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可能包括调查的背景动机、目的、范围和方法的详细说明,调查报告是一份详细的文档,总结了特定主题或事件的调查结果和相关信息,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县幼儿园调查报告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幼儿教育与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幼儿教育问题一直未得到切实的解决,幼儿安全事故频率呈上升趋势,幼儿园安全是指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由于某种偶然突发的因素而导致的人为伤害事件。就其特点而言,责任人一般因为疏忽大意过失失职而不是因为故意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幼儿园安全与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有着切身的关系。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意外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的最主因。在我国,学龄儿童的意外伤害多数发生学校和上学的途中。幼儿园安全问题已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当前幼儿教育与安全现状,我特此对唐山一家幼儿园为例展开调查。
(一)家长在孩子的入园安全时,幼儿园首先要做的,就是设置九大安全屏障
1、“晨检”
可以防止孩子将传染病及危险物品带入幼儿园。包括: 询问在家饮食、睡眠情况,有无不适;检查孩子是否发烧、感冒;查看精神是否良好,五官、皮肤、眼结膜有无异常;检查孩子是不是携带了可能造成外伤及引发意外的物品、器械入园。
2、严格的接送制度
在大多数幼儿园里,家长接孩子时必须持有接送卡,经门卫核实后方可出入幼儿园。委托他人接送时,需要事先通知园方。
3、安全预案
针对火情、停电、设施设备损坏等情况设有完善的预案,制定安全疏散演习计划,让孩子熟悉安全疏散线路。
4、膳食安全
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食品有专人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生、熟板,洗涤池(盆)与洗菜池(盆)严格分开。
5、设施安全
园舍建筑的边沿及拐角处处理成圆滑角,楼房加有防护网,电源插座与地面距离不少于1米,有必要的消防器材。
6、定期的安全检查
消除园舍、活动场地、活动器具、玩具、用具的安全隐患。
7、定期体??
入园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合格后方能入园。入园后,每年体检一次,离开园所3个月以上或有肝炎接触史的孩子经体检证实健康后方能回班。
8、健康、专业的工作人员
幼儿园的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体检合格才能上岗。从事饮食工作的人员要接受有关儿童营养及食品卫生方面的专门培训。
9、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会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增加孩子的自护能力,比如,“开门、关门要小心”,“安安全全过马路”、“着火了怎么办”等。
(二)安全教育的支持者——家长、社区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保障儿童的安全,这不仅仅只是幼儿园及教师的任务,家长和社区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家长的沟通,社区资源的共享等都是幼儿园安全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许多到国外幼儿园参观的中国教师看到外国孩子拿着锯子或斧头等尖利的工具正在认真地敲着钉子时,都会瞪目结舌、惊叹不已:因为这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使教师提供这些工具,家长也决不会同意孩子使用。这就是我们的家长与国外家长在“什么对孩子是安全的”这一问题存在的观念上的差异,这就是导致了与家长沟通时的不同成效。
(三)幼儿园意外事故出现后怎么办?
