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为我们提供更加深邃的思考和内在的品位,写好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身认知的提升,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生对疫情的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英雄之城》《中国医生战疫版》是2020年涌现出来的反映中国抗击疫情进程较有代表性的纪录片。《英雄之城》反映了2020疫情期间,有人勇敢拉响警报;有人与死神争分夺秒;有人重唤人们对美好与希望的向往。在武汉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对的事,以他们的真心、无畏和正直,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这是首部武汉战疫2个月全景纪录片。而《中国医生战疫版》是由爱奇艺、乐正传媒和健康报社联合出品,乐正传媒拍摄的5集医疗纪录剧集。该片以时间线为推进,记录从新冠疫情爆发到四月底医疗队凯旋期间在武汉的医护群体的战疫故事。该片于2020年5月13日在爱奇艺上线播出。在2020级新生即将从全国各地入校之际,我们组织了一场线上观影会,在此将观影会上大家的心得体会整理如下,期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疫情期间,许多志愿者都义无反顾奔向前线,全然不顾身后父母儿女的千叮咛万嘱咐,全然不顾那些爱自己的那些人是否能放下自己,不去理会亲人们失去自己之后撕心裂肺的痛,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冷血”?是他们那“该死”的责任感!就是因为他们是医生,是白衣天使,治病救人,他们义无反顾。
八佰影片截图
昨天我去看了《八佰》,那是一篇令人哽噎的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日军攻到楼下,采用铁板,我军的枪无法射击进去。战士们没有办法,只能身上捆着弹药,一个接着一个向下跳,一点一点地炸开铁板,他们口中呐喊着:“爹!娘!孩儿不孝!”是啊,他们真的不孝,父母给了你生命,养育你长大成人,你却如此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为什么啊,还是那该死的责任感。他们是战士,是祖国的英雄,守卫祖国,他们义无反顾!
我挺喜欢志愿服务的,帮助他人我真的从心底觉得很满足,希望自己的责任感能再强一些,成为一个能被历史记住的人。从国际社会来讲,我们中国已经尽己所能,为其他国家捐款捐物捐白衣天使,已经尽到了一个大国的责任。但我仍然希望祖国能够更加强大,去帮助其他国家被压迫的社会底层,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我会一直努力,并为之努力。达,则兼济天下,希望祖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可以更加强大,希望中国的外交部用词用语会更加刚柔相济,扬我国威!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我们对历史的记录。在这次疫情中,不管是,民间力量还是官方力量都参与了,对疫情全方面的记录,包括对疫情本身以及疫情下社会各方面。b站上up主林晨以及新华社等各大知名新闻媒体,以及自媒体都通过视频,音频图片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了疫情,其实也相当于是记录了历史。我仍记得我在二月份的时候写在日记当中的一句话:“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处于历史的洪流,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正是这样,我也用我的日记记录下了一部分的历史,历史的记录,对于后世以及当代都具有极大的意义,我们常说以史为鉴,正是要先记录历史,我们才能够去继续的研读历史,感受历史,才能从中吸取教训。
上个月亲身经历了填报志愿,以前我只知道报考医科学校的分高,殊不知分不是一般的高。尤其看了今天的影片,发现医生的使命不只在于治病救人,他们身上还承担着一份责任,在危难面前勇于挺身而出,勇于不顾自己的安危,所以不是任何人可以当医生,一旦当上了医生,就会有种从内至外的责任感。而即将步入大学的我们,在课堂学习之余,也应关心国家的大事,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
大医精诚
关于疫情之后的深思可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出发。从宏观,也就是国家上,我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疫情防控中拥有极大的制度优势,可以做到全国一盘棋,中央和地方具有极强的执行力,可以在疫情出现之初飞速作出反应,让武汉仅在76天中就结束封城;其次,我国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可以迅速投入大量生产力生产出本次疫情中紧缺的医疗用品,从而得以涅槃重生。从微观,也就是我们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本次疫情中,仍有部分人不遵守抗疫规定在外面不进行隔离。假如疫情卷土重来,我们会成为抵抗隔离的人,还是自觉在家遵守防疫规定的人,还是奋斗在抗疫一线的人,这些都需要我们思考。结合宏观与微观,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拥有发达的社会制度和完备的工业体系两个长板,同时也存在着部分公民科学素养和素质不足的短板,我们要发扬长板,打造我们的标签优势,补齐我们的短板,打造一个更加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一个真正能担负起责任的大国。
