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本永不停歇的教科书,在其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反思,积累丰富的心得体会,每一次心得体会都是一次心灵的升华,让我们更加明智和坚定,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老师国培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作为边远山区的农村小学老师,我能参加“国培”学习,我感觉很荣幸。“国培”这一学习的平台的铺设,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能“相聚”一堂,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多好的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啊!我感觉到了:各基地学校对这次国培学习的重视。我也深深地被学校各位教学领域的精英对教育教学中的许多精辟见解所折服,更被班级学员们参加培训的热情所感染。这种高效网络培训模式,无异于给传统培训模式增添了新的亮点,为教师专业成长开创了新的基地,特别是让我们教师能在紧张的工作中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方便。因此,在培训期间,每天的感觉是紧张而又充实,忙碌而又愉快,在不知不觉中,将近一个月的学习即将结束了,回味这一个月的培训,感触甚深。
一、 国培教育,给我们教师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本次培训活动安排,既有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专题讲座、讨论互动、观摩研讨、案例评析、论文撰写的理论培训,也有亲近课堂、体验名师风采的实践锻炼。这些活动都是我们农村教师所关注的领域,是我们发自内心想在这次培训中能得到提高的内容。回首这一个月来的培训,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培训中学校各种教育的专题报告、一线教师的专题讲座,我们所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各种行动学习等,使我们对语文教学相关知识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教育专家的讲座和优秀教师教学过程的实录,使我大开眼界,给我指引了学科教学的新方向和目标,特别是在每个讨论帖中,汇集了同仁们的精美反思和独到的见解,对我的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国培教育,给我们教师创建了自由交流、合作学习的空间。
以往的教师交流方式局限于集中校本研训听评课活动范围内,而国培行动,突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打破了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城乡地域的羁绊,它能使我们每个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在网络平台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对同一话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自由发表个性主张和建议,交流方式实现了“一对多”、“面对面”、“层对层”的立体化交流,在愉悦宽松氛围中,实现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心灵的默契,每位老师可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进步。
一段时间的国培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一个月,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个月!
通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其次要明确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标: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学事例的进行思索;在行动中研究——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案。 通过国培行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因此,知识更新是必要的,我要抽出课余时间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资源学习专业知识。
2、自我反思。
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找出“得”与“失”,转“败”为“胜”,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吃一堑,长一智,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3、相互交流。
虚心同同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虚心听取同事们直言不讳的真言,久而久之,一定会大有进步和发展的。
这段时间的学习,虽然很累,但是却很充实。对我一个50多岁的人来说,不仅是业务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将所学理论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和提高。
我参加“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的培训,辛苦、兴奋而又期待。指导老师班为我们介绍了一位位有着各种优秀头衔的专家时,我认识到自己有幸加入了一个专业、规范、有着先进理念的培训队伍。这十天的的培训必将改变我语文教育的专业化成长之路!
听了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认识到要让学生有创新精神,那么教师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怎样才能有做到这些呢?我想到的是:厚基础,广才学,薄名利,远物欲,乐在其中。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观摩到刘老的示范课。不止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快乐的十八种技巧”,“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策略”,更为我们上了一堂幽默的`、新颖的、发人深省的作文教学示范课“纸随心飞”,当学生的精彩文章在课堂上呈现时,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原来“头疼”的作文教学可以这样上!
睿智的老师,让我们见识到了来自中国顶级中学语文教师的风采:在质疑中辩词义,在思索中排语序,在快乐中练铺叙,在分析中写题记!在这堂示范课中,我们初步认识了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理念:真实、自由、个性;学习了韩军老师新语文教育的方法:举三反一、“咬文嚼字”,美读吟诵,化意为字,真实自由,重文写白。极具亲和力,为我们上了的专题讲座,让我认识到:我们整天都抱着教参,瞄着中考去教学,毫无新意。其实,语文教学可以是王君老师这样:细腻又深刻,美好又真实,新颖又严谨的青春语文。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是细腻又深刻,美好又真实,新颖又严谨的,是充满人文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是启迪学生智慧,引领学生理想的。是啊,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念和精神,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应抛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诱惑,积极吸取先进的课改成果,投身新课改的浪潮,努力学习,让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设,在实践中成长。尽管前面的路是曲折的,甚至是泥泞的,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从头做起,有自信,能坚持,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一定会焕发出生命活力,我们的语文教育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当然,还要感谢辅导老师:你真的辛苦了!
