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实感是心得体会的核心,它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感受和体验,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目标和梦想的思考,帮助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画地图心得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 实习目的:
1、了解地形测量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步骤。
2、熟练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等测量工具的操作使用。
3、明确地形
特征点的选择。
4、掌握距离、角度、高程测量的方法。
5、根据实测地形点勾绘等高线图。
6、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所学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7、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与同学合作的能力。
8、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的工作素质。
二.实习内容:
学会综合熟练运用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钢尺等工具,进行高程测量、方位角测量、控制测量等工作;对学校白马湖及其周围地形进行测量和计算,然后按1:500比例尺转绘到图纸上;接着扫描,导入mapgis软件进行数字化,最后进行整饰,包括图例,标题,比例尺等;导出成果,打印装订在实习报告中。
(一)准备工作:
水准仪×1,水准尺×2,尺垫×2,经纬仪×1、钢尺×1、平板仪×1,平板仪脚架,铅笔,图纸,大头针,橡皮,记录板,计算器等测量工具及辅助工具。
(二)水准点的选设:
根据白马湖测区的实地情况进行选点。选点时要求通视条件良好,能够测到尽可能多的地形特征点,就地把水准点标记为a,b,c,d,e,f,g,h。
(三)用水准仪测量相邻控制点的高差。要求高程闭合差不超过±12√l。
(四)水准路线长度丈量:
用钢尺往返丈量水准路线的长度,相对精度要求小于1/20____。
(五)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高差闭合差的计算:h=∑h测-∑h理
(2)高差闭合差的允许值:h≤± 40√l,l的单位是km。
(3)调整:反符号按比例分配。
(六)导线控制点的选设:
根据白马湖测区的实地情况进行选点。选点时要求通视条件良好,能够测到尽可能多的地形特征点,就地把主要角点逆时针标记为a,b,c,d,e,f,g,h。
(七)导线边长丈量:
用经纬仪或钢尺往返丈量各导线的边长,丈量精度要求小于1/20____。
(八)导线的角度观测:
用测回法观测导线边所夹的内角。要求盘左与盘右两次测角的差值不大于20″。导线角度闭合差不超过± 40″√n。
(九)闭合导线测量的坐标计算: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β理=(n-2)×180。
角度闭合差β=∑β测-∑β理=∑β测-180。(n-2)
容许闭合差 β容=± 40″√n
(2)计算水平角改正数:
若β> β容,则说明所测角不符合要求,应重新检测角度。
若β≤β容,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
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依次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α前=α后+β左+180。
α前=α后-β右+180。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
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按下式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例如,导线边a-b的坐标增量为:
△xab=dabcosαab
△yab=dabsinαab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边的坐标增量值,填入导线内业计算表的相应方格内。
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为零,即
∑△xab=0
∑△yab=0
但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y,即
x=∑△x测
y=∑△y测
3)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导线全长闭合差d= √(x 2+y2)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d∕∑d
计算检核:k《k容=1/2 000。
4)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
调整的原则是将x、y反符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以下为计算公式。
vxi =(-x∕∑d)di
vyi=(-y∕∑d)di
计算检核: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应满足下式
∑vx=- x
∑vy=- y
计算检核:改正后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应分别为零。
5)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根据起始点a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按下式依次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x前=x后+△x改
y前=y后+△y改
将推算出的各导线点坐标,填入内业计算表中。最后再次推算起始点1的坐标,其值应与原有的已知值相等,以作为计算检核。
(十)图件整理:
对绘图纸进行扫描,然后导入mapgis软件进行数字化,再对其进行整饰,包括图例,标题,比例尺等。最后导出成果,打印装订在实习报告中。
