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解决问题教案5篇

 2025-01-19 12:46:42

摘要:教案的提前准备,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更从容地进行教学调整,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数学解决问题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能理解发芽率、出粉率、合格率等

教案的提前准备,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更从容地进行教学调整,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数学解决问题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能理解发芽率、出粉率、合格率等这些百分率的含义。

2.能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对一些百分率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黑板、口算卡片。

?参考的有关数据】

稻谷出米率约72% 小麦出粉率约85% 棉子出油率约14%花生仁出油率约40% 油菜子出油率约38% 芝麻出油率约45% 蓖麻子出油率约45%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口算比赛:(时间:1分钟)

5/6―1/2 3/10×2/9 1―1/4 4/5÷1/5 4/5÷4/3

5/8+3/4 7/12×4/7 7/8+1/4 1/5+1/3 3/4÷5

想一想,根据自己的口算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2.学生根据自己的口算情况口答“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3.提出问题:能否将“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改成一道百分数应用题呢?

(校对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情况,错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

活动(二)相互合作,探究问题

t;一>初步感知

1.学生尝试解答各自的“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和“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

2.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解法相同,关键是找准单位“1”,所不同的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计算的结果要化成百分数。

t;二>共同探讨

1.师: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用很广泛,如前面说到的你们在口算比赛中,各自“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这是你在这次口算比赛中的正确率,“做错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就是错误率。像这些正确率、错误率等我们通常称作“百分率”。你能举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吗?

2.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举例的同时要让学生说说他所举百分率的意义。

板书学生所举的百分率及其含义。如:

合格的产品数 发芽的个数

产品的合格率= ────────×100% 发芽率= ───────×100%

产品总数 种子的总数

3.尝试解答例题:

(1)出示课本例1和例2的条件:

例1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20人, ?

例2某县种子推广站,用300粒玉米种子作发芽实验,结果发芽的种子有288粒。 ?

(2)完成第113页的“做一做”

活动(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口答:

(1)2是5的百分之几?5是2的百分之几?

(2)用 1000千克花生仁榨出花生油380千克,说出求花生仁出油率的公式,并算出花生仁的出油率。

2.判断:

(1)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105%。

(2)六年级共98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六年级今天的学生出勤率是98%。

(3)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

3.课堂作业:

1.我国鸟类种数繁多,约有1166种。全世界鸟类约有8590种。 ?

2、根据我班同学的情况,先编一道百分数应用题,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解答。

活动(四)全课总结

1.学生谈谈学习本课后有什么收获,说说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方法是怎样的?这类应用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有什么关系?

2.学生谈谈今天所学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

活动(五)补充练习

1.判断题。

①五年级98个同学,全部达到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98%。

②今天一车间102个工人全部上班,今天的出勤率是102%。

③甲工人加工103个零件,有100个合格,合格率是100%。

2.应用题。

①六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今天出席48人.求六年级一班今天的出勤率。

②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六年级一班同学一共做了400个题,结果有错误的题16个,求错误率。

3.作业:结合练习二十九第6题进行课外调查。

?教学反思】

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使乏味的数学变得生动,鲜活,有意义。。注重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习效果很好。

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5页例4及55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熟悉的生活事例的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认识他们吗?请你说出它们的名字。如果按这样的顺序继续排下去,紧挨着懒羊羊后面的会是谁?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用找规律的方法知道了紧挨着懒羊羊后面的应是灰太狼,那第39个会是谁呢?

师:其实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学习“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揭示课题)。

二、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

1、出示数学信息:

提问:根据图中这两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根据学生回答,将问题补充完整。全班连起来读一遍,请你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三一班有45人跳绳,每6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2)学生独立解答。(用练习本完成)

(3)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提问:竖式中“45”、“6”、“5”、“42”各表示什么?

(4)师:现在我们把数学信息“6人一组”改成“平均分成6组”,

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连起来读一遍。

生:三一班有45人跳绳,平均分成6组,每组有几人,还多几人?

(5)对比:

三一班有45人跳绳,每6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45÷6=7(组)3(人)

三一班有45人跳绳,平均分成6组,每组有几人,还多几人?

45÷6=7(人)3(人)

仔细看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生:算式是一样的。单位名称不一样,第1题每6人分一组,可以分成5组,还多2人,单位名称是“组”和“人”;第2题平均分成6组,每组5人,还多2人,单位名称就是“人”和“人”。

师小结:看来单位名称是跟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第1题的问题是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单位名称是“组”和“人”;第2题的问题是每组有几人,还多几人?单位名称就是“人”和“人”。

2、提问:刚才我们解决了三一班45人跳绳的问题,现在如果全校小朋友都来跳绳,还是每6人一组,分到最后可能会剩下几个小朋友?如果每5人一组,分到最后可能会剩下几个小朋友?8人一组呢?15人呢?

三、巩固练习

数学书55页做一做

(1)、小兰有20元,都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还剩几元?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四人各有15元,可以买些什么呢?出示学习要求,指名读要求并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3)、对比四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四、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拓展练习)

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能用不同的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重点:

能用不同的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综合运用所学小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让学生说一说,怎么计算小数加、减法。

2、计算下列各题。

1.3+5.4=

5.8-0.7=

4.3+1.9=

2.5-1.9=

请学生说说你是如何思考和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

请同学们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根据题意可知,小丽有1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花去6.8元后,她还想用剩下的钱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求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如果小丽想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她的钱够不够。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要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否够买笔记本和铅笔,首先要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多少,再计算出笔记本和铅笔的价钱,然后用小丽剩下的钱与笔记本、铅笔的总价进行比较,最后判断出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否购买笔记本和带橡皮的铅笔的方法与前面相同。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方法:

方法一:10-6.8=3.2(元)

2.5+0.6=3.1(元)

3.1<3.2,所以买铅笔够。

方法二:10-6.8=3.2(元)

3.2-2.5=0.7(元)

0.7>0.6,买铅笔够了

0.7<1.2,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

2.5+1.2=3.7(元)

3.7>3.2,所以钱不够。

4、对比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复习内容和例3、例4,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低位算起;都是满十进1,退1当十。不同点:教师应到学生观察例

3、例4,做小数加、减法时,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2、结合第97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说一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边提出问题边解答,师生互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同桌互相合作,用手中的学具进行估价编题,并说出解题过程。

三、作业设计

1、p98—99

练习二十一的第5—7题。

2、直接写出得数。

0.8-0.5=

0.7+0.4=

1.6+2.3=

1.9-1.3=

2.3-.3=

5.3+1.6=

0.5+3.1=

0.8+1.5=

3、动脑筋试一试。

7.□

6.□

-□.3

+□.5

3.5

13.3

四、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小丽有1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花去6.8元后,她还想用剩下的钱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求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如果小丽想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她的钱够不够。

方法一:10-6.8=3.2(元)

2.5+0.6=3.1(元)

3.1<3.2,所以买铅笔够。

方法二:10-6.8=3.2(元)

3.2-2.5=0.7(元)

0.7>0.6,买铅笔够了

0.7<1.2,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

2.5+1.2=3.7(元)

3.7>3.2,所以钱不够。

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估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正确估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看谁都能算正确。

800+700=1500 400+500=900

900-500=400 330+150=480

420-110=310 190-160=30

这些题目你们是 怎样计算的? 整百数相加、减,可以先把百位上的数 相加或相减;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 以转化成两位数的口算来算。

2、下面这些数接近 哪个整百数?

196接近 200 387接近 400

518接近500 221接近 200

二、探究新知

(一)阅读与理解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问题是什么?

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可以怎样解答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 影院有多少个座位,还要知道 六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二)分析与解答

你可以估一估。

把 221看成220, 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 把 239 230。 221 +看成 239得多少呢? 221>220,239>230, 220+230=450, 221大于 200 , 239 也大于200 , 221 + 239 一定大于 450 , 221+239 一定大于400,但还是 坐不下。 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三)回顾与反思

可以怎样检验? 221接近220,441-220接近220。一到三年级坐 下后还剩下大约220个座位,220小于239,四到 你的估算合理吗? 六年级就坐不下了。

三、知识应用

(一)想一想

你能按照前面的步骤 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 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196<200,226<230, 200+230=430, 430<441,坐得下。 196接近200,441-200接 近240,240和226相比, 足够大了。两个旅行团坐 得下。

(二)估一估

给同学们买面包用了647元。 给同学们买矿泉水用了232元。 买这两种食品大约花多少钱?

647+232≈880(元) 650+ 230=880(元)

答:买这两种食品大约花880元。

你还可以提出什么 数学问题?

买面包比买矿泉水大约多花多少钱?

647-232≈420(元) 650- 230=420(元)

答:买面包比买矿泉水大约多花420元。

(三)选一选

仓库里有货物712箱,已经运走了358箱,一次最多能运350箱。剩下的货物用这辆卡车能一次运走吗?

712-358 710-360=350

350=350 能运走。 ( )

358+350 360+350=710

710<712 不能运走。 ( )

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四、布置作业

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2、通过操作、观察和讨论,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比较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难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这类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习新课

1.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走进教室,发现值日生把教室打扫得真干净。我很想知道我们班与别的班级相比较,卫生成绩处于第几名?

生:第二名。

生:第一名。

……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出示表格)

生:我们班最多16面。

师:用统计表很容易看出各班的卫生成绩。

3.师:那你还可以知道其他班得红旗情况吗?(表格下面被树遮住)

生:二(2)班比我们班少3面,

生:二(1)班比我们班少5面,

生:二(4)班比我们班少1面,

……

4.师:知道他们班红旗比我们班少,可以算出他们有多少面吗?(补上问题)

学生计算。

师:为什么这样算?同桌讨论一下。

甲生:我是这样想的:二(2)班比我们班少3面,就是.我们班多,我们班的面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二(2)班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二(2)班多的3面,从16面中去掉比二(2)班多的3面,剩下的就是和二(2)班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二(2)班面数。列式:16-3=13(面).

乙生:我是这样想的:假设我们班和二(2)班同样多都是16面,再去掉我们班比二(2)班多的3面,也就是二(2)班面数。列式:16-3=13(面).学

出示课件。再请几个学生说一说思路.

5归纳.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你们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可以把较大数分成两部分,去掉比较小数多的部分求出比一个数少几的数;也可以把较小数假设和较大数同样多,再去掉比较大数少的部分就是较小数.因此,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

二、巩固练习.

师:比15少8的数是多少?怎样计算?

生:15-8=7,比15少8的数是7.

师:比30少6的数是多少?怎样计算?

生:30-6=24,比30少6的数是24.

(三)巩固反馈

1.拍手游戏.

(1)老师拍6下,同学们比老师少拍2下,同学们拍几下?

(2)同桌同学仿照上面的做法,进行拍手游戏.

2.出示书23页,做一做。

(1)国庆节促销,每个球优惠8元。

(2)让学生提出问题。

(3)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把思考过程小声说给同学听一听.

(四)合作练习

1、根据各国金牌数关系进行计算。小组合作完成。

标签:教案数学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24 聚查文案 文章均为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整理,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675289112@qq.com

页面耗时0.0440秒, 内存占用1.85 MB, 访问数据库27次

皖ICP备20230060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