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年终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自己的工作情况,年终总结是记录这一年的得与失,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住建年终总结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今年,我县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立足于建设“四个安乡”的总体部署,全局上下励精图治、奋勇争先,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年度工作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我局上半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大“三改四化”建设力度,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推进城市扩容提质。
1、路改工程有序展开。今年,路改项目涉及“五路改造、五路新建”。目前,潺陵东路、和平路改造5月已经通车运行、正在进行人行道施工,计划7月全面完成;潺陵中路改造工程已完成雨水箱涵75%、污水管道20%,预计国庆节开放交通,11月份植树;深柳大道改造工程6月份正式开工,正在进行相关管线转移,计划12月底开放交通,春节前竣工;昌颐西路工程完成了测绘工作,启动了设计与地勘工作,目前正在设计技术优化阶段,计划8月份完成设计,9月份启动建设。围庵东路、站前东路已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正在优化建设方案,计划7月份启动建设,11月竣工;大鲸港三路新建(大石公路、文化路、新正西街)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计划9月份动工建设。
2、水改项目稳步推进。二水厂工程建设,送水泵站、配电间及综合加药间工程已完成除屋面以外的主梁柱浇灌;砂滤池已完成垫层及底层的浇灌,叠合池和配水池已基本完成;完成厂区主通道的水泥路面的硬化,并启动炭滤池建设,共完成投资约4000万元。二水厂进出水通道已启动征拆并签约6户,拆征资金566.5万元已落实到位,且征地立项及报批相关资料已完成。另外,完成了老水厂的流量计改造和折板反应池的折板更换、平流反应池的管道混合加药器的安装,同时已完成虹吸滤池滤板、滤砖、滤网、滤砂等部分更换任务。
3、供排水及管网建设逐步完善。旧城网改已完成和平休闲街和能源巷的管网投资90万元;新建管网已完成中兴路dn500mm和西城路dn300球墨管的建设;大鲸港永乐路(300米)已全部完成。潺陵中路南边的管网已改造且已对接,深柳大道网改将与“三改四化”工程同步进行。在优化供水服务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城区的排水防涝工作,解决城区雨季内涝这一民生问题,6月份完成了安澜路吊唁厅卡口和洞庭大道正一卡口改造与清淤工程;同时安乡大道三处污水提升泵站完成了设计、地勘、设备采购、施工招标、征地拆迁,六月底已正式开工建设,计划9月完成该项目建设。
4、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提升。为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彰显城市品质,高标准完成了春节气氛的营造;对全城路灯进行两次检修,配合“三改四化”工作完成了潺陵路行道树的移植、深柳大道行道树的移植以及路灯的拆除;另外,完成了和平路、潺陵东路的绿化、亮化工程的监管工作;上半年城区共计补植行道树木489株,新行政大院种植水杉570株,河外滩115亩绿化改造工程已全部竣工,日常维护工作顺利推进;完成绿化带色块补植1600㎡及公共围墙攀爬植物的栽植任务,试点完成了s306至香格里拉排污沟处的水生植物栽植,共计1600米。
(二)强化市场管理,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目标,引导建筑行业发展。
1、规范项目报建制度。上半年,我县报建项目17起,报建面积165505平方米,报建总造价19042万元,完成竣工备案项目13个。引导企业发展,关注各企业的生产经营、运转情况,并积极引导企业增项、升级工作和专业人员培养工作。今年,对所有取得资质的企业将面临一次大的换证工作,将按照新的《建筑企业资质标准》(建市【20xx】159号)的文件精神,我们积极指导各企业按新的标准与要求逐一进行自查,帮助企业出点子、整理完善申报换证资料,争取各企业在换证的过程中不因不达标而取消相关资质,为企业服好务;重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为了保证清欠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积极探索,想办法、创举措,开展了一系列清欠工作,成绩显著,未发生一起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事件,很好的维护了农民工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
2、严格招投标管理。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程项目招投标“三个三”的规定。加强招标项目监督备案的管理,加强对已备案的建设工程招标项目从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至开标、评标现场以及评标报告、中标通知书的审核。今年共完成26个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的监管工作,建筑面积约60821.31平方米、道路约9141.2米,中标金额约18530.62万元,公开招标26个,全县应招标项目的招标率为100%。
3、加大执法力度。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责任目标,进行半年度执法大检查,共检查在建项目29个,累计发出工作联系函4份,下发责令停工通知书5份,立案2起,已结案1起。另外,按照县委、县政府城市创建工作的要求,加大了对施工现场围挡作业,建筑材料及建筑机械占道以及商品混凝土的使用情况的查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乡镇建筑市场的巡查。
4、保障燃气事业发展。上半年,新开用户1293户,商业用户7户,新增中压管线1784.8米,低压管线815.2米,用气量达到141万立方;“五县一市”管输工程现已末站对接工作;设计、基础已经完成,末站连接城网正在进行,预计八月上旬可以接通;狠抓燃烧器具的准入销售工作,全县有41家燃烧器具专卖店、超市办理了燃烧器具准入证,严格“贴花”管理,做到“品牌”“型号”“发票”三统一;定期对气站进行安全检查,对不合格的的企业下发了整改通知责令其限期整改到位。