新京报快讯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五月以来,我国华北、黄淮、华南等地先后出现了破纪录的高温天气过程。高温过后,夏天的脚步走到哪儿了?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全国入夏进程图,截至5月12日,我国南方大部已经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夏季,但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在月初的高温过程后下降明显,要想真正入夏还需要一段时日。
南方大部夏天已“上线” 较常年偏早
从最新的入夏进程图来看,截至5月12日,我国南方大部地区已经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夏季。不过对于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沿线及其以北地区,由于今年入夏时间较常年偏早超过15天以上,是否真正入夏还需要进行二次判定。省会级城市中,像是郑州和西安是否真正入夏还需要进行二次判定。
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邵鹏介绍,总体来讲,今年我国大部入夏进度比常年要超前。省会级城市中,海口今年在2月25日就早早迎来夏天,较常年偏早了20多天;南昌、福州、长沙、武汉也都较常年偏早10天以上;广州的夏天来得比较准时;而南宁是唯一夏天“迟到”的城市,比常年偏晚了9天。如果目前已经达到入夏标准的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沿线及其以北地区确定可以成功入夏,那么也将比常年明显偏早。
入夏标准很严苛 想要入夏并不容易
气象学上对入夏有着严格的界定:当某地5日滑动平均气温连续5天大于22℃,则将第一个序列的首个平均气温大于22℃的日期作为当地夏季的起始日。如果某年入夏时间较常年平均提前了15天以上,还要进入二次判定,也就是需要在提前入季日到常年入季日间,根据气温实况再多算、多验证几次才会“官宣”。
春夏之交也是我国气温起伏较大的阶段,因此夏季想成功“上位”并不容易。比如今年五一前后,我国北方曾经出现大面积高温,局地气温甚至高达40℃,但随后气温又明显下降,因此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都没有满足入夏的条件,而乌鲁木齐、济南虽然一度满足了入夏条件,但后期春季“复辟”,入夏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夏天何时来? 大数据显示五月入夏城市最“扎推”
中国天气网大数据显示,我国主要省会级城市常年(1981-2010年)平均的入夏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和6月。
3月,海口率先迎来夏季,广州和南宁紧随其后,在4月进入夏季。5月是入夏最“扎堆”的时段,包括北京、杭州、成都在内的15个省会级城市会在此时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夏季。6月,有11个省会级城市也会陆续入夏,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东北。
预计未来一周,我国北方气温起伏多变,16日开始,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受冷空气影响会陆续迎来降温,因此夏天向北的脚步将会放缓。但从常年来看,进入5月下旬后,黄淮一直到华北东部大部地区将会集体快速入夏。对于这些地区来说,虽说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春夏交替时段,但距离真正的夏天,也不远了。
编辑 杨利
画地图心得篇3
1、目的 地形图是野外地理调查的重要工具,掌握地形图的野外应用,对地理工作者来说是十 分重要的。从根本上说,地形图野外应用是一种技能,并且只有通过野外实践才能真正掌 握。在野外实习过程中,通过读图、用图和填图的实践,不但可以巩固和扩大加深学生在 课堂上所学的地形图知识, 并且还可以加深对等高线的理解, 进一步提高地形图野外应用 的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为今后的地理野 外工作,地理考察时使用地形图打下一定的基础。并通过野外实习的具体行动,培养学生 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作风。
2、要求 要求 根据野外实习计划,实习的时间为 1-2 天,在实习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在理解地 图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本次实习, 掌握地形图的识图、 用图和填图的基本方法, 并达到有较熟练的技能和技巧,要求每组填绘一张地形利用现状图和野外实习小结。
1、地形图 每小组领一份 1∶1 万比例尺《松茂》地形图。
2、使用仪器与工具 使用仪器与工具 罗盘、直尺、橡皮、图板、三角板、铅笔、望眼镜、高度计、gps、胶布、图钉 三、 实习内容与方法步骤 1、识图 1) 熟读地形图上各类地物符号 2) 通过实习观察,通过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了解制图综合的特点。
3) 在实习区内,熟悉地形的六种基本形态。
(植被、地貌、水文、人文、居民、交通) 2、地图与实地对照 (1) 标定地图 ①利用指北针标定:利用指北针标定地图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常用的方法是在磁北方向 线(磁子午线、ppˊ连线)上标定,在地图的南、北内图廓线上,各绘有的一个小圆圈 “⊕” ,并分别以磁南(p)磁北(pˊ)表示,有的地图 pˊ在北图廓外的分度尺上,这 两点的连线,就是本图幅的方向线。标定时,使指北针直尺边切于磁北方向线,准星朝 向地图的上方,转动地图,使磁针北端对准指标,地图即以标定。
②利用直长地物标定:利用直长地物(如直长的的铁路、公路的路段、河渠)标定地图, 应先在地图上找到这段地物,对照两侧地形,使地形与实地的关系位置概略相符,再转 动地图,使图上直长地物符号与实习直长地物的方向一致,地图即以标定。
③利用明显地形点标定:先确定站立点在地图上的位置,再选定远方一个实地和图上都 有的明显物形点(如山顶,独立物等) ,将直尺边切于图上的站立点和该地形点上,转动 地图,通过直尺边照准实地的明显地形点,地图即以标定。
(2) 对照地形 对照地形的原则,先特殊后一般,先大后小、由近及远、由点到面综合对照。
