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沟通心得体会5篇

 2025-01-09 11:52:36

摘要:写心得体会,促使我们学会如何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要想写好心得体会,需要提炼出关键点,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长沟通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家长沟通心得体会篇1人与人之间的交

写心得体会,促使我们学会如何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要想写好心得体会,需要提炼出关键点,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长沟通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长沟通心得体会篇1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沟通,教师与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的引路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双方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目的,按说,家长与教师在大方向上,是没有矛盾的。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特点,

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与沟通中,也会出现家长与教师产生矛盾的现象,最明显的一方面是在沟通方面产生误解。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么样才能尽量保持与班上的几十名家长协调一致,良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第一、沟通之本为爱心

教师首先要用自己宽阔的心胸来欣赏、包容、热爱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长处,包容每一个孩子的短处。本着全心全意为孩子的目的,来与家长进行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并且在交流中把自己的这种爱传递给家长、感染家长。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在爱他的孩子,尽心尽责为孩子们的教育而工作。那么家长自然会信任教师,并且持积极的态度来与教师沟通,热心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

第二、先鼓励在提意见的沟通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每一个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喜欢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完全否定。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情况时,要多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来表扬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的进步。在肯定孩子的同时,与家长一起共同来探讨孩子存在的小缺点,双方形成一致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这样,家长就会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我们、支持我们。如:我班的覃琅小朋友是个很安静、学习很认真的孩子,但她的`性格比较内向、与小朋友一直不怎么玩的来,也比较少与老师沟通。在妈妈接孩子的时候,我首先向覃琅妈妈肯定孩子的懂事与乖巧,然后把她比较少与人交往的情况反映给她妈妈听,双方一起探讨孩子形成这一性格特点的原因,寻找帮助孩子改进的方法及家长和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方式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既达到了家园同育的目的,而家长也不会因自己孩子有缺点或者在园表现不好而心情不愉快。

第三、及时反馈的沟通策略

一个班的孩子,有些比较文静,有些比较淘气。针对个性不同的孩子,教师的教育方法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对于他们的家长,沟通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懂事、乖巧的一类孩子,教师不需要费那么的心思来管教,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也比较放心。对于这类孩子,我们除了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外,还可以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偶尔也要提醒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地方。而对于比较淘气、容易伤害到别人的一些孩子,教师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来关注他们,对他们的要求也会严格一些。那么,教师就要在观察到孩子的顽皮后,把自己的这种教育想法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与这一类孩子的家长达成教育理念上的共识。当孩子在园做错事情时,教师除了严格要求孩子,向孩子讲清楚教师严格要求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事理,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也应在家长接孩子的时候,及时对家长说明事情的情况。一来,可以起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也会避免出现个别幼儿不能领会教师的意思,回家对家长表述不清楚事实原由,让家长对老师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与矛盾。记得刚来南外的第一学期,有一天,我比较严厉地批评了一位上课玩耍、并影响到别人学习的孩子。孩子回家后,向家长诉说他在园所受的委屈,结果,第二天家长来园询问孩子昨天的情况。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误会,但这种家长上前询问的方式确实让我尴尬了一番。那么,针对目前班上一些因淘气影响别人利益或者犯小错误的幼儿,在坚持我的教育原则的同时,我会想方设法让这些孩子懂得教师对他教育的良苦用心与原因。同时,及时向家长反映情况,以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第四、因人而异的沟通艺术

一个班的家长,性格、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都有许多不同。所以,我们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性格直爽、心胸开阔的家长,可以采用直接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如:今天宝宝上体育课把球打到别人了,我们要一起提醒他以后玩球时注意安全;而对于脾气急躁、比较没耐心的家长,教师又要运用循循善诱、多表扬、婉转提醒的沟通方式;对于缺乏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家长,教师要积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平时的观察,分析各类家长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

总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怀着一颗一切为了孩子的爱心、热心地向家长介绍园内活动、教学状况;诚心地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虚心地接受家长的建议;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等等。有了爱,我想,所有的工作也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当老师的也会做到问心无愧。

家长沟通心得体会篇2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需要建立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父母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让他们有信心和勇气去尝试新事物和探索世界。同时,父母也需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让他们有自己的空间和独立性。在沟通中,父母需要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并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只有这样,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和融洽。