5、统筹乡镇建设。渔民上岸安居工程集中改造基本完成,正在对社区的配套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其他各乡镇散户共有400多户仍在改造中。对全县19个乡镇集镇码头制定并下发了《20xx年安乡县集镇码头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并开展了“四大秩序”整治、达到“七无”标准的`半年度考核检查。接受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全县农村危房现状调查录入情况的抽查,合格率93%排全省之首。
(三)严格质量监管,以“零死亡事故“为目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
质量安全生产作为我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上半年共受监工程项目21个,其中建筑工程17个,市政工程4个,我局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对项目实行全覆盖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到位,共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21份,停工整改通知单3份,工程师联系函6份、不良行为告知书1份。
为确保安全生产的“零死亡事故”目标得以实现,一是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升现场标准化建设,强化企业对项目的公司化管理,实行对关键岗位人员指纹打卡考勤,并定期对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安全生产投入、重大危险源及实体质量安全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对存在质量安全隐患问题及行为的均已下达整改通知,并跟踪督促落实整改到位。二是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切实履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职责,我局根据工程建设特点,制定了具体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计划,合理调整监督力量,结合检查验收,对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安全行为实施严格监督,并加强对施工企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和标准规范、规程的监督。三是开展对监理企业、检测机构的专项整治工作。为进一步规范项目监理履职行为,对县域内两家监理公司4个在建项目监理部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对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并限期整改。同时,为确保建设工程的结构质量,我局组织检查组,对安乡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进行了专项质量监督检测,对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下发了整改通知单。四是部署开展“九打九治”专项整治。为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开展“九打九治”专项治理行动的文件要求,消除建筑质量安全监管“盲区”、“特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并针对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九打九治”打非治违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每月开展一次专项整治,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并将整治工作开展情况适时向市局进行汇报。
此外,为应对极端天气可能对我县建筑施工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我局对县城区内所有在建项目施工现场开展了汛期、雨季、高温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督促施工企业、监理企业高度重视汛期和雷雨季的建筑生产安全及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并认真做工程现场管理,及时掌握建筑施工生产安全状况。
二、存在的问题
20xx年上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定的矛盾和问题:一是部分项目的建设未能按年初计划的进度完成;二是在市场管理和执法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三是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一的去解决和落实。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1)对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及时调整,力争实现15个城市提质项目全面开花结果。
(2)加强对行业的监管,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对业主、建设行为、监理行为和安全行为以及建筑市场规范化行为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加大查处力度,确保全县建设工程的质量及安全。
(3)继续加快我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按照年初拟定的工程项目,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强督办,加快进度,全力推进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4)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对乡镇建筑市场的指导和监管,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及渔民上岸工程的工作进度。
(5)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机关形象。