在山地和丘陵地对照时,可先对照大而明显的山顶、山脊、谷地,然后再顺着山脊、谷 地的方向,根据方向、距离、高程、形状及关系位置对照山顶、鞍部、山背、山谷的地形细 部。
在平原地区对照时,可先对照主要的道路、居民地和突出的独立物,再根据关系位置逐 点分片进行对照。
实习时,首先确定对照图上地貌和观察实地地貌的范围。然后读出图上实地地貌形态 的数量,再和实地进行对照。最后由教师抽查学生阅读地形图和实地观察地貌的效果。
3、用图(按地图徒步行进) 用图(按地图徒步行进) 用图 ( 1) 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实习地使用地图,在标定地图方位以后,为实地进行实地对照,应先确定自己的站立点 在图上的位置,由于情况不同,采用方法也不同。
a. 利用明显地形点确定 当站立点在明显的地形点上或其附近时, 在图上找出该地形点的相应位置, 则该位 置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b. 直尺交绘法确定 当站立点位于直长地物上时, 首先利用直长地物标定地图的方向, 然后在直长地物 的两侧选择一个图上和实地都有的明显地物, 以图上该明显地物为轴心, 将直尺边靠在 图上明显地物的轴心上并瞄准实地相应的明显地物, 再沿直尺变向后划方向线, 该方向 线与图上直长地物的交点在图上的位置; c. 利用后方交绘法确定 1 当站立点在不位于明显地物时, 可利用后方交绘法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其方 法是先用罗盘标定好地图的方向, 然后在远处选择两个图上和实地都有的明显地物 (两 个实地明显地物的夹角应≥30°和≤150°) 以图上两明显地物为轴心, , 分别将直尺边 靠在图上两明显地物的轴心上并瞄准实地相应的明显地物,再沿直尺变向后划方向线, 两方向线在图上的交点就是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 2) 路线行进读图前的准备(以小组为单位组织) 路线行进读图前的准备(以小组为单位组织) ① 选择并确定行进经路线:根据规定的任务要求和地形的情况,选择好行进的路线并 标绘出来; ② 确定方位物:沿行进路线细致地研究地物,在岔路口和特殊的地方确定出明显方位 物,并进行编号注记; ③ 测量激距离:利用曲线计,在图上量出各段和全程路线的实地距离。
④ 熟记地图:主要是熟记沿途经过的村镇、河流、桥梁、岔路口、高地和各个方位物的 数量、顺序、名称、关系位置和地形特征。力求做到胸中有图,未到先知; ( 3) 进行时的要领 ① 在出发点上,标定地图的方位,对照地形明确行进的方位。
② 行进中,要随时对照地形,做到人在实地走,心在图中移。在转折点、岔路口、居 民点进出口,以及复杂地形出有怀疑时,应仔细对照,找出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以保持正确的行进方向。
③ 如果走错路线,应沉着回忆所走过的方位、距离和地形特征,进行实地对照,确定 出站点在地图上的位置,然后插到行进路线上继续前进。当走错的距离较短时,也 可返回原路,重新前进。
4、填图 填图 (1)在地图上标绘地形特征点 为了准确地将欲标绘的地形特征点标绘在地形图上, 必须掌握在地形图上标绘目标的方 法。标绘时,先在地形图上定出目标点的位置,在汇出相应的符号。
①利用准确地形点标绘。当目标在明显地形点附近时,根据目标位于明显地形点方位、距 离等,按其关系位置即可标绘在图上。
②利用极坐标法(光线法) ,当目标附近无明显的地形点时,根据目标位于明显地形点标 绘。其步骤是:
a. 准确标定地图; 2 b. 确定图上站立点; c. 将直尺边切于图上站立点,向实地目标瞄准画方向线; d. 目测站立点至目标的实地距离, 并依比例尺缩绘在方向线上, 定出目标的位置, 绘出相应的符号。
③利用前方交绘法标绘。当目标较远,不易目测距离时,可在两个站立点上用前方交绘 法标绘,其步骤是:
a. 根据交会线的交角大于 30°、小于 150°的原则,在实地选两个站立点。
b. 在第一点上标定地图,确定该点在图上的位置,用直尺切于该点,向实地目标 瞄准,并沿尺边向前画方向线。
c. 在第二点上,用与第一点上相同的方法也画出方向线的交点就是目标的图上位 置,绘出相应的符号即可。
(2)填图的方法步骤 ①、将 1∶1 万比例尺地形图贴在图板上。
②、在地形图上确定填图的范围,并进行实地踏勘,在踏勘时,确定站立点的位置 和数目,并绘在草图上。站立点的数目随填图内容多少而定。
③、在站立点上,运用标绘地形点的各种方法,标定目标点的位置,根据各目标的 位置加绘符号;如标绘面状轮廓的转折点的位置,勾绘轮廓图形,加绘符号。
(3)精度要求 各地形特征点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方法原则测出,严禁主观猜想,随意标定。
(4)成果 如 1∶1 万比例尺《松茂》地形图 四、 土地利用现状图填图内容及分类 1. 耕地 1.1 水浇地 1.2 旱地 1.3 菜地 2. 园地 2.1 果园 3. 林地 3.1 森林 3.2 灌木林 3.3 疏林地 3.4 未成造林地 3 4. 5. 6. 7. 五、 3.5 苗圃 草地 4.1 天然草场 4.2 人工草地 4.3 未利用草地 城乡居民地用地 5.1 城镇 5.2 农村居民用地 工矿用地 6.1 厂矿用地 其他工矿用地 实习路线与站点 1、 实习路线 华泰旅游度假中心——省体育水上运动基地东南小坡——华泰旅游度假中心东北公路 拐弯处——养鸡场(原豆腐厂)——大松子园——黑板冲大桥 2、 观测站点 观测站点一:华泰旅游度假中心附近 我们观测的第一个位置在松茂水库大坝的旁边上, 位于大坝的东南侧, 大坝旁边的 建筑已有所改动, 原有的一堵墙由于修公路的缘故已拆了一部分。
我们站在水库的堤坝 旁,地势和缓,但在公路另一旁,地势突然变陡 观测内容:
a. 目的物方位的测量利用罗盘定所在地周围的明显地物的方向:测量时放松制动螺 丝,使对物觇板指向测物,即使罗盘北端对着目的物,南端靠着自己,进行瞄准, 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对目觇板小孔等连在一直线上,同时 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度数即为所测目的物之方位角。
(若指针一时静止不了,可读磁针摆动时最小度数的二分之一处,测量其它要素读 数时亦同样)此次实习我们首先是用罗盘测定水库旁边的水文台的方向,是 w245° 即北偏西 15°. b. 利用罗盘确定两个地图和实地都有的明显标志物的方向, 然后利用建立坐标的方法 来确定我们所在地在图上的位置,即是利用已知明显地物来确定所在地。
观测点二:省体育水上运动基地东南小坡 在该位置上我们的目的有两个:
