素质和业务水平。继续学习计算机技术,上好多媒体课。继续摸索、实验,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重点是阅读教学方面)
10、根据所分的组,布置作业时分两层:第一层所有同学能做的,第二层则为选做题。具体见各班分组计划。
为了更好的运用教材,实施课程改革、正确指导学生理解,运用祖国的语??
文字,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与口语交际能力,开阔学生视野与思维,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内、外书籍、资料,感受文化,积淀理想,探寻名人,振奋精神,感受体育,感悟人生,定格自然,聚焦环保,走进名家的心灵花园,培养学生
高尚的道德情操。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分析水平。
3、培养学生的朗读及听说能力,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4、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
5、进行书写练习,作到书写规范、整洁,而且做到勤练笔,以提高以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材内容分析及重难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上承七年级上册语文关注自我的成长,对童年的回忆,对科学的幻想,对事物的好奇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引领学生去追寻自己美好的理想信念,瞻仰“名人伟人”的光辉形象,感受体育精神,关爱自然,体味莲花文化的魅力等。
第一单元选的是战争方面的文章,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我们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所以我确定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立足语言感感受文化。
第二单元的内容是爱,这些人物事迹生动感人,他们的奋斗业绩,他们的精神品格,往往为人们所景仰。初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学习名人的崇高品质和奉献精神。
第三单元是一个与园林建筑有关的单元。让我们欣赏到园林建筑的美。
第四单元用说明文、科学小品、报告文学等不同体裁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针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表达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初二学生接触科技作品较少,本单元有助于他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争当环保小卫士。
第五单元是文言单元,编排的比较乱很难找到统一的单元主题,《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都是文笔优美的散文,透过优美的语言感受到作者的理想、志趣、节操,可以说是名家的心灵后花园。学习这一单元,应以诵读带动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从而使学生积累精美的语言,感受作者风采,感悟古人内心世界。 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背诵也可以给予学生很好的文化积淀。
三、学生状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突出的特点是:
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
3、课堂上有勇于带头的好学生,课堂教学开展比较顺利。
存在的不足是:
1、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 ,个别生不完成作业。 2、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
究意识不强。 3、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精读及把握文章的中心的方法。 2、培养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习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及多种表达手法的运用。
4、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谨防课堂教学师生疲劳,分析课文不要纠缠在细微末节。
2、加强学生观察力的训练和作文教学。
3、科学运用练习和手中的资料,尤其是要复习好打印提纲,不遗漏。
4、不可忽视教师的示范作用,注意教师的形象。
5、要注意差异教学,异步授课,异步要求。
6、有效利用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7、手写备课与电子教案合理运用。
五、改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 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优化作业管理,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8、实行培优辅差,面向全体学生。
9、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12课时 第二单元------------12课时 第三单元-----------12课时 第四单元------------12课时 第五单元-----------15课时 写作训练------------12课时
单元讲评及学段测评---------12课时
预计共87课时
本学期为了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指标,以及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现特制定了初二第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标变化较大,进一步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认真研究课标,明确教学目的,转变教学观念,跟上时代步伐。课堂教学要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培养思维能力型转变。
2、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极为重视,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因此,要认真组织好阅读教学,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除此之外,每周还要补充一定量的精美时文,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积累,提高阅读能力。
3、加强作文指导,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训练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要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创作激情作文;作文评改也要形式多样;大力提倡周记、随笔、日记等作文形式。
