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法课心得体会优质8篇

 2025-01-04 09:24:51

摘要:总结过去的经验,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心得体会,只有用端正的态度我们才能写出思想深刻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代书法课心得体会优质8篇,供大家参考。代书法课心得体会篇120xx年暑假,我被爹娘发配到舅舅家。我在舅舅家的时候,舅妈

总结过去的经验,能够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心得体会,只有用端正的态度我们才能写出思想深刻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代书法课心得体会优质8篇,供大家参考。

代书法课心得体会篇1

20xx年暑假,我被爹娘发配到舅舅家。

我在舅舅家的时候,舅妈又把我发配到到了蒙阴县二星大酒店楼上的一个书法班,我大吃一惊,心想:“我怎么来了书法班,我原来是想学画画的,怎么到了书法班?”哪的老师是一位年轻的、漂亮的、等着被录取通知书的十七八岁的女孩儿。

第一天,我去学了,除了老师,我谁都不认识,哪里有学硬笔的,有学软笔的,我学的是软笔,我以为硬笔难学的,没想到哇,原来是软笔难学。硬笔竟然是钢笔字。软笔还学怎样那拿笔,怎样写,还放大3倍的字帖。

首先,老师教我的是单勾,双钩学完了,又教我用毛笔字写字。学了两天,“朱峰,你升级了,看雪单勾了!”我面临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我吓的心都要跳出来,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回答了一声:“啊啊——啊?奥!”“拿笔来”老师展示了一番,我也看明白了,我也学会了,我就开始练习。“你看看,那些比你来得早的,学的还不如你快,好好学!老师相信你!”老师鼓励我说。我单勾还没“毕业”,就回到了爹娘身边了……

我明白了一个理:什么事,只要努力干,就有奇迹发生!

实践后,体会到的,我发现我还有许多小错误没有改过来。比如;握笔不佳,姿势不美,笔顺不规范等。这些毛病我得慢慢地改过来。每一次,我我都会认真地去写,老师给我评价,我也回认真地听,看看自己的`毛病在哪里。要是错太多,老师也会鼓励我,使我的信心有增强了许多。

日复一日地练习。有一天,我拿起以前写的字和现在写的毛笔字做了个比较,发现我进步了。到书法教室,再看看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写的字,我认为她们写得比我好看很多,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超过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写出更高的境界来。

在这几个月里,我在学书法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体会;连毛笔字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不断的进步。而且,练毛笔字要不断地观察,比较,要找出不足。要保持这样的一个心态,才能把毛笔字写好。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

代书法课心得体会篇2

我有幸参加了襄阳市开展的书法教材培训班,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书法家成琢老师和书法名师陈丫欢老师的精彩讲座,使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次培训,时间虽短,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让我在思想、理念、方法等不同方面都得到了洗礼和提高。

成琢老师老师根据参训学员大多来自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现实,强调从基础入手,几乎是手把手地教老师们毛笔书写的“独门秘笈”,从实用出发概括了毛笔书写的基本执笔姿势、基本运笔方式、重点笔画的书写等,还给大家推荐了《颜勤礼碑帖》临习的经典书目;讲授高屋建瓴,在浩如烟海的前朝书法中去伪存真,让人眼界大开,在许多专业性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国民素质教育讲到中国书法的审美体验,将教育学、心理学与中国书法融会贯通,听来犹如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

陈丫欢老师的讲座从实际教学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我们今秋怎样开展书法教学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让我们明白了练习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懂得了练习书法实际上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美的书法能通过形象而又抽象的线条使欣赏者获得美的享受,并能够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听着陈丫欢老师的讲座学员们学习的热情高涨,大家看的津津有味,听的如痴如醉,个个表示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中国字,让我们的学生像陈老师说的那样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听完了两位老师的讲座,我想到了作为一名老师应具备丰富的知识,更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能以自身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才先成人,“书品如人品”,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今后一段时间中,我要尽量挤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积极行动,尽快地消化和吸收培训的知识,我会在接下来的书法学习中先从临帖入手,多练字、多读书、多研究,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争做一名全面的优秀的书法教师。这次培训,收获很大,不仅提高了我的书法水平,也对传承民族的文化艺术,修练人的涵养素质,有了新的认识。对今后在学校进一步开展书法教育活动中,我要努力为书法教育和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代书法课心得体会篇3

为期5天的书法班培训学习结束了,在培训中,通过书法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对书法艺术的认识。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此次培训,时间虽短,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作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深知此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和书法学习的重要性。

本次学习有5天的课程,前两天为硬笔书法学习课程,后三天为毛笔书法训练课程。在前两天中,首先,县教研室王营老师和书法报社编辑对本次培训做了动员讲话和培训内容介绍。课程开始后由湖北荆州书法家黄文泉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硬笔书法学习的一些知识,包括书写、运笔的姿势和书写时的感觉,黄老师特别强调轻松写字,认为要做到手上轻松容易,心中轻松并不容易,黄老师讲解的`非常精彩,分析了硬笔字结构、笔画、章法,纠正了我以前的一些错误认识,改变了入笔、运笔、收笔方式,找到了书写的正确感觉和状态,特别是硬笔书法课结束时,黄老师引用王国维人生三境界来诠释书法的学习,使我感觉到书法的博大精深,更为我以后的书法学习指明了方向。