我们在任何时候看待问题都应具备辩证思维,而不应该去片面的强调好坏。如纪录片中的内容——抗疫来说,当2019年年末这场疫情开始,我们先是紧张恐惧,而后共渡难关,齐心协力。在这个过程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承认,疫情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与挑战,但是他也是我们民族强盛发展的一次机遇。因为疫情,我们比往日更加团结,更加知道一个名族的力量;因为疫情,我们的互联网,5g迅速崛起;也是因为疫情,我们体会到了每个岗位的不容易与伟大。在我看来,与其将这次疫情看做洪水猛兽,我更愿意将它看做缓缓细流,慢慢的拍打着我们的心灵。人贵而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一次的困难都应成为我们更加强大的垫脚石。这也让我想到即将步入的大学生活,肯定会有困难,并且不会那么容易解决,但那又怎样,只要我们有直面的勇气,有解决问题的从容,那么四年后我们肯定就是成功的。
看完片子,想到了三点。首先是,奇迹是什么?是武汉疫情的胜利。从中国现在疫情人数和国外的对比,以及中国当时的困难处境可见一斑。然后,是为什么创造奇迹?是因为国家点滴的积累(因为之前的非典国家应急体系建设)和人民的积累(各行各业人民复产复工的努力,医生护士的坚守救治,志愿者后勤工作人员的陪伴,新医院工人的拼命建设,以及社会舆论的支持)。最后,由人民的点滴和国家的点滴进而联想到自己,结合我自己专业,我觉得有必要提升自己软实力可以在今后相似情况下做出青年人贡献。进而言之,我们青年群体如果都从点滴学习做起,可以在今后贡献群体更大的力量做出更大的奇迹。
青春意气
同学们大都是非典前后出生的,这是我们有记忆以来第一次面对全国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非典爆发,全世界守护着80后、90后、00后.17年过去了,换成80后、90后、00后来守护这个世界。我们看到当年坐在课堂读书的孩子如今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今天真正走向了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为疫情的控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即使不在抗战一线,也理应做到不为他们添麻烦,努力做好自己及周边的防卫工作,同时,我们也应感激每一位在前线奋战过得英雄们,是他们,让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的控制,让我们的生活再一次恢复宁静。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在此次疫情中,医护人员他们以高尚医德、精湛医术全力救治患者,用生命和辛苦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生动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在危难时刻,他们选择了先人后己。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学习他们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将成为中国的脊梁,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而在当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先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为新的征程做好准备。
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去充实自己,让自己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如同视频中即是护士也是心理咨询师,能够在身心两方面照顾病人。当我们有能力时带给别人才会是真正的帮助,而不是负担。有能力的标签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为国家献力的基石。
“不论你是否孤身一人,在这里我们就是亲人”,疫情笼罩的黑暗之下,“亲人”于医护人员而言是自我克制不去思念的存在;于患者而言是心中放不下的牵挂。在这场战役里,有太多的遗憾让我们流泪,正如影片中那位61岁的奶奶,在承受与爱人隔离的痛苦之后,临近与老伴相见的日子,却被告知已是天人两隔。这样的患者数不胜数,医护人员也同样面临着与亲人是否能再聚的难题。不同身份的他们,在病房中成为彼此的“亲人”。这也就意味着谁都不会抛下谁,我想这也就是亲人一词真正的含义。“我们就是亲人”,让人泪目,也给人温暖。同时也教会了中国人如何去团结,如何去守护,如何去爱。
在纪录片中,医生、护士、志愿者、建筑工人等等许多平凡的人不顾自己的安危,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共同在这座英雄之城与病魔作斗争。这不禁令我想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击外敌显示的那种民族力量。更没想到这种力量在这和平年代更加强大。不但令人感动,更让每个中国人自豪。此时我只想说:今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英雄们的担当与奉献让我很感动,而我们青少年也正需要这种担当与奉献,为社会担当责任,为国家奉献青春。将英雄们的精神融入血液,让自己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平凡人!无悔一生!