宝宝在幼儿园发生意外事故,是妈妈觉得伤心,幼儿园老师觉得棘手的事情。虽然谁都不愿遇到这个问题,但是一般的碰伤、摔伤等,在幼儿园里还是时有发生。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对幼儿园来说,不允许有重大伤害事故发生,比如:大骨折、大外伤(有后遗症)、轻度烧伤等。一般的责任事故也不能出现。实际上幼儿园事故的发生率是很低的,但一旦发生了,对家长就是百分之百地无法交代。虽然妈妈自己带孩子活动时也会发生意外,但幼儿园方面,即便是宝宝受了很微小的轻伤,对带班老师的考核也是非常严格的,对老师的评选、晋级通常会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最好的老师可以保证教学几十年从没有被家长投诉,但不敢保证几十年教学中她所教的孩子没有被磕碰的。
问题分析:宝宝在幼儿园发生事故的原因,不外以下几种:
1、幼儿园里存在一些不安全隐患。硬件上的有:用具用品放置不当,玩具设施不符合安全规范,门卫管理疏漏,房屋建筑不适合幼儿活动等。软件上的有:老师教学经验少,组织活动的能力差,该提示的没提示。个别老师安全意识淡薄等。
2、宝宝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大脑对身体动作变化不能做出相应的灵活反应。还有,宝宝生活经验缺乏,对自己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没有预见性。
3、妈妈的错误观念为宝宝安全留下隐患。有的妈妈热衷于给孩子扮酷,给孩子穿上厚底鞋、紧身裤等,使孩子活动不便,活动时易失去平衡。也有的妈妈为了省钱,给孩子穿大了好几号的鞋子,也使孩子容易摔倒。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很多时候不知道危险。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做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在社会实践中,对幼儿园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彻底的调查,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幼儿园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警钟还须长鸣,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积极开展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教育,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安全保卫工作水平,以促进教育事业以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调查时间:xx年x月——————xx年x月
调查地点:麻虎镇中心幼儿园、城关镇中心幼儿园
调查对象:小、中、大班部分幼儿
调查人:贺兴艳、闻小蔓、熊丽丽、冉广华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格教育依赖于岁之前培养。”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个性,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在家庭中,大多数独生子女,享受众星捧月般的待遇,使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骄蛮、脆弱、无责任心等不良道德意识。在幼儿园,由于重智轻德思潮的影响,幼儿的品德教育存在严重缺失,这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在众星捧月、重智轻德影响下,形成很多幼儿不良的品行,现在危及家庭,将来危及社会。因此,我设计这次问卷调查。
(一)对象:小、中、大班部分幼儿。
(二)测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三)测查步骤:
1、拟定调查的内容:“—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因此,我设计了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品德教育行为习惯问卷调查表,这份调查表的内容具有通俗性和代表性,通过这次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当代大部分幼儿的品德教育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拟定调查的题目;我的`选题是以我们对幼儿家庭教育目标、内容、组织方式与策略、家庭教育环境等的了解认识水平进行部分调查,调查表共设计了道选择题和道问答题,这道题均根据幼儿平常生活所提出的问题。同时,随机选取我园幼儿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反思、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做准备。
3、各班级分发问卷调查表;并强调如实填写,按时回收调查表。
小班: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小班的幼儿。共发放问卷调查表份,收回有效问卷份,回收率为xx%。 在回收的 份答卷中,可以看出,这些问题在家长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我们在对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对家长的答案做了归纳进行了分析。
1、小班幼儿在上幼儿园后,习惯有所改进,但还有xx%的幼儿在家吃饭、饮水、洗手、穿拖鞋等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能安静吃饭,喜欢东张西望、挑食等;不主动喝水;在洗手时不能按正确的方法进行;穿、脱鞋没有次序,方法不当等。
2、有xx%的幼儿回家后仍能做到懂礼貌。见到客人和长辈懂得主动打招呼,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您好”等礼貌用语。还有个别幼儿需要家长提醒。
3、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xx%的幼儿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爱抢,不懂得合作。别人遇到困难也很少主动去帮助他人。
4、有xx%的幼儿过马路时听大人嘱咐,靠边走,不乱跑。还有小部分幼儿不愿让大人拉着过马路,我行我素,随手乱扔垃圾,不保护环境。
5、xx%的幼儿诚实、大方、知错认错。能够诚实的回答家长的问题并能承认自己的错误。
中班: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中班幼儿。问卷发放份,回收份,回收率为xx%.本问卷分为选择题和简答题。本次问卷内容分为热爱祖国 、讲文明讲礼貌 、诚实 、勤劳勇敢 、学会感恩 几大方面,家长部分把选择题做完了,少部分家长把问答题做了。
1、中班幼儿xx%会正确使用餐具,安静独立进餐,主动地喝水。
xx%安静入睡,乐于学习穿脱衣服,不蒙头睡,不吮手指。xx%能自己吃饭,帮助大人倒垃圾、搬椅子等。xx%东西放在固定地点,不随地吐痰,不躺着看书。
