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事心得体会参考5篇

 2024-11-16 21:08:32

摘要:我们写出一篇出色的体会之后,往往可以得到读者的赞同,优秀的心得体会是需要经过仔细地推敲的,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感恩的事心得体会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感恩的事心得体会篇1今天距离上第一节历史课已经过去了三天。到现在为止,我上过了四个班的十节课。三天下来

我们写出一篇出色的体会之后,往往可以得到读者的赞同,优秀的心得体会是需要经过仔细地推敲的,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感恩的事心得体会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感恩的事心得体会篇1

今天距离上第一节历史课已经过去了三天。到现在为止,我上过了四个班的十节课。三天下来,我在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个班都有不同的收获、感想与反思。

四个班分为两类,一类是特别活泼的,是11、12班,一类是较内敛的,是13、14班。接手11和12班级之前,就听舍友和办公室的教师说过这两个班的课堂纪律情况。三天下来,我发现他们虽然调皮,但是大部分也还是会跟着我的步伐,在我的引导下积极回答问题。或许是因为实行了小组积分制,学生回答问题格外的积极,所以整堂课下来也较为顺利,除了极个别的学生比较不服管教外,整体还是可以的。对于这一点,我还是比较庆幸的,因为即使我管教不了特别调皮的学生,但是还有两个极为负责任的班主任协助我,这样就为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帮我解决了部分难题,我也能继续轻松地授课。

相较于11、12班来说,在内敛的13和14班授课时,也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收获。第一次上课前,我其实已经在13班听过课。因为舍友孙婉庆也和我教授一样的班级,所以我决定提前去听一节舍友的地理课,从中吸取一些经验,学习她的优秀之处,同时也提前观察一下我未来的学生,简单地了解一下他们的课堂情况。我坐在教室后面,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这两个班与11、12班的课堂纪律和氛围的差异。13班的学生很听话,回答问题也较积极,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坐在我旁边的最后一排的一个男生,几乎每个问题都会举手,即使不举手也会跟着老师回答问题。总而言之,他上课极其认真,回答问题极其积极,所以我特别注意了他。当我接手13班第一次上历史课时,却发现那位学生不再积极,反之表现得很无精打采,甚至不愿意抬头。我不知道他是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呢,还是对我教授的历史课不感兴趣。不管是哪种,我觉得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打击” 。正当我打算要和他谈一下从而解答我内心的疑惑时,他主动跟我提了意见。他说:“老师,您上课可不可以大点声,能不能把那些捣乱的学生赶出教室,我都听不见您说话。” 通过他的话我知道了问题所在:其实不是因为我说话声不够大,真正的原因是我管理班级不严厉,太过纵容调皮的学生而忽视了认真听课的学生。其实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在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也正在学生的建议下和班主任、纪律委的帮助下努力改进。

与此同时我也在不断发现自己授课时存在的问题。从第一次的坎坷到逐渐适应历史授课形式,并在平时积极备课,完备自己的知识。渐渐地我发现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现在我很感谢学校能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接触历史,我才能从中发现不一样的乐趣。

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投入到教学中,你真的会发现事情并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糟糕,相反,你还会收获美好的体验与回忆。

感恩的事心得体会篇2

明天就是感恩节了,在今天的晨间谈话中和孩子们一起聊了聊感恩节。问及什么是感恩时,孩子们都似懂非懂,只有一个小女孩子站起来说:“感恩就是回报,就是报答对你好的人。”是啊,有的孩子们索取的太多,得到的太多,根本就不懂得去回报去付出。所以现在的父母在给孩子们爱的同时也要让我们的孩子对别人付出爱,只有付出了才会有回报。

这些年来,各种泊来的洋节很多,而且很受一些人的追捧,特别是那些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并热衷于过什么洋节。这个看似时尚的洋节,我对她却颇有好感。是的,无论你是洋人还是国人,我们都要学会感恩,人人都要懂得感恩。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富有爱心,当有人需要提供帮助的时候,你才会出手鼎力相助。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否则,就象我们有个寓言里说的中山狼一样恩将仇报,将会为世人所唾弃、所不耻。可生活中恰恰有些人从来不想为别人做点儿什么,反而总报怨别人对他做得不够,总感觉别人对不起他,别人欠他什么,常为别人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要求而不满、而忿忿不平。整天生活在埋怨和喋喋不休中而不能自拔。这种人心态永远无法放平,每天像个怨妇,只能是自生烦恼,一个对别人充满企图和欲望的人永远无法获得快乐。

古人云:“静坐常思已过”。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常想想,我们究竟为别人做了什么,而不要总要求以我为中心,人人都应该为我做这做那,不要只求索取,要乐于奉献。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我们就会对别人多一分宽容和理解,多一分关爱和照顾,少一分报怨和责怪,生活中就会充满很多的快乐。