4、精选训练材料,明确训练目的
对课外参考资料进行筛选,认真训练、及时批改、仔细分析、讲评落实。
1、关于阅读
开放阅读,尽快学完统编教材,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利用网络,浏览电子图书馆,将优秀文章印发给学生,共同学习探讨。课堂尽量少讲,加强诵读,培养语感。生字词有作业,会注音、默写。
2、关于写作
针对学生怕作文的心理,纠正他们对作文的错误认识,培养其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多写。
改革作文评改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3、口语交际教学
普通话朗读及发言。一次普通话朗读比赛。若干次讨论课或实话实说课。以学习方法、学校生活、改善家庭成员关系、同学之间如何相处、社会公德等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主题。
4、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每日一篇硬笔书法作业,并督促学生学用结合,搞一次书法作品比赛。每月一期手抄报,搞一次展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作品。进行流行音乐、影视作品讨论。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提高对影视作品的辨别选择能力,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远离庸俗浅薄的东西。
中小学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
5、思想教育
寓于阅读和听说训练之中,并通过艺术作品欣赏陶冶学生情操。逐步使学生的感情丰富、敏感、纯洁、高尚、充满正义感、爱憎分明。
6、教学评价
平时多考,规模小,难度小,反馈快,以促进记忆为主要目的。成绩记入期末总成绩。其他各项语文活动,也应考评,记分或奖励。做好学生学习动态观察资料的。学生各方面的进步及时通知家长。做好家访工作,尽最大可能降低学生流失率。
第1周
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2)1.《藤野先生》(2)
第2周
2.《我的母亲》(2)3.《我的第一本书》(2)
4.《列夫托尔斯泰》(2)
第3周
5.《再塑生命》(1)
综合性活动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4)
第4周
6.《雪》(2)7.《雷电颂》(2)
8.《短文两篇》(2)
第5周
9.《海燕》(2)10.《组歌》(2)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2)
第6周
21.《与朱元思书》(2)22.《五柳先生传》(2)23.《马说》(2)
第7周
24.《送东阳马生序》(3)
25.《诗词曲五首》(2)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古诗苑漫步(1)
第8周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古诗苑漫步(2)
11.《敬畏自然》(2)
期中复习(2)
第9周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期中总结
第10周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2)
13.《旅鼠之谜》(1)
14.《大雁归来》(1)15.《喂——出来》(2)
第11周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4)
16.《云南的歌会》(2)
第12周
17.《端午的鸭蛋》(2)18.《吆喝》(2)
19.《春酒》(1)
20.《俗世奇人》(1)
第13周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6)
第14周
26.《小石潭记》(2)27.《岳阳楼记》(4)
第15周
28.《醉翁亭记》(3)29.《满井游记》(2)
30.诗五首(1)
第16周
30.诗五首(3)期末复习(3)
第17周期末复习(6)
第18周期末复习(6)
第19周期末复习期末考试(6)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织单元,且均出自大家名家之手。《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一段人生思想转变历程;《我的母亲》节选胡适自传,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我的第一本书》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我的童年》向我们记述了作者“灰黄”的童年,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往事的复杂感受和对母亲,奶奶,儿时伙伴等的真挚感情。 “写作”也围绕着我们的生活,注重记叙的线索。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内涵丰富,含有哲理,很适合诵读。此外,“写作”是给我们强调了借物抒情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具有诗化、抒情性的活动。
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写作”是引导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云南的歌会》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鸭蛋》写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吆喝》写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响曲”;《春酒》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俗世奇人》写的是两位民间艺人的故事。“写作”是注意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综合性学习”也是围绕以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
第五单元、第六单元,都是文言文单元,每单元五篇。教学时应当做好以下两点:(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自主领悟的能力。“写作”是学习写书信和游记。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对学过的古诗词作一番梳理,激发学生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背起行囊走四方”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楹联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在观赏过程中勤于记录,乐于考证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大部分学习积极性不高,绝大部分学生没有预习习惯,上课学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发言不够活跃。
