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总结中记录工作时的发现和收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了完善自己的工作内容,大家可以将工作总结写好,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总结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向世界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要让学生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让它们历史文化的夺目光彩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为响应上级部门发出的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通知,山头中心学校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系列活动,让广大师生在了解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学校制定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1、利用国旗下讲话、少先队、班会活动,宣传板报等舆论宣传工具,对全校师生进行深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在全校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郁教育氛围。
2、组织全体老师加强民族政策学习上,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了解民族文化,掌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3、组织专(兼)职老师,就加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管理开展教研,编好主题教材,开展好主题教育教学工作,落实目标和任务。
4、组织相关科任老师,学习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原则,丰富相关业务知识,在各科课堂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渗透。例如:音乐课上,音乐老师组织学生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积极学唱、传唱民族团结歌曲,以此来充分展现各族人民团结统一的精神面貌。
5、组织各班主任、课教教师,认真学习文件,领会活动精神,在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
6、在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
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班队会。各班围绕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大家庭的繁荣昌盛、团结和睦。例如:有些班级通过紧张激烈的知识问答增加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和生活习俗的了解;有些班级则以有趣的民族团结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应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学生们通过活动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知道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这些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形成了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增强广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好民族团结进步长廊,更新好班级民族文化宣传栏、用好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室,为深入开展专题教育提供好物质保障。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关系国家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山头中心学校将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以让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让尊重团结民族意识在青少年心底扎根为学校重要任务,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深入开展各项主题活动,让56个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民族之花在青少年心中绽放。
今年5月,是自治区第28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是喀什地区第xx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也是自7.5事件后的第一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根据泽普县党委和喀什地区国税局要求,在全系统范围内集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我局自行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读本读书活动、“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民族团结广泛“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举办老干部座谈会和游园活动,使人人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宣传员和战斗员。为此,我认真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第28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现将学习和开展活动后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正确认识新的历史地位与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物产丰富,37个民族兄弟团结和睦、勤劳勇敢,为新的稳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坚决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反对民族分裂和恐怖势力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各民族的共同努力,新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喀什乃至整个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坚持党的领导,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喀什的稳定,新的繁荣,社会的和谐,祖国的统一。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团结工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信任、互相谅解”为主题,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军队好”六好主旋律,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群众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力提高干部职工团结一心、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政治觉悟,为经济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民族团结之花长盛不衰。
通过学习宣传引导和教育全局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新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所在,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教育干部职工共同维护好当前来之不易的团结、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应该各族职工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谅解,人人讲民族团结,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良好氛围。
做好民族团结,要从实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好表率。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了解工作情况,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关心关怀少数民族职工生活,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在平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加深彼此了解,增进友谊。
通过民族团结教育月系列教育活动,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安全稳定是税收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大征管、大教育”工作格局的基础,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国税,是确保系统内部稳定和做好各项税收工作的基本保证。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20xx年已经过去了,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的华诞,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又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至今日,我们中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和坎坷路程。当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崛起的中华民族,我们都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儿女而感到自豪。国庆庆典的壮观场面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大庆的日子里,天安门广场树立起56个民族团结柱,成为节日期间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
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6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上的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上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上的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上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上的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上的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上的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上的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高举维护国家统一、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团结,自觉捍卫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坚决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根据省教育厅省民委《关于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意见》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第八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20xx年,我们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全区师生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增强了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感。总结如下:
甘州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12所,在校学生79915人,其中区属学校208所。区属学校中,城区中小学15所,在校学生33300人,其中民族小学2所;县镇中小学4所,在校学生3398人;农村中小学129所,在校学生33077人;农职业中学3所,在校职高学生2954人;直属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3907人,其中民族幼儿园1所。全区现有教师4976人,专任教师4826人。20xx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按计划授课60课时,参与授课学生3000多人。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及时成立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责任制度,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意见,结合我区教育系统的实际制定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加强领导,认真、精心组织实施,周密安排部署,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全区教育系统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学习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上级领导部门关于维护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动员会座谈会、讨论会、板报、专栏等多种形式,学习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提高了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素质和顾大局观念。在全区教育系统上下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为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包括宣传栏、板报、校园网站、红领巾广播站等,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余,充分利用晨会、班队会、思想品德课的时间,举办了民族团结和公民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联谊活动,大力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及相关要求,大力宣传各族人民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及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各学校在校园中开辟“民族团结教育”专栏、出版报、悬挂横幅标语,以营造浓厚的氛围,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声势,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深入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心中。
(三)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工作。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按照《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小学3-6年级、初中7-8年级、高中1-2年级专门开设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配发了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利用校园网络,组织学生收看有关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片,了解我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抽出一定时间举办民族团结专题学习动员会,各学校利用晨会、班队会和学科教学时间向广大师生宣传改革开放30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我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组织学生收集交流我区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以及各民族团结共进的相关资料,学习宣传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利用音乐课组织学生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舞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宣传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民族常识,充分认识到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新形式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重要意义。
(四)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力量建设。为了强化我区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开展了从事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保证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顺利和有效开展。建立了民族团结教育的教育团队。在学校建立了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师团队。
总之,尽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但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各类学校紧密配合,组织学生开展了各项活动,取得了扎实的活动效果。今后,我们将一如继往地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长期进行下去,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把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搞得扎扎实实,为构建和谐甘州提供可靠保障。我们将继续引导全区广大师生牢固地树立“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持续地开展下去,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为校园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位于祖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设省。1949年新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维吾尔自治区。
新现有15个地、州、市,88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新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74个团场。截止xx年底,新人口为1963.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5%。新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从新多民族的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权力。目前,全区有5个民族自治州,6个民族自治县,42个民族乡。国家非常重视新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由解放初期的3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34.8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1.8%,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活跃在政府机构以及经济、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教育、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在新各类教育中均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其中,基础教育阶段采用了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俄罗斯等7种语言进行教学。新的报纸用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6种文字出版发行,少数民族的报纸达43种,刊物达80种;新人民广播电台实现了维吾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5种语言播出,新电视台实现了维吾尔、汉、哈萨克3种语言播出。少数民族古代文学巨著《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和少数民族历史史诗《江格尔》、《玛纳斯》以及维吾尔族大型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等一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并得以发扬光大。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