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作文是可以让读者学到我们的写作方式和思想逻辑的,能够让老师打高分的作文必然有它的过人之处,完整通顺的语句和深刻的立意,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糖人的作文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有人喜欢美丽的牡丹,有人喜欢劲拔的松树,有人喜欢妩媚的玫瑰,而我却喜欢竹。自古以来,有无数仁人志士,把竹刻画,把竹赞美,把竹歌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竹石》流传千古,竹子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被人们描写得淋漓尽致。竹子抓住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它的根深深地埋进了岩层,默默地生长着。不管条件多么恶劣,都不放松,它都会顽强地生存下来,茁壮生长。它那种“咬定青山”的坚韧,是多么令人钦佩啊!
一场曼妙的春雨过后,新笋破土而出,是那么生机勃勃。酷热的盛夏,青翠的竹子傲视阳光,似“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竹子不管是炎热的酷夏,还是寒冷的冬天,它始终是郁郁葱葱,婀娜多姿。
望着萧萧秋风中的翠竹,我心生无限敬佩。它们凌寒而生,坚韧不拔,这正好印证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坚强不屈的红军战士、失败了三千多次却依然坚持的爱迪生、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他们的精神不都和竹子一样吗?
竹,是极其平凡的,却有着惊人的毅力。我赞美竹子,更赞美具有竹子精神的人。
我每天放学回家,经过那个庭园,都会看到那棵高大的松树屹立在庭园的中心。它有着高大、笔直的树干,一年到头,永久如春的枝叶。因为松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和其它树木不一样,别的树木只有在春天和夏季才能长得茂盛。可是松树不管在百花盛开的春天,赤日炎炎的夏日,清爽凉快的秋季,还是寒风刺骨的隆冬。它都不怕,都那样英勇无畏的站着,为我们展现着它最耀眼的一面。
在春天,别的树木都刚发出新芽,而松树呢,当然也不会落后,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的成长,想早点长大,长成大树。许多孩子淘气的爬到松树上,玩耍着、嬉戏着。松树没有像别的树木那样折枝断叶,它只是微笑的面对着调皮的孩子。因为它是坚强的。
炎热的夏日到了,这可是树木生长的大好时机。树木们就像一位位舞蹈演员,用各种优美的舞姿争取着“大家的掌声”。而松树,显然是这里最棒的一个。用它那尖尖的,青翠的枝叶与那笔直的树干吸收着养分与阳光。大人们、小孩们,都躲在松树大伞似的枝叶中乘凉,而松树也是乐于助人,没有丝毫的怨言,为我们无私的奉献着。
当秋季来了,树木的叶子不是脱落,就是枯萎,还有一大半的叶子已变成了黄色。可是松树却依然那样葱葱茂茂、密密层层。它不怕暴风雨的袭击,不管风多么大,雨多么大,它都英勇无畏,永不害怕。
在冬天,是树木们最害怕的季节,因为那时寒风刺骨,大雪纷纷。人们都冷得躲进了屋子。树木更不用说,早就脱皮掉叶。但在大雪之中,却有一处圣景,那就是依旧如故的松树,世界差不多都变成了雪白的,但只有松树,还是那么翠绿。它不屈不挠,就像一位英勇无比的战士一样。
松树,你那不屈不挠、坚强无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父爱如河,细长而源源,让我淌不敢涉足。父爱是深邃的、伟大的、纯洁而不可回报的,然而父爱又是苦涩的、难懂的、忧郁而不可企及的。
小时候,望着父亲,他似乎永远都是那么地高大;小时候,望着父亲,他的肩似乎永远都是那么地安全;小时候,望着父亲,他的面孔似乎永远都是那么慈祥;小时候,望着父亲……不知从何时起,仰望父亲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小时候,小手紧紧地拉着父亲那双宽大又温暖的手,感受着父亲手心的温度温暖着我,不愿放开。两只圆溜溜的眼珠子不时地瞧着父亲的后背。仰望着父亲的背影,总是那么的挺拔,充满着自信,我一直觉得即使天蹋下来了,也有父亲能够为我扛着。心中不觉涌起一股自信,连头也不自觉地抬高了一下。
