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昆虫作文8篇

 2025-01-08 14:48:22

摘要: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我们在写作文时可以培养出独特的写作风格,使我们的文字充满吸引力和个性化的特点,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察昆虫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观察昆虫作文篇1今天,我在小区的草地上玩,闲得没事,于是观察蚂蚁。蚂蚁有三双又细又小的触角,其

作文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我们在写作文时可以培养出独特的写作风格,使我们的文字充满吸引力和个性化的特点,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察昆虫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观察昆虫作文篇1

今天,我在小区的草地上玩,闲得没事,于是观察蚂蚁。

蚂蚁有三双又细又小的触角,其中第三双较长。后来我发现他们在找食物,于是就去冰箱里拿了一小块儿又香又甜的面包,揪了一小块撒在蚂蚁们身上。蚂蚁以为世界末日到了,所以手忙脚乱的四处逃散。不一会儿,蚂蚁似乎闻到了香味,又陆续回来,用触角使劲顶,结果没有用,面包渣纹丝不动,再顶一下也一样,可那只小蚂蚁没有放弃,他用触角和另一只黑头黑脑的蚂蚁互相摩擦,好像在商量该怎么把面包渣搬走。

蚂蚁向四面散去,不一会儿功夫,蚂蚁大部队排着队伍从不同方向涌过来了!真是“蚁”多力量大啊,过了不多长时间,一个面包渣被众多蚂蚁齐力顶起来了,蚂蚁虽多,可秩序一点不乱,相对蚂蚁大很多的面包渣就这么慢慢移动了起来,又有更多的蚂蚁搬其他的面包去了。

晚上,吃完饭的时候,我又去看蚂蚁,哦,蚂蚁还在搬着最后一块儿面包渣呢!

观察昆虫作文篇2

这次,我向大家介绍一个新主角儿,大家一见到它,就一定会想起童话故事里的灰姑娘。它穿着一件深灰色的衣裳,但这只不过是它的一件披风而已,只要它一张开翅膀,就会让你大跌眼镜,原来它里面还隐藏着一件五彩斑斓的“舞衣”呢!它是我家的一位神秘来客——不知名流浪者,因此我送给了它一个绰号——“彩裙”。“彩裙”像极了蝴蝶,但我想,它应该是和蝗虫一伙的吧,没有好心肠,一定也是只“披着羊皮的狼”。

“彩裙”那漂亮的“舞衣”的确很迷人哦,可是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它的头部,就会发觉跟它的“尊称”很不相符:一双朱红色的眼睛下长着两片带有小刺的颚!嘿嘿,是不是够恐怖?在它的舞衣上镶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小圆点,有红的、黑的,还有黄的和白的,点缀在深蓝的底色上,还真是漂亮,因此只要一有别的昆虫路过,它就会迫不及待地把“舞衣”展开炫耀一番。但同时又是那么小气,瞧瞧瞧,我还没看够呢,它已把舞衣收起来了,哎!没办法。不过别急,我再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彩裙姑娘”的翅膀不能飞,它平时只能一跳一跳的走路,哈,你看它现在正闷闷不乐的,为此事而烦恼呢。

观察昆虫作文篇3

在北京等地的柳树基部常常可见许多蚂蚁在忙碌,还可见到基部树皮上有一泥覆盖,拨开来可发现一些个儿比较大的蚜虫。这种蚜虫叫柳长喙大蚜,体长可达4毫米,最奇的是它的喙(即所谓的嘴),比体还长,最长可达8毫米。但想一想也就不奇怪了,它要穿过厚厚的树皮,达到里面的韧皮部才能吸到树的汁液。如果嘴不长,能吸到食物吗?如果我们认真调查一番,发现它一定是与蚂蚁共生。蚜虫把营养丰富的排泄物(称之为蜜露)作为礼物送给蚂蚁;而蚂蚁为它们盖房子,保护蚜虫的安全。如果不与蚂蚁合作,这种蚜虫自己生活能行吗?答案是不行。我们知道在地面也有很多蚜虫的天敌,如一此步甲(步行虫),没有蚂蚁的保护,这种蚜虫没法活。这主要是由它的生活习性所决定的。用喙穿刺厚厚的树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把喙拨出来也同样不容易;如果有步甲等天敌到来,没有蚂蚁的保护,它们只有束手待毙。因此这种蚜虫只能与蚂蚁结盟,没有其他出路。而树上其他蚜虫有多种防御方法。

