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是可以将我们内心情感记录其中的,写好作文平时也是需要多做练习的,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难忘的端午作文800字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江东去浪淘尽,以发代笔留下千年壮举。
汨罗江边,残阳如血。一个高大的背影临风而立,矿野无边,孤怜而没落。蓦地,他仰天长叹“世人皆醉我独醒”只是心醉醉的心碎。犹记,那一刻抱石投江,哀伤犹如隔世。屈原为自己找到了归宿,为人民灵魂的觉醒与奋起现出了自己的生命!
倚望江水,耳畔仿佛传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呐喊!当纵身跳起的那一瞬间——雷为你而轰响、电为你而狂闪、江为你而咆哮……你没有泪水,没有拖泥带水,只有狂风、闪电、风暴般坚强的意志!你欲用自己单薄的生体去抵挡与唤醒无边的黑暗。但,失败了。而在你身后仍然有无数同你一样有着坚强意志的人,继你只后他们无不时时刻刻为着广大人民利益去与黑暗势力做着艰难的斗争。你手带刑具,颈系长链,脚套镣链,披散着头发,虽步行受限,担心早已随理想飞出九霄云外,飞到百姓的身边去了!你的感叹激起了世人奋起向上的波涛,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并没有忘记你,你的洒脱离去,给爱你的人留下了伤心与难过,他们将你去世的那一天叫做端午节,每年的那一天他们乘着龙舟用叶包上糯米煮好(粽子)撒到江里给鱼儿们吃,希望它们不要吞噬你的肉体。这个纪念活动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我们依然在执行着这项“使命”。
渐渐地人们将吃粽子抛粽子形成一种习俗,每到这一天吃完抛完粽子,人们都要赛龙舟,这意味着人们生活好了,千百年来中国无数爱国人士的愿望实现了,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可,回首在望,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因为他跳江了。他为什么要跳江呢?因为他爱国,不希望看到国家的衰亡与百姓的痛苦,希望通过他这一跳唤起人们的无知。是啊!可现在的我们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那么我们要怎样去爱国呢?爱国是从心理发出实践于生活中的,不是一句口头禅,也不是看电影。爱国并非只是“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还有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小事:礼貌待人使我们国家成为友谊之邦;团结奋进让我们国家战胜一个个大灾难。你捡起一片垃圾,我不破坏一片绿荫,这不都是热爱我们供用的家园——祖国吗?
端午节,在纪念屈原之后我们应当做点什么?学习屈原的精神,我们更要“爱国、明理、诚信。”
我国有许多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但最令我难忘的是今年的端午节。
那天,田老师带来了一袋热乎乎的粽子,它们系着白色的腰带,穿着绿色的衬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里,好像对我说:“快来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的肚子已经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的望着那香喷喷的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几口。
田老师似乎猜出了我们的心思,笑呵呵地说:“小馋猫们,想吃了吧,快点排队上来尝尝吧。”“万岁!”同学们高兴地手舞足蹈。田老师慢慢地脱下粽子的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糯米团,糯米上还镶嵌着几颗红宝石呢。不一会儿,终于轮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讲台,拿起一根牙签,轻轻地