为期八天的培训结束后,使我在思想上得到了洗涤,教学理念上得到了革新,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发展方向和目标。从理论基础、教学技能、教学理念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和转变。结合专家的讲座及名师的示范课,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深知自己在教学上的欠缺。此次培训让我们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以鲜活的案例和简要精辟的教学理论解决了我教学中的诸多困惑。下面我谈三点体会:
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
如:张万化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快乐有效地习作》,让我走出了总以为农村孩子没什么可写之处的误区,明白了习作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应当把作文教学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把他们特有的游戏生活、身边的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等变成习作的丰富源泉。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生活,用笔去记录生活,使他们从中品尝到生活和作文的乐趣。只有追求儿童的'需求,营造儿童学习的兴趣,体验到作文的成功,才能铸就小学生作文的辉煌。
又如:沈大安专家在讲解《农村小学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时提到“农村学校没有的资源可采用替代品”这个问题,教给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如:没有书法家的字可供展览可以展览老师和同学的字;没有电脑不能上网搜集信息可以看电视,听广播;没钱买贺卡可能自己用纸画还比买的有个性等。专家的精辟讲解,名师的精彩课堂,都给了我深深的感悟。
在每一次的交流研讨中,我们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小组成员的热议,每天都有不小的收获。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使我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掌握更高的教学技能。因此研讨交流充实了我,让我获得了进步。我将把自己学到的、感悟到的应用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使教学效果更上新台阶。
几天的学习虽然辛苦劳累,但是让我获得了快乐。我懂得了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
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这将是我今后所追求的目标。
走进国培,聆听专家的讲座,汲取名师的精华,这样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使我对教材教法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在不断地运用和总结中转变教育观念,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做快乐教师,教快乐学生。
首先感谢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学习平台,也感谢辅导老师在培训期间给予我们的帮助。在为期近两个月的学习里,让我们的大脑又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我们的必修课程是12门。分别是《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诊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问题与策略》、《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关键》、《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新课程培训——课堂教学》、《新课程培训——教师成长》、《新课程培训—— 小学思品》、《良好的开端——小学“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的导入》、《合作学习需要技巧——小学“品生”、“品社”课中合作技巧的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过程性评价在小学“品生”、“品社”课中的应用》。我们在聆听专家的讲座里,被他们精彩的讲解所折服。在新、旧教育体制,横向、纵向的比较中,我们的教育思想、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弊端越显突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我们教师就应该走在改革的前列,用新的理念武装头脑,大胆尝试,认真学习。
接触这门课程,断断续续的上了两三年,而且都是品德与生活。在谈到对教材的把握上,只注重了教材的横向联系,却忽略了教材的纵向联系。这其中最大的因素可能就是我们把它列为了“副科”,只是走马观花的带着学生走了一遍,仅限于教教材而已,细细地审视,就连教材也没教好。总之一句话,因为不重视,所以倾注的自然也少。
在这次参加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学习,起初的犯难情绪是有的.。自己的不足在一堂堂精彩的讲座里暴露得体无完肤,内心的情感是何等的复杂,在家长面前对学生的信誓旦旦变得一文不值。曾经的绝不愧对学生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而且我还这样叹息:要是培训语文就好了。现在看来,我又是多么的幸运,让我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有了一次反思的机会,在这个平台里了解我们最关注的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首先,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其实我们也知道,每门课程的设置都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们经过反复的考察、思量的结晶,他们站在一定高度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课程的价值与开设的意义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关切的,可我们受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走了一条不利于学生成长的歪道。以前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课并开,各自强调本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出现了教育内容的大量重复的现象;而各自强调与其他学科的差别,又出现了使思品课因失去社会知识载体而变得空洞枯燥,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现象,也容易使社会课淡化德育功能,变成纯粹的知识课,缺乏社会性。而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合在一起,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和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类型。这种课程弥补了分科课程的不足,使学生的素养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均衡,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更全面,并能够利用多种方法综合地解决现实问题。它的出现摒弃了思想品德课的缺点,彰显了它的特色。
