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从不同角度去审视作品,拓展自己的思考边界,观后感是对作品创作意图和艺术手法的评价和解读,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看《南京南京》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很久不写观后感了,每次看完电影后,浅浅的回味下,过了许久,再翻出来看看。上周六晚上,一个人,两张电影票,在万达国际影城看了这场电影《南京!南京》。
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看这场电影是很压抑的,大量的惨绝人寰的事件。去过大屠杀纪念馆,里面的史实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这些事件是真真正正的发生过。在西方国家,南京大屠杀往往被译为“nanjingmassacre”或者“rape ofnanjing”,可见一直以来,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认知向来不如人们对纳粹灭绝种族过程的认识,但是事实上二者完全是可以等量齐观的,而这一举世震惊的悲惨事件所扬起的阴霾也早已变成了中国人经世难愈的宿患,所以《南京!南京!》的出世不单止勇敢地掀伤揭疤,更积极的意义在于它要寻找此一顽症的偏方.
《南京!南京!》的英文片名为“city of life anddeath”,或可译为“生死之城”,但是其时其地的南京安能言生,犹可话死,或者说生同死已经没有区别了;孔子感叹“未知生,焉知死”,李敖改言“既知生,也知死”,而在那时的南京,却是“难知生,惟知死”了!
在开场前,影厅里还不是很安静,后来,就听到了阵阵的啜泣声。影片的主要脉络按照时间顺序以拉贝日记的只言片语作为牵引而缓缓推进,从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大举入城开始,南京也从六朝古都变成了惨不忍睹的人间炼狱。无可置疑,影片最为震撼人心的部分就是日军攻入南京城之后如何对城中的中国人,尤其是对日本军队丝毫不能构成威胁的,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的大肆虐杀的描述。从活埋到刺毙,从枪击到焚杀,短短几分钟的镜头竟然突显重逾千斤的份量,每一次镜头的转换都似听得见铮铮作响之声,银幕上的大广角镜头内数万名无辜的中国百姓在日军疯狂的机枪扫射之下如骨牌一般层层倒地,尽管胶片是黑白的,但在观者眼中却是一片血红之色。这一段对日军残酷屠杀中国人的集中描写时间虽然不长,但效果非凡,短短的数分钟时间同受难中国人的数万之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实际上日军屠城的时间却从城破之日一直持续了数月之久(国民党中央军官学校教导总队营长郭岐在南京一役中死里逃生,后著有《陷都血泪史》,他写道:“有人说兽兵刚进来头三天总是放枪奸淫烧杀的……结果过了一个礼拜不见停止,过了三个月仍不见停止!”此为一证。),由此不难想见,在这样长的时间里,炼狱中的中国人所遭受到的灾难和折磨是如何的悲惨和惨烈。这细微的一对比不动声色,却于无声处见惊雷,我认为实在是高明的手段。而此后影片对日军的暴行则参差于片中几位主要角色的视角之中,再无之前这般集中的描述了,譬如日军如何闯入德国拉贝先生所建的难民营中大肆捕杀伤兵,如何肆无忌惮地闯入难民营胁俘甚或虏捕成百上千的中国妇女作为慰安妇进行淫乐甚至奸杀,如何残暴无情地将稚童掷楼而亡等等,实际上此种暴行虽然只不过是九牛一毛,但仅此一毛,也足以让观众血脉贲张,以小窥大了。此处稍显不足的却是导演没有调整好叙述的节奏和密度,影片中的其他情节(例如日兵角川与慰安妇百合子的一段插曲等)或多或少地稀释了此后参差描述的日军的兽行恶迹,虽然其他的情节亦是从另外的角度或特殊的视角来展现南京炼狱的残酷及日军冷血无情的暴行,但仅从观感而言,这似乎对日本鬼子有些手下留情了。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陆川会被说成美化侵略了吧。