2、会谦让,会等待与合作,愿与别人分享玩具、食物与快乐。勇敢坚强,乐于帮助他人只有xx%幼儿能做到,大部分幼儿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也与家长的过多包办主义、溺爱有密切关系。
3、大部分幼儿都认识五星红旗,占xx%。
4、在礼仪方面,xx%幼儿都比较有礼貌。
5、在成人的提醒下,在公共场所知道遵守秩序,不乱跑、乱喊。过马路小心,听民警的话逐渐知道遵守交通规则,xx%幼儿都能遵守交通规则。
6、xx%能做到诚实大方,不骄不躁,言行一致、懂事不任性。大部分幼儿是很诚实的,但大多数会任性,对家长耍脾气。
大班: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大班的幼儿。共发放问卷调查表份,回收有效问卷份,回收率为xx%。 在回收的份答卷中,可以看出,大班幼儿相对于小、中班幼儿在生活习惯上有了很明显的进步,大班幼儿毕竟上了两年幼儿园,在生活和礼仪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明显问题,因此我们在对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对家长的答案做了归纳进行了分析。
1、大班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了两年后,日常生活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据统计:还有xx%的幼儿在家吃饭、饮水、洗手、安静入睡等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能安静独立进餐,喜欢边吃饭边看动画片;挑食不爱吃青菜等;不主动喝水;在洗手时不能按正确的方法进行等。
2、有xx%的幼儿回家后仍能做到懂礼貌。见到客人和长辈懂得主动打招呼,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您好”等礼貌用语。还有xx%的幼儿需要家长提醒才知道懂礼貌。
3、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xx%愿意分享,还有xx%的幼儿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不会谦让,爱抢,自私自利、不懂得合作。别人遇到困难也很少主动去帮助他人,还有xx%的幼儿是有时会合作分享,帮助别人。
4、有xx%的幼儿过马路时听大人嘱咐,靠边走,不乱跑。还有小部分幼儿不愿让大人拉着过马路,我行我素,随手乱扔垃圾,不保护环境。
5、xx%的幼儿认识国旗国徽、知道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还有xx%的幼儿认识国旗、不认识国徽。
6、xx%的幼儿诚实大方、不骄不躁、知错认错、懂事不任性。能够诚实的回答家长的问题并能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有xx%的幼儿经常任性、不懂事,耍小孩子脾气。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
牡丹江市林管局幼儿园全园教师
谈话法
1.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测查的题目。
2.分别以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测查,同时,对园内教师1998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1.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2.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3.从1998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2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4.6%和46.6%,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25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8%。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85.5%。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1.根据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测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就是幼儿发展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具有预设和生成的双重属性。要充分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价值,必须充分理解和把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确立生成理念。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理念比预设理念具有更加深远的价值。
[1]幼儿园教育活动观要与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决裂。[2]的活动观转变。这是现代生活世界观所蕴含的“一切将成的生成性思维”。[3]它认同的是差异性、不确定性,倡导多元、创造与自由,从而对现行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解构与批判。幼儿园教育活动过于注重预设而无生成的理念,活动目标是预设的,选择的内容是客观的永恒的文化知识。[4]幼儿园真实的教育活动由于幼儿及情境的因素,以及互动式交往活动的深化,活动过程充满着无数变化的因素,活动进行的不可预知性就意味着过程的创造性。既然过程是创造的,本质是生成的,那么。不同的过程、同一过程在不同的时间便会有不同的本质,这样。差异个性便会存在。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应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尽可能地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需求,使他们在活动中都能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一性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奉质的生成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本质上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而设置的。活动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过了这些界限,那接踵而来的或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积,而这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性使命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应是唤醒、提升个体的自我意识,培养文化创新的能力,营造公正社会文化,而不是客观化知识的传播,对幼儿的教育活动而言,活动总是现实的、真实的、及时的、当下的活动,总是教育要素在特定情境中、在时空上的意义联结。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由于受师幼之间的交互作用、内隐思维活动、精神活动以及外显的操作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活动总是伴随着无数的非预设性、不确定性、动态性。体验、顿悟、灵感等为超越预设性的教育目标提供了现实的基础。这便产生了新的体验和新的价值,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生成性运行机制
