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异的心得是结合个人的实际感想的,大家都知道心得体会是记录我们内心真情实感的文章,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新时代的我们的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2月24日晚8点,继《社会主义“有点潮”》之后,又一档“有理论深度,有实践温度”的通俗理论电视节目《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如期而至,在中央电视台及人民网、新华网等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节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主题,结合丰富的内容、采用多样的形式,全面阐述新理念、新思想,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呈现新思想,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对理论宣讲、思想学习也势必会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让精神宣讲入脑入心,既能提升理念深度、思想广度,又能实现学习引导实践、思考强化落实?创新学习、宣讲的途径尤为重要。而《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恰好为创新宣讲、深化理念搭建良好的平台,满足现实需要。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96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实践中学习理论、从实践中摸索经验、从实践中总结提升,也正是经历过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我们才越发地自信自立,正是承受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无尽挑战,我们才更加地坚忍不拔。同样的,理论的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不断汲取力量,提升理论的深度、广度,我们必须要用较真的态度、坚韧的决心学好新理念、融入新观点、汇入新思想。可以说,《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正是怀揣着这样伟大的使命走入宣讲的“殿堂”。
为了更好的实现宣讲实效,《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节目可谓亮点纷呈、形式多样。从内容上看,党的十九大精神通篇三万两千余字,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一口吃个胖子”,导致“贪多嚼不烂”,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核心内容。该节目从“新时代什么样”“新使命是什么”“新思想新在哪”“新征程怎么走” “新部署怎么干”“伟大工程怎么建”这六个维度进行分解,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作阐述。不仅让我们明确目标责任、树立宏伟使命,更让我们明确身为党员干部应该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等问题,让新时代的理论实现由学到用全覆盖。
从形式上看,更可谓是老少皆宜、生动异常。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理论变得有意思、接地气,这是每个宣讲工作者由衷的期盼,而《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恰是顾及到了每个学习者的感受和需求。一方面,注重加强沟通交流,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思维碰撞,不断收集各类专家学者、普通党员对精神的认识和理解,让观众在比对、参照中查漏补缺,加深对核心要素的进一步认识。另一方面,接纳并融入各类有益于理念吸收的宣讲方式,比如引入智能机器人、动画、饶舌说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趣味形式,生动呈现思想理论的新时代气息,引导观众由被动接受转变为兴趣学习,实现思想提升的自觉自为。
宣讲理论并不难,但要宣讲出群众喜爱、人民满意却实属不易。《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可谓是作了很好的表率,进一步让人们感受到新时代思想理论的“温度”,激发出源自内心深处的“火热”,敢于立足新时代、新起点大有作为。想必,这才是新时代宣讲的题中之义吧!
我校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师德学习,并就当前师德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通过学习与讨论,受益不浅,感触颇多,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的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的素质和师德水平,与社会和人民大从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整个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和完善。
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穷国办大教育,而且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目前,教育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整体水平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成为教育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基本矛盾。教育工作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还有很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教育整体比较薄弱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教育为农村及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亟待加强。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就无法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无法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就难以提高全民族素质,难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兴、民族兴。正因为这样,中央决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首先就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发展,重视教育队伍的建设。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教师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__同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__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注重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温和学习我们党几代领导人的讲话精神,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教育事业发展,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历史性战略任务。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更应该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师资保障。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师德,弘扬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人们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经常不约而同地想到的就是教师的启蒙和榜样作用。当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有理论深度,有实践温度”的6集通俗理论电视节目《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于24日晚起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首播。该节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主题,以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邀请理论专家系统解读、青年学者和基层代表畅谈体会、场内外观众互动讨论。
在24日晚播出的第一集《新时代什么样》中,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用“振奋”表达感受,用“新时代”作为十九大关键词,阐述新时代要完成什么历史任务,给青年学生上了生动一课。
在25日晚播出的《新使命是什么》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用上党课的方式,为青年学生讲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使命,采用视频、讲解、问答的方式,解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同时节目还引入观众喜爱的智能机器人、动画、饶舌说唱等趣味形式,生动呈现新时代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部署,以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的视角领会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
许多普通人的梦想也在节目中得以展现。做一名老师、做有匠心的职业人、把火锅开遍全国、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搭乘“一带一路”快车把产品销往全世界、家庭和睦、父母安康……这些接地气的梦想也让观众更好地把自己的生活和新时代、中国梦等联系起来。
该节目由中宣部理论局、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共分为《新时代什么样》《新使命是什么》《新思想新在哪》《新征程怎么走》《新部署怎么干》《伟大工程怎么建》六集。
一档通俗理论电视节目《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正在热播,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温度,它的播出正逢其时。
《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节目推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新时代”的多元选择。在对“新时代”的理解过程中,你不懂高深的理论,没时间阅读报纸,或没有机会参加宣讲会,这都没有关系。《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多元选择,通过电视节目就可以精准理解“新时代”的含义。
“新时代”需要被通俗解读。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的概念,新时代到底什么样子?尽管十九大报告里有论述,其它相关刊物有相关解读,但对于基层群众来说,这些知识的获取比较笼统或琐碎,对“新时代”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亟需既通俗又权威的解读。而《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正是这样的一档节目,通过权威的平台,以专业的视角讲解理论,以实践的姿态答疑解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就像一场及时雨,让公众更好地理解了“新时代”的内涵。
“新时代”需要被精准理解。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对于“新时代”的理解程度并没有严格的硬性要求,但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必须要有一个精准全面的理解,才能在践行时不会偏差和遗漏。十九大报告中用“五个是”回答了“新时代”是什么,高屋建瓴,浓缩精炼,但鉴于知识背景、理解能力等差异,并不是所有党员干部都能理解到精髓。《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对“五个是”进行了更通俗更精准的解读,如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要完成什么样的历史任务、进行什么样的战略安排”等相关内容都有涉及。
