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内心想必也有了很多感悟,这时候就需要写好一份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的书写能够使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线上教育的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在本周的线上教研活动中,我聆听了两位老师精彩的教学,收获很多。虽然是线上教学,但是隔着电脑屏幕,也能感受到两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让我陶醉、痴迷,我想屏幕前的同学更会连声赞叹。这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学也可以这样简单高雅。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在上课时,教师语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新的教学模式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探究思考的信心。鲁老师老师在教学《月迹》这一课时,她时而表扬学生懂得真多,时而表扬学生语言精妙。王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课堂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两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鲁老师上的《月迹》这篇课文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内容,《20xx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年段阅读与鉴赏的'教学的重点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鲁老师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时不是把文章分成一段一段来讲,而是采用归纳文章脉络方式进行,解决了以前很多老师对教学生复述课文的困惑。老师整节课都是引领学生理解分析课文,没有多余的讲解。王老师上《雾在哪里》的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的内容,低年段的教学重点在于识字与写字,王老师这节课就用了大半时间进行识字写字教学,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则提纲挈领,简单明了。
纵然线上教学有诸多的局限性,但是两位老师却充分发挥它的独特优越性,为我们提供了两堂完美的线上教学案例,同时也引领我们在线上教学这条路上走出自己的风采。
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挡了我们齐聚校园的步伐,却阻挡不住泾川县第三小学老师们求学、进步、提升的脚步。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我校第一时间积极开展网上教学工作,本着“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的理念,学校大力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开展各学科线上教学研讨活动。我有幸聆听了由王海燕老师教学的直播课《雾在哪里》,王老师的课堂有许多值得我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她热情洋溢,激情饱满,语言非常有亲和力,注重激励性语言的应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信满满地融入其中,使我感受颇深。下面是自己观课后的几点感受,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在低年级学段,识字写字是一堂课教学的重中之重,王老师抓住这个重点目标,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识字写字教学。课堂伊始,王老师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化身一滴可爱的小水滴,蹦着、跳着来到孩子们面前,启发孩子们大胆想一想:小水滴还会变成什么?联系前面学过的文本《我是什么》,孩子们马上脱口而出:“雨、雪、霜、雾……”老师马上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都带有“雨”,进而启发学生自主识记“雾”字,并让学生总结归纳出这些“雨”字头的字一般与天气有关,都属于形声字。这样的学习迁移,让新旧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融合,不再是孤零零的单纯识字。又如学习“桥梁”的“梁”时,王老师结合引导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识记字形,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印象。整堂课中王老师采用集中和随文识字相结合,借助、看偏旁、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写字方面,老师选取“岸”这个字进行重点书写指导。指导方法得当有序,分几步进行:先观察,学生描红、自己练写后进行评议。这样一步一个台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写字能力。这样每节课坚持下去,孩子肯定会有一个认真的写字态度、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尽管线上教学在与学生互动方面不是很方便,但是王老师尽力克服困难,在课堂上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通过范读、指名学习伙伴读、领读、跟读、连线展示朗读……读的形式灵活多样,让学生在读中体会“雾”的淘气,感受“雾”的顽皮。这样不但让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还培养了学生读的兴趣和习惯,真正做到了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理。王老师还很善于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及时鼓励他们的勇敢表现,让他们投入课堂,进入文本,大胆展示,真是让朗读走进学生的心里。
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以读为本,重在说话训练。王老师几乎每个环节都有说话训练,巧设活动,留白,补白,培养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展思维的宽度和广度。例如:出示,想象说话: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不见了。相机引导学生想象,把大海藏了起来,除了大海、船只看不见了,还有什么看不见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跳出水的鱼儿、小岛、渔民、海鸥”等一个个答案纷纷出现在评论区。巧妙突破了重点,课堂趣味横生,着实是一处亮丽的风景。这是以学生为本的主题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本次线上教研活动,犹如一盏明灯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路漫漫,教研永远是进行时,学习也永远是进行时。我要紧跟新课标步伐,转变教学理念,在教研教改的路上不断前行!