时间转眼即逝,在父亲身后充满自信的我,也上了高中,结交了一批属于自己的朋友,自然而然的,朋友取代了父亲,我的时间也一点点地花在朋友的身上,却忘了父亲。
抬眼一看,发现了父亲。我学着小时的样子,父亲已不再如从前了,——父亲老了!父亲那时在记忆中永远都挺得直直的身子,早已经不住生活的重担而略显弯驼,永远自信满满的背影,却被生活中烦琐零碎的小事磨去了锐气,显得略有些驼了。当他从我面前走过时,让我想起了秋风中的落叶。重新拉起父亲的手时,那手还是我所熟悉、我所眷念的手吗?那是一双让我完全陌生的手。手上触目惊心凸起的青筋痛击着我的心灵,手心上那厚厚的茧振颤着我的灵魂。
是啊,我在长大,父亲在变老。我的眼眶湿润了,鼻子酸酸的。父亲用他的爱、他的健康,他的一切为我换来了今天我的一切,却从无抱怨。青春期的我有了一些叛逆,常常会发脾气,但你总会默默的点一根烟,默默的望着那被我重重带上的门。
我家曾经有一根蜡烛,可是他早已被我丢弃。
一个夜晚,蓝黑的幕布笼盖了整个天空,我刚准备写作业,突然灯不亮了,电视机也不工作了,作业也没法写了。但是作业明天要上交,没办法,我只能借着那皎洁的月光,模模糊糊写了起来,写到腊梅花时,我突然想到了蜡烛。我把窗打开,让皎洁的月光多透进一些。我翻箱倒柜,隐隐约约看到一根灰红色的影子,我断定那个就是蜡烛。走进一看,哈!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又继续寻觅,终于找到了打火机。
我回到书桌旁,将蜡烛固定好,用打火机点着,一丝明亮从房间里迅速绽放,微弱的光芒温暖了整个房间。我又开始写作业了。过了一会儿,作业写完了。我很无聊,便看着蜡烛,看着烛泪一滴滴流了下来,凝固在书桌上。突然,我觉得有点难过。由于我忘记关窗户,从外面刮进来一阵轻风,这风吹的小火苗微弱的在蜡烛上跳起舞来,被风吹动的小火苗虽然在左右晃动着,但仍然在坚守自己的使命。对了,这不就是蜡烛的品质吗?就是无私奉献啊!蜡烛不怕风吹雨打,为了人们把自己的生命一点一滴的奉献出来。我看着蜡烛身长渐渐变短,这时突然电路又修好了,我打开灯,悄悄的把蜡烛吹灭。我打开电脑,在网上查了一些关于蜡烛的资料,更深层次的了解了蜡烛的原料、构造,更包括品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它不像电子产品那么先进,不像鲜花那么美丽,不像玩具那么好玩,不像其他日用品那样常用,可它无私的品质却要求自己在时刻待命着,正如那天晚上一般。
蜡烛,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精神奇葩!
奶奶出生于贫困家庭,兄妹四个,排行老二。少时没少吃过苦,五六岁便跟着家里的大人们下农田了,同时也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后来又经历过吃糠咽菜的饥荒年代。奶奶虽大字不识,却敬重有文化的人,所以义无反顾地嫁给同样家境贫寒却是教师的爷爷。
奶奶嫁给爷爷,生活依旧是穷苦的。一大家子人要吃饭,她只得拼了命地干农活儿。晨曦微露,鸡未打鸣便出门下田去,连走路都是跑着的。父亲的记忆中,奶奶一年四季一顶草帽,肩头扛着农具,左手腕上习惯了一个菜篮子一摇一晃。她如风般地奔向田地的身影定格在父亲的脑海中。
现在奶奶同我们一起住在城市中,本以为可以让她好好歇歇,但她却闲不下来。清晨起床,微弱的光线下是奶奶擦窗台的身影。中午放学后,能看到奶奶在厨房忙来忙去,动作却又显得缓慢。傍晚回到家,开门看到的是奶奶拖地时佝偻的身躯。家里人几乎每天都会劝她休息,可她呢?左耳进右耳出,还笑着向我们讲述着她的道理:“我这一辈子苦惯了,一天不干活就不舒服,可真没那个享福的命。”
奶奶这一辈子都在省。以前只要有点肉和鱼,她一定省给自己的孩子吃。等到孩子们长大了,给她买来实木衣柜和蚕丝被,她依旧用着跟了她大半辈子的红木箱子和旧棉被。奶奶所有的新衣服,都会被她小心翼翼地放在柜子里,等到它们变成“旧衣服”,她才开心地将它们拿出来穿,有的却因时间过长发霉了。奶奶应该是爱美的,可她终究还是舍不得。
走过生命的轮回,奶奶走过了属于她的花木葱茏。她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女人,可在我们全家人心中,她是最朴实能干、最勤劳美丽的人。
愿天长地久,愿奶奶福寿安康!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