幼儿的现实生活并不是处于封闭的、完成性状态,而是处于开放的、形成性状态,稳定、平衡是暂时的,而变化和重构是经常性的。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自组织”的机制,能够自我调整和不断变化,从而不断地从无序状态达到更高层次的、更具有适应性的有序状态。活动的运行是一种开放的形成过程,教师和幼儿是参与活动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既是活动的传递者、吸收者,同时又是活动的开发者与创造者,活动的开发过程与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合二为一的。因此,活动的动态性、发展性特征改变了预成活动计划性的实践范式,揭示了预成活动接受式教学的弊端。教师应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随时调整目标,并将这种目标转化成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应为幼儿创设探究环境,激发幼儿更主动、更自由地去参与活动。幼儿通过在多种活动中自主操作材料、体验、发现,充分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究、创造,从而获得了有关周围世界的直接经验,促进了他们的能力形成和个性发展。
(一)生成性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对思维方式的诉求
生成性的教育活动崇尚一种生成性思维方式,反对用非此即彼和绝对对立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处理教育活动中各种复杂的关系问题。教育活动面临研究视角的转换问题。教育活动要从“实体思维”转到“关系思维”。使得原本就是复杂的矛盾体实现生成和发展。要将研究的视角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对过程的平面化描述发展到生成的立体性动态描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要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注重个性而反同生成是现代哲学的最强音,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改革的强烈呼唤。生成理念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理念,是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式;重视生成性的教育活动,是克服幼儿同教育小学化和功利化倾向、促进幼儿园教育活动理念变革的主要策略。
20xx年x月x日至今,我在xx市xx幼儿园进行的教育实习。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坚持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实习学校的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班主任及教学的每一项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实习生,能够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并且和其他实习生一起团结合作完成实习学校给予我们的任务。
经历了在幼儿园的生活,让我初尝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酸甜苦辣。回顾和我的学生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不禁想起自己的幼儿时代,也深感如今的学生比我们过去多了一份顽皮,一份灵活,一份大胆。学生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强,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在学生中树立起好老师的形象,还需要走一段不寻常的摸索之路。在实习期间,我的主要任务是班主任工作和课程教学工作。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间力量和骨干分子,对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班主任又怎样使自己的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上档次呢?实习期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有这样一个认识,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实质上是一个与学生实行心理沟通的过程,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到有的放矢,方法得当,才能达到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对教师的工作给予配合支持的目的,从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1、初步获得组织幼儿教育、教学的方法,培养从事幼教工作的实际能力。在学校的四年里学习到很多理论知识,但没有实践一切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人可以在空中架起楼阁,楼阁必须有坚实的地基,而我的坚实地基则是教育实习所积累的经验。