后三天是毛笔书法的学习,毕云扬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的发展历程,每一时期的碑帖特点,临写要点等,把书法的发展脉络梳理的非常清晰。然后对文房四宝的鉴别作了解释,我们又对智永《千字文》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包括学习各个笔画,以及每种笔画对应特点特别突出的文字,都进行了临习。而后又对书法章法排布进行了训练,最后每位学员都进行了书法创作,取得很大进步。

几天的学习使我受益颇深,学到了很多笔墨知识,使我得到了很多启发。练一手好字,可以让自己受益终生。字的好坏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个人的性格和修养,把字写得整洁规范,可以给其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反之,就会给别人留下坏的印象。练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学习书法可以改变一个人毛躁、急功近利的坏毛病,养成耐心、细心和毅力等良好的品质。练习书法还可以陶冶情操,练习书法要求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高度的学习热情,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去。如何练习书法呢?练习书法,要喜欢和热爱书法,以高度的学习激情投入到练习中去。练习书法,要懂得创新,不能一味模仿,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练习书法,还要有一颗坚持的心,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到底,才会有收获。

总之,此次书法培训学习提高了我的书法水平,在今后一段时间中,我要尽量挤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练习、思考,积极行动,争取尽快地消化和吸收培训的知识,达到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尽快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教学,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书写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我要把本次学习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书写技能得到提高发展,争取培育更多的书法人才,努力为书法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代书法课心得体会篇4

本文节选自《李忠城市演讲录》。

《李忠城市演讲录》是《李忠演讲录》三部曲之一,共收录了李忠先生发表的关于“城市内容、城市更新、城市规划”三个部分的12篇演讲,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思路开阔,生动幽默。本书即将出版,关注华高莱斯或者李忠公众号,回复【演讲录】,根据提示填写信息,即可免费预约本书!

用钢笔记录粉笔(上)

在中国近现代的作家中,老舍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在老舍的所有作品中,他的散文是我格外喜欢的,而在老舍的所有散文中,《钢笔与粉笔》又是我最最喜欢的一篇,而且我相信,这也是老舍先生格外用心、格外用真所写的一篇。“用心”大家都能理解,那这个“用真”又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用真,是指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自己特别想写,不写不行的一篇真心之作!

这篇文章,就不在这里重复了,但我希望你一定把它找来读一遍,读完之后,你就能知道,我们的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是这样高产的一位作家了!他,实在是一个太爱写作的人,一个真正能体会到写作乐趣的人,甚至是一个不写作就活不下去的人!

在这篇散文中,老舍先生用一个极为特殊,也极其普通的物件——钢笔,表达或者说暴露了自己对于写作的热爱。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文人,特别是新派一点儿的文人,都是拿钢笔来写作的。因此,老舍先生,通过描写一支钢笔是如何的“可人”,间接表达了他对写作这件事,是如何如何地享受,又是多么多么地热爱。然而,笔锋一转,老舍先生随即既幽默又苦恼地说出了钢笔那唯一的,然而又是致命的缺点,三个字——不赚钱。他还特别算了一笔账:千字的稿费,只有三块钱(当然,这是那个时代正常的价码。鲁迅先生所写的杂文,稿酬最高的时候是发表在《晨报副刊》上,每千字一百大洋,已经到了天价的地步。但那是鲁迅先生,不是老舍先生)。所以,先生就直言,钢笔虽好,但养不了家,也就是说,单靠写作,是没有办法生存的。那要靠什么生存呢?答案是——粉笔,也就是讲课,也就是当老师!在文中,老舍先生讲到了“拿粉笔不是个好营生”,由此可以看出,先生是一个很爱写作,又不那么爱讲课的人。在更多情况下,他是很无奈地用讲课的那支粉笔,养活了在现实世界中,能够创造精神世界的那支钢笔。