特殊时期,师生不得不进行线上教与学。12月6日,泾川县第三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组织了线上教学观摩活动,全校所有语文老师和部分班级学生通过线上先后观摩了鲁文静老师教授的五年级上册24课《月迹》和王海燕老师教授的二年级上册20课《雾在哪里》。这两堂课设计都很精炼,课堂紧凑又精彩,又各有特色,观后给我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下面逐一述述。
《月迹》是贾平凹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篇幅较长,语言含蓄凝练,意蕴深远,学生比较难懂。鲁老师首先以古人赏月、赞月、怀月的优美诗句导入课堂,让课堂有个一个诗意般的开头;其次抓住本文本语言的特点——大量的儿化音和叠词,进行指导朗读理解,为学生朗读文本搭好基石;再次,以任务群形式鼓励学生理清文本主题脉络:任务一:月亮最初出现在哪里?按地点的变化,月亮的足迹概括为中堂月-庭中月-河边月;任务二:学生自由找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读,体会作者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这些为研读赏析文本内容做好铺垫;接着带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赏析文本,并大胆奇妙的联想和想象;随后抛出两个问题阅读升华: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为什么以“月迹”为题?在讨论的过程中感悟本文的意韵:月迹是月亮在孩子们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追寻月亮的轨迹也是追寻美的轨迹,每个人都有追寻美的权利,同时总结写法,拓展延伸,让学生阅读巴金先生笔下的月亮片段和贾平凹《月鉴》中的片段;最后写法迁移,学生书写自己心中的月亮。教者语言干净凝练,课堂层层递进,带学生尝试了一段完美的探月旅行。
《雾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王老师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课堂学习目标清晰,任务适合,容量恰当,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首先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关注识字、写字目标的达成,这是第一学段的重点,王老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写字教学,通过游戏“采云朵”检测识字效果,强化记忆;第三,注重引导孩子阅读文本,积累语言,以“雾”把什么都藏起来统领全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感悟、思考,同时进行朗读指导;最后,重视课堂学习效果,及时练习检测,巩固学习成果。
在这两堂课中,老师积极克服困难和学生连线互动,整个课堂师生配合密切,没有出现老师唱独角戏、自说自话或者瞎子摸象的现象。两位老师整个课堂节奏把控恰当,每个问题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包括字词的.教学,学生都充分的领读、朗读,重要的知识点老师也会提醒并留适当的时间学生做笔记。然后老师是随机连麦,连麦互动的学生在视频中落落大方,回答流利,这说明孩子们在屏幕前认真的听讲,思考,跟着老师的思维转动。看得出学生依然是课堂的主人。这是线上教学最难得的地方,也是这两堂线上课最成功的地方。
线上教学是学生无法聚集上课时唯一途径。通过这两堂课,我个人感受科任老师亲自出境上课和学生通过观看网络资源的学习效果差别还是挺大的。首先科任老师授课,学生在心里、习惯上更容易接受,排斥感小,而且对老师的认同感更强烈;其次自己的老师线上上课,学生更能主动接受老师的要求,积极主动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第三,科任老师对学生更为熟悉和了解,准确地摸准每个学生的脉搏,对教与学活动中的分寸更恰当掌握、调控。
线上教学对老师和学生都是挑战,师生需要克服种种问题,做好一切准备,才能使线上教学有效。
1.首先老师需要做好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家长和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线上教学。同时积极与家长沟通,尽量保证学生要有一个安静的场所学习,能实时监管学生,配合老师引导学生向自律、上进的方向发展。
2.老师要做好大量的课前准备,准备便利的设备,保证网络流畅,和学生有效的交流,明确好上课时间,每节课前调试好师生设备。
3.老师要充分备课,整合有效的资源,把以往的课程分成若干个知识点,内容不宜多,使课堂精准、凝练,有效,时长控制25分左右,前15分左右应将要讲的核心内容完成,后面以练习为主。
4.线上教学师生间的互动尤为重要,要尽量消除师生的距离感,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随时会连线他,这样学生注意力在课堂上,才能保证学习有效果。
4.作业布置要“精、实”,作业量不能大,否则学生长时间盯着屏幕,影响视力,而且作业也会完任务,没有质。所以,作业结合当天内容,精挑细选,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作业反馈和统计及时,多鼓励,多赞美,激发孩子优越感,调动学习积极性。
总之,线上教学确实困难重重,但通过我们共同努力,即使网课,师生间也能保持“天涯若比邻”的亲密和默契。
教研有新路,近期,我校语文教师借助网络平台,参与了青岛市小学语文线上教研活动,以网络研修这一特殊方式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本次培训,主题为:小学语文课型研究课题之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令每一位参训教师受益匪浅。
崂山区育才学校曲老师执教的《雷雨》一课,曲老师根据学案要求,设计了情景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课件中,创设了情境,贴近大自然的生活,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骤然高涨。曲老师的这节课从整体入手,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明白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再深入到雨前、雨中和雨后的顺序学习课文。教学主线非常清晰。并且紧扣雷雨前、中、后的特点进行设问,如“雷雨前给你怎样的感觉?”“这是一场怎样的雨?”“雷雨后的景象是怎样的?”这样设问,比较符合低年级年龄特征,有益于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崂山区育才学校腾溪老师和赵春玲老师分享的《低年级语文目标的精准制定与达成》中说到,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对落实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学习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这就告诉我们,教学目标要准确。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要“全面”,情感与态度的目标要“准确”,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重视”。