a. 通过地形图与实地地物的对照,先对照大而明显的山顶、山脊、谷地,然后再顺着 4 山脊、谷地的方向,根据方向、距离、高程及关系位置对照山顶,鞍部、山背、山 谷等地形细部。
理论联系实际, 更加加深对等高线的特点的总结及其当地的地形的 认知。
通过观察和对地形图的识别知我们所在地的东北边的小山等高线破碎出, 通 过实地观察知这是一个冲沟, 等高线凸出的地方是山的山脊, 且大多数山脊地区的 等高线稀疏,等高线凹进地方是山的山谷,在大多数山脊的两边等高线都很密集。
b. 利用后方交绘法确定站立点, 通过理论知识学习, 认识到在野外工作中确定自己所 在地在图上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通过对站立点的确立可以使已知地物与地图上的相 应地物相对应,并很好地找到实地的地物的变化,一边很好的填图。利用后方交绘 法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的具体步骤如下:
a) 先通过罗盘确定地图的真北方向; b) 确定观测点在图上的位置,用直尺切于该点; c) 向实地目标(中国移动塔)瞄准,并沿尺边向前画方向线。利用相同方法绘出黑板 冲大桥桥墩与观测点之间的方向线。
d) 两条方向线交汇的点就是我们观测的准确位置; e) 用罗盘进一步确定,测量出两个物体在我们观测点的方位(中国移动塔的方位是 292°,黑板冲大桥桥墩的方位是 332°) 。
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写。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比例关系,规定符号、颜色和文字注记,把现地地形综合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称为地图。依地图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地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用地图。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球表面现象特征的地图。专用地图是反映一种形式几种主题的地图。
(一)比例尺的概念
图上某线段的长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之比叫地图比例尺。如图9-1,图上水塔至亭子两点间的长度为1厘米,实地水塔至亭子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5万厘米,也就是说这幅地图是将实地缩小五万分之一绘制的,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就是
或1∶50000。比例尺是一种没有单位的比值,相比的两个单位必须相同,单位不同不能比。地图比例尺的分子通常用1表示,以便了解地图缩小的倍数,如1∶50000即缩小五万分之一,1∶100000即缩小十万分之一。
图9-1地图比例
(二)比例尺的大小和特点
1.比例尺的大小
根据用途不同,地图比例尺有大小之分。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大小来衡量的。即: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例如1∶2=0.5,0.5就是比值。因地图比例尺分子都是1,所以,比值的大小又依比例尺分母确定。分母小则比值大,比例尺就大;分母大则比值小,比例尺就小。如1∶50000大于1∶100000,1∶100000大于1∶200000。
2.比例尺的特点
图幅面积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其图幅所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小,但图上显示的内容就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包括的实地范围就越大,但图上显示的内容就越简略。因为地图的精度是随着比例尺的缩小而降低的,所以,地图比例尺越大,则误差越小,图上量测的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误差越大,图上量测的精度也就越低。由于用图目的和要求不同,因而地图的比例尺也不同。不同的比例尺,图上长度相当于实地的水平距离也就不一样。
(三)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地图比例尺通常绘注在地图南图廓的下方中央,其表示形式有:(1)数字式,它是用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的。如1∶50000或5
(2)文字式,它是用文字叙述的形式予以说明的。如:“百万分之一”、“二万五千分之一”或“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500米”等。(3)图解式,它是将图上长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的比例关系用线段、图形表示的。图解比例尺有直线比例尺、投影比例尺等。地形图上采用的多是直线比例尺。直线比例尺是用直线(单线或双线)以不同刻划加相应注记表示的图形。如图9-2为1∶50000直线比例尺。从“0”向右为尺身,图形上1厘米表示实地0.5千米,2厘米表示实地1千米;从“0”向左为尺头,图形上1小格表示50米,10小格表示500米。
图9-2直线比例尺
(四)图上距离的量算
我们了解了地图比例尺,就可以根据图上的长度求得实地相应的水平距离;也可以根据实地的水平距离求得相应的图上长度。部队组织行军和战斗行动时,通常要从图上了解某地段的实地距离,其方法主要有:
1.用直尺量算
用直尺量算距离时,先用直尺从图上量取所求两点间的长度(厘米数),然后乘以该图比例尺分母,即得相应的实地水平距离(米或千米)。其公式为:
实地水平距离=图上长度×比例尺分母
00地形图上量得某两点间的长为2厘米,求实地
例:在1∶500水平距离是多少米?代入公式得:
实地水平距离=2厘米×50000=100000厘米
为了计算方便,可先将比例尺分母消去两个“0”,使厘米变为米。如上例的实地水平距离则为:2×500=1000(米)
若已知实地水平距离,同样可以换算出图上相应长。其公式为:
图上长=实地水平距离÷比例尺分母
2.在直线比例尺上比量
用直线比例尺比量距离时,两脚规、纸条、草棍、线绳等均可做比量工具。先量出图上两点间的长度,再到直线比例尺上比量,即可读出两点的实地水平距离,如图9-3。
3.用里程表量读
在图上量取较长的弯曲距离时,使用指北针上的里程表较为方便。里程表由表盘、指针及滚轮三部分组成,表盘上刻有:1∶2.50000、1∶50000、1∶100000等比例尺的里程分划圈,各分划圈上的数字为相应实地距离的公里数(每一小分划为1公里),如图9-4。