影片除了直接对日军屠城虐生进行描写之外,还通过几位当事人角色的视角对战争和施暴者进行了控诉。在导演的镜头之下,拉贝的秘书唐天祥(范伟饰演),教会学校女教师姜淑云(高圆圆饰演),国军军官陆剑雄(刘烨饰演),日兵角川(中泉英雄饰演)等都是这样的角色。其中争议较大的是影片中对角川这个角色的表现。角川作为日军在华施暴政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他的视角其实更具说服力,但影片将其塑造成为面对杀戮兽行心生悔怵的形象则未免有失偏颇了。角川作为其时南京城中恣意横行的“兽兵”中的一员,他亲眼见到血溅遍地,尸横遍野的凶像,亲眼见到挚友生离,亲眷死别的惨景,从镜头中不止一次展现的角川惶恐惊愕的双眼可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第一次;影片还特别插入了他对日营中的慰安妇百合子的一段感情,百合子作为日本女性,随军出征而为日兵的性工具,最后不仅在喜欢她的角川面前被其他日本士兵蹂躏凌辱,最后更惨死于前线。影片在角川的经历中加入百合子的故事,无疑是为了从日本人民的角度对日本的侵略暴行进行控诉和指责,其中百合子面对角川送来的所谓“新年礼物”(糖果、清酒等食品)情不自胜的狂喜,在受到角川的探视时身如软絮,力不支体的虚弱而至最后死在慰安前线,这些都可以反证日本军国兽行暴施的残酷无情。影片描写角川对中国难民的同情也正是出于此意,角川最后不仅为了使姜淑云免遭众兽欺凌而击毙姜女,更在解押小豆子二人途中将其放脱,影片把这个“鹤立鸡群”的日兵同其他暴行虐施的兽兵作为对比反示日军的残暴无耻,冷血无情,另一方面,也是体现了人性在扭曲和压抑的情境中的变形和不变。
影片在结束的时候,春天来了,小豆子吹着蒲公英,蒲公英漫天飞舞。也许导演的意思是,因为蒲公英的种子飞散,落地之后会新生,这是新的希望。当电影打出“小豆子还活着”,感觉很温暖。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应该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爱护和平。
清晨,寒风凛凛,国旗护卫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国旗升起后又徐徐降下,为死难者下半旗致哀!
今天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大早,朋友圈、微博便被各类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消息刷屏。然而,不同于平时看到双十一商家刷屏信息、明星犯罪刷屏信息,在看到这样的消息时,我会不厌其烦的每一篇都点开仔细阅读。每一次看到那些深刻而沉重的文字,我的内心都会剧烈波动,似乎悲痛的历史就在眼前。每一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追思和呼唤,追思逝者,呼唤和平。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有一面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幸存者逝世,照片墙的灯变会熄灭。今年,有了些许不同,因为这一年,有太多的幸存者离开了我们,活着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我们一直在和时间赛跑,在时间的长河中努力挣扎、抢救,让这一段悲痛的历史被国人所牢记,被国际所认可,希望能够得到给予中华民族如此惨烈灾难的国家的道歉、忏悔和追思。然而时间,并不会为我们的心愿而停留,哪怕只是那一秒。
幸存者葛道荣说过一句话:虽然这里的灯都会熄灭,但记忆不会熄灭;幸存者们不会被忘却,真相更不会被忘却。
那一天,一定会悲壮的到来,但他们永远会活在人们的记忆中,记忆不会被抹去,历史不会被遗忘,真相不会被掩盖。牢记历史,牢记灾难,是为了明天的崛起、强大和坚韧;是为了昨天的灾难不会重新出现在明天的时间长河中;是为了让逝者安息,让生者追忆。
今天,南京为死难者下半旗致哀,全国人民为死难者默哀追思。相信在今后的每一天,每一位国人都会记住这场灾难,牢记历史,展望未来!
12月13日,在历史车轮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是心中永远的痛。
今年12月13日,被国家正式确定为“国家公祭日”,伤痛的历史,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回味,去咀嚼,去用心感受。
我马列主义研究会,宗旨为“唤醒青年意识”,我们有责任,做好这本分的工作,在浮华的社会,坚守一块静静地心。
物理馆302,晚上7点到9点。一群寻求心痛的青年默默的聚集到这里。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即使有些争议,但是在视角和描述角度上更让人震撼。
从小人物讲起,没有更多的说教,没有更多的宏大主题,有的只是人在战争下的摧残,人性在战争下的扭曲。而这些小人物更能唤醒我们心中的恻隐之心,更能激起我们的共鸣,才能触动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柔软。
展开日本人的内心世界,没有把日本兵描绘为野兽,而是还原成“人”,也正因为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才会更加让我们感到恐怖,明明是人,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残忍?