白衣天使及志愿者们默默无闻的奉献固然值得我们大家尊敬,但是另一个方面也要值得我们去学习,那便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当我们的能力提升到了一定水平之后才有能力为自己,为他人解决困难。就像工程师的能力越高,造出来的桥安全问题也就越小。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做好防护工作的同时也不该忘记提升自己的能力,当我们自己变得强大时才有能力去为社会出一份力,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看完片子, 我想到了四点体会:1、英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英雄人物,咱们的人民英雄顽强,可歌可泣; 3、人与人之间传递温暖,表达情谊,感恩; 4、对行业的尊重,医疗行业值得尊重。
我看完本次的记录片,我感受到了职业的伟大,每种职业都有每种职业的贡献,每种职业都值得尊重与敬佩。不论是医生,警察,主持人还是普通工人,快递员,不论是高知职业,还是底层职业,这样一群在岗位上履职的人,这样一群平凡人,他们让在这如今特殊背景下的社会继续运转,让这个社会充满情义
我看完这两部记录片,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我们一定要有一种家国情怀,从这次疫情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武汉的百姓还是医生,不分昼夜建造医院的工人,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乃至所有为疫情出力的人,我相信他们都有一种家国情怀,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纽带,所以大家才能够团结在一起,无数平凡人才能完成到这样一种不平凡的事,虽然我没有身处在武汉,但我也通过各种渠道,微博还有微信啊,等等了解到了关于疫情的各方面知识,各种大大小小的故事,从中获得了许多感慨,最大的感受是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我有一种无比的自豪感,所以我觉得无论身处哪个位置?然后有哪一种职业?我们都要有一种自己的家国情怀,就拿我们以后可能身处的商业,无论做大还是做小,我们都要有一种在鸦片战争时期的实业救国的思想,也应该有一种为国家复兴的责任,这是作为做为一名中国人最基本的底线,也是最强大的力量。
这个暑假我感觉过得很有意义。我是xxx的一名干事,平常在学校便会进行支教、献血、捐衣等志愿活动。因此,在防控疫情的过程中,我主动报名在辖区居委会做了一名志愿者。
我平时的工作就是向社区群众做好防疫宣传,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在社区居委会做志愿者的过程中,主要工作是防疫宣传,和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宣传少出门、不串门,注意卫生勤洗手,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回家注意洗手消毒。
此外,我会在社区门口张贴疫情防控最新态势、政策措施等通知,让居民第一时间知晓疫情防控的新要求。我还会到社区出入口,协助相关工作人员做好“三问三登记”,对进入小区的车辆、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和信息登记。
父母对我的志愿活动非常支持,遇到特殊天气他们还会打开自家的门市,让志愿者们进去避寒避雨。有时候还会为志愿者们送热水,给晚班的志愿者送上热乎乎的包子……看到家人所做的一切,听到家人对自己的勉励,我更加坚定要在这次防控疫情的过程中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这一次当志愿者,自己心中最大的感触就是,热心帮助别人的感觉真好。虽然有时会有些累,但是为了别人付出,看到别人满意的笑容,就很值得。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7篇《大学生疫情防控课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让许多党员干部闻“疫”而动,在防疫一线担戮力前行、担当作为,用“逆行”留下了最美的样子。注重在火线中选拔“战将”“猛将”,是提振士气、凝聚民心、重振雄风的一针强心剂,可以用“官帽”激励更多干部在战“疫”一线冲锋陷阵、拼搏奉献。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重大考验面前,更能考察识别干部。对表现突出的,要给予表扬表彰、大胆使用;对作风飘浮、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要严肃问责。”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越是关键时刻,越容不得半点麻痹、松懈和厌倦情绪。
正所谓“坚韧不拔才能胜利,半途而废必将一事无成。”选好人、用好人,是干部工作的底线;选错人、用错人,一切都无从谈起。疫情防控面前,众人划桨开大船,人人奋力、个个争先,方可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火线选拔“战将”“猛将”,是对防疫一线“真的猛士”的一种褒奖和肯定,也是对辛勤劳动付出的一种激励和担当,可以更好地“聚人脉”“笼人心”。