刺下一团糯米,蘸了一点白糖,高兴地欢蹦乱跳。回到座位上,我有点嘴馋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里,太甜了。最后,舔一舔嘴边的白糖,实在是人间美味!以前我不喜欢吃粽子,今天为何改变了这种想法。彭议莹也上去刺了一小团,大摇大摆地走下讲台,来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给我闻闻那美味的粽子。我用可怜的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给我尝点)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还没尝尝鲜呢)于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大家眼巴巴地望着田老师手里剩下的最后几个粽子,田老师笑眯眯地说:“谁还没吃粽子呀。”大家都举起手说:“我,我,我。”还没等老师下令,大家就一窝蜂似的涌上讲台,挤得田老师不知如何是好,就连真正没吃到粽子的那名男同学也被我们远远地挤在后面去了。大家刺啊刺啊,我一看,时机终于到了,刚刚把手往里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别人的牙签刺到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剩下最后一个粽子了,大家挤得更凶了,一个个粽子被我们刺得四分五裂,田老师手忙脚乱,应接不暇。就在我失望的时候,田老师突然转过身往我嘴里塞了一团粽子,我又欢又喜,捂着嘴高兴地回到座位上,心里有说不出的甜。粽子发完了,有些同学失望地回到座位,有的同学则很高兴,大概抢了不少粽子吧。
这个开心的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转眼间又到了端午节,大街上响起了儿童们的歌谣声:“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今天,我和我妈妈来到了外婆家包粽子。包粽子前,外婆告诉我说:“传说曾经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包粽子了!”妈妈叫了一声。外婆赶紧带我走进了厨房,我看到地上摆着芦叶、肉、米粒等材料,妈妈已经有模有样的包起来了,外婆也开始教我包粽子了:“将两叶粽叶折成漏斗状,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咸蛋黄、板粟诸种馅料后,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后以粽绳扎紧。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就好了。”外婆绘声绘色地边说边给我演示。我也聚精会神地听着,生怕错过某个细节。听完,我也认认真真地做了起来。我第一个粽子刚放米粒的时候,下面漏了一条缝。第二个粽子刚绑线时炸了开来米粒撒了一地。妈妈瞪了我一眼,对我说:“去去去,你真是大呆子帮忙——越帮越忙。”我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不久之后,种子包好了,我急切地说:“快烧吧,为了吃粽子,我早饭还没吃呢!”不久之后终于好了,我拿起一个粽子,“烫烫!”赶紧放下
我只好用筷子夹道房间,吹着空调,开着风扇,粽子很快凉了,我小心翼翼地拨开粽子,轻轻地咬了一口,味道有点咸,粘在嘴里,很有韧性,慢慢咽下去,感觉棒极了。接着我大口大口地吧第一个
粽子报销了。
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如插茱萸、佩香囊……其中最受小孩喜爱的是斗蛋游戏,我也玩过很多次,记得有一次我偷偷吧石头画成鸡蛋耍赖,当然别人被我打得遍体鳞伤,后来被发现了。还有一次我的手指被鸡蛋撞得乌青乌青地,痛得眼泪直流。可我还是乐此不疲地玩着。
真希望下次端午节来得快一些。
端午节是一个特殊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悲愤投江,百姓怕鱼虾哺食他的身体,就用糯米包的粽子喂养它们,划着小船驱赶它们,后来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吃粽子大家都会,可包粽子就没那么简单了。今年端午节,我自告奋勇和外婆一起忙活包粽子。外婆提前用水浸泡了一盆糯米、一碗红豆和花生,另外还准备了一碗晶莹剔透的蜜枣。接着外婆带着我去水边摘芦苇叶,青翠欲滴的芦苇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用这个包粽子肯定很好吃,我咽了咽口水。回到家,外婆用开水把叶子烫了一下,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用开水烫呀,直接包不行吗?”外婆说:“主要是杀菌消毒,另外呢,烫软了更好包。”没想到外婆这么讲究!接下来我们要正式包粽子啦。
只见外婆拿出三片叶子,一片挨着一片排列好,用两根手指压住,旋转一圈,一个圆锥形的壳就形成了。先往里舀一勺米,放一颗蜜枣,再往里面放一勺米,然后放入红豆和花生,最后用手捏紧,将剩余的叶子覆盖上去,再用事先准备好的麻线扎紧。一个可爱的圆锥形小粽子就诞生了。我看得兴致勃勃,也想自己动手试一下,但每个都半途而废,太难了!看着我沮丧的样子,外婆安慰道:“别灰心,外婆小时候也不会,长大就会了。”于是我就心安理得地等着外婆的粽子上桌了。
