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就是将学习或者生活中的想法用文字书写下来的重要文体,为了更好地抒发个人的内心情感,我们需要学会记录好相关的心得体会,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看语文讲座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_年11月4日,我和我们语文组的老师一起到_八中听了49中的_老师和_中学_老师的讲座,听后让我受到了很大震撼。
值得我感动的是_老师,通过他的讲座我感受到他的最大特点就是知识广博,言辞优美,机智幽默。他是一个来自基层的老师,是靠自身努力,成长为全校的教务主任,在自我提升方面,他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不想当校长和名师的语文老师绝对不是好老师。其实有时真是这样,我们的确应该敢想,而后也许我们也会做到。
在冮老师的讲座中,他告诉我们就是要不断的学习,我想教师的自我学习不但关系到自身的素质,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了接受教育的学生,作为一名老师,真的应该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其中_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语文教师的五法宝,一张铁嘴,一笔好字,一腔热情,一片爱心,一项绝活,对于这五项法宝,我也扪心自问,我想我还欠缺的太多太多了。
冮老师还有一句话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语文教师自我修炼有5条,分别是:
1、网上自学(名师网,教学实录,反思,视频以及文字);
2、书籍购买(名师教学实录)
3、请进来
4、走出去
5、反思与实践不怕超越,就怕不想。
他向我们指出教师成就自我的长效功能,那就是韧性和耐力。我国著名教师余应潮曾说过:“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或自设的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只有足够的韧性和耐力才能达到成就自我的目标。
爱自己真的就要好好地栽培自己。
同时冮老师的阅读教学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他在讲座中是这样说的:
语文阅读,文本阅读重中之重;(看标题,抓主体,明结语)方法指点不可或缺。(抓文旨,明题意,巧润答)冮老师的阅读教学既有总目标,又有每学期、每月、每周的小目标;授之以渔,由扶到放;对课外阅读,他的指导方法,环环相扣,细致入微,可操作性强,他一上午教给我的阅读教学法,比我十几年积累的还多,他真不愧为名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堂必然充满生机活力。
对于_老师的讲座,我想我最应该学习的就是她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我们的确应切实把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上来,杜老师有一句话让我很受启发,她说技巧是你在阅读大量文章之后的事,的确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真的应该让他们广泛的阅读,正所谓广泛的阅读是写作的前提。
杜老师用朴实真挚的语言把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探索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捧出,道出了语文作文教学的真谛。杜老师的成功可以说那不是偶然的,我真切的感受到,她是一个爱思索的人。她所做的一切探索,都源于对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高投入,低收效?她是一个敢于创新的人,她敢于打破传统作文课的教学模式。而是抓住了记叙文的几个训练点,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克服多大的困难呀。想一下,她为学生筛选书籍、指导阅读、批改习作,该花费多少时间呢?成功的背后,是奋斗的汗水呀!
杜老师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只要把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当课题,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研究过程,带着思考的大脑,关注自身的教育实践,再不断的读书,不断的反思,就会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专家型的优秀教师。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上进的心,用“心”来研究教学,让思考和实践同行,我们一定能创造出幸福、和谐的教育!成功之花,孕育在奋斗的汗水中,这是我听完两位名师讲座之后最大的感受。
家长关心孩子,不仅用眼“看”,而且要用耳“听”。“听”就是要鼓励孩子多谈自己的事,作为家长要帮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气、不开心等带来的情绪,确定她的感受,然后再充当军师,这样孩子会学会在困境中和他人沟通,更有自主性。正确引导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很关键的。
北北在上幼儿园之前,在家平时由老人照顾,有点小女孩爱哭的习惯,喜欢表扬,讨厌批评。当出现问题时,家长要先反思并多与其他妈妈交流,才发现表扬要有度。所以,家长一定不要滥用表扬,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该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类)都拿来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会把它当做谋取利益的交换条件,或是要挟家长的资本。孩子是需要鼓励,鼓励就是动力。每当孩子有一些进步时,我们都会极力鼓励他,这样他就会很高兴,自信心大增。错误时,比如说谎等等,我们还是要对他严厉的批评。同时也会听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告诉他是不对的,不可以这样做。
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所模仿家长做事也就越来越多,比如北北愿意看动画片,我愿意玩手机,有一次,北北说妈妈你怎么每天都玩手机呀,我才发现最近手机玩的有点频繁,所以规定孩子看电视时间,和孩子一起玩,容易掌控时间,家长要言出必行!时间到了必须停机!告诫孩子要讲诚信!如果孩子贪玩不守时,家长就要严厉批评孩子。