实际上,如果我们对昆虫进行认真而深入的观察研究,总可以发现各种昆虫均有它们的生存之道,否则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汰了。它们与相关的植物或动物之间有着丰富的哲理关系,这些均是昆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对大自然或与其他生物相互适应的结果。

观察昆虫作文篇4

我们上了一节十分有趣的科学课――观察蚂蚁。

顾老师把我们分成九个组,接着让我们把抓到的蚂蚁放进一个小盒子里,用放大镜来仔细观察蚂蚁。

通过反反复复地观察,我发现蚂蚁分为三个部分:头部、胸部、腹部,3对脚全都长在胸部。而且还发现蚂蚁没有眼睛,它们只能靠触角来传递信息。

我们还把两只不同地方抓来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就会打架。真奇怪!连自己的同类也要打。而把一个地方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不但不打架,还非常团结友爱。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带着疑问,我到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每个蚂蚁都有自己熟悉的“窝味儿”,如果是一个窝的,那么“窝味儿”就相同,就不会打架;而不是一窝的蚂蚁,它们的“窝味儿”不同,所以十分有可能打架。

通过这次有趣的科学课,我学到了平常学不到知识。我真喜欢上科学课呀!

观察昆虫作文篇5

一提起蚯蚓,首先想到的就是黑,脏,又长又细的身体,多恶心啊!可大家别忘了,蚯蚓还是一位勤劳的工人呢!

爷爷陪我钓鱼那天,买了一包蚯蚓,钓完鱼,爷爷说蚯蚓就送给我了。我把蚯蚓带回家,开始了对它的观察。蚯蚓全身都是暗红的,身上长满了细细的,目光很难捕捉到的钢毛。它的头向前伸,尾部再跟上来,这就在移动了。蚯蚓还有身体再生功能,就是身体分成两段了,这两段还能长长。把蚯蚓放在土里,第二天再来看它,咦?有些土怎么变成了银灰色?疑惑不解的我连忙上网查找,嗨,原来这是蚓粪啊!可别小看这蚓粪,它可比普通的土有营养的多!

蚯蚓在泥土里钻来钻去,从早到晚地工作着。蚯蚓不仅用自己的身体松着泥土,还用自己的粪便为土提供了养分。

蚯蚓真是大自然的开拓荒地者呀!它是泥土的好朋友,它更是花儿小草,甚至大树的生长必需品,提供舒适的环境以及养分使它们成长。

蚯蚓是一位神奇的工人,把几条蚯蚓放在一堆干燥的土里,蚯蚓立刻钻进土中,几个小时后,再去看看那堆土,土显得非常湿润而且有营养,和前几个小时真是大有对比呢!

蚯蚓不像小猫,小狗那样惹人喜爱,它只是不动声色,毫不张扬地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泥土做供献。蚯蚓是多么勤劳!

观察昆虫作文篇6

蚯蚓的天敌是小蚂蚁。

今天,我在房屋的一个角落里看见一条蚯蚓,一节一节连起来的软体蠕动着。突然,有一只小蚂蚁从洞里爬出,爬到这庞然大物——蚯蚓面前。小蚂蚁停住了脚步,又急忙转身向洞里爬去。不一会儿,大大小小的蚂蚁排着长队出洞了,一下子爬了过来,把蚯蚓团团围住。有一只大黑头蚂蚁站在蚯蚓最前面,好象在说:“你这个蠢东西,竞敢侵占我们蚂蚁国!孩儿们,把这个大肉虫消灭掉!”不等蚯蚓动弹,小蚂蚁们一涌而上.有的蚂蚁往蚯蚓一节一节的连接处里扎,有的蚂蚁往它的嘴里钻。蚯蚓疼得乱扭乱摆,压死一片小蚂蚁。但小蚂蚁们仍然一群一群地向蚯蚓发起猛攻。过了一会儿,蚯蚓再也不动弹了。小蚂蚁们纷纷钻进它的嘴里饱餐了一顿。

没多久工夫,蚯蚓只剩下一张皮。我拾起可怜的蚯蚓皮,心想:这么大的一条蚯蚓,斗不过团结战斗的小蚂蚁啊!

