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心得体会是我们结合自身的经历有感而发的,心得体会可以让自己及时分析出之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四零建设心得体会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x月23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由全国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化错教育创始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华应龙副校长进行的题为《化错养正,立德树人》直播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华应龙副校长从“什么是化错?为什么要化错?怎么化错?”等问题来阐释“化错养正,立德树人”的内涵和他多年从事“化错教育”研究概况。他认为“化错”是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教学资源,相继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错”是创新的来源,是落实“自主探究学习”课程标准的方法。华应龙副校长指出,“化错教育”要做到:首先,错是错,温暖地“容”,要调整对学生错误的态度;其次,要把错误当做一种资源,融化、融合、融通,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再次,错还是错,自豪地“荣”,荣是结果、是目标,是对出错过程的回眸,是对差错的育人价值的欣赏。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是一群追逐者;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是一群学习者。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考力、有创造力、有执行力、有影响力的人。
1、做一名有思考力的教师
人与人的不同,在于思想的差异,而思想则主要来源于思考。一个人是否喜欢思考,做到常态思考,取决于他的思维习惯、问题意识和格局视野。教师的思考力,主要体现在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上,首先愿意拿出一定的时间集中在这个问题上,思考选取的方法达到目标;其次,常时间集中关注在某一主题的研究上,持续推进,尽量寻找创新点;还有就是在常态教学活动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为每一次的发言做准备,为每一节课做设计,为每一次阅读做整理,为每一次实践做反思。
2、做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思考不同,才能有创造。做为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他所做的,都是经过思考的,他所使用的方法都是最简单有效的。不仅如此,他还要善于整合资源。他能够认识到: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我们日常的工作,常常是缺少创造。一节教案讲了五年,教材都变了,教案还在用。一篇讲稿,反复改了几遍,听众都变了,还在讲,内容仍停留在最初那个年代。经验永远是创造的羁绊,我们却舍不得扔。我们的工作质量需要通过创造去改善,我们的生活境遇需要创造去点亮。没有创造,就没有不同,没有创造,就没有杰出的表现。
3、做一名有执行力的教师
任何事只有做,才会有结果。如果只停留在计划和想的层面,永远也实现不了突破。执行力,是推进事物进展的关键,是实现由质变到量变的飞跃。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我们应该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4、做一名有影响力的教师
一个教师的影响力在于给学生以人生的影响,帮助他们完善知识、塑造性格、关注成长、懂得贡献、体味价值,要培养更多能够超越自己的人,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正向引领。一名有影响力的教师,懂得在方方面思考“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不让时光虚度,一直在做好“有意义的事情”,一直在思考“有价值的人生”。
华应龙副校长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阐释了“化错养正,立德树人”的内涵和方法,让我耳目一新,重新认识了“差错”在教学中的价值,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运用“化错”理念,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转眼间培训班的课程已经接近结束,经过这几天的学习,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次培训班举办的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因为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打动了内心。我通过网络视频倾听了两个主题的讲座,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以下是这些天的几点体会:
在看了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后,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是一种千古传承的优秀文化。建设生态经济区就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为核心价值,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载体,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在看了《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安全》的讲授视频后,由衷地感慨: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机关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各级机关信息化建设,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革命,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因为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回顾我们所走过的历程,其中有艰辛也有欣慰,有苦涩也有甘甜,有挫折也有进步,使我们对新的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使我们有了全新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首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的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舞台,而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天地。教学不是为了控制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师首先应当准确定位,从讲台走向学生,以追求进,以学论教,以学定教。将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师进则生退,师退则生进。教师在课堂为学生学习腾出的空间有多大,学生发展的余地就有多大。
