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反映了我们对生活和事件的思考和理解,优秀的心得体会常常伴随着感悟和领悟,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中职生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寒假期间学校布置了一份作业让每位教师看一本书,并写下读书体会。对于我来说现在难得会捧起一本书来看,也许是因为在这个现实的生活环境让人变的越来越浮躁,静下心来看一本书往往变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假期正好久别的女儿回到了身边,于是想到了看一本对儿童教学的书,能吸取一些教育经验的同时也能完成了任务。于是在网上搜索,看到一本叫《卡尔威特的教育》推荐的人比较多,所以找来这本书,以下就是一些读这本书的体会。
书中讲述的是老卡尔。威特—位乡村牧师,他把出生时别人认为低能的孩子教育为天才的教育过程。这位乡村牧师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小卡尔出生时是个被认为有些痴呆的婴儿,但他岁就能自由运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了《但丁》一书,并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他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而是全赖于他父亲的教育方法,他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这本书,这本书中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学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卡尔威特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这本书在问世了三个世纪后,依然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我自己也正尝试按照老卡尔的教育理念去教育我的女儿,虽然现在还没有真正体会到书中教育的成果,但有些内容确实讲得十分有理。
书中的第九章《什么样的教育才不会损害孩子》让我感触最深,一直以来怎样教育孩子和教育学生,让我很困惑。我们固然很爱我们的学生和孩子,但也不能因为爱就放纵他们,也不能以严格为借口就过于苛刻的对待他们,这个度很难把握。书中的这个章节写了老卡尔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和尺度的把握。老卡尔的严格完全取决于道理。他说:“纵容只会使一个很好的孩子变成一块不可雕琢的朽木。”他将儿子在花园舞剑时不小心将一束花砍倒后如何处理这件事,而他又是如何引导的过程在书中写得详详细细。老卡尔的做法让每一位读者钦佩。如今,很多父母,老师把对孩子的严格教育理解为专制,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变成暴君,把孩子变成唯命是从的懦夫。他们以为孩子不听话就应该以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这种做法的后果不但不能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反而使孩子对父母、老师甚至对于所有人产生怨恨,使性格与人格产生扭曲。
边读这本书边对照自己教育学生的过程和方法,感受颇深。夏曦尊说:教育不是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觉得教育学生,教育自己的孩子就应给像老卡尔教育孩子那样,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给孩子最博大的爱,用智慧和知识以及正确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第九章中描述的老卡尔并不是一味的严厉,让我感受更多的是“严而不厉,爱而不溺”的教育方法,而严与爱不同尺度的把握。在假期带女儿的这段时间里自己就有这样的感受。
刚把女儿从丈母娘家接回来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让我感到责任很重大重,女儿跟自己已经快3年没有生活在一起了,很多时候在想自己亏欠女儿的太多了。长辈的教育跟父母的教育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担心女儿现在是不是已经有了很多坏习惯。因此在开始的几天自己都非常严格的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要求女儿的行为,几天以后我感觉到女儿都不敢正眼面对自己,跟我讲话的时候都不敢用眼睛看我。而接下来正遇上春节的几天我就妥协了,什么事情都放任着她,结果所有的问题又开始暴露起来了,变的娇气任性一不开心就嚎啕大哭,大人们都要围着她转由着她就开心了。在春节过后我开始尝试自己独立跟女儿相处,跟老婆商量要渐渐的培养她自己的独立性,她自己能完成的事都要她自己独立完成,该严厉的时候就严厉,该表扬的时候表扬,渐渐的感觉在很多时候她自己也愿意接受这一切,也变得更加懂事了。
当我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时,对怎样从爱出发去教育孩子,就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孩子是不同的,只要身为教师的我们用心去感受,并付出真心地关心和爱护,用自身去影响他们,这才是教育和爱的本质所在!