当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不管是否相识、不管是否有回报、不管对自身是否有利,你都要义无反顾,挺身而出。这是做人起码的准则和道德标准。

我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在这样一个温馨的日子里,为父母、为姐妹、为老师、为同事、为朋友,为了一切我所认识和熟识的人。我要感谢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赋予我生命,让我有机会回报社会、享受人生;还想感谢姐妹:让我有机会与手足一起享受亲情;还得感谢老师:教我学习知识文化,为我开启童年的懵懂;还要感谢我的孩子:让我有机会体验做母亲的艰辛和快乐,享受天伦;最后感谢所有给予我无私帮助的人们:让我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个世界是那样美好和纯真!让我们一起感谢生活:让我不只体验人生的苦辣酸甜,更有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

感恩的事心得体会篇3

寒假期间,我在家里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拖地,洗碗,浇花,叠被子,收拾房间……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帮爸爸理发,虽然家里现成的剃发机,看似在头上推几下就能搞定,但真正实施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易行。我拿着剃发机前前后后地在爸爸头上推动着,然而那一撮撮头发却像和我故意作对似的挺立在顶端,一动不动。我一会儿使劲地用扯的,一会儿又改用拉的,却半点效果也没有。“你别急,理发要有耐心,你要把握好力度,轻轻地推动机器。”听了爸爸的话,我换了一种方法,不像之前那么急躁,而是缓慢地,沉稳地推动机器,这一招果然见效,很快,头发就剃下来了。

寒假家务劳动让我体会到平常爸妈的辛苦,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必须要有耐心,有方法,才能把事情做好。

感恩的事心得体会篇4

感恩节,美国和加拿大节日,由美国首创的,原意是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常在这一天感谢他人。在这个社会里,谁都没有只索取而不付出的权力,人人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师、朋友、他人、学校和社会的恩惠,人人都需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一切。让同学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对待父母或者老师,朋友或者对手,快乐或者悲伤,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那么,他们就会明白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当你心存感恩,生活也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

我们今天的活动主要是让很多同学参与活动,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在新老食堂的门口设立位置进行宣传活动,让同学们对感恩节了解的更多,并且分发爱心小卡片,让同学们写出自己要感谢的人并且写下地址,我们会在这周将她们感谢送到!我们活动主要是两组,一是制作卡片的,二是宣传分发卡片的。制作卡片的努力地制作,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满意的卡片。而宣传分发卡片的面带微笑,用他们极高的热情去感染其他的同学。有很多的同学来写爱心卡片,开心地写着,有的写给辅导员,有的写给老师,有的写给同学。其实卡片上每一句话都是他们的心声,体现了他们的感情。其中印象很深的就是几名同学写给他们辅导员的,第二天是他们辅导员的生日,送去了他们的祝福。虽然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但是送去了感谢和祝福。收到的人看到卡片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这次的'活动总的来说效果挺好的,通过这次感恩节的活动,大家更多的了解感恩节,并对它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常说的“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其实也不全对,心意比什么都重要,意义更重大。我们的宣传活动做的很到位,同学们都很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将他们的感谢送到!影响还是挺大的!但是这次活动我们没能做到很好,卡片没有充分的准备好,以致于后面为了赶时间,做的不是很好看。各个部门应该更多的人来参加活动,我们的活动就会做得更大。

感恩的事心得体会篇5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一横老师感恩教育报告会,报告会十分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老师在台上先说了我们在学校不光是学语文,学汉字;学数学,学计算的。我们学习的更多是德、智、体、美、劳。德放在第一位。一个人如果有德无才,可以慢慢学习,但如果无德有才,对社会危害是很大的。然后他又说因为一横老师很忙,没时间来学校。所以就给我们放了一横老师的电脑视频演讲。

看了这个报告后,我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惭愧。因为我明白了我在家以前的所作所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父母的感受,我深感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家庭。

母亲带我来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并且用她的身心养育着我,爸爸辛辛苦的工作供我上学。可是在以前我不知感恩父母,还时常埋怨他们。让他们生气。经常为爸爸妈妈的严厉要求而提出抗议。譬如,妈妈有时让我写完作业,并检查没错误后才让我出去玩;考试出现了错误,妈妈总是唠唠叨叨的说了一遍有一遍。对这些我总是表现出反感的态度。可是听了一横老师的演讲,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爱。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我们健康茁壮的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一辈子也报答不了的。父母对我们的爱是非常伟大的。作为我我们每一位小学生,我们一定要理解父母感恩父母。

这个报告会非常感人,他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感恩。以后我会时时刻刻怀着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24 聚查文案 文章均为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整理,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675289112@qq.com

页面耗时0.0606秒, 内存占用1.78 MB, 访问数据库16次

皖ICP备20230060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