例如在《桂林山水》一课中,教师剪辑了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录像,让学生在课堂里朗诵,制作一个简易版的现场mtv。学生情绪高涨,自排自编,分工合作。而教师则在旁充当助手。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反之则思路阻塞、反应迟缓、心灵封闭、无创造性可言。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活力,有待于点燃的火炬。”因此,课堂改变教师的“话语霸权”,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平等的教育环境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交往,重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开放学生的心态,凸现学生的主体、张显学生的个性、解放学生的创造性。改变以往“教得辛苦,学得痛苦,结果还是不满意“的现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例如,在教《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先让学生跟着小导游边看录像边听解说,到金华的双龙洞去走一趟。接着让学生按用文章中的一句话说说金华的双龙洞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然后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的大多数问题集中在“双龙洞有哪些特点”这一关键问题,抓住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文章的重点。这节课的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了新颖独特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质疑、解答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体验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因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方式,由“教师讲解”向“自我感悟”深化
目前的语文教学似有“满堂灌”走向“问答式”的倾向,包括所谓的“启发式”教学,有的实际上走进了“问答式”的“胡同”,只是略变了一点花样,由教师讲变成了学生讲。从教学发展的现状来看,这种教学存在着以下不足:
1、不利于培养学生“善思”的品质,“分析课”往往不需要学生去思考,“问答式”教学也只能让部分学生发展表“高见”,造成大多数学生思维的禁锢。
2、不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学法。教师的讲解往往只是“一孔之见”,学生还是不知道怎么学。
3、不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阅读不单是认知活动,更是情感活动,应在一读一研一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与文中人物同悲欢、共爱恨。
这种情感是语言难以表达的,教师和学生的感受也只是一家之言,难以引起共鸣。
具体而言,培养学生的自我体悟应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朗读领悟。这实际上是学生个体独立学习的过程,共内容大致包括: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资料,了解本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的特点,读准、认清文中的易错字词,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质疑问难中找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如在教《鲸》一课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很多鲸的资料,从鲸的样子,种类,生活习性等不同的角度作了生动的介绍,使大家对鲸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也一下子激起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2、深究感悟。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对“问题”形成的认识质量如何,自己还要通过联系学习和生活的原有认知,进一步领会、反省、验证,在联系中“澄清”对问题的认识。
3、讨论省悟。在反馈中评议,在评议中内化,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自己的疑惑,谈自己的感悟,抒自己的情感。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形式,回顾自学内容,交流学习收获及其他方面的收益,同时引导学生就自主研究过程中自己及同学的参与度,自主研究的质量、速度等方面展开评议,以改进原有的不习方法,归纳出新的学习策略等。
课堂教学“封闭型”主要表现在:1、教学内容固定,语文课仅仅围绕教材进行教与学。2、教学手段单一,通常的语文课,教师主要靠一本书和一支笔,较少使用录音机和投影仪,更不用说是“网上”浏览了。3、教学形式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教学组织导致的后果,一来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来缩小了学生的语文视野。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尤其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更是刻不容缓。
语文课堂如何走向开放呢?