为了更好地配合家长,教师应该鼓励他们树立教育信心并提高教育素养。教师还应该了解学生家长的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后进学生的家长,应该指定教育计划和明确教育方向。例如,我的班级里有一些学生常常在与其他孩子交往中表现出侵犯性行为。虽然他们会推卸责任或接受批评,但很快又会犯同样的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与家长进行了反馈和沟通,希望他们能够和学校一起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我建议家长采用“转移注意”法,给孩子更多的关注,比如带他们去运动或玩棋类游戏,这有助于恢复孩子的心理平衡并逐渐改变他们的侵犯性行为。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往应该是为了教育和培养学生成长,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目的。有些家长可能会希望老师多照顾他们的孩子,于是就会寻找哪些老师比较好说话,然后利用各种机会给老师送礼物。但如果孩子没有得到照顾或出现误解,家长就会开始抱怨并与其他家长结伴而行。这样的行为会让家长和老师之间产生不和谐的气氛,给孩子的研究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和杜绝这种利益交换的行为,以维护教师的形象。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共同承担责任非常重要。父母之间应该互相承担教育责任,不应该让其中一方单独负责。同时,父母之间也应该分工合作,在教育孩子方面互相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培养她们学会休息和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好奇心、想象力和争强好胜是孩子成长的三大要素。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还很小,他们天性好玩,所以需要保证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孩子每天要上六节课,非常辛苦,每天回家都很累。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为孩子做好各种后勤服务工作,加强补充营养,帮助他们解乏。同时,我们也需要教孩子自己学会休息和调整,比如听听音乐、闭目养神、轻松活动一会儿等等。最好是学校每个星期三下午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家研究,借此机会适当调整一下。等孩子疲惫过后,就是一个智力的高峰,在这个时段内,再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阅读课外书籍。

教育和培养子女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最后上大学,都是人们谈论的中心话题。父母们、祖辈们往往围绕着某一个孩子来安排全家人的生活,这已经不足为奇了。然而,时代变了,生活环境优越了,加上计划生育,一家只有一个孩子,谁不呵护、谁不疼爱呢?这也无形地让孩子们产生了自我优越感,哪怕有些家长并不娇惯孩子,但社会这种现象也会影响到他们,孩子们也非常清楚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因此,教育与培养子女是一件相当头疼的事。在此,我想分享我在这方面的成功与失败所带来的经验与教训,希望能给其他家长一些参考资料。

首先,相互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和培养子女的问题不是很快就能说明白的,它需要一个相当艰难、复杂、漫长的阶段。通过这个阶段不断地总结出经验教训,采取措施等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只要我们一直不断努力、不断的付出心血与代价,正确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它就会有好的结果产生。

孩子的特长和潜力,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潜力,作为家长,我们要善于发现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比如,如果孩子喜欢画画,我们可以给他提供更多的画纸、颜料和绘画工具,同时也可以带他去美术馆参观,让他接触更多的艺术作品和文化知识。如果孩子喜欢音乐,我们可以让他研究乐器或者参加音乐课程,同时也可以带他去听音乐会,让他感受音乐的魅力和美好。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潜力,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多的成就和快乐。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注重家庭的和谐和温馨,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比如,我们可以经常组织家庭活动,让全家人一起做饭、看电影、玩游戏等等,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感情。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家庭教育,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错,什么是好坏,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四、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他们成长的基础,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比如,我们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睡眠,保证他们的营养和休息,同时也要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和运动,让他们保持良好的体魄和健康的心态。此外,我们还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健康,关注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和培养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特长和兴趣。作为一个热爱音乐的母亲,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我一样喜欢音乐。因此,我让他从五岁开始研究钢琴。在他弹琴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他与众不同的音乐天赋。然而,要培养他的兴趣,我不能让他对钢琴感到厌倦,更不能按照我的.意愿去强迫他。当他不想弹琴时,我不会批评他,而是会讲述一些有趣的音乐故事,引导他产生兴趣,并及时鼓励和赞扬他。虽然他的进度非常缓慢,主要原因是停止时间过长,最长达半年以上,但他从未感到厌烦。这也是一种成功。现在,他对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相信音乐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发现孩子的长处,我们还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不足。我的孩子有很多缺点,其中最突出的是胆小,不敢接触人,特别是老师。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缺点。人的一生中,主要是与人打交道,否则你就会孤立,引起性格异常。即使一个人再有本领,如果不与人接触,就无法施展才华,最终成为废品。因此,我必须设法培养和锻炼他。我尽力让他参加各种大小场合的活动,让他得到锻炼。我要感谢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他们为我的孩子提供了很多机会,如“六一”儿童节的表演、班级联欢会表演等。作为家长,我也尽心尽力,为他提供乐器、租车、搬东西和辅导等,让孩子得到充分的锻炼。虽然他还不能与其他胆大的孩子相比,但是相比以前,他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次,孩子在做数学作业时显示出了逻辑思维的不足。因此,在辅导过程中,我反对死记硬背,强调过程的思维,即使结果是错误的,也要保证方法正确,思考问题要符合逻辑。在小学阶段,我几乎每个假期都对他进行了这方面的引导。虽然他比其他人有所不足,但是相比以前,他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当然,培养孩子的方式不一定都是相同的,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个性和爱好,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就是教育的复杂性。