2、进一步熟悉幼儿园的全面工作,加深对幼儿园教育任务的理解。在学校上学的我们早已习惯学校的作息与被别人教育的角色,到幼儿园后,每天的流程还是要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才能很流畅的进行下去,而且,当我站在教育者、老师这一岗位上时,我知道我的责任更重大了,我要带给幼儿的究竟是什么?难道只是教会他书本上的知识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个人95%的习惯养成是在5岁之前,幼儿在幼儿园最重要的并不是他学会了多少本领,而是他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点对他今后的入学乃至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3、增强热爱幼教工作,热爱幼儿的思想情感,增强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幼儿园老师”,多少美丽的光环,但它很重,因为她必须要有爱心、耐心、细心、事业心、责任心,所以她必须付出加倍的爱,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一个普通的幼儿园,一个小型班也有十七八个幼儿,面对这么多的幼儿,要做到不落下每一个,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幼儿园为每一位幼儿编写了“成长档案”,老师们在填写档案的时候可以更加了解每一位幼儿的个性特点,每个月都可以看到他们的成长,也让老师和家长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
4、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地综合运用于实际教育工作。在实践中检验、巩固、提高、丰富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初步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在学校老师只是问你件事应该放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进行比较合适,怎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但在幼儿园似乎并不怎么行得通,只有当你了解本班的幼儿,了解他们针对某件事情可能会做出的反映,才能定出合适的发展目标,把教育与实践较好的结合起来。
5、了解当前幼儿教改动态和社会对当前幼儿教育的要求。明确幼教工作的重要作用及今后的努力方向。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幼儿教育也不例外,作为一名幼儿都,不仅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幼儿,使幼儿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1、作好计划,繁而不乱
班主任工作繁重异常,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在开展班主任繁重的工作之前,应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了解学生,交流沟通
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定要了解班上每一位幼儿,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我作为一个实习班主任,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不了解,于是我利用见习的前三天,通过找原班主任了解情况,开班干部会议,找学生个别谈话,悉心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主体思想,学习现状,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和后进生。同时,还通过批改周记、作文,中下午有空找学生聊天,晚自习随堂自修或备课,深入班级,广泛接触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沟通。通过以上方法,我逐步了解了班内每一个学生,为做好班级辅助管理工作做好了准备。
3、做好自己,为人师表
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及综合素质还不成熟,思维不稳定,情感脆弱,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很感兴趣,有自己一定的看法,但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无论是在穿着打扮方面,还是在言行方面,无论是在教学能力方面,还是在个人修养方面都以一名正式老师、班主任的身份要求自己,在班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支持。只有尊重自己、为人师表的老师,才能从学生那里得到爱戴与尊重,在班中建立起学生对自己的威信,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4、尊重学生,贵在坦诚
在管理班级上,应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彼此无高低、尊卑之分。老师在建立威信的基础上,应该与他们平等、友好的相处,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出现问题时,不要采用强制手段,高压政策来解决问题,而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是为教育学生而惩罚学生,换句话说,惩罚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
5、钻研教学,发展自己
要教会学生知识,首先自己要有知识。常言道:“要给人家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实习期间,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应首先把自己的学科教学搞好,积极钻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班内学生喜欢上你教的课,进而喜欢你、佩服你,使自己的教学得到学生的认可,这对于班主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当一名好的幼儿教师更不容易。在此次实习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师范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深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以便全身心投入将来的教育事业。
目前,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数学运算等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教学内容纳入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甚至把幼儿园的学前班办成了“小学预科”班。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办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做法,需要教育部门下大力气加以纠正。
曾有新闻报道,广州某小学在今年的“幼升小”入学考试中,出现了这样一些试题:“4-1在什么时候等于5?”“哪个词既是它的反义词又是它的近义词?”“17-18+19+20=?”许多试题不但孩子答不上来,连家长也被难倒了。面对这些试题,我们忍不住要问:“这些知识,孩子如果都知道的话,那还有必要上学吗?难道在幼儿园提前学习掌握小学知识,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了吗?”