(6)努力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以及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到争先创优。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及区纪委关于信访维稳文件要求,在开展城乡规划建设职能工作等中心工作的同时,坚持把信访和综治维稳工作列入局工作议事日程,把维稳工作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突出工作重点,做好涉及群众利益、事关社会稳定等重大事项决策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大源头治理力度,狠抓工作制度落实,全面完成了“维稳”的各项工作目标,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局领导始终从人民利益为出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成立了以局长和党组书记为组长、副局长和纪检组长为副组长、局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要领导为信访维稳工作第一责任人,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它领导配合抓,局各股室和下属各单位领导为成员的信访维稳工作格局。
做到机构常设,队伍常在,工作常抓,思想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为综治维稳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为了方便群众,向社会公布举报邮箱xx、设立电访电话热线xx和来访接待员接待来访者,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排查不安定因素,及时掌握动态,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年来,我局对近年来所有的信访案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共梳理出各类矛盾纠纷重点信访案件24件,涉及工程款拖欠、房屋违法建设拆迁、医疗纠纷等4个方面。
针对这些信访案件,我局在处理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首先给予来访者以人性化的理解,针对工程款拖欠的上访,首先摸清欠款原因,认真核实拖欠金额,提出解决清欠工程款的措施,积极争取资金分期偿还;对房屋违法建设拆迁的上访,按照相关政策,耐心说服上访者,对合理上访的给予定期解决,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福利待遇的,征求上级意见,配合上级及时处理;对医疗纠纷的,了解具体情况,依法办理。同时,对这些案件制表跟踪追查,明确信访人姓名、信访诉求、稳控责任单位(股室)、稳控责任人及包案领导,有效地靠实了责任,明确了接访任务。
在抓维稳和信访工作过程中,我们对容易引发信访的涉及群众利益、事关社会稳定等重大事项决策等重点事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有效避免矛盾和纠纷的产生。
(一)立足要求抓早、抓小、抓苗头
充分发挥城建信息采集员和违法行为举报电话xx的作用,及时发现和解决城乡规划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抽调业务骨干和涉及部门人员按照信访案件的轻、重、缓、急,和当事人实行面对面的信访服务,与当事人真诚沟通、真情交流,认真倾听上访群众的诉求和心声。对问题一时未能解决的当事人,坚持从心理上引导、情感上感化、事理上说服,争取他们对城建工作的理解,避免问题矛盾深化、激化、扩大化、长期化。
(二)注重落实,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局信访维稳工作力求做到年初有方案、有制度、有人员安排,季度和年终有总结。每季度定期排查辖区内矛盾纠纷情况,及时排除存在的矛盾隐患,按照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及时上报存在的各种情况;年终把总结上报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
(三)在处理信访案件中坚持依法办事
纵观我局所涉及的信访事(案)件,牵扯到工程款拖欠、房屋违法建设拆迁、医疗纠纷等问题,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因此,在面对信访事(案)件当事人时,我局人员总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信访维稳的要求,对当事人给予政策法规、事理人情的解说和帮助,对一些不合理的、不合法的要求坚决按原则办事;对一些违法人事坚决依法处理。
一年来,我局领导工作小组对涉及我局的24件信访事件进行了维稳评估,认为这些信访事件都有爆发,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可能,应引起重视。
为此,针对工程款拖欠的上访,首先摸清欠款原因,认真核实拖欠金额,提出解决清欠工程款的措施,积极争取资金分期偿还;对房屋违法建设拆迁的上访,按照相关政策,耐心说服上访者,对合理上访的给予定期解决,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福利待遇的,征求上级意见,配合上级及时处理;对医疗纠纷的,了解具体情况,依法办理。
目前,我局信访维稳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全局没有发生重大的治安和刑事案件,没有发生影响重大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大的上访事件,无灾害事故,政治大局持续长期稳定。
我局将进一步增强做好维稳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握关键环节,进一步抓好信访维稳工作的重点。狠抓定期排查报告制度,进一步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把群众利益放首位,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做好维稳稳工作。