最后,正确对待孩子的每一个成绩和错误是做家长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和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表扬和批评都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尺度。过于鼓励和批评会导致孩子心态反常。一个具体的例子是,孩子的成绩一度很好,我们为了鼓励他,不仅赞扬他,还买了很多他喜欢的东西。但是,期中考试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这让我们明白了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分表扬。

当我们发现孩子的作业本上有很多b时,不要急躁地责备他,以免伤害他的自尊心。我们可以平静地问他,了解他的情况,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研究态度和过程比成绩更重要,要注重这些方面。

有时候,我们需要严厉地要求孩子。比如,当我们发现孩子撒谎去打球而不是上补班时,我们应该毫不客气地教训他。但是,我们也要抓住机会,跟他谈做人的道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他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给孩子指出将来的去向也很重要,让他有一个奋斗目标。如果孩子有特殊的天赋,我们要跟他说清楚,让他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职业。孩子也应该有自知之明,知道大人指出的道路是正确的。

我的孩子每天要比普通孩子多做很多事情。他利用每天中午、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来练钢琴、打击乐、研究谱子、视唱、听音和记谱。尽管有时他会感到压力太大,显得很被动,但他从未找过任何理由要求放松一点。我看在眼里,同情在心里,但还是会严厉地教导他。最后,我只能在周末的两天中适当地安排一些他所喜欢的活动,这样他也不会感到太乏味了。

近两年来,孩子在不影响研究成绩的前提下,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这都是他勤奋的结果。换句话说,他用现在的痛苦换取将来的幸福,这个道理他早已明白。他曾经对别的孩子说:“你现在少玩就是为了将来能够多玩。”他有这样的意识。

家长沟通心得体会篇3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表现是否一致,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必须合作和交流,建立一种和谐的友情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与家长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诚交往。密切联系教师要想与家长取得联系,主动热情地与家长相交,在心理双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以争取家长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过家园双方互相访问,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拉近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密切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还可定期开展家长个别咨询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班上的嘉睿、戎腾、乐添、郑佳等小朋友的生活独立性较薄弱。那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独立性呢?

是这些家长们所关注的。因此在于家长的沟通中,我建议家长平时多给孩子一些处理事情的机会:如洗自己的手绢、袜子,自己洗漱,自己收拾玩具、作业本、小画书等。随着孩子常时间的锻练和培养,相信孩子们会逐渐增强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以上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与家长沟通的途径。

二、尊重家长。增进理解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存在许多不合作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家长尊重不够或双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长,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不可摆出一付教育权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对家长进行旁敲侧击,使家长不愿接近。

二是要理解家长,并让家长也理解教师,作为家长,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就会觉得脸上无光,教师在与家长接触,不宜总是向家长指出孩子的缺点、短处,向家长“告状”,不要用刻薄的语言指责,挖苦学生,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客观地交换意见,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养孩子的对策与办法。

三、激励帮助。搞好配合为了使家长与教师更好地配合,教师应激励家长树立教育信心,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教师应多方面了解学生家长,根据学生家长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后进学生家长来说,应帮助家长指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方向。

例如:我班的宇烽、云逸、兆丰等常有发现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为。事后会推卸责任或接受批评表示以后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家长进行反馈和沟通,希望家园共同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话语。

并建议家长采用“转移注意”法,给幼儿予较多的关注,比方说: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引导幼儿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逐渐转移侵犯性行为。

四、以诚相待。摒弃功利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需要,不是处于功利目的,例如: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是希望获得老师对孩子多一些照顾和偏爱。

因此,百般讨好老师,寻找哪一位是班里的“主管”,哪一位比较好说话,就想办法或利用节日给老师:“意思意思”。倘若事后没有对他的孩子照顾好或存在误解,家长便开始论头品足,与其他家长结起伴来,言谈中表示出不满足或是做“最后发难”,使家长和老师不和谐的影子在童心中罩上阴影,本来很快乐的学习生活,随着成人的议论纷纷而留下伤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坚决反对和杜绝利和交往直接或变相收学生家长的好处的行为,以维护人民教师的形象。

家长沟通心得体会篇4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成了一个问题,两代人之间不再畅所欲言,取而代之的是父母“唠叨”、“啰嗦”和“指责”,而孩子对父母也从无话不谈,转向“回避”、“抗拒”,沟通的桥梁断裂。心理精神科专家认为,感觉和行为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只有孩子感觉好了,自然会通情达理。而父母常犯的错误是忽略孩子的感受,甚至加重了孩子的消极情绪。时间久了,父母和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直到没法沟通了。专家表示,解决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问题其实很简单:承认并接纳孩子的感受!