1、教学内容开放。
以教材为主,辅之以国内外重要新闻,本地区的热点问题,以及与课文相关的名著和佳作等。
2、教学手段开放。
信息时代的语文课堂教学迫切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运用,增大了学生的信息量,缩小了读者与作者之间在时空上和认识上的差距,使教学课堂实现了由平面、单向向立体、多向的转变。
3、教学形式开放。
语文课堂的教学组织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可以在教室,也可以走向社会;还可以围绕每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语文综合活动。如在教《西门豹》、《田忌赛马》两课时,我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这些故事内容。结果,有的学生“讲评书”,有的画“连环画”,有的进行“赛场实况转播”,有的排演课本剧……学生准备的过程中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反复地推敲,反复研读,有的还要看“电视书场”,听“实况直播”。整个过程,学生兴趣盎然。在此基础上,我还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这样的语文学习,不仅学生喜欢,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已远远超越了语文学习的本身。
教师应该将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根据循序渐进的原理对各种练习材料加以提炼和编排,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向学生布置分层作业。从众多方案和活动中选取与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相当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象爱因斯坦这位善良的老人所说的那样:“学校所规定的作业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那么如何让作业变成礼物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观察作业。如学了《爬山虎的脚》后,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爬山虎到底长什么样,爬山虎到底是怎么往上爬的。
2、调查访问。学生自由组合成调查小组,到学校各个班级收集名人名言,并做成一份手抄报;调查同学的生日,联系方式,制作“班级同学联谊卡”;由家长带领到超市去参观,做一份“超市物价、品种”调查表。学了《只有一个地球》后,让在调查访问后设计保护地球的广告,写一条新颖有趣的广告词。
3、课外阅读。其一,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文章。如学习《景阳冈》、《草船借箭》等故事时,可鼓励学生阅读原著:《水浒传》、《三国演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其二,阅读其他各类书刊,包括中外名著、散文、诗歌等等,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动手操作。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篇课文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西沙群岛的知识,并用各种形式展示在同学们面前。做这样的作业,学生兴奋,老师高兴,有时连家长也会参与,一举多得呀!
5、表演剧本。在学完了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后,可让学生排演成课本剧。如学了课文《晏子使楚》后,让学生试着把这个剧本演一演,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6、预习新课查阅资料。预习新课,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是我们每周五必须布置的家庭作业。同学们通过上网,去图书馆,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获取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并在来校后和同学们交流。这项作业激发了同学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收到了课内外结合的理想效果。
现代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走进新课程后,评价方式也多样化,不仅重视量的评价,还注重质的评价。
1、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而且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
2、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外活动评价。学生能力的体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在活动中最能够展示学生的能力,同时会使每个学生受益匪浅。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不愧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良好时机。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如开展“书海竞帆”读书活动、“妙趣横生”的讲成语故事比赛、“未来之星”习作大赛等。