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事关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大局,事关美丽江苏现实样板建设。苏北农房改善促进了苏北农村集中居住,改变了原来“散、小、乱”的居住方式,重塑了新生活空间与产业空间,也为搬迁农民“能致富”提供了新平台。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新型农村社区在规划建设赶进度的压力下,存在重房屋硬件建设轻公共配套服务、生产生活结合不够、垃圾污水处理不足、商业载体和文旅设施缺乏运营主体等现实问题。深度推进苏北农房新建社区改革,形成自我“造血”和良性循环运营机制,是做好苏北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的当务之急。
农房改造是系统工程,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筹推进。一是要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在农房改造过程中,必须同步建设好交通、通信、给排水、垃圾收集处置等配套设施,配置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要让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不低于城镇现有标准,以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到位。二是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标准。在“搬得出”的前提下,“稳得住”是核心,“能致富”是重要目标。当前,江苏各地都出台了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配套文件,如徐州提出了“五通五化九到位”标准,连云港提出了“八到位”标准,盐城提出了“六通十有”细则,宿迁推出了“精品工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保证标准等级,形成系统化、全面化运营体系,提升独立服务经营能力。三是要进一步补齐现实短板。尤其是加大幼儿园及小学教育、医疗卫生设施以及服务等投入,以“真金白银”补齐长期存在的农村义务教育与医疗卫生点短板,让这些新型农村社区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以生机与活力来保持“穩得住”,避免农村二次“空心化”。
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江苏的重要路径。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已经进入“试点深化”和“面上创建”并举的新阶段。一是要进一步增强有机融合。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要把每一个项目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相互融合,让每个项目成为风格不同、具有个性化的美丽乡村,在美得有形态、有温度、有质感和有韵味等方面做示范,展现高水平全面小康进程中苏北地区“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特色田园乡村现实模样。二是要进一步保留原生风貌。要在塑造特色村落风情、保持原生环境绿色本底上下功夫,形成基于自身资源禀赋的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三是要进一步创新协同机制。吸引各方力量参与,加快形成资源利用好、生态系统稳、产地环境美、产品质量高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散发出独有魅力并成为特色田园乡村的“新场景”。如新沂市棋盘镇杨庄新型农村社区,在规划建设中充分彰显当地马陵山红石文化特色,保留了原村落布局肌理,已变身为美丽的旅游景区,成为周边居民与游客“打卡”地,对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作为新型农村集中居住点,“硬件”组织是城镇“社区”,但承载的是原来的本地农民。让农民适应新生活与生产方式,前提是让农民主动介入新社区空间的各种活动,特别是通过新型就业方式与创业活动来提升自身价值,并由此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一是要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在新型农村社区与城乡一体化空间中,必须以基于本地农林资源的一、二、三产融合方式,“活化”地方资源,集聚优质市场资源,以新型产业业态打造全员参与的开放式循环型村级经济。二是要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在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下,兼顾农民“生意”,拓展“互联网+”“生态+”“旅游+”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不断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商业服务体系。在产业布局上,要从区域性商业网络畅达角度,突破一村一社区限制,建立开放式服务体系与良好营商环境,吸引外来专业化经营力量。四是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要把有知识的农民作为乡村振兴新型人力资源,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扩大免费培训范围,细化支持集中居住农民创业就业的空间保障、培育孵化及保障政策,把各类创业园和创业点放大为乡土人才培育地和乡村创业人才“孵化”地。
苏北农房改善项目,有一大批是在原来沿黄河古道、大运河以及沿骆马湖等地区,生态资源底子好,规划建设是按照高星级旅游景区实施的,并配建改建现代民宿,已让原村庄“脱胎换骨”。但由于尚未形成系统化、全面性运营体系,且其管理经营主体仍是原来的村民,难以按照专业化要求做好规范化运营,景点与民宿服务质量容易打折扣,会影响这些投入大、收益高的旅游休闲型社区的可持续运营,不菲的运营成本往往需要镇村财政来托底。因此,必须尊重自然法则和市场规律,运用市场化机制,尝试把这些景点型社区、乡村作为独立企业来运营。建议由地方政府部门出面,邀请外来专业化团队进行运营辅导,避免高投入旅游设施在运营中走弯路;召唤有情怀、有本领的回乡青年,新组建专业公司或团队,吸引资金与科技资源进乡村,形成乡村振兴的多方合力,打造特色性文旅融合新样态,培育出持久性“网红打卡地”,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样态,培育出类似陕西袁家村、浙江余村等“形态美、人气旺、聚财气”的苏北特色旅游乡村品牌。