整篇文章读下来,让我觉得老舍先生的比喻真的是很妙——钢笔是写作生涯,而粉笔就是教书经历。然后,再细想一想,这也是中国近现代读书人最为典型的一种人生道路——一边教书,一边写作。唯一不同的是,主次有所区别:以教书为主、业余写书的,是如胡适、冯友兰这样的教授先生;而以写作为主、教书为辅的,就是如鲁迅、老舍这样的作家先生。在这些大师中,有书写得漂亮的,也有话说得漂亮的,两项都很擅长的,还真不是很多。有一件很典型的趣事,那就是胡适先生和冯友兰先生的对比:要论讲课,冯先生是绝对没法和胡先生比的,因为冯先生有口吃,而胡先生,人帅,讲话又风趣。胡适先生的演讲式教学,在北大学生中很受欢迎,常常因红楼教室人满为患而搬到二院大讲堂。“诸师长中,我最喜欢听胡先生的课,他不但有许多新颖的见解,而且擅长表达。”“他讲《诗经》,讲诸子,讲《楚辞》,讲汉晋古诗,都用现代的话来说明,逸趣横生,常常弄到哄堂大笑。”这类评价,在很多书中都有记载。胡先生后期的入室弟子唐德刚先生,曾这样评价胡适先生的口才:“他的文章写得已经够好了;他讲得比写得更好!”但若论写书这件事,如果相较于冯友兰、刘文典这些同时代的先生,那还真不能算是胡先生的长项,他写的好几本书,都只有上半卷,而没有下半卷,因此被称为“上卷博士”;反过来,如果你读过《中国哲学史》,就会知道,我们那位口吃的冯友兰先生,在写书这方面,还真是非常擅长的。要知道,西南联大有那么多超重量级的教授,而联大留在昆明的纪念碑文,那正是冯友兰先生所撰的!如果将胡与冯两位先生,做一做写书与教书方面的对比,最有意思的当属何炳棣先生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所记述的:1947年盛夏,冯先生和何先生在纽约见面,何先生闲谈时说起,杨绍震夫人许亚芬有篇硕士论文,题目是《1927年以前胡适对中国文化界的影响》。冯先生听了,急不可耐,口吃地以极纯极浓的河南腔说:“这这……这个题目很……很……很好,因为过了1927,他也就没……没……没得影响啦!”

现在想来,写书和教书,原本就是不太容易兼容的两类工作——教书重在表达,教书的人,多半需要些外向与活泼;写书重在梳理,写书的人,至少需要一点冷静与内敛。如果让二者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兼具,想来在逻辑上就不太可能,除非这个人在写书和教书上,都要打个折才行——如果表达得正面一点,那就是这个人,既比较爱教书,又比较爱写书。如果有了这样一个人,上天能再多给他一些机会,那么假以时日,他应该是可以达到一种既“比较会”教书,也“比较会”写书的境地的。

我想,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也是一个幸福的人,即一个既爱拿钢笔,也爱拿粉笔的人。所以尽管我现年只有五十二岁,但是,如果仔细计算下来,我教书育人的时间,应该有二十几年了,而我写书“毁人”的时间,应该也有二十几年了……

先说说拿粉笔——教书这件事。

李忠先生的首秀是在清华大学完成的,首度正式站上讲台时仅29岁。

我现在也记不清楚,一开始是从哪个培训班讲起来的了,反正最早是给地产培训班讲课,然后很快就讲出了些小名气,于是被北大的培训班和清华的继续教育学院请去当老师。我是那种二十几岁就被大家一致叫作“李老师”的人,从地产班到政府班,从讲城市到讲产业。其实,讲什么也不是我说了算的,学员爱听什么,我就讲什么。这大致可分成四个阶段:最早是纯地产内容,从户型到营销都有;然后是稍微高级一点儿的,主要是讲一些比较特殊的物业类型,如写字楼、cbd、总部基地、科技园区等;第三个阶段,就全面转向讲城市了,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城市营销、城市管理……现在呢?现在主要讲的是四个主题词——人才吸引、科技创新、产业赛道、文旅融合。如果你和我熟一点儿,会觉得上面四个词,怎么这么面熟呢?是啊,这就是在我们公司公众号上写着的、我们公司的业务定位啊!一言以蔽之,我们公司这些年所做的业务,和我所讲的内容,一直是匹配的、同步的,倒也很难说是谁启发了谁!

李忠先生受邀出席首届石景山区人才宣传周启动仪式并作主题演讲。

李忠先生出席“第九届中国规划实施学术研讨会暨2022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年会”并作主题演讲。

至于讲课人数,从十几个人的小班,到几千人的大课都有,二十几年来,讲过多少课,我也记不清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没有一堂课的效果是不好的。我是属于那种天生会调动课堂气氛的“人来疯”——有很多人问过我,你上课时,是怎么克服紧张的?“啥,紧张?!”我每次的回答都一样:“怎么会紧张!我从来就不紧张,人少了我反而不舒服,人越多我越高兴!”我估计,前一辈子,我应该就是在天桥底下搞过演出的,所以一见到观众就兴奋。

李忠先生为“2022年锦江公园建设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成都市公园城市局主办,成都锦江公园发展服务局承办)作专题授课。

李忠先生应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之邀进行专题授课,为助力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如何带动城市创新发展建言建策。

在这期间,我还参加了越来越多的论坛,发言时长多数是三四十分钟,少数也有一个小时以上的。这次我在这本书中所整理的,多数就是这一类——这种有紧迫感的讲座,常常能让我更兴奋,因此表达也就更准确,语速也就更快。当我的讲座发言被整理成文稿,发到公司的公众号以后,就会有人问我的朋友(注意,不是我的朋友来问我,只要是我的朋友,那他一定清楚我讲课的语速和信息量),公众号发出的这些内容,到底真的是我现场讲出来的,还是后期加上去的。这个时候,我的朋友们,多半会这样回答他们的朋友们:“他现场讲的内容更多,也更生动,有很多东西是没法整理的!”