最后,借用徐川老师的一句话,以在这样美好的新时代共勉:“我们生逢其时,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不再是生活的旁观者,我是参与者和见证者,要把幸运和幸福化作一往无前的动力,矢志前行。”
央视播出的《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道出了我们内心的振奋,作为整个节目的开篇之作,《新时代怎么样》更多的是为大家讲述十九大以来我们在科技文化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从手机到移动支付,从科技到环境,《新时代怎么样》从一个宏观角度告诉我们:新时代就是这样。
回顾2017,最引人注目的无疑就是十九大,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时代交汇点上,站在新征程的入口上眺望习总书记为我们描绘的宏伟蓝图,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迎接中华民族崛起的时刻。
新时代是道路自信的时代。1921年至今,我党走过了__年的风雨,从建国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再到改革开放,我党带领人民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新的时期,共产党人勇立时代潮头,以新思想、新理念,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新生活,带领中华民族走上新道路,开启新征程。201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属于世界的“中国年”,我们踏着脚下的道路走过历史,走向未来。
新时代是理论自信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离不开成熟理论的指导,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几代领导人的治国理念一脉相传,这是面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给出的答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发展,在新时期告诉我们,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新时代是制度自信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是不断发展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我党在新时期不断取得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伟大成果的制度保障。随着制度建设的日趋成熟、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必将得到很好的展现。
新时代是文化自信的时代。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在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庆典上说过“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中国在全球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使汉语成为现在和将来都非常重要的语言。”
中国的崛起,带动中华文化的崛起。目前,全球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各类学员累计达916万人。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学习汉文化的热潮。
中华文化守护着中华民族千年来的传承,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传承发展,何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她凝聚着前人的智慧,是千年来华夏智慧的结晶,吸引着我们不断追逐。
新的时代不仅是对过去取得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展望,随着社会主义进程的加快,新的时代将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
12月24日晚,由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黄金时间播出的6集通俗理论电视节目《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开播以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观看并引发热议。该剧分《新时代什么样》《新使命是什么》《新思想新在哪》《新征程怎么走》《新部署怎么干》《伟大工程怎么建》六集。
该节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主题,以中共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邀请理论专家系统解读、青年学者和基层代表畅谈体会、场内外观众互动讨论,同时还引入智能机器人、动画、饶舌说唱等趣味形式,“生动呈现新时代新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部署,以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的视角领会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新作为”。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第一集《新时代什么样》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依据、主要内涵、重大意义等话题进行了系统、生动的阐释。节目中,理论工作者与青年代表交流思想,碰撞出自信的思想火花,为我们的青年干部、青年学子指明了发展方向。节目里一组组数字背后,是每一个老百姓切身的感受,随处可见的共享经济、方便快捷的支付体系,实实在在。坚定了基层党员干部如何更好扎实工作的决心。
笔者认为,我们作为基层青年党员干部的一员,从工作、生活已经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新时代是什么样,未来我们工作生活的地方将变成什么样,作为基层乡镇干部,我们就要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发展壮大乡村事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抓好党建阵地建设,规划好产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
从古至今,教师享有了无尽的美誉,如“渡人的小船、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穷的美誉彰显了教师职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无数的教师博得到了人们的敬仰。实际上,教师确实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具体而言就是教师的素质。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要靠教育者的教学行为和道德行为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因为教师的理想信念、敬业态度、为人处世、道德情操、文化知识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前世界的前沿科技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用自身的德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所以,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我们教师就要努力加强个人修养,不断完善自己,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首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知识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知识像滚雪球一样急剧膨胀并快速陈旧。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方能胜任教师工作。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集的神圣讲坛。教师要具备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
其次,要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但是,教师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存在的“教书匠”,而是教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所以说,热爱学生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奉行“爱满天下”的教育宗旨。他曾提醒教师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教育者要像爱迪生的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陶行知自己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许多陶门弟子至今仍念念不忘他的音容笑貌,从这一点就可以充分感受到他伟大的师德情操和强大的人格魅力。所以,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而爱心则是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
再次,注重自我塑造,遵循规律,为人师表。“遵循规律,为人师表”,是教师提高教育能力的原则和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通过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曾说过,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这无疑也提示了我们: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所以在教学和生活中,要特别强调教师不仅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还要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此外,教师既要善于汲取民族精华并赋予时代精神,还要善于吸收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教育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既提高人文素养,又打好科技素质基础。
开学初,我市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强师风、铸师魂,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并将今年定为师德建设年。育人先树德,教师只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学生。
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职责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群众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透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就应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透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能光作为一种口号,要付出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学会不断学习,以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潜力,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勤于钻研,倾心育人,要用心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体而言,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中,先进教师的精神和行为荡涤了我的心灵,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快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