按照苏北农房改善的规划要求,新建农村社区大多配置了充裕的公共空间,在村委会或文化站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这些实践点硬件条件好、配套设施齐全,承载着文明乡风建设,是家门口的“精神加油站”。作为党员活动、理论学习、村民议事、教育培训、技术咨询以及展示才艺等的综合性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可以充分发挥其强化信仰、引领道德、塑造风尚的作用。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引导扶持。建议县级文明实践中心引导新建实践点讲好传统文化故事,挖掘和传承本地乡土文化,保护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在强化信仰信念中凝聚人心,以解决实际问题提振精气神。二是要进一步营造良好风尚。在心贴心、面对面服务过程中传递文明的种子,营造积极向上、同心同德、共建共享的美好生活新风尚。注重发挥回乡青年的志愿服务作用,吸引乡贤回村开展致富培训活动。三是要进一步发掘乡村文化潜力。大力推广乡村美学教育实践,从思想深处杜绝乡村风景城市化、“西洋化”,不断释放苏北乡村文化资本的潜力,认识到农村民宿的泥墙比城市酒店的“马赛克”更有魅力,美丽田园风光胜过都市水泥森林,在全面推进美丽田园乡村建设和塑造“水韵江苏”人文品牌行动中,展现村级文化建设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效能。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农房改善造就了大批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成效也直接体现在这些新型农村社区是否具有“自运营”的实力和能力。从目前来看,新建农村社区原来多属于集体经济薄弱村,动员多方资源把房子建起来已实属不易,很难再有多余的财力维护新建社区的运转。而新型社区运维费用如最基本的安保、保洁、绿化以及公用水电费用等不断累加,仅仅靠财政兜底并不现实。就住户来说,农民搬迁新居后,马上要像城市社区那样缴纳物业费也不现实。因此,首先要通过加快新型产业发展重点做大村集体经济,并在这个过程中带动更多本地农民就业。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拿出集聚市场化资源、迅速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思路和对策。只有“家底”厚实了,运营投入有托底保障,才能解开村级治理的“纽结”。建议在即将开始的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重点完善这些新建农村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配强党组织书记,改善村级班子结构,把那些具有乡村情怀和经营才能的党员选派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有针对性地在返乡能人、回乡青年中发展党员,使他们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中坚力量,以此来激发“大多数”即广大村民的内生动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了,自身运营经费有来源了,就会促进生产生活良性运转,不断提升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成效。(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37期省管干部进修班学员,《群众》杂志社副总编辑)
今年年初省人代会上,多位代表就苏北农民住房条件的改善提出相关建议,被列为年度重点处理建议。7月14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督办会,记者从中获悉,就代表提出的“尊重农民意愿、乡村生活习惯”、“因地制宜”、“改善人居环境”等建议,相关部门已经拿出具体举措,既防止“千村一面”,也防止乡村风景城市化、西洋化,着力做好苏北农房改造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等“后半篇文章”。
省人大代表程大林在建议中提出,农房改善工作不可一蹴而就,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制定合理的分期计划、有条不紊地来推进。对此,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表示,他们将继续主动送政策上门、送图纸上门,让农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严格负面清单管理,确保不发生侵害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他说:“严禁强拆强建、赶农民上楼,坚决守住相关工作底线,不搞运动式推进,不损害农民利益。”
程大林代表在建议中还提到,要警惕乡村“高地”,即高层住宅,将村民赶上高楼,与农民生活习惯相背离。周岚表示,在强化设计引领、注重特色风貌塑造的同时,省级将对今年实施的项目加强面上指导和第三方技术巡查,组织省内优秀设计师为地方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副省长费高云进一步介绍,规划设计方案中,强化自然肌理的保护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既防止“千村一面”,也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西洋化。
记者还了解到,省自然资源厅成立了《江苏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课题组,《指南》编制目前已基本完成。其中明确,农村居民点总平面布局要顺应地形、显山露水、突出地方特色,适度集中布局,副厅长王辽宁说:“要重视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所在行政村的村庄规划,应当增设专门篇章。”
改善苏北地区农房,不是孤立、简单地就农房改农房,还包括要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和文明程度。
省人大代表张衍刚提出当前苏北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规划不到位、资金缺口大、主体欠活力等问题,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张明华表示,相关建议已经全部采纳吸收编进《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行动方案》中,截止目前,全省已有9750多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了治理,对标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还有38个县市区尚未达标。他提出:“全力推进列入今年计划的1407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确保完成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着力解决已建设施运行不正常问题;在全省选择10个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试点,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推进、规模化建设和专业化管护的社会化运作模式,加强对治理设施的日常检查和执法监管。”