3、促进学生发展的生活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学习,又包括生活的多个层面。可以每月制定一个目标。这样有助于目标的实现,也会使学生感到实现目标的喜悦之情,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每月底对班内进行一次月总结,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分设“表现突出奖”和“突出进步奖”。当孩子们的努力得到回报的同时,心中也会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表现得更好。起到了发展性评价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是一片广阔的天地,不但改变了教材和教法,它更从思想深处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现在,新课程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它需要我们第一线的教师们认真地钻研、扎实地实践,及时地总结,长此下去,新课程之花必将越开越艳,并能结出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暑期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更多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相信大家都明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不前进等于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应用到我们处室来说也一样,如果我们停滞不前必然会落后于其他单位。在全球信息化、网络化、一体化的趋势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生活瞬息万变,我们每一个人应该站到一定的高度、立足于全局去审视自己、打量自己,随时发现自己及本单位的弱点及不足,通过“改革”迅速加以克服,以求赶上和超越,否则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可能。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者就是自己本身,“如何降低成本、提升企业形象,减少浪费,提高品质”是我们处室乃至公司最关注的问题,选择“6s班组建设管理”这一科学管理手段,科学合理的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追求的目标首先是利润,而利润的最大化又建立在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基础上,品质的好坏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否。“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安全、素养”乃至今后将要实施的“节约”,这7s观念与活动,是从提高产量、品质、安全以及工作程序标准化、活性化等种种活动为出发点。求得高品质、高效率的目的及在良好的环境下,“大家乐于工作”,是6s的基本要求。
6s班组建设虽然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也有一些书籍作为参考,有“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安全、素养”等教导内容,可在处室的实际运用中,却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因地制宜,不断调整,以求处室管理不断提高。自20xx年9月1日至今,400余天中,6s班组建设共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9月1日—10月30日)
建立6s考评制度并实施逐日考评:本阶段从“清洁、清扫”为切入点,针对宿舍、办公区域、作业现场进行“静态”检查。
现象:通过逐日检查、逐日考评通报,起初员工积极性较高,环境卫生也有较大改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玻璃是清亮干净了,但窗框死角达不到标准要求;文件柜顶无杂物灰尘,但柜内物品摆放凌乱不堪;作业现场无纸屑杂物,但工具器材使用完毕后随地摆放,杂乱无章。
职工原来习惯了管理松散、工序监督、作业我行我素的工作环境,管理模式制度运行转变后,职工感觉有了约束,业务量加大,产生紧张不适感,反响极大。针对此现象,制定出以下一些考评、奖励措施:
班组建设考评奖励措施(一):
每月月末排名第一名的班组,给予500元现金奖励;
每月月末排名第二名的班组,给予300元现金奖励;
每月月末排名第三名的班组,给予200元现金奖励;
班组建设考评奖励措施(二):
在采取月末排名现金奖励的同时开展班组“6s”成果展,由督导小组在深入办公场所、作业现场、宿舍挖掘各班组的优秀、特色之处,运用图片集锦的形式于每月月末进行展览。
第二阶段:奖惩试运行阶段(态度阶段)(11月1日—12年31月)
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如果职工工作态度不端正,思想上不接受,让其努力工作,适应工作,无异于缘木求鱼,简直是一种奢望。在实施逐日考评、逐日通报考评的同时,实施月排名。本阶段从“整理、整顿”为切入点针对宿舍、办公区域、作业现场进行“静态”检查,及对设备运行、行车安全、票据手续进行“动态”检查,从思想上扭转了职工对班组建设的认识,了解了开展活动的意义。
现象:因实行月排名,用“现金奖励”,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环境卫生的清洁亮丽;死角的彻底清扫;报表、票据的仿宋体填写,整齐规范;言行文明,举止得体;出入现场遵循列队原则等取得了较大意义上的改善,但此激励措施使职工之间有了错位竞争意识,同部门不同班组之间出现了“不和谐”现象。