李忠先生参加“2022第五届旅游三十人论坛”并做主旨演讲。

李忠先生出席北京昌平区城市更新论坛暨存量资源推介并作演讲。

李忠先生受邀出席第二届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发展论坛并作主旨演讲。

是的,我是个典型的“现场型选手”,如果用天桥的艺术标准来衡量,我就是很擅长抓“现卦”的那种人,所以,现场讲的肯定比整理的要好!当然,如果说这里面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其实就是有一个非常简单但非常有效的“秘诀”——事先练习,而且是反复练习。在我的所有演讲中,无论是几十分钟的,还是一个小时几十分钟的,我在上台之前,都曾经一个字不少地至少讲过三遍。而且,是至少三遍,讲更多遍的也有。所以,如果你听过我的现场演讲,就会发现,每次上台,我都是非常守时的,无论讲多久,时间的误差,绝对控制在半分钟以内。这其实既没什么秘诀,也不是什么能力,就是多练了几遍而已。

李忠先生在“2021王府井论坛”,以产业视角,解锁国潮新玩法。

李忠先生出席2022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产业峰会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论坛并发表了《文化赋能特色小镇建设》的主旨演讲。

也正是因为练得多了,练到内容不再是问题了,我在台上时,才能更多地关注台下的反应,从而去抓个现卦,搞搞笑,活跃活跃气氛——幽默,是以游刃有余为基础的。

“现场效果更好”“你应该多去听听李老师的讲课”或者是“你听过李总现场的演讲吗”这样的话传多了,反而在我的朋友中推动了一件事——都在催我写书。

那么,下面就说说拿钢笔——写书这件事。

首先,不管写得怎样,我其实是一个很爱写作的人。有一句非常古老也非常正确的话,叫作“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作家毕飞宇,更是说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每一个作家的背后,都有一位杰出的中学语文老师。”我现在还算不上作家,但站在我背后的,有两位语文老师,在我眼里是配得上杰出二字的,一位是小学语文老师侯传珍先生,另一位是中学语文老师徐兴东先生,他们的确培养了我对写作的热爱。特别是像我这样一个出差很多,工作繁忙的人,如果没有十足的热爱,我是不会去做一个老舍先生所说的那种“写匠”的。毕竟,能让我们真正写出好东西来的,并不光是靠手里的那支笔,更要靠内里的一颗心。没有一颗安静的心,是绝对写不出真正有激情的文字的。我不知道别的“写匠”是什么样的,至少对我而言,往往是内心越安静,文字越有激情!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应该还是一个挺适合写作的人。你别看我在讲台上咋咋呼呼的,但从内心来说,我其实还是个挺安静的人,所以,我在讲课时的幽默,也大多是些冷幽默,自己是从来不笑的。而且,如果能真正地沉下心来,去好好写一些东西,那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可事实上,统计下来,虽然我也断断续续地写了二十几年,也有不少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图书了,可相对于我的讲课而言,我写得还是太少太少了。换言之,那个拿粉笔的我,远比那个拿钢笔的我,要强大得多!

华高莱斯“丈量城市”专题系列丛书。

讲得多,写得少,这是个大问题,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当然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诸如太忙之类的,甚至还可以把这两者的因果关系,直接对应起来——之所以写得少,就是因为讲得多。如果用老舍先生的话来讲,那就是因为我拿粉笔的时间太长了,而拿钢笔的时间又太短了。

其实,原因根本不是这样——这个原因,本来以为只有我自己知道,但没想到,居然被我一位珠海的好朋友老余看出了端倪。

由于讲课讲了二十几年了,所以,我绝大多数的朋友,都是先听我讲课,而后又成为好友的。而这位珠海的老余,却是比较少有的一个。我们是多年的好友,交往十几年后,我请他去听了一次我的讲课。在讲课时,看到有人拍课件,我就对大家说,不用拍,一会儿我会把我的手机号公布出来,大家把邮箱和地址都发到我的手机上,可以用来收我的课件ppt,我会一页不少地发给大家的;而邮寄地址,可以用来寄送我们公司出版的《技术要点》这类的书籍。当听到有人问费用时,我又赶忙补充了一句:“免费的,当然是免费的。”

华高莱斯“技术要点”专题系列丛书。

听过我讲课或讲座的人都知道,我每次讲到最后,不等学员们要,我就一定会告诉大家,把地址留给我,课后我会给所有留了地址的学员免费发课件,免费寄资料。为此,这么多年来,我和我的公司都已经养成一种习惯了。现在操作起来,当然更方便了,用手机扫个二维码就行了,而当我的这位朋友去听我讲课时,还远没有这么方便,我当时用的还是留手机号码发短信的方式,而且所留的,就是我本人的手机号码。我没有第二个手机号码,就这一个号码,已经用了25年了。

看到这种情形,下课之后,老余很郑重地给了我一个评价:“具有大家风范的知识分子。”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说:“很简单,对具有大家风范的知识分子来说,自己不重要,知识的传播比什么都重要,你就是典型的这样的人!”是的,他后面这段话,倒是说对了,我觉得不管上台前我是谁的老板,也不论下课后谁是我的客户,只要登上了讲台,我就是一名老师。老师,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讲台,也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只要有学生愿意将你以老师的身份,请到讲台之上,你就应当纯粹地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有这样,你才对得起“老师”这两个字;只有这样,你才无愧于是一个拿粉笔的人!