剥开翠绿的叶子,一阵清香迎面扑来。我狼吞虎咽地吃掉了一个粽子,口中还残留着香甜的味道。我对外婆甜甜地笑道:“真好吃!外婆辛苦了!”外婆摸着我的头,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大多数人只知道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而源远流长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其实,其起因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事物原始·端阳》)吴越交战,勾践败而被俘,在吴国过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他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终于在数年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了昭彰勾践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二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和曹娥。传说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于钱塘江波涛之中,有曹娥驾舟去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曹娥碑》)。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
三说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这种说法普遍被接受,其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梁人撰写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这些说法,都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没有说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管是为了纪念某某人,还是为了“迎夏至”、“避恶日”,为什么偏偏要举办“龙舟”竞渡呢?也就是说,为什么要赛“龙舟”而不赛其它什么“舟”呢?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龙的基本神性入手。我们说过,龙有喜水、好飞、善变、征瑞等神性和兴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既然有这样的神性和神职,被生活在江渎四流、湖泊星罗的水乡各族人民所崇拜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崇拜意识必然要外化为具体行为。这些行为包括:祭神,将人间美味敬献给神灵,并伴之以香火,让其款款享用;娱神,歌唱、舞蹈,想着法儿让神快乐;拟神,模仿神的举止形态,表示自己和神物有密切的关系,自己身上已秉赋了“神性”,从而能够“神灵活现”。这大概是“龙舟竞渡”的深层动因。人们相信,通过声势浩大的竞赛龙舟,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龙心神感应而大娱大悦,从而焕发神性,克尽神职,保佑一方水土风调雨顺,稼渔丰成。同时,也使人们自身秉赋龙性,像龙那样强悍矫健,进而怯邪弥难。至于纪念某某人云云,只不过是一种附会。原因大概在于,这些人杰的“人性”和龙的“神性”有相通一致之处,又多少分担了龙的一部分“神职”。比如伍子胥就曾被奉为长江水域的“水仙”、“涛神”、“潮神”和“江神”;屈原也曾被封为“广源顺济王”,有“江神即楚大夫屈原”之说。
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谜语
一阵骤雨,带来初夏湿热纷乱的躁动。农历的五月,雨后潮湿沉闷的空气里,总是带着薄薄的竹叶香气。端午节的粽子在异乡的街头重又出现,一种许久不经触碰的感伤,默默涌上心头。祖母熟悉而亲切的笑脸在脑海中的印记依然清晰,她小而轻健的身影却仿佛隔着五月的雨雾,朦胧而遥远。
许久以前的那些五月,我是一个尚未涉世的少女,在故乡古老的瓦屋中,在祖母温柔的疼爱里,稚嫩而单纯。
我总是在初五这一天清晨,挽着祖母爬满皱纹的手,踏着雨后的湿泥,来到村边那片翠翠的竹林,采摘鲜嫩的竹叶。青草湿了裙裾,衣袖沾满雨滴,我心里有一股香甜的气息晕染开来,和着微雨和泥土的湿气。采回一篮子沾满雨水的嫩叶,放在井台旁边。祖母搬来年代久远的木桶,打上清冽冽的井水,把一片片竹叶洗得青艳欲滴。那滴水的屋檐,清凉的井水,竹叶泛着的微绿的光,以及祖母在井台旁边轻轻搓洗的身影,多年以后的今天想起,总以为是一场梦,一场温情而生动的梦。
祖母说,五月初五这一天的溪水是“龙须水”,正午时分到溪边清洗便可洗去晦气。我在旷野中的小溪旁,把脚轻轻探入水中,似乎有许多小鱼在脚指头上轻轻咬动,麻麻的,痒痒的。一把乌黑的长发在清澈透明的溪水中轻轻游动,祖母柔柔地帮我搓着,那时的我总相信一切的不愉快都会随着溪水的游走而流向远方。少女满怀的梦和甜蜜在这种古老的慰藉中愈加鲜活。