学不完的知识,孩子变成小学预科生;课外辅导班成负担,孩子害怕上小学;被迫学习成压力,孩子拿桌子出气,等等,这些现象说明幼儿教育问题多多。
1.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地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2.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时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他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4.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
首先,是广大不懂幼教规律的家长的错误需求。当孩子回到家时,多数家长最先关心的就是:今天在幼儿园吃没吃饱?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今天认识了什么字?背了几首诗?……当家长把这些方面作为考查幼儿的主要发展时,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幼儿的自我为中心和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之路。
其次,有些幼儿园办园目的不端,违心去搞小学化。许多被学生家长叫好的幼儿园的办园“秘诀”就是多凸显孩子的外显行为,如语言、识字、英语、速算、早期阅读、体育专项训练等,因为这些方面周期短,在孩子身上见效快,家长能看得见、摸得着。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兴趣、智力潜能等方面的培养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易在孩子身上迅速体现,因而幼儿园就“避重就轻”,以博得家长的满意。
再次,有些教师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因素。缺乏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倾向于管理、教学小学化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业务研究部门监管、培训不够,也是造成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原因。
1.加强对幼儿教育的行政监管
幼儿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幼儿园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广泛的关注、理解与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监督管理,切实发挥监管与扶持的职能。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为改善办园条件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支持;另一方面,要给改制幼儿园提供政策性援助,使幼儿教育在进行成本核算后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这是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根本。
2.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幼教理念
正确的幼儿教育是以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幼儿教育要以幼儿为中心,要把幼儿当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切实贯彻“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入学准备理念,当前国际流行的.入学准备教育包括五大领域: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语言发展、认知和一般知识、情绪和社会性、学习方式。幼儿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3.注重教师专业素质培养
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开展各种培训,帮助教师践行以下观念和行为:一是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等;二是幼儿是用“行动”来思考,靠“感官”来学习的。教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和尝试。要使教师能够真正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和主体性的发展,将教学目标与多方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教育行为上避免“小学化”现象。
4.统一课程设置,编撰标准教材
目前,学前班课程设置大多照搬小学,教材编写不规范。有的编撰出版者功利思想严重,只注重效益,对教材胡编乱印。有的幼儿园直接选用一年级课本,这种教材并不适用于学前教育阶段,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士统一编撰科学、适用的学前教育教材。
5.加强家长教育,摆正家长幼教观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的牵制,可以利用幼教专家讲座、大众传播媒体、家园合作等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理念,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幼教态度,从而使家长淡化对幼教的功利心态。
姓名:
学号:
专业:教育管理专科
教学班: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本调查研究表明农村幼儿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实施等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为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课程;农村;幼儿园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学前教育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为了抓住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加速课程改革步伐,建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模式,我们对宁波鄞州区所有农村幼儿园的课程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对象为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集体园14所,私营园165所(六星级1所,五星级4所,四星级3所,三星级15所——我们将幼儿园分成6级,六星级为最高)。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0%。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宁波勤州区农村幼儿园现有的课程模式有:分科教学模式、综合主题教学模式、单元主题教学模式、集单元与综合主题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四种。综合主题模式占50%以上,选用的教材大多为浙江省省编教材(新旧均用)。园本课程的研究则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开展的占50%,构想中的占40%,尝试中的只占10%。可见,我区农村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已成多元化状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基本观念已得到认同,特别是浙江省编《幼儿园课程指导》中的“综合性主题教学模式”已被广泛运用。
与此同时,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课程设置和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一)对课程本质理解的片面性
1。课程即学习科目或教材
这种对课程的理解源于传统应试教育,是“学校式教育”的真实反映。在访谈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答:“你们幼儿园开设了什么课程啊?”“语言、数学、常识、音乐、美术……”可见,在教师眼中,课程是具体学习科目的总和。教材成了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教师只是教材与幼儿之间的媒介。
这种理解虽然把握住了课程的主要问题,但却目光狭小,只重视“教什么”,没有关注“为什么教”以及“怎么教”;只关注孩子的认知学习,忽略了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发展,忽略了幼儿在生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直接经验。