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特别是当已经有人对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评的时候,再在旁边横加指责,我认为是非常错误的,那样会很伤孩子的自尊,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时候,就应该心平气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她自己对故事中的行为进行评判,然后将故事中的行为与他的行为进行对比,让她知道自己的过错,最后表扬一番她的长处,告诉她这件事虽然做错了,但是没关系,只要能改正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棒,是个大家都喜欢的好孩子。那样不仅使她找回自信,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一定会改正的。
平时在家我总是让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杂事,有时在我洗东西时,就会让她洗一些小物件,看到她认真的样子,感觉孩子很懂事。这些事可能在我们家长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养出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只要我们多留心这种小事,就会让孩子收益一生。通过这样的锻炼北北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遇到问题自己思考。
感谢北北给我带来的骄傲和快乐。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初浅的育儿心得,相信各位家长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儿方法。当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个家庭齐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时还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今天星期六,没有休息,去中心学校参加继续教育“上好课”专题学习培训,听专家讲座。这次主讲的专家是至德小学的秦斌老师。秦老师是省教坛新星,人很年轻,30岁左右,戴着眼镜,面容消瘦,显得文质彬彬;秦老师普通话标准,语调抑扬顿挫,两个小时的演讲很有激情;秦老师理论联系实际,从一线教师的视角为我们诠释了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的理论,讲座深入浅出,我受益匪浅,体会颇深。
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应该是真实的。有许多语文公开课、竞赛课,教师在设计时就把追求完美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课前训练学生的有之,课中“诱导”学生的有之。于是,教学变成了演戏。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殊不知,真实的才是最动人的,真实的也才是最美丽的。虚假的美丽只能取悦于一时,真实的精彩方能恒久地打动人心。让语文课远离虚伪的美丽,永远焕发青春的活力与真实的生命力。一节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这种课可以称为真实的课。
一节好的语文课还应该是科学的。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事物的规律,语文教学也不例外,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的语文课才是好的语文课。教学目标要科学,要体现三维体系,要符合学生实际,要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教学过程要科学,要过渡流畅、衔接自然;教学方法要科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形成能力。
一节好的语文课更应该是高效的。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讲求效率。语文教学也不应例外。一节好的语文课,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之中,都能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欣赏与运用能力有了最大程度地发展和提高,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及对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是否有效,收到了怎样的效果”是评价一节课的最终标准。
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一支粉笔上课堂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本着促进优秀教师发展的思想理念,3月19日下午,在信息楼四楼会议室,我们州常第五中学四级梯队的老师迎来了一场真诚的盛筵,一个教育者言传身教的指引。会议由z主任主持,z校长和z副校长出席了会议。来自州常市第一中学的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z老师,就教师的自身发展,从自身的经历、感受出发,做了真诚而热情洋溢的报告: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换一种心态;老师的压力越大,往往激发出来的潜能也越大。
作为一名教师,要立足三点:教学不马虎;教研不含糊;做人不邪乎。
作为老师,不仅要掌握教什么,怎么教,还要掌握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认真研究,探索教学规律,做到“以研促教”,这才能真正让自己的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z老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一个教师如果坚持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于漪老师每节课都能做到三次备课、两次反思,值得我们每个老师学习。
如果把每一堂课当做公开课、精品课、评比课来上,相信定会受益匪浅。
学然后知不足,一个人感到不足,他便要向高处追,向深处追,就不会有止境了。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提升,通过学习,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定会将教育教学向纵深发展。
用一颗温暖而执着的心,裹挟着内心的那份纯粹与期许,陈老师给予我们五中老师更大的期望:时间是挤出来的,提前布局,平时做一个有心人,要耐得住寂寞,追求心灵的宁静,相信会有收获的一天。
最后,李校长道出了我们每一位听者的心声:听君一席言,激情心中生。相信我们五中的老师一定会以陈老师为榜样,坚实地走在自己开垦的土地上,希冀着我们成功的收获。
在响亮而有力的掌声中,我们感觉到了听者们一颗颗执着而澎湃的心!
