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8篇

 2024-11-25 17:21:31

摘要: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大家在年度总结中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促进成长,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1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大家在年度总结中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促进成长,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1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

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

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2

这次参加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对于我来说,对我今后的工作道路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活动也让我获益不少。

一个真正合格的老师,就是要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方面,为孩子创设平等的交流环境,不应该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上面去,对待孩子要有三心耐心、细心和爱心,并且平时也要注重自己身体的锻炼,一个爱运动的老师是不会差到哪儿去的。

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的心理健康与行为,更无法巧妙的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3

我们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重视心理健康,健康包括心理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但是心理的健康经常被我们忽视。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少年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青少年,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青少年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因此,青少年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学校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学校生活。

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4

经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现谈谈自我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

不可有私心讲究诚信,要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欢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

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平等相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必须的影响。

个人转载本站资料,请务必保留上头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境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教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忙时,教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忙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我必须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事实也证明了,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忙时,教师仅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仅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进取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5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_。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_,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现有教学体制看,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至关重要,但现实中,班主任大多数缺少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还不能胜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使班主任人人能胜任这项工作。此外,政治老师也要当好学生心理教育的主导教师,作为学校也应将这一教育职责抓在手上,让教师协同参与,这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龙凤中学实行开放周,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与学校老师一道共管学生,效果明显,其经验十分可取。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1)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和自立自强的观念意识,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

(4)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论。

(6)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回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我们的的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加强措施,形成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还青少年一个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净土,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6

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就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这次我有机会参加心理健康学习,真实感受颇深!

一、教师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一)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

(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学生

我们要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较强的感染力,要以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对所任学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响学生。努力做到教态亲切、热情、和蔼可亲,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教学方式、方法要直观、形象、丰富多样,富有趣味性。要创设一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风气,使每一个同学在良好的集体环境里成长。

当然,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我们的教育教学与应试教育思想的碰撞,产生了不少问题,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如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选择怎样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学习评价难以操作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如果能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最终一定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学生总有一些不良的现象,如逃学、早退、迟到、作业不按时完成、上课搞小动作、做鬼脸等现象,无时不展现在你面前。此时,你的心情又如何呢?是气愤、激怒、伤心,非想揍他一顿,还是用乐观的心态来教育他,我想,教育学生需要耐心和宽容,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去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静心去寻找自己错误的原因,真正体验到自己的错误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有多深,我想这样的耐心和宽容教育学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何偿不用呢?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7

生命是一个过程,重在追求幸福,寻找乐趣;

教育是一种手段,旨在帮助人生的预备。

—— 尼尔 (二十世纪英国教育家)

今天才发现自己从未认真了解并思考过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复杂,尽管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在专业教学上不断突破自我,争取每一次的进步。过去的五年里,我只是单凭自己的热情、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带领学生们走过每一学习阶段,有欢乐也有悲伤,有激动更有难忘,似乎班主任工作就这么简单。直到现在的班级中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让我在一种复杂的感情中,才想到该冷静思考教育工作当如何有效进行,正是在工作自我剖析中悟到了班主任必须下功夫用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心理医生的角色才能让学生感觉幸福。以下是一则典型教育案例及从中获得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案例:

周同学,男,18岁,高二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际,缺乏与人良好沟通的能力。个人喜欢运动,阅读文史地军事等课外书籍。但习惯自我为中心,恃才傲物瞧不起同学又赢得不了同学们的肯定,眼高手低,极度自负的同时又非常自卑,缺乏信心;

愤世嫉俗,有较强的民族正义感及法律意识,思想固执行为容易极端,非常渴望荣誉和权利,十分在乎个人利益得失。敏感、多疑不相信他人,脾气易暴,易情绪化,思维方式与一般人有一定差异,并有轻度的心理问题前期症状;

做事拖拉,学习、生活效率低,经常迟到,个人卫生有时不懂收拾,成绩属班级后部分。

教育实录:

一、 了解学生背景,分析形成目前状况客观主观原因

经过多次课后与他的个别谈心,家访,经常和他母亲电话交流,我了解到周同学初中地段中学教学质量相对偏差,中考复读了一年才考上现在的这所普通高中,也因此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心高气盛的他不满意自己的成绩,同时也因广泛阅读了课外书而瞧不起班级其他同学,造成内心主观上就与同学们对立,与人说话居高临下,不愿与周围同学们坦诚交流更拉大了与班级整体的距离;因为做事效率低,他经常早晨迟到上课或是任何教学活动总是最后一个到,拉班级后腿,班级各项事务中缺乏对集体的责任感,漠不关心,客观上也孤立了自己。这种风格的形成部分也源于他的生活环境。他从小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身为从事医务工作的老红军干部对孩子宠爱有加,外公的去世不仅让外婆更加疼爱他,也令外公成为他心中高大伟岸的军人形象及权利的象征。长大后回父母身边,母亲工作繁忙,父亲常在郊区工作无法经常及时地与孩子交流,常时间的时空距离使父子之间不能很好地沟通,父亲家长式的作风和教育方式使孩子缺乏信任和最需要的鼓励,他的优缺点也得不到及时的肯定与指出,当然还有思想困惑等方面的疏导。孩子曾说父母不相信他,连去楼下买豆腐妈妈还要在楼上窗口上看着,更不用说承担其它责任。与他的交流中才发现他的确连交际的基本常识都不是很明白更不懂基本的人情事故,然而涉及个人利益却变得精明、狭隘,他不愿为别人无偿付出,甚至会认为其他同学们为集体工作是理所当然。他固守着自己偏执的逻辑,与所有人展开拉锯,包括没有给他公平比赛成绩的评委老师。他渴望朋友也渴望被关注,却很难去理解和被理解。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与他有关的问题。高一一年用伤痕累累、倍受挫折来形容他毫不夸张。他积极踊跃地参加了几乎任何一项校园活动却没有获得一次奖项,唯一的一个参与奖他拒绝领奖,包括班级竞选或任何班级代表推选带来的都是打击。愤懑与不平充斥着内心,连我都担心他还能受得了哪怕再小的刺激,也不忍心再看他面对失败那痛苦与仇恨的样子,正如他自己所言心力憔悴。