观察昆虫作文篇7

今天下午,我和我爸爸一起去阳台上观察昆虫。我高兴的很,连忙拿来放大镜,想仔细的观察一番。

忽然,我发现在一片嫩绿的叶子上爬着一只小瓢虫!我和兴奋,连忙抓起放大镜仔细的观察起来,我试着用手指碰了一下瓢虫那黑红黑红的硬壳儿,我的手指刚触碰到瓢虫就转过身来面对着我,好像在说:“咦?你干嘛来打扰我?”我哈哈大笑起来。

我对昆虫很感兴趣,便去红掌花花的叶子上寻找昆虫,呀!我还真的发现了一只——蜻蜓。我对蜻蜓并不了解,就找来对昆虫一项了解的爸爸。爸爸和我说:“蜻蜓是一重,专门吃哪种蚊子之类的小型昆虫。”我不想听爸爸再说这几句话了,因为他和我已经说过100遍了!因为我没去听爸爸讲的话,就随手拿来两只空纸杯子,用一只纸杯子把蜻蜓盖住,然后再拿另外一只纸杯子去和第一只纸杯子连起来,我把蜻蜓关在了一个没有氧气的“摇篮”里!

爸爸见到了我的一举一动,便说:“嗨!你可千万不要捉蜻蜓玩儿啊!蜻蜓是益虫!”我听了爸爸的话,惭愧极了,立刻把纸杯子打开,那只蜻蜓一下子跳了出来,狠狠地盯着我,仿佛在说:“可恶的小鬼,你为什么要把我关起来?我很好玩吗!”我喃喃的说:“对不起啊,小蜻蜓。”

这次观察令我感到昆虫其实很有趣的!

观察昆虫作文篇8

一身黑亮的盔甲,两根细长的触角,凑成黑色的勇敢的小生灵--蚂蚁。

每当漫步在金色的学校园,便会发现几个小小的“!“从俺美脚旁绕过,那就是蚂蚁。它似乎没有意识到身旁的庞然大物,仍然慢悠悠地散步,那傲慢的步态不由刺动了俺的自尊心,小小的蚂蚁竟敢在俺面前摆架子。不必发生流血、事件,只须用根小柳条轻轻地在它那两根“天线“上拨动一下,它便会吓得四处乱闯。这时俺就会觉得像战胜了什么强大敌人一般兴奋,不过它究竟是一只小小的蚂蚁呀。

也许因为俺的顽皮,竟然和那么善良、那么弱小的蚂蚁发动什么“战争“,这对它显然是不公平的。

但自从俺看了一则有关蚂蚁的趣闻之后,就不禁对这小生灵产生一种敬仰的情感。这则趣闻就是:世界上什么动物力气最大?答案是蚂蚁,因为蚂蚁可以背动比自身重量重6倍的物体。即使比蚂蚁重100倍的重物对于人来说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小蚂蚁来说就是要完成一项伟大的工作了。小生灵啊小生灵,没想到你小小的身躯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力量。

随遇而安,辽阔而肥沃的大地就是蚂蚁舒适的家。一个个小生灵结合成了蚂蚁这个强大的家族。工蚁、蚁王,各尽所可以,但并不“按劳分配“。工蚁成年累月辛劳劳作,侍奉蚁王,喂养幼蚁,直到心衰力竭地死去,而蚁王却作威作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真是太不公平了。俺不免为工蚁的命运鸣不平,真期望有一天和平的阳光可以照进黑暗的蚁穴。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24 聚查文案 文章均为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整理,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675289112@qq.com

页面耗时0.0500秒, 内存占用1.81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皖ICP备20230060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