李忠先生应邀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2022mta的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系列专题讲座。

我就是一直这样做老师的,而且,还想一直这样做下去,因为我的确很享受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思想互动的过程。

有很多学生说“李老师,你真敬业,因为很少有老师,像你这样是一直站着讲课的”。但事实上,这与“敬业”还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一来这是我的特长,当年练功夫时,我就是以腿功见长的,别看我现在五十多岁了,早已过了当打之年,但当年的底子毕竟还在。记得在一次讲课时,因为是讲康养产业,也就说到了走路和下肢锻炼的重要性,我就随口说了一句:“别看你们的李老师今年50岁了,但这样高的课桌,我旱地拔葱就可以跳上去!”没想到,那个班的学生还特别具有实证主义精神,非得要求我当众表演一下不可,于是,我就轻松地跃上了桌面,还博得了满堂喝彩。他们如果是我公司的同事,就肯定不会要求我表演了,因为在我们公司,老同事都会向新同事口述“心得”:如果你被公司选中了,陪李总到国外去“丈量城市”,那你最好提前一个月就去健身,否则,你很难赶上李总的步伐,后来,这条还被写入公司相应的工作手册中。所以,客观地讲,站着讲课,对我而言,完全不是问题。二来呢,这还是我和自己人生的一个约定——既然我这一生这么爱拿粉笔,那究竟要讲到什么时候呢?那就讲到,我能一直站着讲课的时候吧。估计,如果到时候站不住了,也就讲不动了。不过,看我今天这个体格,再讲个几十年,应该没问题。只要一想到通过讲一堂大课,就有可能丰富许多企业家、许多干部的思维方式,从而也就改变许多企业,甚至是许多城市的发展轨迹,那于我而言,老师这个行当,还真是一种很有益的职业,如果能讲,还是多讲一点儿,多讲它个几十年吧!

所以,应该知道我为什么讲得这么多了吧!(未完待续)

代书法课心得体会篇5

8月4日,学校推荐我参加了黔西南州组织的教师书法培训,当时比较犹豫,但是为了多学些知识,多丰富自己,还是宁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也要强迫自己一下。目前培训已经结束,我感觉特别受益,对自己的书写,以及学生的书写都有很大益处!书法教学让我体会到“教育不是禁锢,而是热爱、理解和引导,这是极其伟大要紧的事,也是一种极其艰难困苦的事。”

通过学习,我不仅使自己的书写水平得到了相应提高,还是自己的书写教学得到了很多的指导。书法教学(解决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学内容:文房四宝、姿势(写字姿势、执笔姿势)、笔画技法、独体字结构、偏旁部首、合体字结构、章法,要循序渐进、由简到难。

1、笔画教学:对所有基本笔画的三要素(起笔、行笔、收笔)和笔画五度(角度、力度、长度、弧度、速度)分析讲解到位。

2、结构教学:

(1)整齐平正、布白均匀是基本规律。

(2)独体字结构规律:布局均匀(匀)、主笔突出(主)、因字立形(形)、收放均衡(衡)。

(3)合体字结构规律:要处理好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长短、高低、大小、宽窄关系,伸让、主次关系;左右结构突出伸让有序,上下结构突出重心对正,包围结构要包容相称。整体达到均匀、紧凑。

(4)连续各异、格调统一是书法艺术较高层次的要求。

3、章法教学:处理好章法三要素(正文、落款、印章),处理好行列、留有天地、左右。落款的书体一般比正文的书体要活泼,款字的字径应小于正文的字径。

书法教学方法:

(1)减轻学生写字负担,少留家庭作业,并重视平时作业书写质量。

(2)培养兴趣为主。提高观察能力。三年级重点抓好书写姿势、执笔姿势和基本笔画。

(3)开展写字活动:办展览、树榜样、举办师生书法赛、现场汉字书写节、参加校外书法赛。

(4)利用好字帖,临摹字帖是最有效的方法。(选帖)读帖、摹帖、临帖、比较。

(5)及时评价鼓励:写字过程中的当场表扬(坐姿、握笔、书写)。在学生临写的作业本上的符号表扬。优秀的书写作业展览或传阅。定期评选班级、学校书法小能手。

文化是民族之魂,艺术源于道德、展现仁爱,书法艺术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瑰宝。通过这次培训,去除了内心的浮躁之气,也明白了书法教学的意义所在,更多的是一种品德的'培养与心灵的沉淀。此次培训得到区领导、局领导和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书法教育进课堂、经典诵读进教材”的初衷,加强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书法书写、经典诵读的能力。“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能够自主学习,找到学习兴趣,这也是“三进”活动的