2。课程即学习活动
“课程即学习活动”的观念受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对“课程即教材”一说的反思与批判的影响,但由于经验与理论的不足,一些幼儿园片面地将课程理解为幼儿的学习活动。这一认识在星级幼儿园中尤为突出。在对这些幼儿园的访谈中,当问及“什么是课程”时,很多幼儿园表示开展了很多实践活动,如自制点心、大带小、种植小树等&也有的幼儿园认为他们很重视幼儿的操作,开设了实验室,让幼儿在操作中发展;还有的幼儿园将区角活动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幼儿园将“课程”理解为幼儿的学习活动,和前者相比,能重视幼儿的经验,注重幼儿的需要、兴趣,不仅关注了“教什么”,也注重“怎么教”,可以说是一大进步。但这种理解往往容易将注意力引向表层——活动的形式,视活动本身为目的,而忘却了活动的宗旨。过分强调从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主体地位,也不能完全反映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学习的本质特征。
(二)将课程实施局限于上课
从下表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将课程实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他们往往将一日活动安排得满满的,总想一口气将孩子喂成一个大胖子。在这一日活动中,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就有7个,时间长达3个小时之多,上课时间占幼儿在园时间的40%。而即使在最注重学科教学的前苏联幼儿园,大班作业教学的时数也仅为每周(六天)15节,计7。5小时,约占幼儿在园总时数的17。8%。我国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规定大班每周12节,计6小时,也只占幼儿在园总时数的16。7%。由此可见,幼儿的学习时间大大超标,一天中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叫孩子如何消化得了?在此,教师虽然将课程理解为“活动”,但这种“活动”显然只是教师传播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孩子的主动学习与情感体验。
(三)非常重视兴趣小组活动
从抽查的27份调查表中我们发现,有18家幼儿园开展了兴趣小组活动,占67%,开展的科目有:书法、美术、珠心算、舞蹈、器乐、英语等。其开设的原因:
1。将兴趣小组作为课程改革的旗帜。在访谈中了解到,很多幼儿园将兴趣小组与特色课程的开展联系起来,将之作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后,“以人为本”,培养个性化幼儿成为教育的热点,在这一形势的影响下,各个幼儿园片面地认为兴趣小组是培养和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惟一途径,因此纷纷开设了兴趣小组。
2。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加之经济上也宽裕了,他们为了弥补自己受教育的不足,因而想方设法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于是幼儿园的兴趣小组也就越办越兴旺。
3。经济上的诱惑。兴趣班的收费一般每学期在100~280元不等,农村幼儿园教师收入不高,这对幼儿园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四、讨论
(一)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本质的理解,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对课程本质的不同理解影响了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改革不在于追求表面的教育形式,更不在于知道几个课程概念,而在于建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简单地说,必须明确:我们到底应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即确定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取向,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其中教育价值取向是核心,教育内容是支柱,教育组织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幼儿园教师认真学习幼教理论,反思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不同教育思想对课程模式的影响,树立起正确的课程观,才有可能设计出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课程。
(二)调整农村幼儿园的布局,加强园本资源、地方资源开发,促进园本课程的建设
农村幼儿园分布零星,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且大多数规模小办园条件差,从而给课程改革带来很大阻力。因此,应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整体布局的调整,进行定期评比、考核,促使幼儿园日趋规范,上规模,从而为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奠定扎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可能在经济条件上不如城市幼儿园,但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地方特色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陈鹤琴先生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应着力于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逐渐构建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课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是关键因素。从对该区教师队伍的调查中了解到:在抽查的880名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83名,占20%;中专512名,占58%。其中,高级教师32名,占4%,一级教师124名,占14%,二级教师43名,占5%,未定级的为77%。由此可见,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任教年限来看,20xx年以上有168名,占19%,5~20xx年167名,占19%,5年以下513名,占59%。由此可见,教龄长、有经验的教师紧缺,教师队伍相对年轻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年人均收入不高(平均不超过2万),又缺乏进修、外出学习的机会。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专业成长,也削弱了改革的力度。
教师培训仅仅局限于教师个体的职业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工匠型教师”转型为“专家型教师”。这种教师角色的关键特质之一就是会“反思”与“合作”。因此,我们建议建立各级业务部门主管、以中心幼儿园为网点、各幼儿园共同参与的网络辅导体系,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校本教研和园本培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其课程研究与实施的能力。
(四)加强政府部门对农村幼儿园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教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就没有稳定的教育质量。该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年人均收入低,与该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部门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规定,努力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福利待遇,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之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的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去。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