关于这部影片,我们不想做出更多的评价,因为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
在影片放映之前,大家是静悄悄的,在影片放映时,大家是沉默不言的,在影片放映后,明显可以看到有些同学眼眶湿润了。
特殊的日子里,留一份严肃
特殊的日子,留一份心痛。
本想给大家留一个默哀仪式,只是想到这部影片已经给予大家足够的思考和悲伤;再多的仪式也许只是仪式
看完后,送给了大家一句话:中国是什么?中国就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你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你光明,中国就不再黑暗。
会后有一件事儿非常遗憾,就是让第一次参加协会活动的其他同学,过早的离开了。
因为电影只是马研的一个活动展示,而会后的讨论才是马研的灵魂,因为在这里,你们才能了解马研究竟是什么。
也希望昨晚参与进来的同学,能够看到这篇文章,不应该过早的让大家离开的[委屈]
本想会后商量一下周年庆的筹备,但是今天的气氛实在是不忍打破。
于是临时让大家聚在一起,分享一下观看电影之后的感想,思想的碰撞,也许,更能让大家凝聚在一起。
马研的同学,看完之后并没有过的仇恨和偏激,看的出来一个个都是内心经过挣扎,但是没有一个人说出仇恨的话语——
特殊的日子里,留一份严肃
国强才能民安,心正才能身安
想想曾经的耻辱和苦痛
珍惜和平,捍卫和平,坚守正义
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的骨气,中国人的头颅
我们是中国人,让我们有能力拒绝——耻辱面前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站在日本人的角度,我可以理解他们在战后庆典,但是我作为中国人,无法接受。
在战争面前,又有多少人能独善其身呢?或者痛快的死,或者壮烈的反抗,或者苟且偷生,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的社会道德已经无法去评价人的行为了。
翻开历史的篇章,回忆那段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日本军队闯进南京时,城内的军人们用身躯铸成了一道道人墙。可这些都无济于事,日本军队以强大的冲击力冲垮了人墙,把军人们踏在脚底。大肆的闯进南京。
南京城内所有的战俘都被抓起来了。有的人,葬身在机关枪接二连三的扫射中;有的人被带到海边,又是一阵疯狂的扫射,人们倒在海边,海水冲刷着他们的身体,将他们轻轻拖入海中,顿时鲜血染红了整个海面……
我怎么能不痛恨日本人,我何尝不想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想一想,当他们的孩子在摇篮中甜甜的入睡时,我们的婴儿却被残忍的摔在地上;想一想,当他们的儿童享受美好的童年时,我们儿童却要面对死亡;想一想,当他们的老人在家安享晚年时,我们的老爷爷、老奶奶却流浪在街头无家可归;
正如电影里所说“中国不会亡!”是的,中国没有灭亡,但祖国现在的兴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多少英雄冲锋陷阵,用鲜血和平,他们何尝不想在家和一家老小过平安、幸福的日子可是日本的侵略打破了这样的生活。为了祖国他们必须要上阵杀敌。
是啊!“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国家做出贡献,使中国更加强大这样才不愧对那些抗日英雄,中国才不会重蹈覆辙。
1937年12月的南京,弥漫着一种颓废和绝望的气氛。在淞泸会战中冒死战斗的将士们,到了南京都成了胆小鬼,强大的日军磨灭了他们所有的反抗意志。宋希濂部挡在城门,却挡不住潮水般的残兵败将。十几名日军在教堂发现了无数难民,其中还有很多中国军人。日军恐惧的叫援兵,可中国人却无意抵抗,麻木呆滞地举起了双手,日军的几声枪响就使他们彻底崩溃。远景中,孙中山的铜像被拉倒,一齐倒下的是整个中国吗?
不是!残兵连的废墟中做着最终的抵抗,顽强的抵抗。最终队长陆建雄无力地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没有人离去,直至被俘。这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子弹穿过胸膛的那一刻齐声大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这伟大的一幕让我想起了张自忠将军死前的一句话:只要我等坚决抵抗,以我五千年浩瀚中华,绝不会亡于三岛倭奴之手。中国是坚韧的,中国人的抵抗从来没有停。
但在当时的南京,抵抗终是主旋律。画面中,无数头像的士兵和平民从各方向被驱赶至一齐,被淹死,枪杀,活埋,烧死,如潮水般倒下,画面残酷,简直目不忍视,南京真正的地狱。南京已经死了,安全区是唯一一块苟延残喘的地,拉贝从其“纳粹”的身份保护了一小批难民。日军发现安全区有很多女人便前来索要一百个,姜教师和拉贝先生无奈答应。当姜教师哭着说出这个决定时。妓女小江第一个站出来:“拉贝先生,我去。”她从容地转身,骄傲的回头,以她特有的方式做出最勇敢的抵抗,证明着中国式顽强的。
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和绝望,仅有结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期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国的期望,明天虽然依旧残酷,但期望已经传递下去。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已经被唤醒,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仅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影片用很多的笔墨勾画了角川这个主角,他有知识,有思想,天真而纯净。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他的双手无可逃避的沾满了鲜血,但他的内心始终在挣扎和思考。在心爱的百合子死去后,他最终完成了——对人生的救赎,走小豆子,开枪自杀。我明白角川的悔过,但比起我们死去的三十万同胞是天壤之别。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