4.图上距离的倾斜改正
(1)按坡度改正。地形图上两点间的距离,都是水平距离。由于地形的起伏,实际距离通常大于水平距离。也就是说,实际距离与水平距离之间有一个差值。将
图9-3用纸条、两脚规量读距
图9-4用指北针量读距离
其差值尽量缩小,使之更接近实地距离,称为坡度改正。坡度改正数,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按其理论数值,应改正的数值,如表9-1:
表9-1坡度改正数表
(2)按地形种类改正。由于平均坡度不易求出,所以,有些部队在实际运用时,通常按实际地形的经验数据来进行距离改正(见表9-2)。由于这种改正方法比较简便、易记,因此部队使用较广泛,其计算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
表9-2按地形种类改正数表
方位是方向。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叫该点的方位角。在军事上通常用密位或度来表示。在军用地形图上有三条指北方向线,一条是地理坐标纵线,称真子午线,一条是平面直角坐标纵线,另一条是磁北方向线。称磁子午线。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与三条不同的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分别构成真方位角、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称偏角或三北方角,如图9-5。三北方向角共构成十种不同的偏角,在每幅地图上,均绘制有该图的偏角图,以供使用时计算角度的偏差。
图9-5方位角的种类
(一)地理坐标
确定地面某点位置的经、纬度数值,叫该点的地理坐标。指示和确定某点地理位置,要先纬度后经度,通常用度、分、秒表示。
1.地理坐标网的构成
地理坐标网是由经线和纬线构成。它的构成和起算是全世界统一规定的。纬度以赤道为零起算,向南、向北各90°;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零起算,向东、向西各180°。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都有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通过。因此,都可以用相应的一组经、纬度数值指示和确定。
2.地理坐标网的标注
1:2.50000~1:100000地图,只绘有平面直角坐标网。在南、北内图廓线端点注记有纬度值;在东西内图廓线端点注记有经度值。在内、外图廓间还绘有纬、经分度带,分度带的每个分划表示一分。将东、西内图廓间相同数值纬度分划连接起来;将南、北图廓间相同数值经度分划连接起来,即可构成地图坐标网。
3.地理坐标的量取
地理坐标的量取,通常使用两脚规量取。
(二)平面直角坐标
确定平面上某点位置的长度值,叫该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平面直角坐标在军事上应用很广。
1.平面直角坐标网的构成
在地形图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网,是按高斯投影绘制的。每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纵轴(x轴),赤道为横轴(y轴),其交点为坐标原点(o)。这样,每一个投影带便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坐标系。高斯投影平面坐标纵坐标(x)以赤道为零起算,向北为正,向南为负。因我国位于北半球,所以纵坐标都是正值。
2.坐标的注记
为了指示和确定点在图上位置,平面直角坐标网要进行坐标注记。图上东、西图廓间坐标横线上的注记为纵坐标值;南、北图廓间坐标纵线两旁标记为横坐标值。
3.平面直角坐标的应用
平面直角坐标,主要指示和确定目标在图上位置,也可根据方格估算距离和面积。指示和确定点的位置时,要严格按先纵坐标后横坐标的顺序进行。
地表面的固定性物体,在地形图上,是用图式中规定的图形、颜色和注记表示的。这些规定的图形符号,叫地物符号。它是构成地图的重要因素,是地图的语言。使用地图,就必须识别地物符号,了解其规律和相互关系。
(一)符号的图形特点及分类
1.符号的图形特点
地物符号的图形,依其图形形状,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如图9-6。
(1)图形与地物的平面相似。这类符号的图形与地物的下正投射后的平面形状相似,并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所以,正形图形。一般用以表示实地面积较大的地物,如居民地、森林、河流、公路、桥梁等。
(2)图形与地物的侧面形状相近。这类符号的图形与地物的侧面形状相近,所以叫侧形图形。一般用以表示实地面积较小的独立地物,如针叶树、烟囱、水塔等。
(3)图形与地物的有关意义相应。这类符号的图形是根据实地地物的形状,按照象形、会意的方法构图的,所以叫象征图形。具有形象和富有联想的特点,如气象台(站)、变电所和矿井等。
图9-6地物符号的特点
2.符号的分类
地物符号按其与实地地物的比例关系,可以分为4类:
(1)依比例尺符号(又叫轮廓符号)实地面积较大的地物,如大的居民地、森林、江河与湖泊等,其外部轮廓是依比例尺缩绘的,内部文字注记是按配置需要填绘的。在图上可了解其分布、形状和性质,量相应实地的长、宽和面积。这类符号的轮廓线与实地地物的轮廓相一致,轮廓转折点位置的精度高,可供部队指示目标。但轮廓内的文字注记,并不代表实地物体的真实位置,而只说明物体性质的作用,如图9-7。
图9-7依比例尺符号
(2)半依比例尺符号(又叫线状符号),实地上的窄长线状地物,如道路、城墙、土堤、通信线等。这类符号的转折点,交叉点是按实地地物精确位置测定的,其长度是按比例缩绘的,而宽度则不是按比例缩绘的。这类符号在图上只能量取相应的长度,而不能量取宽度和面积。其转折点、交叉点可作为方位物和明显目标,如图9-8。半依比例尺符号有:单线铁路、公路、砖石城墙、高压电线、管道等。
图9-8半依比例尺符号
(3)不依比例尺符号(又叫点状符号)。实地上一些对部队战斗行动有影响或方位意义的独立地物,如突出的树、亭、塔、油库等,因其实地面积很小,不能依比例缩绘在地形图上,只能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其准确位置在符号的定位点上,在图上可了解实地物的性质和位置,但不能量取大小。不依比例尺符号有:三角点、土堆、彩门、鼓楼、水车、古塔等。如图9-9。
图9-9不依比例尺符号