其次是教学目标要简单。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过:“如果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是为孩子所想的话,就一定要让学生学有所得,一堂课只让学生在某些方面有所长进,就足够了,千万不要期待一堂课把所有东西都教给学生,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就能干净一点,语文课目标就能简单一点,从而让学生更轻松一点,更有效一点。”
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加强教学的互动性,营造教学的和谐性。尤其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是绝对权威,不能以尊长的姿态与学生交往,而应以平等的姿态加入学生的交往,低年级的学生很看重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应该在课堂上和他们以朋友的身份相处。
总之,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全面领会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深入细致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尊重教材,活用教材。深入理解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你的课堂里闪光。
本次的线上教研,收获良多,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
根据省教科院工作安排,我校于20xx年x月xx日上午9:00-10:00在钉钉群上举行了小学语文学科“停课不停学”线上教研活动专题培训。通过此次线上教研活动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方面的知识。在这次学习中我聆听了教育专家生动、形象而又精彩的讲座。教育专家精辟的论述,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人格的魅力,渊博的知识无不影响着我,使我对线上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下面我就两点来汇报自己一点浅薄的认识:
此次线上学习让我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它不仅可以绽放于我们的生活,更可以花开于网络;我懂得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专家讲座立足于小学语文新课改理念,强调听说读写的常规要求,突出语文能力训练;另一方面倡导新形势下的教师要学会开发多样支撑来丰富学习资源,如借助识字等软件,突出多样化教学,对难记字、易错字多指导,积极引导孩子们培养独立写作能力,突出教学工具媒介的多样化使用。疫情形势下的日常教学,我们必须逐渐习惯于让孩子线上学习每天不超过20分钟,剩下的时间交给孩子,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合理支配。我们可以通过看录播、直播(通过提问,讨论等线上互动)的方式来进行。
总之,通过对线上教研活动的学习,我认识到我们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才能成为一名研究型和创新型的教师。
11月22日,我参加了曹妃甸区教育局组织的小学语文线上教学课例观摩活动,听了八场小学赵美子老师的六年级古诗《浪淘沙(其一)》和景山学校刘悦老师的二年级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两节课。这两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更加清楚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做到的四个“努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倡导在真实的情境中学语文。的确,教师努力创建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会让惰性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当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刘老师的课中,在导入部分运用了本班同学的生活照片,让孩子们来说说这位同学早晨干了什么,不仅恰当地引入了第一个锦囊妙计,更重要的是联结了孩子们的现实生活,拉近了学生与书本的距离。在这样一个真实地情境下展开学习,孩子们就会很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很好地提升核心素养。所以,要想打败惰性知识,就要创设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
刘徽教授指出,“单元”是承载学科素养以及核心素养培养的细胞,是素养目标达成的单位,是围绕大概念组织的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等的合集。因此,关注单元整体教学是很好的落实学习任务群的重要措施。刘老师的课堂并没有单纯的去讲授看图讲故事地方法,而是从本单元学习地课文中去提取好的描写方法来作为支架,给孩子们搭建向上攀爬的梯子,实现了单元内容的融合,这样就落实了“向课文学习妙招应用到自己的讲述中”的.学习任务,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系统,这样就实现了表达的高通路迁移,无论遇到怎样的主题,孩子们都会围绕主题来表达了。
20xx年版新课标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三个维度就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我们以前语文教学中欠缺的一个方面。在这两节课中,两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孩子们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法的指导:赵老师利用、音乐、朗读、想象等多种手段引导孩子们理解诗的意境,尤其是图像化策略的运用,让孩子们在想象画面的过程中领略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刘老师则整堂课都在为孩子们搭建看图讲故事的脚手架,三个锦囊妙计的运用把孩子们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为讲出生动的故事做足了准备。
在课后,教研员桑艳梅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目标要集中,不要贪多”这句话。的确,现在是网课时期,我们要怎样上好这仅仅三十分钟的网课呢?除了精简教学目标别无他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仔细斟酌,提炼出每节课的精华,制定精准的教学目标,让教学内容与目标切实贴合,删繁就简,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语文教学真的是个技术活,不容得我们有半分的马虎和懈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四个“努力”就是我努力的方向,但愿与语文相伴的日子处处有美丽的风景!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