从它的设计理念来看: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仔细看看,每一条设计理念都是围绕课程的三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我们在教学中,每一个教学活动设计也应该紧紧围绕这几个方面,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激励他们乐于探究、热爱生活。
从它的三维来看:知识与能力虽处于三维的第一点,但在这门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却是这门课程的主题,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变成了暗线。在这里也不是说后两者不重要,而是为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指明方向,根据主题,实现三个维度的统一。
从评价方式看:它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在评价中,评价方式多样化首先体现在评价主体多样化。因为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其次评价角度多样化,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收集儿童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最后,评价的尺度多样化。在评价时,我们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发展。我们更重视质性评价,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不宜全部量化,而是重视对儿童在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的个性化表现。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
我想: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围绕“让学生学会做人”这一课程核心理念来开展活动,学生一定会做人的。
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教师必须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有道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按照钟启泉教授领衔起草的《教师教育标准》,现在的绝大多数老师不合格。其主要问题是: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试想:新课程改革下要求培养喜欢读书,学会合作、乐于探究的学生,我们教师都不喜欢,又凭借什么让学生喜欢呢?学生的习得往往来自于我们的潜移默化,这无声的教育不学习能行吗?
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教师强则学生强,教师强则教育强,教师强则民族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良好的素质并不是表现在一纸文凭上,教师的学历不等于能力,只有持久的学习力,才能使教师的能力不断增长,素质不断提高。只有教师学会读书,才能教会学生学会读书;只有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不断更新;只有教师学会终身学习,才能教会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生活方式和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成为学生的表率。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在品生、品社这门课程里,“学会做人”是核心理念,我们要怎样去教学生做人。俗话说得好:说一千遍不如做一遍。学生在活动中、教材中得到的仅仅是一个侧面,他的品德形成还来自于教师和家长的影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有句名言:“如果一个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因受其导师的影响,非常尊敬他的老师,以至于回国后一直将其照片挂在醒目的墙上,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在学生心目中是什么样呢?多看看像自己的学生,他们的表现就是我们的一个缩影。
在专家们讲到教师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程时说到:如果孩子不喜欢你的课时,就是就要好好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课堂教学本身的吸引力很重要,教师的设计也关键。而最重要的一个人文因素也不容忽视,就是让学生首先喜欢你,只有喜欢你了,学生对你的学科自然也多了几许信任。那么,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己呢?那就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素养,用真诚感染学生、用真心对待学生、用真爱感化学生。先做学生的朋友,再做学生的先生。对待朋友,你要真、也要诚、还要同乐、同笑、同哭;做先生,你要有真才实学,对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深奥的道理寓于幽默、浅显的故事之中。在学生的眼中,你是知音,更是师者。只要你要求学生做的,你也先做一遍,比你强调若干倍都重要;只要你弯下腰来,了解学生就是唾手可得,不用你去挖空心思去想:谁有什么不足,谁又有什么优点,一切就在你与他们之间。你的快乐来自于无数个单纯的质疑,他们的快乐来自于你真挚的微笑。你、我、他相识于校园,就请我们珍惜这份缘分,时刻告诉自己:我是你的朋友。
总之,在这次学习里,我们收获了很多,也深感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里细细地琢磨、探究,努力学习,走好新课程改革的每一步。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时代的飞速前进,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是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教师首先要肩负重任。因此,为了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我国教育部决定开展国培计划,为不同条件下的教师培训提供了学习方便。