公共服务方面,省发改委副主任高清表示,苏北五市围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共出台了相关配套文件28个,覆盖了相关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如徐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五通五化九到位”,连云港明确“八到位”建设标准;盐城提出“六通十有”细化要求,宿迁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民生工程等,“下一步,把好项目验收关,确保各项配建标准落到实处;发挥好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促进面上工作。”
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表示,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农房改善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关键一环。计划从今年开始,丰富拓展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的内涵,在原有文明城市测评指数的基础上,新增乡风文明测评指数,按照一个地方的城市化率进行加权平均;出台新型农村社区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指导性意见等。
住得好,还得过得好,这就需要同步的产业配套。在省农业农村厅出台的《2020年苏北农房改善产业发展工作要点》等文件中,将产业发展基础、产业规划等内容作为农房改善项目立项评审内容,今年上半年,苏北五市新增216个农房改善产业项目。省人大代表程大林对此进一步建议说,产业布局应该在更大范围内加以考虑,而不仅仅限于一镇一村,这样可以使得产业布局更合理,更符合长远发展的要求。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震宁也强调,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要用好集中居住农民创业就业支持保障政策。在农民住房改善区建设各类创业园和创业点,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将有意愿并符合条件的农民纳入免费培训对象。结合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多渠道增加保洁、绿化、安保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低收入农民就地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也有活干、有稳定收入、有可靠保障。
去年江苏完成了10万户农房改善任务,建成了一批富有乡村特色、留住乡愁记忆的新型农村社区。在省统计局进行的满意度调查中,改善农户满意度达到93.3%。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今年再次将这项工作列入十项民生实事。省财政厅副厅长倪国强在督办会上表示,今年省以上财政安排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的专项资金规模不低于去年、对苏北地区的投入不低于去年,继续奖励100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示范村等,全力做好改善苏北农村住房条件工作。
xx年城区绿化工作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依据《城市绿化条例》,严格按照县总体规划和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完善城市道路的绿化配套建设和行业管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城市新建绿化项目
1、大道外侧林带设计项目大道外侧从建设路至新长南线全长3.9公里,绿化面积7.8万平方米,xx年通过公开招标,投资26.35万元。确定由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大道外侧进行设计。目前初步方案已在通过,待地形图测绘成果交付后实施施工图纸设计。
2、城关排绿化补栽项目由于城关排管理滞后,目前苗木存在死亡、缺株现象,为提高城区居民居住环境,按政府安排已对缺失、死亡苗木进行了统计。
3、新长南线绿化项目新长南线绿化项目原属于交通局新长南线改造项目,西起产业聚集区园艺路东至民安路,全长5154米。自我单位接手后对施工图纸进行了审查,并将审查结果报政府。目前,将项目效果图已于规划会通过,正在实施施工图纸设计。
4、建设路北段绿化改造项目建设路北段绿化改造,从大道至大道全长480米,绿化方案已确定。
二、已建正在管护绿化项目
1、工程养护期已满,移交城管局项目按政府会议纪要,与城管局密切配合,完成了绿化情况移交工作。
2、工程已结束,养护期未满、未移交项目加强对未移交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对迎宾园项目全年下整改通知书6份,对大道、纺织路树木栽植项目下整改通知书5份,工程养护管理已有明显好转。
3、工程已完工,未验收项目xx年新建道路绿化一标,由于多种因素xx年未完成综合验收。我们将严格按照合同及施工规范完善工程管理内容,强化施工单位的.日常养护工作,目前该工程审计已结束,待综合验收。
改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顺民心达民意。近年来,县住建系统按照市、县会议部署,牵好头、担好责,细谋划、强推进,抓进度、优质量,加快推进农房改善工作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着力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加快连片集中改造步伐。制定出台《建湖县鼓励农民群众进城入镇居住加快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政策意见》,2020年全年共改善农房10196户,搬迁改造自然村庄180个,选择进城购房808户、进镇购房254户、进社区3113户、改造四类对象危房422户,按省定口径完成农房改善4986户。“十三五”期间,累计搬迁改造自然村庄383个,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36030户。