指导思想。

痛惜学习时间短暂,不能通晓国学精髓,仅学得冰山一角。但此次培训开启了我深入学习书法的大门,在以后的时间里更深刻的理解书法,学习书法,应用书法。半月以来,每天反复的习练书法,不仅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增强了我们的耐性,还学会了虚己待人的处事态度,“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做人原则,能让我在个人成长道路上设定一个标杆。相信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明白自身的缺憾和不足,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弥补我之前的不足,能够在进步的道路上逐步前行。

学校、领导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我们不能敝帚自珍,要将我们学到的知识化为工作的羽翼,作为一名教师更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同时教会更多的学生。一个人的进步,改变不了什么,但一群人的进步将改变一个时代,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尽我所能的用我们的知识改变更多的人。

书法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书法经典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我们会继续丰富自己的知识并竭尽所能的让书法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总之,此次书法培训学习不仅提高了受训教师的书法水平,也对传承民族的文化艺术,修练人的涵养素质,对今后在学校进一步开展书法教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在今后一段时间中,要尽量挤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积极行动,尽快地消化和吸收培训的知识,按要求去完成作业,尽快达到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努力为书法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代书法课心得体会篇6

一、临帖

中国书法强调内外功结合,内功是基础,贵在一个“功”字,而外功则是修养。临帖练字是书法的字内功夫,所谓“笔突万支”“笔冢成山”,讲的就是字内功夫的修炼。在这个阶段,学书者通过毛笔这种特殊的书法工具,从文字的点画俯仰之中,从线条的抑扬顿挫之间,去感受笔情墨趣。这个阶段需要较长时间的临帖习字,反复揣摩其字形结构方能奏效。经过长时期的练习,从泼墨染翰之中去采撷天地正气,就会感到一种禅意的祥光在心中漫射开来,从而获得胸怀的舒展和放达。

四周临帖的体会:

1、运笔(中锋、侧锋,露锋、藏锋,方笔、圆笔,按笔、提笔)

成熟的艺术往往具有比较严苛的规范和普遍适用的方法、技巧。运笔的技术,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流派、书法家的书写习惯等不同,形成了所谓不同的笔法,“中锋”与“使其中锋”本身就是传统论述中关于笔法的重要核心部分。

2、笔顺

谈线条、谈构型、谈布白,同时还要关注笔顺。所有的线条不是同时呈现在纸上的,是有先后的呈现,并且这种先后次序不是无关紧要的,不是拆破打散随便安排都可以的。

3、速度

初临帖宜缓宜逼真,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书写的速度,缓慢不羁仅仅在笔画运行时,更多的时间应该花在下笔和下笔前的准备。古人说凝神敛气,不是夸张。当你握笔紧张,手都在颤抖,呼吸急促,肺部收缩,如何能写得好呢?必然不能着急下笔,需要调整好呼吸后,以最放松的姿态,自然舒适的写出这一笔,完结之后,再准备下一笔。久而久之,加上读书的功夫,最终需要养成的是一种静气,自信而淡定。

4、姿态

人可贫,而行为不可猥琐,书不佳,唯姿态不肯让人。字已不佳,更无赴急草率的资笨,更要讲求书写时的姿势,头正身直、臀平足安。

二、读贴

读帖,可使自己更多地了解各家各派书风,从而融会贯通选择,创立自己的风格。实际上,读比临、比写都要多得多。读可以“破万卷”而临摹再多,于几千年累积的优秀碑帖,也不过凤毛麟角,书道中的“厚积”,非同小可。

这段时间从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书法临帖,从书写毛笔字的`三要素中体味每一笔在这个字中的行气、势度。老师还亲自带我们去岱庙、经石峪考察,观看历代书法大家的石刻作品,风格各具特色,独树一帜。虽然他们的风格各异,却是同样的拥有一种气势,磅礴有度,能感觉到是用心写出来的字。身临其境,方能感受其神韵。

三、创作

在临帖与读贴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字体创作具有自己风格书法作品,通过书法表达一种心声。

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笔墨线条造型艺术。我在每次书法创作前,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写内容,然后设计章法,把每个字的写法、每行字的大小布白都考虑好以后,再进行对帖临习,以唤起自己的创作灵感,进入角色,然后把事先选择好的书写内容进行作品创作。

代书法课心得体会篇7

行书兼具楷书、草书的特点,但又绝非写好楷书便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行书字来,行书作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要学好行书,还要经过一段专门的临摹训练,以掌握它的笔法和结字的规律。

我们分两个方面介绍行书的技法特点:

笔法方面:

顺势入笔:行书笔法中不再如楷书那样,要求逆入回出,藏头护尾。而是落笔便顺锋而入,行笔中锋行走,收笔多是顺势带出,或牵连下笔,或钩挑出锋。不再回锋作顿。这样很多笔画发生了变异。如下页。