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会对他今后的成长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二、 积极与父母交流,共同探讨摆脱他思想上心理的困境

在与他母亲的交流中我建议家长学着看一些家庭教育的通俗读物,放开心胸,放平心态,学着开始放手,对孩子的全方位管理可以适当转化为教会孩子自己承担部分家庭责任,在责任教育中学会理解他人和与人合作,也请父母尤其父亲有意识地加强同孩子地沟通以便及时地疏导孩子成长地困惑;在学校我经常抓住机会利用小事教他领会情感与责任,用心体会家人与同学、朋友的付出,学着领悟集体的快乐与温暖,学会做好小事,学会积累,等待成功。记得月考后的一天课间,走廊上他皱着眉头郁闷又有些愤怒来找我,因为班级的一些小事又敏感不平了。听到他说自己这周心情一直很不好不仅因为月考不理想,还有回家跟妈妈吵现在又加上学校里同学之间的不痛快,已经憋得快不行了,还质问我是不是不关心他了。我立即因势利导,平静地替他分析了妈妈最近的工作状况及一人承担家庭担子的辛苦与难处,设身处地地请他想想妈妈撑不住了你怎么办,而18岁男子汉的你现在又可以为母亲做点什么;对别人的关心与帮助都是在默默无偿的付出中才能体会到他人的理解与感激,正如同学们和老师对你的包容与关心是融进每一天静静的日子里的,你感受到了吗,你感激过吗,自己细心回味一下?他不好意思地鼓着嘴笑了,点了点头…于是又是湛蓝的天空,阳光明媚。

三、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同学、老师的信任与温暖,使其恢复自信。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任用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正是调动他积极的最好手段。

针对他渴望成功的心态,我特意去书店挑了本励志类的书《成功是一种心态》赠送给他;就他那个火爆脾气和天天不平的心态,我挑了几盒不同的音乐磁带送给他感受体味,也推荐了几本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建议阅读如刘墉作品集…课任老师之间我会提前告知情况并请老师们多鼓励关心他,尽量挖掘他的长处,本学期他的语文古文进步了,生物实验做的最好上课态度非常认真,地理期中考了班级第三名;班级里,我会帮助他让周边同学及全体同学了解他值得褒扬的地方,也侧面请同学们多给予他包容与鼓励,更多的是在学习生活中教会他做人,指出他的不足也给予他机会改正,他那害怕受伤的心灵已逐渐能完全理解我的用心,肯定我,信任我,哪怕是挨了我严厉的批评。尽管他确实有很多不为人喜欢的地方,甚至有我都无法理解的莫名的思维方式,但同学们慢慢也能用平静温和的心态和方式与他相处并一起为他加油努力,学习上大家都会认真给他讲每道不明白的问题;高一的校园冬锻运动比赛中他获得了一项个人第一,一项团体长绳第一,我们班因此代表参加徐汇区比赛获二等奖,他与大家一起快乐的同时一定不会忘记训练过程中合作的喜怒哀乐吧;学农一周令我最担心的就是他与室友的相处,然而全寝室能以大局为重,互相帮忙照顾,内务评比获得班级最高分,班主任我由衷得高兴孩子们懂事。

当然,现实中的改变总是反反复复,在思考中我觉得一味的爱与包容与鼓励也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教育的真谛就在于爱,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在一次对话后,我答应他将以对其他同学一样的标准在学习生活方面加强严格要求,奖惩一致,因为敏感的他不想别人总用异样的眼光看他,所以也意味着他接收对自我更高的要求的挑战,至少敢于面对问题。高二上学期,他主动请求每天下午放学替班级关门、窗、饮水机。自从他接管这项班级事务,我们班再没有因此而扣分,为此我特别几次在班级中进行表扬和鼓励也提出希望,让他学会心平气和地等待成功与荣誉并为之付出努力,而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圣诞节前夜,他特意电话问我下学期文理分班我教哪班,他不想分班…我没想到的是这个最令我头大的孩子居然最令我放不下。

教育反思

心理问题岂能当作品德问题,草草敷衍了事。

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学生更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由于学生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于不少学生感到孤立无助,只好隐抑在心灵深处,备受煎熬,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题,而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优良的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利用班集体的优势和特点,向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满足其心理需求,使他们有理想、有抱负,追求美好的生活,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各种心理危机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迎接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

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篇8

通过培训,让我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学生自己是心理发展的主体,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心理的自我矛盾运动,才能起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学生自己是心理发展的主体,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心理的自我矛盾运动,才能起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

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目标涉及到多个方面:有身体、精神、心理的整体和谐;有自我认同、自我更新与成长;有关怀、尊重与合群;有创造性人格;有应对挑战与困难的能力等。但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不足,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尽可能满足他们正当的心理需要。对不正当的心理需要,要耐心说服,讲清道理,给予正确引导。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思想、言行、需要、情感等因素,尽量满足各类学生的'心理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处理自身面临的各种困惑。在设计活动时,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组织互动时,要提供舞台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敢说,能理直气壮地倾述自己的心声、宣泄情绪、发表观点;教师以引导着、协助者的姿态出现,这正如杜威说的:“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掌着舵,学生用力把船划向前方。”

总之,只有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培养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24 聚查文案 文章均为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整理,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675289112@qq.com

页面耗时0.0464秒, 内存占用1.87 MB, 访问数据库25次

皖ICP备20230060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