着力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制定出台《新型农村社区工程建设操作规程》、《农民自建房质量安全指导意见》等文件,完善红色问题清单和绿色示范清单,规范农房改善项目建设,建立农房改善项目优秀建筑企业名库,对建筑企业进行动态管理,组织开展工程质量评比活动。2020年新建新型农村社区6个、扩建7个、续建3个,共3087套,“十三五”期间共新建新型农村社区48个、住房6309套。
一户不落做好四类对象危房改造。结合脱贫攻坚先后三次组织“过筛式”“清零式”“拉网式”四类重点对象住房情况调查和危房改造工作,对所有在册登记的12990户建档立卡户、5656户低保户、3653户分散供养特困户的住房安全情况建立了台账,对新发现住房安全问题已全部改造到位。
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完成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修编,通过接管处理、分散处理等方式,新建60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68.2%。新建成4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达52.3%,董徐、梅苏被命名为市级特色田园乡村,收成、恒东、西尖被命名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群众满意度达96.8%,相关经验做法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多家国家、省主流媒体宣传报道,高质量为全省农房改善现场推进会提供了现场,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认可。2018、2019年度我县农房改善工作得到了省政府通报表扬,被评为全省农房改善绩效考核评价优秀县。
县住建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农房改善工作,到2024年,计划改善农民住房条件30000户,新建住房7500户,实现农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持续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20个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一、明确思路、完善机制,形成合力确保实施。以“规划引领,先危后旧,重功能结构,兼顾立面效果”为指导思想,以沿高速公路及省道连片整治改造为重点,将危旧房改造与农村“百、十”工程建设相结合,努力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条件和村庄环境,提升美化“三沿”景观,使其真正体现我市生态第一市的内涵。根据危旧房改造任务,我局将专门成立连片整治村庄危旧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统一领导、统一决策、统一指挥。建立条块结合、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形成各司其职、政令畅通、协调推进的危旧房改造工作格局。
二、调查先行、精心编制,真正体现规划引领。我局将集中力量对改造村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对每个村庄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现场踏勘,规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并体现村庄特色,尤其是要使村庄规划与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现无缝对接,让广大农民建房宅基地能得到保障,使农村建设规划能真正“落地”。对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要从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方法步骤、审批程序、质量管理等方面逐一落实,以村庄规划为统领,加强监管及各项工作,及时有效发现并解决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努力为危旧房改造提供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三、加强协作、抓好落实,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危旧房改造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建设部门将与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在危旧房改造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上下协调、左右联动的工作机制;要结合实际,创新服务,与农办、国土部门联合,简化审批程序,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要抓好落实,努力完成2517户危旧房改造,完成70%的规划保留村的村庄规划编制(重点完成旧村改造规划编制26个,尤其是8个旧村改造试点村的村庄规划),完成地形图测绘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使农村危旧房改造实现可持续发展,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城乡建设步伐。
各位领导,同志们,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事关百姓民生,是拉动内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体现,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建设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分解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切实转变作风,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全面提升建设美好新*新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