2月18日上午在朝凤路小学报告厅聆听了杨老师《当老师,也可以如此幸福》的讲座,颇有感悟。杨老师身处教学一线,当班主任,在教学实践中开掘智慧,多有心得。在她的幸福班级中学生阳光、幸福、快乐,深受学生和家长认可、喜爱。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有难以言说的努力和辛酸,但孩子的成长、成功就是为师者的心愿。教师之福,幸福着学生的幸福;教师之乐,快乐着学生的快乐!
下面辑录几条听取讲座过程中的所思所感,与大家分享:
1.教育需要合力。孩子的成长需要氛围,需要环境,需要合力。教师单打独斗,学校尽心倾力,如果没有家庭、社会等育人环境的支持,恐怕也是徒然。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无不深受孩子家庭、父母的熏陶浸染,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家庭对于孩子教育能否成功所占比重远甚于学校。所以,教师除了教育孩子,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教育家长,让家长能成为教师的同盟军,永远和教师站在一个战壕里。要让家长不站在你的对立面,让他信服你,那也是很不容易的事,需要用真情、实事来感染他、同化他,这样才会自觉自愿地配合你的工作。要利用好家长群,充分传递正能量,让家长影响家长,点燃家长支持班级工作的激情、热情。对于传播负能量的家长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教育、沟通,避免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学会挖掘家长资源,利用好家长的力量,为班级做出积极贡献。记得有篇文章,说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出了问题,一定是原件就有问题。所以,要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家校共育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向。
2.教育需要用心。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分硬文化(墙壁、物质文化)和软文化(制度、观念文化)两大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孩子在班级文化气息、文化氛围中受到无形的熏染,正如春风化雨,这是的教育方式。班名、班牌、班歌、班规、班徽、班旗、班服、班杯、班花、班币、班章、班帽甚至是班级奖状、班级邀请函都是一个个故事,都经过精心的设计。杨老师在班级管理中,极其关注教育细节,每一项教育活动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提前构思好活动的流程,让每一个环节都赋予有教育意义。比如,她会在讲桌上放一盒喉片、护手霜,让班级任课教师感受到班级的温度;窗台上有意的放上几块抹布,引导孩子参与班级卫生的打扫,唤醒孩子身上沉睡的能量;用手机、相机记录下孩子成长变化的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发给孩子、发给家长,通过展示、呈现孩子的成长历程,表扬、鼓励孩子的点点滴滴的进步,激励、唤醒孩子内心的真善美;班里每一个孩子的生日都会举行一个别致的仪式,给孩子一份温暖的美好回忆;给孩子推荐优秀书籍,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鼓励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3.教育需要有情。听杨老师讲课很受感染,因为讲起自己的班级,杨老师的表情都是幸福满满,自信满满。她的讲述,娓娓动听,随手拈来都是教育故事,都是教育情怀。她说:教育一开始是一场“单恋”,但爱出者爱返,真心关爱孩子,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就会成为互相倾慕的双向之恋。开学第一天,她对家长如是说:“从今天起,你的孩子就是我的了,不许让我的孩子在你们那里受到欺负。”日常教学中,她知道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想着办法给孩子多一些信任、赞美,力图让每一个孩子在班里过上一种有尊严的生活。班级管理中,她说:学会装糊涂也是一种教育技巧。要对学生错误模糊一点,给予孩子改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放假了,她说:放假就是要让每个孩子带着荣誉回家。所以她想出了班级名人榜、文明小雅士、卫生标兵、爱心天使、学习能手等等各种荣誉称号,每个孩子都被她找到了有点、长处,都拿到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奖状,都收获了一份成长路上的自信。每一个孩子在她心里都是天使,她用真情在孩子心田种下了善良的种子,让温暖在人与人之间流动起来。孩子、家长对教师的尊重哪里来?从她身上,我们知道,尊重都是来自于老师对孩子无私的付出、真诚的关爱。