工作人员由于急于求成,忙于推行活动,督察过程中疏忽了宣传工作,且班组长中间层的“上传下达”脱节,使员工想努力做好,但不知道好的具体标准,职工无据可依,盲目行动,结果却不尽人意,只有被考评以后方知道某方面做的不好,还会受到批评处罚,以致怨声载道。针对此现象,处室一方面制定《运输处各岗位业务操作流程》细则,一方面在日常考评中放缓脚步,注重宣传,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先给予员工口头警示,并配合宣传考评标准,在班组建设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加大奖励机制:
班组建设考评奖励措施(三):
每月月末排名第一名的班组,给予全班组300元/人奖励,并纳入到工资体系中;每月月末排名第二名的班组,给予全班组200元/人奖励,并纳入到工资体系中;每月月末排名第三名的班组,给予全班组100元/人奖励,并纳入到工资体系中;
第三阶段:有声的抵触阶段(激情阶段)(20xx年1月份—6月份)
态度在某种情况下是一种被动性行为,但是,一旦态度转换为激情,就会变成一种主动性行为。在实施逐日考评、逐日通报考评的同时,实施月排名,并将班组建设与工资体系完美结合,以“6s”中前“5s”为出发点,着重对票据手续、业务环节、车辆装载、行车运行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现象:在考评过程中,职工在潜意识中接受了此活动,都认为此活动的开展在各方面都有明显成效,同时也认为工作业务做的太精细,出现了本末倒置现象,职工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行动,耽误了工作正餐,各部门部长在内务方面完全依赖6s班组日常考评而疏忽了对部门员工的监督考核,且对“6s班组考评人员”考评结果有了
极大反响,评价在考评过程中存在不公平、不合理之处,甚至存在一些侥幸心理,消极反抗,制造抵触,期望此活动的取消。
在这个过程中,处室及时调整思路:每日考评各部部长实行轮班制与督导员共同完成。
班组建设考评奖励措施(四):
每月月末排名第一名的班组,给予全班组500元/人奖励,并纳入到工资体系中;每月月末排名第二名的班组,给予全班组300元/人奖励,并纳入到工资体系中;每月月末排名第三名的班组,给予全班组200元/人奖励,并纳入到工资体系中;活动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班组建设的精细化管理,提升档次,更快更好配合公司各项管理制度,言传身教,将公司“六一个工程”试运行逐步纳入此活动,从制度、表报的制定,到各文件的出台,从班组长到部长到处室,逐级筛选,逐级上报,全员参与,得到了公司一致的好评,并多次得到排名前五的好成绩。
活动二:
“任务就是命令,态度决定速度”,为了日常考评中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处室实行每周一次班组长会议,每月全员一次会议。
班组长每周一次会议:各位部长站在处室高度,每周发现的问题,在周一基层领导会议上提出,并及时落实解决,这是执行力的一次具体体现,一贯性老生常谈的事,在会议上提出,责成专人负责,专人落实,下周会议时报告进展情况,职工的全体动员,带来了一次质的飞跃。
每月全员一次会议:在全员会议中认真讲述一个月处室动向,剖析每位职工工资来源,“会议”是又一种上传下达的渠道,让职工明明白白工作,快快乐乐做事。
活动三:
每月月末组织各部长在全处室进行全面检查,旨在相互取长补短,及时发现漏洞、堵塞漏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深入一线,倾听职工心声。
活动四:
通过《文化站》职工供稿来进一步倾听职工心声,通过《中钢时报》、《运输之路》渠道来宣传班组建设工作的开展、目的及效果。
第四阶段:无声的反抗(信念阶段)(20xx年7月份—9月份)
激情是有时效性的,此一时彼一时,那么信念无疑就是相对恒久的,当激情转为信念的时候,原来主动的情绪就变成了涌动的动力。处室此阶段在日考评、月考核的基础上,实施周排名,在每周会议中宣布,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
现象:随着种种活动的开展、工资制度的配套出台、领导执行方针的坚持、6s班组建设成效大显,员工觉得抵触已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顺应潮流,才可以得到利益最大化。但由于开展活动的持久性,“考评人在舞台上唱着独角戏”,员工出现麻痹现象,被考评后感觉不到疼痛,任由考评。
处室决定“还权”于各部长:各部长监督管理,考评员考评;由原先的“被动地位、代替管理”到“主动地位、自治自理”的转变,全员参与,全员行动,让“主人翁意识”推动前进。
在原有奖励措施的基础上,为了提高班组之间的集体观念,又增加一项工资,奖励措施(五):
因前、后勤工种不同,遂分成两部分按部门集体排名:
前(后)勤每月月末排名第一名的部门,给予全部门500元/人奖励,并纳入到工资体系中;
前(后)勤每月月末排名第二名的部门,给予全部门400元/人奖励,并纳入到工资体系中;
前(后)勤每月月末排名第三名的部门,给予全部门300元/人奖励,并纳入到工资体系中;
1、执行:诸如很多企业都有很好的思路、周密的计划、优秀的思维方式,甚至有一套非常全面的设计,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些企业让自己优秀的战略悬浮于空中,无法踏踏实实地进行落实,因而导致了失败。开展班组建设以来,最难点就是“将执行力坚持落实的毅力”,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遇到困难不求前进,只求平稳,俗话说“一个企业是一个特殊的组织,虽然没有硝烟大炮,却有生死存亡,我们的今天是残酷的,明天也许更残酷,虽然后天才能是美好,但是很多人都会在明天晚上死去”,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执行,一旦放弃就全部前功尽弃。