4步帮孩子克服消极情绪

每个人都有脾气,孩子也一样。当孩子在幼儿园、学校、朋友那儿遇到“郁闷”的事时,他就想找一个人倾诉一下,比如孩子在学校弄丢了铅笔,回来就告诉妈妈:“今天我的红色铅笔弄丢了。上厕所之前,它还明明在桌子上,等我回来的时候,它就不见了。”此时,妈妈开始唠叨:“我早就告诉过你,自己的东西要保管好,你还真是笨,连自己的东西都保管不好。”原本孩子只是想要告诉妈妈自己丢了铅笔,发泄一下自己失望的心情,不料还被妈妈骂了一顿,心情更加糟糕!你想,这孩子以后再遇到事情还愿意告诉妈妈吗?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戚元丽说,孩子的消极情绪最多来自父母的态度。当孩子遇到问题与父母沟通时,做家长的首先要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接受其感受而不是指责和抱怨,其中有4个要点值得家长注意———

(1)认真倾听孩子的话。作为父母,不用急着为孩子找解决办法,也不用大声训斥,只要耐心地倾听,就能赢得孩子的心。

(2)用“噢”、“嗯”、“我知道了”之类的话语认可孩子的感受。

(3)把孩子的感受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比如当孩子诉说自己的红铅笔丢了,妈妈可以说:“很可惜,那可是你很喜欢的铅笔,你现在很失望吧?”

(4)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其实在诉说过程中,孩子自己就会平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更重要的是,他能意识到爸爸妈妈是自己的亲密伙伴,是值得信赖的人。

以接纳的语气和孩子沟通

“妈妈,我要去同学家玩。”“不行,你作业还没做完。”在孩子提要求、提想法的`时候,家长可能早已给孩子安排好了“生活日程”。因此,在孩子不听家长安排时,实际上是两者之间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戚元丽说,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父母自然会摆出“家长”的姿态:一切得听我的安排,忽视孩子内在感受。于是,太多的“不”字从家长嘴里说出来,这样一来,沟通的效果自然不佳。那么,家长如何既坚持自己的原则,又不带来“冲突”呢?

戚元丽认为,合作首先是从尊重孩子开始,学会尊重他的想法。如果能以接纳的语气来沟通,少用“不”字,而是多提供一些信息,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孩子要去同学家里玩,妈妈可以说:“再过5分钟就要吃晚饭了。”或者尽可能用“可以”来代替“不”,例如孩子要去玩滑梯,妈妈说,“可以,当然可以,吃了午饭再去。”这样就明显减少了矛盾和冲突,在心理上,孩子更容易接受。

当然,与孩子沟通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当家长忍不住发了脾气,也要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比如说:“你这样胡闹,妈妈心里很难过。”家长也要学会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少管孩子,鼓励自立

“你今天在学校都做了什么了?”“老师今天表扬你了吗?”孩子一到家,家长就提一连串的问题问孩子。要不就是在写作业的时候,爸妈开始唠叨:“你坐直了写作业啊!”,“你看你,又在东张西望、磨磨蹭蹭”。总之,孩子的一举一动全在家长的眼皮底下,在家长的“监控”之中。面对这样啰嗦又“包打听”的家长,孩子自然反感。

实际上,家长完全可以当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鼓励其自立。当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感降到最少时,才能使其成为具有责任感的人。

戚元丽提醒家长,更多的时候,要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尊重其付出的努力。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比如从同学、老师、朋友那里得到帮助,只有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亲身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滋味,孩子才能逐步成长。

家长沟通心得体会篇5

许多家长一直觉得现在的孩子不理解当父母的心,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不懂事,从不听父母的教导,很任性。但当父母的是否想过自己有没有很好地与自己的孩子沟通过。暑假期间,大多数家长都因工作忙没有时间或经济条件不允许,故不能带孩子外出旅游,但平时也很少有时间陪孩子,有时就只在吃饭的时候叮嘱几句,叫孩子要好好复习功课,不要只顾着玩,跟平时上学时间差不多,也没有特别的沟通。

在这里提出几个在暑假里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供家长们参考:

一、带孩子外出旅游

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去参观古迹名胜;没钱也没关系,因为没钱人也有没钱人旅游方式。一般的孩子都对外面充满好奇心,这一游,不但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并且在欣赏自然美景的'过程中与孩子进行了一次很好的交流,同时也清洗了孩子被“污染”了的心灵。

二、带孩子参观自己的单位或工作场所

让自己的孩子明白自己为了赚钱供他们读书不辞劳苦,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父母的伟大。这种情境下,孩子们都会默默地下定决心,好好读书,为父母争一口气。

三、晚上尽量拒绝一些可去可不去的邀请或少打几回麻将

用一些时间像朋友般地陪孩子看看共同喜欢的电视节目或电影;家里有电脑,可以陪孩子一起上网,引导他们健康上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四、陪孩子逛逛街,从中让对方了解彼此的爱好。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24 聚查文案 文章均为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整理,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675289112@qq.com

页面耗时0.0617秒, 内存占用1.84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皖ICP备20230060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