杨老师说:成长是自己的事情,想要教育好别人就要先做好自己。她把自己的教育经历、教育故事写下来,那不仅是她成长的足迹,也是在筑自己的教育丰碑。
周特说“读书是语文教师的行走方式”,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读书无可厚非是我们的专业,职责所在。周特举了两个真实的例子,一个是周特在饭店吃饭时,遇到的一位服务员,利用业余时间写诗的故事,而且这位服务员还是一位初中生的妈妈。另一个是周特家楼下菜场里的一位菜农在卖菜之余,身处于嘈杂的菜市中还能大声朗读唐诗的故事。读书,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专业,并不是必需的,但他们仍能够在工作之余沉浸在读书的幸福之中。而我们,我们语文教师,则更应将读书作为我们的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
在给孩子上语文课时,每当遇到那种历史题材的,名人故事的课文时,我总是显得有些窘迫。因为,面对孩子的众多问题,我也是只知一二。然而仅仅对我这所知的“一二”,孩子们也是瞪大了眼睛,听得津津有味。而对我毫无知晓的问题,我只能对孩子说“课后自己查查资料吧”。望着孩子充满渴望的眼神转化为失望的落寞时,我的心总是很痛,觉得对不起孩子。我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多读读书呢?为什么不能解决孩子们心中的疑问呢?为什么不能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百事通”呢?
周特在和孩子的课前对话中,当听到孩子说“校服被你撑大了”时,立即推荐孩子阅读《鼠小弟的小背心》。这是一种怎样的智慧啊!更是一种阅读量的显露。如果周特没有读过这本书,如果周特没有立即想到这本书,孩子很可能会失去一次阅读的推荐,很可能会与一本好书失之交臂,那该是多大的损失啊!
如果,我们能多读一些书,一些大人的书,一些孩子的书。那么,在我们身上所显露出来的,将是一种阅读的气质。在孩子身上留下的,将是无限的阅读的幸福。多读一些书,无论是对于我们,还是对于孩子,都是幸福的。我愿做一只琴鸟,歌唱读书的幸福。
要做“花婆婆”与“种树的男人”
该给孩子读什么书?周特说“童年里没有童话,人生就是苍白的。”我们要给孩子读童话,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我们要做“花婆婆”与“种树的男人”,心无旁骛地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的事情。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思维,了解孩子的内心,走进孩子的世界。
周特举了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例子,就是《黑猫警长》里,黑猫警长在追一只耳时,射出了一颗子弹,这颗子弹随着一只耳拐了弯,射中了一只耳。对这枚“会拐弯的子弹”,成人们提出了质疑。他们又怎能想到,在孩子的世界中,子弹就是能拐弯的,就是能打中一只耳的,黑猫警长永远都会成功的。世界就是那么简单!那么纯粹!
“谁让子弹拐了弯?”成人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总是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问题,孩子们的想象力被一点点抹杀于无形。那两个关于孩子想象力的中外案例,截然不同的态度,给我留下了太大的震撼。在我们的课堂上,在我们的习题中,总是习惯于给孩子一个固定的答案。“我们统一一下答案”,这是我们教研活动中经常说到的一句话。似乎没有这个统一的答案,老师无从说起,学生没有头绪,考试也无法批改。久而久之,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回答,就越来越单一,他们总在揣摩老师心中的答案。这时,我又急了起来,“发挥想象力啊!”“愿怎么想,就怎么想!”……可悲,可怜!孩子们的想象力早已在老师的统一答案中一点点消失殆尽,又怎能想象得出呢?
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童年要有童年的样子,如要拥有真正意义的童年,那么就做“花婆婆”与“种树的男人”吧,心无旁骛地带孩子读童话,让他们沉浸在童话世界的幸福之中。
我愿做一只琴鸟,歌唱读书的幸福。
周特在短短的一小时里,为我们高声歌唱着读书的幸福。听着周特充满睿智的讲座,真实而生动的例子,幽默诙谐的语言,我也由衷地想去做一只琴鸟,感受读书的幸福,歌唱读书的幸福。周特的学生是幸福的,他们会在童话的世界里茁壮地成长。听周特讲座的我,也是幸福的。我要带着孩子们读书,读童话,让我的孩子们也感受读书的幸福。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