做为农村中学到一名老师,有幸同我校所有语文老师参加国培行动,感到十分荣幸,首先感谢校领导给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学校给我们提供了网络学习的优越条件,提供免费的网络资源,这种高效网络培训模式,无异于给传统培训模式增添了新的亮点,为教师专业成长开创了新的基地,特别是让我们教师能在紧张的工作中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方便。因此,在培训期间,每天的感觉是紧张而又充实,忙碌而又愉快,在不知不觉中,将近两个月的学习即将结束了,回味两个月的培训,感触甚深。
(一)国培教育,给我们教师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六大代表明确提出,而作为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成为学习的'时代先锋,知识的富翁。因此,国培行动给我们搭建了自主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的平台。本次培训,安徽电大为此次网上学习提供网络平台,并聘请资深的网络教育家、教育技术专家给我们传授新知识,新理念,开设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课堂教学观察、诊断与评价、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等课程,使我们对语文教学相关知识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教育专家的讲座和优秀教师教学过程的实录,使我大开眼界,给我指引了学科教学的新方向和目标,特别是在每个讨论帖中,汇集了同仁们的精美反思和独到的见解,对我的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国培教育,给我们教师创建了自由交流、合作学习的空间。
以往的教师交流方式局限于集中校本研训听评课活动范围内,而国培行动,突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打破了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城乡地域的羁绊,它能使我们每个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在网络平台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对同一话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自由发表个性主张和建议,交流方式实现了一对多、面对面、层对层的立体化交流,在愉悦宽松氛围中,实现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心灵的默契,每位老师可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进步。
(三)国培教育,给教师开辟了自我反思的驿站。
国培教育,以开放自由的特点,为我们教师打开一扇收纳外来新鲜空气的窗户,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精华,欣赏广大同仁们精美的帖子和反思,还有对教学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刻体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含义,同时也使我产生强烈的震撼,使我深刻意识到反思不再是应付学校常规检查而所做,而要真正反思每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不再使反思成为一种形式,而要使它成为一种真正习惯,一种动力。
通过国培行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因此,知识更新是必要的,我要抽出课余时间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资源学习专业知识。
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找出得与失,转败为胜,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吃一堑,长一智,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虚心同同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虚心听取同事们直言不讳的真言,久而久之,一定会大有进步和发展的。
总之,这次国培行动使我受益匪浅,感谢国培为我们提供了这么难得的合理的自由学习机会,我决心把培训中所学的业务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努力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很幸运,参加了为期十天的小学语文教师国培学习。通过培训,我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更新,回顾平常的教学,我又有了新的思考。现将这次学习中的一些收获进行总结,以便自我借鉴,自我扬弃,有助于个人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勤于反思,善于改进。
埋头拉车不看路、坐井观天的教学落伍了,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全面把握教材体系,努力寻求适合自己,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还要善于反思、积累、总结,了解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流行趋势,做到有目的地教书、智慧地教书,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
2、关爱学生,身心兼备。
我们的教学是为成人而非成事,似谓农业而非工业,谓应世而非应试。所以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关注他们全面发展,又要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既要关注对他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又要关注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既要教他们求知,还要教他们做人,且学做真人。
3、欣赏学生,扮好角色。
每一堂课,每一件事的处理,我们尽可能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审视,比如在阅读课上,让孩子说孩子想说的话,让孩子干孩子能干的事。在习作评析中,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不要吝啬自己手中的分数。千万别把我们老师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否则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会被我们越教越笨。