这样笔画多为露锋。笔势明显地流畅起来。也使行书中更多地形成了曲笔,笔画不可过于平直,增加了点画的动感,使之不至僵滞。笔法上的这些变化,就自然使书写的速度加快了许多。

点画呼应:由于行书收笔不再回锋作顿,而多是将笔锋提出,所以形成了点画的附钩和挑趯,即上笔终了时顺势带下,而下笔自然承上,使点画之间虽断似连,笔断意连,产生了明显的顾盼呼应关系。如55页。

显然这些顾盼揖让和呼应使字型增加了生动活泼的意趣。

牵丝引带:点画间的勾挑使之顾盼呼应,有时将这种呼应通过笔锋提写出游丝,连接起来形成两笔或几笔,连续写出,一气呵成,使字显得连贯、潇洒。如:

一般情况是凡字的固有笔画则重些,而两画之间的连接相应轻些,但不可截然跳动,否则呆板无神。牵丝形成连的效果是行书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却要运用得当。一味的牵连缠绕,当断不断,反而弄巧成拙,形成浮滑薄弱之病,是行书书写中的大忌。一位书法家讲过“连与断效果不同,连易断难,故当知断”。因此将牵丝引带与点画呼应分开来讲以区别它们的不同功用,这是行书的又一重要特征。

简括省略:前面谈到连能把两笔或几笔连成一笔写下来,这其实已起到了简化的作用,加快了书写的速度,但其原有笔画并未减少,只是笔画之间有牵丝相连,不单独存在而已。在行书中还有更省简的情况,那就是索性合并了原来的点画,形成行书中独有的写法。如

其中“無”字中间四竖和下边四点被一组相连的竖撇横代替了,既保持了原字的面貌又起到了简化作用。其余各字也是用这种方式形成了现在的写法。有时为了行笔的便利,行书字书写时,甚至可以改变原来的笔画顺序,如:

收放变化:比较楷、隶、篆等规整严谨的字体,行书有一个与草书共同的特点。即它可根据章法的需要和某字的特征,随时调整它的字形和笔画形态。例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之字,如:

既可收敛些又可放纵些,可以任意屈伸、收放,即可使之长,如亦可使之方如:扁如:这就是行书可收可放的特性。

离方遁圆:楷书方多圆少,折笔处多为方,即如赵孟頫的圆转为主的书写也时露方意,这无疑是需要也使字增加了一定的力度。而行书则随笔顺势转折,变化无穷,方圆兼用,灵活生动。如:

因此注意到方圆的变化,使之自然融汇,使书写的效果既有方笔的雄劲力度,又富圆笔的通畅灵动。若一味方折,则显板滞、生硬,纯用圆转则又俗滑、疲软。总之临习中要多观察,创作中要多思索。

重按轻提:楷书中的一些笔法,如顿笔回锋挫逆等,在行书的运笔中已经不再应用或很少应用了,更多运用的是顺势提、按的运用。凡轻细之处需收笔轻提起,速度稍快。而粗重处则需将笔重按下,速度稍缓,当然,笔画轻重粗细的交替要有合理的起浮过程,不可大起大落,忽轻骤重,应使其自然。提按处在行书中几乎随处可见,一字之内的提按变化如《集字圣教序》中的:一画之内也当有轻重之别,如:

至于一篇之内的根据章法的需要而出现的轻重布局,也是行书作品中屡见不鲜的。历代书家对此各有体会,我们仔细品味后面作品即可领会提按在行书书写中的妙用。

运腕得宜:“书法之妙,全在用笔。”今天看来,有人以为前人这个论断未免偏颇。其他如章法、墨法之类固然也很重要。但书法是线条的造型艺术,提高线的表现力往往是书法家毕生追求探索的。章法、墨法之类也离不开线条去完成表现,而线条的表现力全在于笔的`运用,因此,前人的说法可谓一语中的,不容忽视。

谈到用笔,不能不提到运腕,二者是不可分。这一点初学书法的人往往容易忽略或不甚明确。

前面提到笔的运动可以组合出秀美、雄强、古朴、稚拙等不同风格的作品,那么用笔的关键是什么呢?当然,是大脑,但大脑的设想是靠指、腕、臂的合理配合来完成的,指过于细弱,精巧处或许尚可,总体上却力不从心。谁也不能运指写出盈尺大字来。臂又过于粗大,写榜书或许差强人意,然要精到完美却难尽如人意。那么只有腕居中承启,能兼领二者的功能。尤其是行书的灵动精妙处,有时全凭腕的运动来完成。

运腕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腕要有意识地指挥毛笔左右挥洒,疾徐提按,使转变幻。以使书写效果灵动流畅。举例来说:写百字时百笔落纸后腕须往左倾推笔向右,至横的末端即刻腕须转向右摆,提笔带过再向怀内压至小竖折处提锋向右上,使转带下向内提笔作点收,这一系列的运动都是腕的左右推移转动,如果光靠臂来运动则显然难以准确地使笔恰到好处地写出轻重变幻的线条,一些灵巧之处更难准确地表现出来,写半尺以内的字则显得费力不讨好了。当然如果写檗窠大字,则需臂的协助运动,而控制笔还靠腕来完成。因此,运腕是行草至关紧要的练习课程。当然,腕与臂、指的相互配合亦是不容忽视的。