作为一名中职班主任,我追求的是这样一种境界:在我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实现自我,感受成功。我和我的学生应该是朋友,应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融为一体,互相关爱,共同进步。班主任工作是管理育人的工作,班主任所面对的是朝气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现欲较强的学生群体。我们的目的不是批评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其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既要有宏观的群体管理,又要有微观的个性发展的指导。因为学生教育的成败,班级管理的好坏,与班主任息息相关。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对如何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有以下二点体会:
1、教育首先是服务首先体现在:用爱呵护全体学生。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善于揣度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及时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当学生生病时送上轻轻的问候;当学生失意时给予热情的询问、细心的剖析,当一回心理医生;当学生成功时奖赏他们欣赏的目光、鞭策的话语;当学生失败时送去安慰的眼神、鼓励的话语;当学生犯错误时给予必要的警示,履行教育的职责;甚至于即使学生表现一般时,也要多和学生交谈,拉拉家常,聊聊学习,低下头来看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保持与家长的紧密联系,这样做起工作,就会得心应手。比如:现在我所带的班级,在班级建设上,我利用校技能大赛、红歌会、校企合作、聘请的行业专家到校讲学和弟子规的学习、运动会等不同类型的大型活动,再借助班主任的每日寄语,让学生抄记后写出感悟,常规习惯养成训练等不同方式,让学生明白“先做人,再做学问,然后两者同步”的道理;同时注重通过建立起一种融洽、信任、互助的师生关系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力;在学风建设上,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来引发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自己动手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和劳动来锻炼学生的耐挫力(如,班级有一名同学因学习成绩差,想放弃学业,但在一次长跑比赛中,通过我带领全班同学为他呐喊、助威,使他获得了第二名,同时也使他明白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使其又重新树立了学习的信心)等,让学生真正理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的道理。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现在学生还将自己的专业作品传到网络,大家一起评判分享自己的作品的成与败。由此可见学生是在用心学习自己的专业,从中可以看出老师及时的服务、指导、帮助是多么的重要。
2、教育首先是服务其次体现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真诚的信任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会和他私下交谈,先听学生的理由,然后再讲清正确的做法,从而让学生自己冷静思考自己的做法是对还是错,而决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这样做不仅能给学生留出自省的空间,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还能让学生自觉自愿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例如,我班有一位小慧同学,因个人感情问题陷入彷徨中,一向开朗乐观的她变得低沉,因为有男孩喜欢她,她不知左右,苦恼之余我及时找到她,告诉她:“迷失自己是最可悲的事,找回你自己,把握你自己,做好你自己,在老师眼中你始终很优秀。”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她走出了自我,恢复了自信,更热衷于为班级同学服务,我们之间也成了知心朋友,我从她那里了解到了更多的班级信息,辅佐了我的班级管理工作。从这个事例中我觉得老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感情问题,而把学生视为无可救要,应用真诚感动我们的学生,让她把你当成是她最信赖的人。在学生迷路时,班主任有责任引导他们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在感情上更需要我们给予正确的引导。
3、教育首先是服务最后体现在:欣赏每一位学生。因为所有学生,包括学习再差,表现最糟糕的学生,他们从内心最深处都渴望做好学生,他们都不甘心一辈子被人看不起。因为他们身上都会有闪光点,班主任就应及时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例如,我班学生小凯,因为他父母离异父亲没有工作,靠爷爷资助读书,表现差,得不到关爱的他日久形成了独立面,好用个人的喜好评价老师和事情,不喜欢的学科不学,有时在课堂上他故意挑起事端,跟老师作对,借此引起同学的注意,满足自己的英雄感,导致影响课堂。再与该学生多次交谈后,我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抓住他的闪光点,利用他热衷于班级活动的优点与他沟通,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在课堂上面对全体学生向老师道歉,决心改掉不足,好好学习,同时用此事来警示大家,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误了自己的前途。静下来想一想,谁敢说学生的固执不是执著?谁又敢说学生的逆反不是自尊?学生改正错误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反复的、漫长的过程,要激励他们一点一点地改正。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学生,每一个面孔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思想。虽然在很多地方他们做得不尽如人意,但作为老师,我们的责任就是让他们尽快成长。我们可能无法对职业做重新的抉择,但我们可以对我们的教育方法做更好的选择。性情散漫的,我们辅之以严格;学习懒惰的,我们加之以督促;头脑简单的,我们晓之以道理;性格内向的,我们动之以关心。总之,学生最需要的是老师的鼓励或安慰,最期待的是老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
尊重就是爱学生,有了爱,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班主任这个管理者,更愿意把知心话说给班主任听,也更能理解那些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我们的苦口婆心。首先在管理中我们要力求管理方法灵活多样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如在班级管理上,我讲规章制度、讲纪律要求、讲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召开主题班会;定期考核考评班委、团员;采用干部轮换竞聘上岗制,建立启动班级日常考核一览表;实行值周班长轮流制;提出四字班训“敬、静、竟、净”;利用周会、早自习晨读、实训课等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充分展示学生的一技之长,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来尝试管理的苦衷和乐趣,培养学生的管理才能,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中找到自信与自我价值。其次我有意识地在班级管理中引进激励教育机制。我班设有“专业能手奖”、“特长奖”、“班级贡献奖”等,设立这些奖项,为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校学生会干部竞选,参与学校歌咏比赛,参与校值周工作,参与校篮球比赛等。利用学生热中的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能力,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培养他们的自信,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总之,我的感悟是: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是服务好学生,要想管理好学生首先是对学生尊重。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学会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引导学生,体会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快乐;我发现,当一个学生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
一学期的时间一晃就结束了。xx级电子三班的学生的学校生活也行将结束,他们将开始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虽没有惊天动地的成绩,但也还算欣慰。
1、安全工作取得实效,确保了平安。
对于安全,做到了有要求,有强调,有记录,为防止安全教育的空洞说教,我常把身边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讲给学生听,有时也由学生之口讲出来,起到了警示作用。
2、德育工作不放松。
本着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我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利用每天早晨的朝会课时间,通过身边事例,名人故事等,让学生明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多重要。
3、和学生交心,促进成长。
要想使教育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交朋友,就必须以真心对待他们。平日里,我做到了关心学生的生活、家庭、学习等情况,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注,这样他们才会对你敞开心扉。同时,我要求学生写周记,以这种特殊的形式和学生交心,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并给他们一些指导,收效