4、注重形象,心态阳光。
老师随时要注重自身形象,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准自己的位置。对待孩子要善意地理解,切勿恶意揣测,时刻保持一种平静、健康的心态。俗话说:“什么样的家长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同样道理:“什么样的老师将影响出什么样的学生”。
因此,无论教师有什么样的烦恼或不顺,走进教室的那一刹那开始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孩子看到老师的阳光和健康。别辜负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圣母”形象,以免给他们心理上造成负面影响。
5、善于积累,博览古今。
“一桶水”的资源是永远不够的,通过读书积淀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所以人们都说小学语文老师不仅要力争自己是个教育教学专家,还需是个“杂”家:音乐的,美术的,天文的,地理的,远古的,流行的,各行业、各学科都应有所涉猎。同时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还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6、亲近母语,熟“读”经典。
亲近母语的最好方法是“读”,我们的学生来学校是读书的,赞成别把他们当成装“报告”的容器和做作业的工具。在读的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指导,语文就是生话,学生切忌拖腔拖调地读、怪腔怪调地读。同时在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累、背诵。
因为人一生最佳背诵时间就在十三岁前,千万别把孩子最宝贵的时间给掠夺了。让他们背名篇名段、背唐诗宋词、背《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哪怕现在是囫囵吞枣地背,将来对他也是有好处的。
1、抓住学生特点,按质按量识好字。
小学识字总量要求达到2500个,在一、二年级就要达到1600多个,所以要想顺利完成任务,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兴趣,采用多种方法。(如:一年级上期可采用:看图识字、指读听读识字、拆字合字识字、和父母读故事识字)。一年级下学期识字方法因合体字越来越多而更新,可采用:看偏旁猜字意、编故事识字等。
2、根据学生发育,循序渐进练好字。
老师可采用“练眼——练手——练笔——练字——练心——育人”这一程序逐步完成。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三个一”要让学生牢记心间。
3、结合识写教学,加强人文渗透。
如:在识字时,一定要将识字、拓词、说话相结合,从中感悟祖国古今文化内涵。在教学“掰”的书写要注意变形,其中渗透“懂得礼让”的道理。在书写每一次汉字时,首先要找准起笔的位置和压线笔的位置。从而渗透“大局观”等意识。
课本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老师为了能让学生轻松学习古诗,可通过为学生制作音像资料、搜集背景资料、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等方式来丰富课程资源。从而拉近读者与古人间的距离,使学生站在作者当时的环境、处境、背景中读诗句、悟诗情。才能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诗的内涵,不要仅为知诗意而学,既然流传千古,必有可学、可究之处。同时,老师还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查找、制作,从而训练学生动手能力,这也可让学生从活动中学到更多的东西,逐渐博古通今。
1、习作教学要把握一个中心(以提高书面表达为中心),两个结合(师生结合、听说读写结合),三个训练层次(观察——思维——表达),四种文章辅助(教师下水文、经典范文、学生病文、写作故事),五个支持点(激发兴趣是起点,文从字顺是基点,内容具体是焦点,有感而发是亮点,成功使用是支点)。
2、教学要有梯度。如一、二年级学生造句、仿句。三年级写观察日记,让学生为自己而写,写自己的事,老师的目标设定立足在中等生身上,要求不要过高,揠苗助长的事最好不要做。四年级逐步形成级片段仿写。一至四年级主要是个量变的过程。五年级开始突破质变:可以考虑谋篇布局,适当地让学生分清详略,使用总分总结构,善于展开想象和联想,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修辞手法。六年级的时候培养学生学会自我修改。
3、老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要善于赏识,善于表扬,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要多批少改。
时光似流水,转眼间为期两月的国培学习告以结束,不敢说“果实累累”,但我的感受颇深,收获颇丰。在国培学习中,我聆听了数位教授、专家、学者的讲座,他们深邃的学术知识和独特的讲课风格,使我受益匪浅。两个月以来我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认真完成好每一次作业,积极参与学员的互动交流,博取众长,从而使我的理论知识得以飞跃,正是这次深入的专业学习,为我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我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自从我踏上工作岗位后,“学习”这一概念逐渐在我脑海中淡化,总认为自己的学识和经验足以胜任工作,慢慢地就成为一只固步自封、不知天空广袤的井底之蛙了。但参加国培学习以后,我感觉自己已经落伍了,这才认识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深刻含义,体会到继续“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我非常自觉并善于利用一切时间学习。
在国培学习中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学习期间我写了三篇教学论文和一篇教学案例,多篇教学分析和反思,还参加了乡镇教研活动和技能竞赛活动。总之国培学习使我能站在更高的位置,审视我的教学,反思我的教学,我的教学,改进我的教学。学无止境,学习并没有结束,新的学年才刚刚开始。还有更多的新知识需要我去了解、去掌握。我相信,山没有人高,路没有脚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总之,走进国培,聆听专家的讲座,汲取名师的精华,这样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使我对教材教法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在不断地运用和总结中转变教育观念,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做快乐教师,教快乐学生。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