代书法课心得体会篇8

12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幼儿园保育员知识的培训学习。这次学习首先由区教育局幼教科的刘科长给我们讲了关于这次学习的目的及重要性。接着由区防保站的韩老师给我们从四方面进行有关保育员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讲座了。

通过这次学习,我感触颇深,收获颇多。感触最深的是幼儿园的保健工作,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探索积极的主动保育工作的同时,我们应主动通过向家长、教职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科学保育的重要性,让幼儿园的教职工、幼儿家长自觉、主动的参与幼儿的保育工作,使保育工作由过去的被动转化为主动保育,真正做到保育、教育并重。

在这次学习中,我也充分认识到:

一、我们要时刻把幼儿的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千般照顾,不如自护”。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保育员不仅有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责任,同时要及时检查幼儿园的设备、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指导、教育,提高幼儿保护自己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保育员要与教研组教师开会探讨保育工作,讨论保育工作的目标和工作重点,确定安全、健康教育课的内容。而且幼儿园还应该配有保健医生,保健医生要根据幼儿体检结果,并制定计划进行管理。每学期还组织家长召开预防小儿各种疾病的家长会。

二、让幼儿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其实我们孩子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如热水、药品是幼儿日常经常接触的物品。花花绿绿的药品会让幼儿误认为是糖豆而吃进肚里。杯里的热水也会因为幼儿不会判断而造成烫伤。那么如何提高幼儿对事件的预见性呢?首先要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我们通过谈话,组织幼儿专门的讨论,倒一杯热水、拿来一些药品,请幼儿讨论一下,从而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在讨论中幼儿纷纷发表意见。”当我拿来花花绿绿的药品时,开始幼儿真的以为是巧克力豆呢,纷纷问我:“真的是巧克力吗?真的能吃吗?”接着我和小木偶一起进行情境表演,小木偶将药粒喝下,不一会开始肚子疼,幼儿马上意识到药是不能随便吃的,生病了应该去医院。在幼儿园应请老师、保育员帮忙吃药,在家应请爸爸妈妈帮忙。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那么就应提高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安全与危险事物的小图片,如插座、火、药、热水、食品、玩具等,请幼儿自己来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预防悲剧的发生。

三、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幼儿形成自我的意识。

幼儿园的环境也是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的。我们应与幼儿共同创设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如:我发现幼儿常常在室内乱跑,发生相撞的事情,于是与班上老师商量,决定在室内布置一些安全标记,提醒幼儿注意。但幼儿不了解安全标记。我们就从认识安全标记入手,来认识和学习各种标记。在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在班内的电视机插座上张贴了禁止触摸的标记;在窗台张贴了禁止攀爬的标记;在走廊张贴了不拥挤的标记,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四、通过直觉体验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为了让幼儿能快乐的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幼儿园里为孩子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玩具,让孩子们自由地进行游戏,可以说幼儿园是快乐天堂。但有时幼儿玩起来就什么都忘了,这样往往会对幼儿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这种自身痛苦的记忆是最深刻的。所以如果看到别的小朋友摔伤磕破时,就能把自己的痛苦记忆类推到别人身上,这种体验会有助于幼儿理解自我保护的意义。以后在活动时,幼儿就自然引起了注意,减少对自己身体的伤害。

五、通过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让幼儿学习和巩固自我保护的技能

大班幼儿好奇心增强,好动,随心所欲的特点,而且不知深浅,不明是非,常常趁老师不注意玩一些危险物品,做一些危险的事或到一些不安全的地方玩。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就限制幼儿的活动。虽然他们年龄再幼儿园里不算太小,但他们与需要不断的获取经验,在生活中去不断的探索和反思。在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之后从而获得相应的信息、感受。我们要在一日活动中,仔细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利用各种教育活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一次,冰冰在关门时手被夹了一下,孩子们看到冰冰受伤后痛苦的表情后都纷纷说:“以后可不能关门了。”幼儿知道不再关门、玩门了,可能以后幼儿由于玩门受伤的机率就会很小了,但这不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会抑制幼儿的探索精神。如果以后幼儿一开门、关门就会想到会夹手,事事需要成人帮忙。这样,受保护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错,幼儿会越来越丧失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后如果遇到突发事件,他们就会束手无策。于是,我请冰冰讲讲怎么夹了手,帮助幼儿分析怎样才能不夹手。并教幼儿学习儿歌“开关门”。让幼儿知道一手扶门框(墙)、一手扶门把儿是正确的方法。并让幼儿亲自实践,掌握开关门的技能。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重要的是不仅应该让幼儿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学习如何征服危险,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保护自己。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真正使幼儿形成自律,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24 聚查文案 文章均为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整理,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675289112@qq.com

页面耗时0.0615秒, 内存占用1.89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皖ICP备20230060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