学习心理方面,半数学生属于不思进取型,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差。
从上学期期终测试情况来看,本班学生存在成绩悬殊的情况,优秀率低,差生较多,需要不断探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法。
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1.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2.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4.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练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5. 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措施:
1.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 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 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 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 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 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 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多进多媒体教室上课。
教学进度表:
第1周 2.19--2.211.《藤野先生》
第2周 2.22--2.28 21.《与朱元思书》 22.《五柳先生传》
第3周 2.29--3.6 23.《马说》 24.《送东阳马生序》 25.《诗词曲五首》
第4周 3.7--3.13 写作:学写书信 2.《我的母亲》
第5周 3.14--3.20 3.《我的第一本书》 月考 4.《列夫托尔斯泰》
第6周 3.21--3.27 5.《我的童年》写作:记叙的线索 6.《雪》
第7周 3.28--4.3 7.《雷电颂》 8.《短文两篇》 9.《海燕》
第8周 4.4--4.10 10.《组歌》 写作:借物抒情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足迹
第9周 4.11--4.17 课外古诗词,26.《小石潭记》
第10周 4.18--4.24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第11周 4.25--5.1 27.《岳阳楼记》 28.《醉翁亭记》
第12周 5.2--5.8 29.《满井游记》 30.诗五首
第13周 5.9--5.15 学写游记 背起行囊走四方课外古诗词
第14周 5.16--5.22 11.《敬畏自然》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13.《旅鼠之谜》
第15周 5.23--5.29 14.《大雁归来》 15.《喂--出来》 月考
第16周 5.30--6.5 写作:合理安排说明顺序16.《云南的歌会》17.《端午的鸭蛋》
第17周 6.6--6.12 18.《吆喝》 19.《春酒》 20.《俗世奇人》
第18周 6.13--6.19 (1)写作: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第19周 6.20--6.26 期末复习
第20周 6.27--6.30 期末考试
以《课标》为准绳,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注重写作技法的指导,注意作文训练能力点的设计,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提高。
我所任教的初二年级共有二个班,共六十九人。经过两个月的接触,现将学生作文情况总结为下:一方面,大部分同学无论从思维方式还是从日常的阅读、写作习惯都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固定的模式,还处于一种比较散乱的,幼稚的状态,尚没有形成主动积累,勤于动笔的习惯,加之课业负担较重,能够投放到语文学科的时间自然是少之又少,对于作文,通常情况是:题目出来了,忙忙的东找西找的去拼凑材料,而不会静下心来,审题、立意、构思……从自己头脑里往出拿东西,想让他们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简直是天方夜谭。另一方面,两个班中也有将近十人能写得一手好文章,看起来也蛮像那么一回事,但若细细推敲起来,漏洞还是很多的,充其量也只是将手中的那只笔驾驭的稍稍纯熟一点而已,而且一个突出的弱点:受当今韩寒、郭敬明等校园派作家以及玄幻类小说的影响,大多晕晕乎乎,头脑不很清楚,对于传统的文章更是不屑一顾,也很难静下心来写一点对自己的成长更为有益的东西。
每周三随堂作文
以教师批改(包括面批)为主,学生互批为辅。
1、第一次作文(20--年9月2日)
题目:自拟
训练重点:了解新接触学生的写作水平
2、第二次作文(20--年9月9日)
题目:庆国庆60周年演讲稿
训练重点:掌握演讲稿的基本格式和基本写法
3、第三次作文(20--年9月16日)
主题: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水
训练重点:学会倡议书的一般写法
4、第四次作文(20--年9月23日)
话题:感受秋天
训练重点:细节描写;以记叙为主,在叙事中恰当地运用抒情。
5、第五次作文(20--年10月14日)
题目:我是90后
训练重点:“记叙中的抒情”综合写作,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间接抒情的方法写一篇文章。
6、第六次作文(20--年10月21日)
题目:我敬佩的一个人
训练重点:记叙中的抒情;抒情的作用和方法
7、第七次作文(20--年10月28日)
题目:以亲情为话题,自拟题目
训练重点:精巧的结构(欲扬先抑)
8、第八次作文(20--年11月4日)
题目:《感动我的一瞬间》或《___触动了我的心灵》
训练重点:记叙中的抒情
9、第九次作文(20--年11月11日)
期中考试作文
10、第十次作文(20--年11月18日)
题目:《长大的感觉》
训练重点:寻找文章中一些优秀的。抒情片断让学生阅读,并在课堂上恰当地进行抒情性片断写作练习,完整地叙述一件事情,并在其中穿插抒情成分。
11、第十一次作文(20--年11月18日)
题目:《雨中》或《那些日子》
训练重点:尝试恰当运用环境描写。
12、第十二次作文(20--年11月25日)
题目:《我的故乡》或《难忘___之旅》(横线上填写地名)
训练重点;继续训练“记叙中的抒情”;以记叙为主,在写景中恰当地运用抒情
13、第十三次作文(20--年12月2日)
题目:《感动我的一瞬间》《留在照片上的记忆》《___触动了我的心灵》
训练重点;记叙中的抒情;抒情的作用和方法;以记叙为主,在叙事中恰当地运用抒情。
14、第十四次作文(20--年12月9日)
月考作文
15、第十五次作文(20--年12月16日)
题目:待定
内容及训练重点:“联想”的性质、作用及相关片断训练
训练参考题目:(1)图形的联想(2)看图作文(3)“联想”文段分析
写作指导:本次作文不要写成大作文,两节作文课只需通过“联想”的相关练习,让学生明确作文中“联想”的大致写法、作用和意义。课堂完成二至三段片断练习。让学生当堂朗读,教师当堂评讲。
16、第十六次作文(20--年12月23日)
题目:(1)《路标》(2)《墙》(3)《月亮》
写作指导:认真分析作文标题,把握其特点,掌握其中的内涵;