(4)说明和配置符号。说明和配置符号主要是用来说明、补充上述三类符号不能表示的内容。说明符号是用来说明某种情况的,如表示街区性质的晕线,表示江河流向的箭头等;配置符号是用来表示某些地区的植被及土质分布特征的,如草地、果园、树林、路旁行树、石块地等,如图9-10。说明和配置符号只表示实地某些地物的分布情况,不表示其真实的位置和数量。图9-10中,说明符号有:莲花镇街区的晕线(竖固街区)、莲花河流向的箭头;配置符号有:路旁行树、稻田等。
图9-10说明和配置符号
(二)注记
地物符号,只能表示地物的形状、位置、大小和种类,但不能表示其质量、数量和名称,因此,还需用文字和数字予以注记,作为符号的补充和说明。注记共有三种:
1.名称注记
(1)居民地名称。大中城镇居民地用“等线体”字;名称用“中等线体”字;农村居民地名称用“仿宋体”字注出;注记一般用水平字列,必要时才用垂直、雁行字列。
(2)山和山脉名称。独立高地、山隘等一般用“长中等线体”字,并以水平字列注在山顶上方;山岭、山脉走向等用“耸肩等线体”字(字的竖划应垂直南图廓),标注在山岭、山脉走向的中心线上。
(3)水系名称。包括海洋、海峡、海港、海湾、江河、沟渠、湖泊、水库、池塘等,都用蓝色的“左斜宋体”字,按地物面积均匀排列注出。
(4)地理名称。岛屿、草原、沙漠、滩礁、海角等,均用“宋体”字;群岛名称用“扁等线体”字,按地形面积的大小和长度适当注出。
2.说明注记
说明注记是用来说明地物的性质和特征的。如:水的咸、淡,公路路面质量,徒涉场底质,塔形建筑物的性质等,均用“细等线体”字简注在符号内或一旁。
3.数字注记
数字注记是用来说明地物的数量特征的。数字注记在图上分为分数式和单个数字两种形式。分数式注记中,分子一般表示地物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母表示地物的深度、粗度和载重量。单个数字注记,一般表示地物的高度、深度、比高、流速、里程、界碑编号或山隘通行和时令河有水的月份等。里程碑公里数、界桩编号等用“斜宋体”字,其他数字用“正等线体”字,各种数字注记的颜色均与图形符号的颜色一致。
为了提高地形图的表现力,丰富地形图内容,使地形图层次分明、清晰易读,地物符号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地物的性质和种类。目前,我国出版的地形图为四种颜色,其规定如下表:
表9-3地图符号颜色规定表
(三)定位点的规定
在地形图上,不依比例尺和半依比例尺地物符号,一般都是放大后在图上表示的,因此,这些符号在图上就有个定位点的问题,在图式中都有明确规定。
1.不依比例尺符号的定位点规定。不依比例尺符号主要是指独立地物符号,其定位点的规定如图9-11。
2.半依比例尺符号的定位线规定。半依比例尺符号主要是指线状地物符号,其定位线的规定,成轴对称的在符号的中心线,不成轴对称的符号在底线或边缘上。
(四)识别与记忆符号的一般规律
地物符号虽然很多,但识别和记忆这些符号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主要规律是:符号图形的设计,通常是以抽象概括的方法,把复杂地物用有规律的图形典型化,作为设计符号的基础。因此,每个地物符号都具有象形的特点,其符号的图形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选择地物最有代表性的部位。如气象站符号,以风向标表示;矿井符号,以采矿的风镐表示;水(风)车符号,以水轮或风叶表示等。
二是用容易产生联想的图形。如变电所符号,以房屋的上方示意有电表示;庙、亭和钟鼓楼符号,以我国古代传统的大屋顶建筑形式表示;竹林符号,以象征竹叶的图形表示;石块地,以象征有棱角的三角石块表示等。
三是用象征会意的图形。如:境界符号,因实地无明显形状,故用虚线表示;河流流向和海洋潮流符号,用有指向的箭形符号表示;发电站符号,以发出电输往四面八方的房屋的四角绘有箭形的符号表示等。
图9-11定位点的规定
(五)识别与使用地物符号应注意的问题
1.地物位置的准确程度
符号在图上是有准确位置的。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其准确程度就会有所降低。但是,重要的点位,如控制点、高程点、线状符号的交叉点和转折点,以及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的轮廓线等,即使在比例尺缩小的情况下,其位置依然准确。
2.地物的综合取舍
地形图上的符号一般都经过了制图取舍综合,即数量上的取舍和形状上的综合。因此其形状、数量、分布等并非与实地完全一致。如成片的房屋,在图上是用街区符号表示的;密集居住区的独立房屋有取舍,一般是外围的准确。稻田符号,最上和最下一个梯田坎位置准确;在水网地区,沟渠一般是保留主要的,舍去次要的等。
3.地物的位移
有些线状地物符号,如铁路、公路、街道等,都是宽度夸大了的符号,比例尺愈小夸大就愈利害,这种符号由于宽度的夸大,必然引起两旁其他符号(房屋、独立地物等)的位移。因此,在邻近的符号中,主要的、高一级的地物符号,其位置是准确的;而次要的、低一级的地物符号,其位置可能不准确,但相关位置是正确的。
4.地物的实地变化
实地地物,由于自然和人工的作用,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地图测制工作刚一完成,实地就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因此,使用地图时,除注重地图的内容外,必要时还应作实地调查,或利用最新资料(航空照片、兵要地志等)校正地图内容。
地貌,主要是指地球陆地表面高低起伏的变化形态,如山地、丘陵地、谷地和草原等。它和水系一起,是构成地图要素的自然基础。在地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等高线法、晕渲法、分层设色法、写景法及组合法(如等高线加晕渲)等。等高线法,是现代地形图表示地貌的主要方法,虽然缺乏立体效果,但能科学地反映地面起伏形态及其特征;能准确地量测地面点的高程和坡度;判定山脉走向、地貌类型以及微型地貌特征(小山顶、凹地、沟谷等),是目前军事上主要使用的地图表示法。
(一)等高线表示地貌
1.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等高线,是由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曲线。我们在水库边上,看到水库的岸坡上,有一道道层次分明的水涯线痕迹,随着地形的凸凹、蜿蜒曲折,自然闭合,好像雕刻专家刻画一样。其实,那是水平面上从最高水位到最低水位的变化过程中,撞击岸坡留下的标记。实地水库的水面边线就是一条等高线。从水库的水涯痕迹线我们就可联想出等高线的构成原理,如图9-12。假想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的高度,一层一层的水平切开,这样,在山的表面就出现了许多大小不同的截口线,再把这些截口线垂直投影到同一平面上,便形成一圈套一圈的曲线图形。因为同一条曲线上和中点的高程都相等,所以叫等高线。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显示地貌的。