2、组织:大家都清楚“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一个人再好终究只有一个人的力量,在周一会议上领导说的一句话“需要狼群的团队,不需要老虎的个人”。一个完美的执行力组织体系,三个基本特征是:合理的决策权分配、适当的奖罚机制和明确的责任机制。我们现在有一套完美适当的奖罚机制,且经过一年的督导工作大家都明白了“每件事该如何做,班组各自承担的责任有哪些,部门、班组之间如何合理搭配工作”等责任机制的明确,唯独重要的“合理的决策权分配”环节缺失,“个人唱的只能是独角戏”,公司提出的“部门自治、自主管理”看不到成效,实际效果很容易看出:督导员对每个班组成员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乃至考评的结果,不如每部门部长实抓实效,在员工心目中根深蒂固的“部门观念”一时难以转变,所以“还权部长,部长参与自治管理”是当今当务之急,“中基层管理者最大的特性是他们是执行过程中的‘腰’,只有‘腰’的足够坚固,处室才能一直健步如飞”。
3、机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在每有一项活动之前,即使计划很完美、周密,但没有被员工很好理解或与员工的实际不相符,所有都等同虚设,如果制定方案的考评人的想法与被考评人的想法
有了出入,其结果就会越来越背离活动的初衷与本意,不能为了考评而考评,执行考评不是目的,创建一支优秀团队,打造一套可行性管理方案才是想要的结果。
做为一名6s全程参与的督导员,从曾经的被考评到如今的参与考评,在400多天的时间中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尝试过。“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从同事之间的不理解到相互信任,乃至现在员工有不明白之处前来咨询的依赖,自己感到很欣慰,同时也明白身为一名考评员的责任,“律人先律己”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每项活动的推行,每个业务环节的考评,首先要先明白其中事项的一些来龙去脉,用“内行人”的姿态与各部门职工共同探讨相关业务,而如何做好“内行人”,如何“导”向正确方,如何“督”促职工前进,如何“管”好这一方小天地,如何“理”顺不畅之处,确实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做支持,“把处室当作一个家,为员工创造一个家”,以“班组建设”这条战线为主线,以“领导为首、各部长中基层领导”为核心,共同打造一支“诚信、团结、高效、自律”的员工队伍,使运输处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不断迈进。
为了进一步提高班组建设和提升班组长现代管理意识、专业化管理水平和创新发展潜力,发挥班组在企业技术创新、绿色生产、清洁生产的基础作用,我有幸被公司安排参加省总工会组织的“班组建设与管理”培训班培训,通过此次为期两天的培训,我收获了很多生产班组管理经验以及很多心得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创建“清洁型”班组,以创建5s班组为内涵,创新班组管理方式,培育创新创造思维,培育、运用非权利因素(即软权力)创新管理班组,作为班组长,以及一名基础管理者,要深知,能力比权力更重要,更能让人服从。班组是企业最基础的单元组合,是各项规章制度最基层的执行组织,是企业创造财富的源泉,也是企业管理水平和执行力的最终体现。通过此次培训,我了解到,增强班组成员先进的理论知识教育,提高其生产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培养其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的思考能力以及用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班组管理创新中,创新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从而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的综合班组队伍是班组建设的必然所在,所以创建一个“清洁型”班组以及班组管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为期四个小时的军官室内拓展训练。我深刻领会到,团队对于班组成员来说,主要有满足归属需求、获得安全感、满足尊重需求、满足成就感需求四个方面的心理需求,团队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团队精神的核心在于大家在工作上加强沟通,利用个性和能力差异,在团结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效应,带来1+1>2的绩效。作为一名基层班组长应该认识到普通班组和团队的区别,能够以高效团队的特征进行班组建设,培养班组的团队精神。激发班组全体员工的目标一致性、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和思维创造性,提高班组的战斗力。
生产现场管理是班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人、机、料、法、环、安全等生产各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控制是班组长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现场管理切实提高安全意识淡薄,切实提升安全风险应对能力。
通过此次的培训,结合本岗工作实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切实运用好班组管理实用工具,在创建“清洁型”班组、班组管理创新方面多做奉献,结合车间“爱车,造好车”文化,扎实推进班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公司实现“2025目标”而努力奋斗。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