17、第十七次作文(20xx年1月6日)
讲评上次作文,继续进行联想训练。
题目:(1)《水》(2)《路灯》(3)《窗》
联想的三重境界:
境界之一:由此及彼。即由物及物,或由景及景,或由人及人,或由事及事。(触类旁通之境)
境界之二:由表及里。即由物及理,由景及情,由事及理。从而达到借景抒情,借物寓理,即事明理,托物言志的目的。(合情合理之境)
境界之三:由“象”生美。即形象与主观感情融合一体。达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两忘”的境地,呈现出个性化的独特的意象美,意境美。(至情至美之境)
18、第十八次作文(20--年1月13日)
月考作文
19、第十九次作文(20--年1月20日)
根据期末考试要求,完成一篇作文的写作。考前作文综合辅导。
参考题目:待定
教材特点:
(1)立足学生实际
(2)体现现代意识
(3)弘扬人文精神
(4)突出开放性
(5)注重策略引导。
知识结构: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习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
知识内在联系: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学生知识能力基础:这两个班级的学生大多数同学爱好语文学习,好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比七年级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有十分之一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
个别差异:有十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不够不理想。
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和容易出现的错误: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陈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是十分浓厚。
1、德育渗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莲~山课件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打下基础。
2、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1、本学期的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平,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使其与优秀的距离有所接近。
2、课堂结构和时间的把握需进一步提高,向单位时间要产量。
3、引导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比如古诗词,可按作者、按类别、按主题分别进行分类,形成经纬交织的网络。
4、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在讲解新知识的同时注意对旧知识的回顾。
5、经常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如要求学生学会课前预习、学会对课文中关键字词进行圈点句画;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
6、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因此,平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7、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常练习字,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
8、除课堂的大作文外,鼓励学生平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来,使学生写作能力能渐渐地得以提高。
9、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自己办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10、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而努力奋斗!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七个单元,除了“精读”、“速读”以外,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等内容。七个单元中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面五个单元是现代文章,一是后两个单元都是文言文。每个单元都注重了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本册入选的课文大多是洋溢时代气息、跃动着生命活力的文质兼美的新课文。只要很好的引导,学生一定会感兴趣。
根据课改精神与语文教学的方向的把握,我初步拟定本学期的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识目标:了解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3、知识能力目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4、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将文中感受到的有关人文素养活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班情分析:我担任的142、143两个班是同年级中的普通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一年的教学中有很大程度的改观,但是还有少数人的学习积极性有待加强,如142班的肖耀,143班的胡学礼,写作文一点也不动手的。143班是本人接的班主任,要好得多,142班必须花较大的力气。
具体措施:
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精心备课,尤其是备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推广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和练习。
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语文科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
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
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教学时间安排:
期中考试之前:教完第一、二、三五单元,
期中考试之后:教完第四、六单元并复习全册内容
全期以18周教学时间计算,共90课时,其中讲读课文16课计40课时,速读课文14课计20课时,口语交际7个计7课时 , 综合性学习3个3课时,写字安排6课时, 写作共安排7次14课,合计90课时。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