2.等高线表示地貌的特点
(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
(2)在同一幅地形图上或同一等高距的条件下,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凹地相反。
(3)在同一幅地形图上或同一等高距条件下,等高线间隔密,实地坡度陡;等高线间隔稀,实地坡度缓。
图9-12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4)图上等高线的弯曲形状与相应实地地貌形状相似。
3.等高距的规定
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实地垂直距离叫等高距。等高距的大小决定着地貌表示的详略,等高距小,等高线就多,地貌表示就详细;等高距大,等高线就少,地貌表示的就简略。由于实地起伏程度不同,坡度大小不一,因此,等高距应根据地区的地貌特征,地图比例尺和地图的用途等情况来规定。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等高距的规定如表9-4:
表9-4等高距的规定
4.等高线的种类和作用
等高线按其作用不同分为四种,如图9-13。
(1)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是按规定的等高距,由平均海平面起算而测绘的细实线,线粗0.1毫米。用以显示地貌的基本形态。如在1∶50000图上的首曲线应依次为10米、20米、30米……
图9-13等高线的种类
(2)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规定从高程起算面起,每隔四条首曲线(即五倍等高距的首曲线)加粗描绘一条粗实线,线粗0.2毫米,用以数计图上等高线与判读高程。如在1∶50000图上的计曲线应依次为50米、100米、150米……
(3)间曲线。又叫半距等高线,是按1/2等高距描绘的细长虚线,用以显示首曲线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如小山顶、阶坡或鞍部等。
(4)助曲线。又叫辅助等高线,是按1/4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用以显示间曲线仍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间曲线和助曲线只用于局部地区。所以它不像首曲线那样一定要各自闭合。除描绘山顶和凹地的曲线各自闭合外,表示鞍部时,一般只对称描绘,并终止于适当位置;表示斜面时,一般终止于山背两侧。在图9-13中,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四种等高线。对于独立山顶、凹地以及不易辨别斜坡方向的等高线,还要绘出示坡线。示坡线是与等高线相垂直的短线,是指示斜坡的方向线,绘在曲线的拐弯处,其不与等高线连接的一端指向下坡方向。如图9-14。
图9-14示坡线
5.高程起算和注记
地形图上的高程,都是从同一基准面起算的。
我国规定:把“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面,高于该面为正,低于该面为负(负值前面加负号),故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从黄海平均海水面起算的高程,叫真高,也叫海拔或绝对高程。从假定水平面起算的高程,叫假定高程或相对高程。由物体所在地面起算的高程,叫比高,它是相对高程的一种。起算面相同的两点间高程之差,叫高差,如图9-15。
图9-15高程与高差
(二)地貌识别
地貌的外表形态尽管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是由某些基本形态组成的。这些基本形态是:山顶、凹地、山背、山谷、鞍部和山脊等,如果认识了这些基本形态,识别等高线图就比较容易了。
1.山顶、凹地
山顶是山的最高部位。山顶依其形状可分为尖顶、平顶和圆顶等。图上表示山顶的等高线是一个小环圈,有的环圈外绘有与等高线垂直的短线,叫示坡线。比周围地面低下,且经常无水的低地,叫凹地。大面积的低地称贫地,小面积的低地称凹(洼)地。图上表示凹地的等高线是一个或数个小环圈,并在环圈内绘有示坡线,如图9-16。
2.山背、山谷
山背,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凸起部分,很像动物的脊部。下雨时,雨水落在山背上面就向两边分流,所以最高凸起的棱线又叫分水线。图上表示山背的等高线以山顶为准,等高线向外凸出,各等高线凸出部分顶起的连线,就是分水线,如图9-17。山谷,是相邻山背、山脊部之间的低凹部分。由于山谷是聚水的地方,所以最低凹入部分的底线又叫合水线。图上表示山谷的等高线与山背相反,以山顶或鞍部为准,等高线向里凹入(向高处凸出),各等高线凹入部分顶点的连线,就是合水线,如图9-17。山谷横剖面的形状有尖形的、圆形的和槽形的三种。尖形谷的横剖面是上部宽敞,底部近于圆弧状,等高线图形为“u”形;槽形谷的横剖面如同水槽上宽下窄的几何梯形,等高线图形为“v”形。
图9-16山顶、凹地
图9-17山背、山谷
3.鞍部、山脊
鞍部,是相连两个山顶间的凹下部分,其形如马鞍状,故称鞍部。图上是用一对表示山背和一对表示山谷的等高线显示的,如图9-18。山脊,是由数个山顶、山背、鞍部相连所形成的凸棱部分。山脊的最高棱线叫山脊线,如图9-19。
图9-18鞍部
图9-19山脊
(三)高程与高差的判定
在地形图上判定高程和高差,是根据等高距和高程注记进行的。要判定得迅速、准确,就必须掌握判定的方法。
1.高程的判定
在使用地形图时,经常要判定点位的高程,如炮兵射击,为了确定高低角,就要知道火炮阵地、观察所和目标的高程。图上判定高程的方法是:
(1)先从南图廓外查明本图的等高距,在判定点附近找出控制点或等高线的高程注记。
(2)根据判定点与已知高程注记的关系位置,向上或向下数等高线,并加(减)等高距。
(3)根据判定点所在的位置,判定其高程:当点在等高线上时,判明该等高线的高程就是该点的高程;当点在某两条等高线之间时,应先判明其上下相邻两等高线的高程,再按该点所在等高线间的部位进行计算;当点在高地顶点或鞍部时,先判定该点下一条等高线的高程,再判定该点高程。
2.高差判定
判定两点的高差时,应先分别判定两点的高程,然后相减即为两点的高差。
(四)地面起伏与坡度的判定
1.地面起伏的判定