五月的午后总会有阳光,葡萄架上的蛛网不时地反射几缕,映着祖母的银丝发线以及额头上皱纹缝隙里渗出的汗水。她将一把咸草系在窗栏上,把那些泛青的竹叶和雪白的糯米包成一个个精巧玲珑的小粽子,再用咸草系牢。一串串棱角分明的小粽子吊在窗栏上,不像食物,倒像是艺术品,可爱而诱人。我坐在祖母旁边,学着她用咸草缠绕着小粽球,学了许多个年头却总不及祖母包得精巧,而且祖母所包的粽子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当老屋里的大灶上冒出腾腾的蒸气,竹叶香、糯米香便弥漫在空气中。自她离开以后,这种香味我便再没有感受过,无论我再怎么努力地模仿那所有的佐料和做法,那种香味也只能永远存活在我的记忆之中了。
祖母离开时也是将近农历五月,也是那样骤雨骤晴的天气。那一年的端午节,我在空荡荡的老屋里猛然间发现一切都消失了。那一年我搬离了老屋,住进了城里,那曾经的一切,只剩下记忆,在一些不经意间的触碰之中闪出些许伤感而又甜蜜的感觉。
端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节,在民间,它的风俗之重不亚于任何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人们游山玩水的大好时光,久居市井的人们纷纷走出户外,涌上郊外的山头,尽情享受怡然自得的大自然恩宠,久而久之形成了百姓苍生心理上得到放纵的寄托。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在每年的夏历五月五日,相传是纪念徇节汨罗江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中国的诗人又将这一天定为诗人节。百姓怀念屈子,倒不是从《楚辞》、《离骚》中读到了特殊的意味,而是钦佩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风亮节,欣赏他勇于牺牲奉献的无畏品质。民众只会记住造福苍生的先驱者,并把朴素的情怀化为自己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至于那些鱼肉乡邻的恶少,就算在生之年风光发迹,极尽无所不能的奢华,几十年短暂的尘嚣一过,便会失去在人们心中最轻浅的记忆。端午节的习俗最先在湖南省的汨罗江岸兴起,据说人们为了不让水族侵扰屈老先生的遗体,擂鼓划舟驱赶恶鱼,并用糯米做成的美味食品去饲喂鱼虾,祈求让他们心中的英灵长此安息,渐渐地,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随同屈子不羁的桀傲精神传遍了全国。楚国时期一段回肠荡气的故事在人们心中活了两千多年,相比之下,纵然是帝王将相,“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忘却都会是黯淡的悲悯。
民间纪念端午节还由来于另一个故事,《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为救丈夫许仙,不惜甘冒九死一生的危险,赶往仙山绝地去盗灵芝草,由此感动神祗,续了一段艰辛曲折的奇缘。当然神话终归是神话,表达的也只是人们赞美浓情厚义的善良愿望,不过喝雄磺酒,插艾蒿菖蒲的习俗倒值得考究,国人的许多风俗习惯都与消灾避难联系在一起,图的是过宁静和美的生活,从一个民俗甚至可以反映出国民的思想境界。
一种时尚流传久了就会夹杂与之无关的内容,后来有人又将端午这一节日补充进神农尝百草的典故,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百草皆可入药”的讹传又蔚然成风,进山的人们无止境地索取各种不知名的药草,用来医治奇形怪状的顽疾。这是一种缺乏科学性的愚蠢,尽管始作俑者的出发点未必都是想害人,但在一个民众相对蒙昧的国度,盲从历来都是贻害苍生的罪魁祸手,更何况人间尚有祸国殃民的异端邪说,值得每一个清醒的意识去时刻警惕。
到了端午节人们就匆匆进山,有的甚至从天一见亮径直游到天黑,民间称作“游百病”,意为端阳一游,百病消顿。运动能增强人体抵御疾病的机能,这是人所共识的真理,但如果闲坐久了,仅靠一天的剧烈运动,想必会是适得其反的事。再加上不良饮食和酗酒,疾病究竟离我们又有多远?人生确实有很多时候是在花了开销引来痛苦。不过,适度地游上一游倒是件很惬意的事,平素慵懒惯了,找个理由放旷一番,实在是找不到更合适的籍口了。
我每年的端午节这一天都还是争取到郊外走走,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恩赐,并对屈原不朽的灵魂作一次潜心的瞻礼。为大众谋福利是我永生的追求,忧国忧民其实也就是一种主人公的态度,在我从小吟诵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里,那种公德意识一样具有强劲的牵引力,教我不泯、向善、追求,并把才能和智慧回馈于社会,反哺给滋养我成长的生命之根,我想这也是屈原用惨烈来写就的精神实质了。端午节,这个道德与良知对撞而生的历史清音,永远激励着每一颗乐于忘我奉献的心灵,从虚妄走进完美和充实。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