4、常规管理常抓不懈。
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从小事中跟学生讲大道理,使其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采用朝会不提名,个别谈话,重点强调的形式,新生学生自尊,同时又指出不文明行为的严重性。让学生每天睡觉前总结自己一天的行为,一周一次大总结(周记),敦促每个人进步。
5、以活动为载体,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每周结合学校布置的主题教育,开展主题班会,集体学习,讲座交流,节目表演等形式,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本期的运动会,十佳歌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我班学生认真准备,积极参与,体现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大家的努力下,各项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其中女子篮球赛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一女生)获得十佳歌手第二名。
6、学生留言现真情。
面对学生的离别,心中难免不舍,我让学生每人给我一份留言,从他们的留言中,我读懂了他们对我的理解,对他们自己曾经的调皮给我带来的不快感到愧疚,还有对我的祝福,对我工作的建议等,更多地,读懂了他们对我的喜欢。我知道,那是我用真心换来的。
结束了,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军训。这次军训让我知道当一名军人是多么艰苦,在军训期间,我听教官说过一句话——“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
这句话说明了一个军人应该多么严格要求自己,一切以集体为重,一集体为中心,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是我在军训当中学到的,我将把一切因运用到平日的学习当中去。
如果我在学习当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我绝对不会轻易放过,我会认真琢磨,反复思考,到把问题弄清楚为止,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我绝不充许有任何差错。如果我在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我绝对不会轻易退缩,相反,我会去克服它,去战胜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我都是一种考验。这是我在军训当中学到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以前,要是我遇到一点小问题,我就会退缩,逃避,但现在我不会了,我在军训当中学会了自强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困难,算什么,咬紧牙关就闯过去了。
这次军训,让我受益匪浅,我学会像军人一样拥有铁一般的纪律,学会像军人一样拥有钢一般的毅力。
5天的军训,我们付出了辛苦,付出了汗水。然而得到的却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我们学会了坚韧不拔,学会了服从命令。
军训让我们认识了自己,军训也完善了我们。军训中,我们长大了。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语文?以下几个方面是我的一些心得。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讲求“精”。要使课堂语言少而精,一定要在课前把握不同课文的特点并加以精心设计教学语言。要设计好这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要集中,而且要突出重点,切忌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什么都有想解决,往往结果却是什么都解决不好。对讲授每一个问题,也尽可能对用语事先作一番准备,要使用的几个关键词语,应该经过推敲和筛选,提高它对阐释问题的命中率。
处理课堂临时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的“即席”用语要能够“一语中的”,这样,对学生的刺激才强烈,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才有利于学生记忆的巩固。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注重“启发”。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它的好处很多,例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等等。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语言: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的,几乎都在心底留下了这个旧社会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运用了怎样的鬼斧神工来塑造了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究竟是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仔细学习,可以得到答案。自然而然的,学生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这几个问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在听讲的时候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再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机地联系课文的相关知识,得心应手地穿插背诵有关的诗词、警句、启发学生课后去多读书,或有意识地联系学生过去背诵的篇目、启发生学生去记忆巩固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学生被教师广闻博记的学识所“粘住”就能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不由自主地迷恋教师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了。
每个学生在思维、记忆、分析、理解、创新等能力上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无论他们之间存在何种差异,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期待赞扬”。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的赞扬是学生的收获。,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让他们准确写出一个成语,背会一首诗,回答一个问题,做会一道题等;课堂回答问题时、作业批语、作文评语中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多说“你真棒”“说得真好”之类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我能行”。即使学生出了错,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和缓的语气,如“没关系”、“再想想怎样说更好”等句子加以鼓励、启发和引导,让他们在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同时得到进步,万不可伤及学生稚嫩的心灵。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引进竞争机制,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评比方法,在学生表现出色时,及时地给予奖励,一堂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评比。如此,不仅能刺激学生的思维,活跃紧张的气氛,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而且对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再适时适地的做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等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正如爱默生所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学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语文训练,不断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要想让语文课吸引学生,教师就必须结合自己的个人风格,采用多种方法,让语文课堂更生动形象,真正做到让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文色彩,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语文学习中的快乐,从而爱上语文课。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职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攻坚战。
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1)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2)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3)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打破班级界限,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研究小组,由于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语文、地理、历史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实验员、图书馆员之间的配合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在未来的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那么,哪些是课程资源呢?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