在图上判定战斗行动区域或行进方向上的起伏状况时,首先应根据等高线的密疏情况、高程注记、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判明各山脊的分布状况和地形总的下降方向,再具体分析山顶、鞍部、山脊、山谷的分布,详细判明起伏状况,如图9-20。其判定根据如下:
图9-20起伏与坡度判定
图9-21坡度判定
(1)根据等高线的密疏判定。一般等高线密的地方,坡度陡、地势高;等高线稀的地方,坡度缓、地势低。
(2)根据高程注记判定。高程点高程递增为上坡方向,递减为下坡方向,等高线的高程注记,字头朝向上坡方向。
(3)根据示坡线判定。示坡线与等高线相连接后端是上坡方向,另一端指的是下坡方向。
(4)根据河流绘有的流向符号,从而判断河的上下游,明确倾斜方向;当一组等高线在河流一侧时,靠近河流的等高线低,远离河流的等高线高;当一组等高线横向穿插河流时,上游的等高线是上坡方向,下游的等高线是下坡方向。
(5)根据山的各部形态判定。山顶高、鞍部低;山背高、山谷低;山脊高,山脚低;山地高,平原洼地低等,通过图上各部形态的等高线图形就能判定其高低或上下坡方向。
具体判定时,应根据上述方法,逐片逐段地进行。
2.坡度的判定
坡度是斜面对水平面的倾斜程度,坡度的大小通常以度数表示,也有用百分数表示的。在图上判定坡度时,常用坡度尺量读。
在地形图的南图廓的下方都绘有坡度尺,如图9-21。坡度的底线上,注有1°至30°的坡度数值和3.5%~58%的百分数,从下至上有6条线(1条直线,5条曲线),可以分别量取2~6条等高线间的坡度。量取两条等高线间的坡度时,先用两脚规(纸条、草棍等)量取图上两条等高线间的宽度,然后到坡度尺的第一条曲线与底线间的纵方向上去比量,找到与其等长的垂直线,即可读出相应的坡度,如图9-21,量得大车路的最大坡度为2°。如几条等高线的间隔大致相等时,可一次量取2~6条等高线的间隔,量取几条等高线,就在坡度尺相应的曲线上比量几条,然后读出相应的坡度。
(五)地貌判定应注意的问题
利用等高线判读地貌起伏时,必须是一组等高线才能进行,单凭一条等高线很难判定地貌的形态;判读地貌形态,量算高程、坡度等,必须在大于1∶100000的地形图上才能进行,因为等高线是经过综合取舍编绘出来的,小于1∶100000的地形图,只能起反映地貌大致形态和高程统计的作用,所以在这类图上量算坡度,就很难做到与实地一致准确;由于等高线之间有一定距离,所以它就无法表示出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地形变化,这就使得一些微小地形遗漏在两等高线之间。因此地图与实地就不可能一模一样,甚至有一些山顶和鞍部的点位以及高程,无法准确判读;有些地区,如山地,由于坡度太陡,等高线十分密集,图上两条计曲线之间很难画出4条线,因此,画图时采用了“合并”或“略绘”首曲线的办法,即两计曲线只绘3条、2条,甚至1条首曲线。遇到这种情况,切不可产生错觉或误解;在地形图上,有时可能出现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形与实地不符的情况,此时,应根据附近等高线图形和其他图形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正确的判读结果。
封面新闻记者 田之路
从古至今,地图已经从简单的图案表达变成了社会化服务的工具。近日,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领军人才周启就为大家讲述地图的前世今生。
地图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先于人类文字形成的用图解语言表达事物的工具。我国古代早在魏晋时期,著名的地图学家裴秀便创立了世界最早的完整制图理论——“制图六体”,分率、道里、准望、高下、方邪、迂直,翻译成今天的地图术语就是比例尺、距离、方位、高程、坡度起伏以及实际的高低起伏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换算,这一理论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中国传统地图的绘制,也是我国传统制图理论的基础。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地图制图研究的是地图的内容和表示方法、地图符号设计、编图技术方法、各要素的制图综合(数据处理)、地图编辑和设计等。
地图具有可量测性、直观性和一览性的特点,是最受欢迎的地理信息服务形式,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图在社会经济建设、规划管理、知识传播、文化宣传、出行导航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计算机出现之前,编制一幅地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图的数据源更加趋于多源化,以rs、gis、gps为代表的空天地一体化测绘技术为地图数据的获取、处理和更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为地图数据的输入、显示和输出提供了软硬件环境和方法,制图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人们对地图需求的日益旺盛,人们对于地图编制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快速编制一幅地图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自然资源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利用基础测绘数据建设了多尺度地图数据库,并将地图设计和编制过程中的经验知识归纳总结形成地图知识规则库,研发了快速地图制图系统,利用该软件在制图时只需确定地图的范围和比例尺,系统将自动获取数据并符号化,再经过特殊制图效果处理,最后自动生成注记和专题信息,并自动整饰地图,在一个小时之内便可得到一幅完整精美的地图。
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地图编制效率,利用该系统编制的地图已经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规划、防灾减灾、生态保护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测绘服务。
在地图社会化服务方面,自然资源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还建设了“图知四川”微信地图服务平台,研发了在线动态地图平台,极大的丰富了地图产品形式,推进了地理信息成果社会化应用和快速共享服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