欲修其身者,必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都是“战将”“猛将”在挑大梁,在疫情一线无悔地付出。在疫情面前,“战将”“猛将”不用扬鞭自奋蹄,不给草料也奔跑。因为他们心里真正装着人民、脑子里时刻铭记责任。面对疫情,“战将”“猛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逆风而行、奔赴一线,以“舍我其谁”的豪情践行着“人民至上”的铮铮誓言。
火线提拔干部,好是好,但是一明确说出来,就会冒出一批投机分子,最后会提拔不少假“战将”“猛将”。实践中,有的人喜欢“抄近道”,偷奸耍滑、沽名钓誉,见识有利可图便“一窝蜂”“趋之若鹜”,把自己装扮成“战将”“猛将”,疫情大战面前喊口号、装样子,眼睛瞄上,整天揣摩领导意图,决策首先考虑躲避责任,遇事习惯抢功诿过,看不到“好处”不冲锋,没有个人利益绝不好好干活。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阳光分走一半还是阳光,丑陋掩盖一时掩盖不了一世。”假的“战将”“猛将”,或得一时之利,或逞一时之势,终究经不起检验,最后必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沦为反面教材。但是,组织上用人选人,倘若把假的“战将”“猛将”用上来,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寒了冲锋陷阵干部的心,让真的“战将”“猛将”流汗流血又流泪。
英雄之能事,以用时势为起点,以造势为究竟。火线选拔干部,一定要用好“官帽”考核指挥棒,对“战将”“猛将”,既要看一时更要看一贯,注重在防疫一线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群众意见建议,让真的“战将”“猛将”脱颖而出,让假的“战将”“猛将”没有市场,凝聚起磅礴力量,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到2月24日,是今年44岁的李正喜做疫情防控志愿者的第20天,随着复产复工,他在小区里的劝导执勤工作应该暂时告一段落。回到家的时候,妻子把喷香的面条做好了放在了桌上,李正喜端起碗吸溜吸溜地就吃了起来,这是20天来妻子给他做的第一顿饭,她埋怨说过我什么时候不当志愿者了就给我做好吃的饭。
之前每天回来就睡在沙发上,李正喜不太敢接近妻子和10岁的女儿,其实他也害怕,万一自己感染了会把病毒传染给家人。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天要近距离接触好几百人,包括给居家留观人员送吃的,李正喜每天确实很忙。
入夜,妻子忙着收拾家务,女儿靠在李正喜身边,爸爸,什么是志愿者?没想到孩子会这么问,李正喜想了下,就是心甘情愿不图回报去做一些事情。他觉得好像并没表达清楚自己要表达的补充了一句,你长大了就明白了,爸爸做的都是对的和好的事情。
女儿似懂非懂还是点了点头,屋里很静,只是厨房里洗碗筷的声音。
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李正喜就想去一线做志愿者,只是那时候妻子身体不好,这个家离不开,但也正因为如此,这成为之后很长时间,李正喜心头挥之不去的愧疚和自责,让他久久难以释怀。所以这一次面对疫情,2月3日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志愿者,李正喜想去武汉,他们说需要医生和护士,就安排我加入了当地志愿者队伍。
如果去了武汉,我就把妻子女儿送回老家。有大家才会有小家。李正喜说他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志愿者的意义是什么
2月3日决定做志愿者的时候,李正喜是写了请战书的,他是做过被感染了最坏的打算,当然他没敢给妻子看。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妻子不愿意丈夫去危险的地方,这是完全能理解的人之常情。只是妻子唯一反对的方式,就是赌气不给李正喜做饭吃,直到他不做志愿者的那一天。
做志愿者,李正喜是在网上报名后被安排在当地阎良志愿者队伍中的,或许是因为当时他年纪最大,队里临时就安排他作了组长。志愿者队伍分为消杀组和劝导组,李正喜就在劝导组,最多的时候,他们这个组一共有40多名志愿者。
如何做好志愿者?志愿者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开展劝导工作?
所有的问题告诉李正喜,他的工作不仅仅是在门口站岗,在社区巡逻,而是面对很多居民对疫情的恐慌,如何做好心理疏导,把志愿者的工作做到科学文明和贴心。那一夜,思考这些问题,李正喜没有睡安稳。
2月4日,红旗楼小区,李正喜在社区门口执勤,除了劝导和登记工作,他都站得很笔挺,标准的军姿,让人的第一反应,他应该是军人出身。
17岁就想当兵,名都报了,但是因为父亲身体也需要照顾我就没去。李正喜的老家是四川的,他说1993年,他参加了当地武装部的民兵预备役,在那里待了两年的时间,也是这两年影响和改变了他的一生。那时候我们穿的是陆军的衣服,指导员铿锵有力的告诉我们,就算哪一天脱了这身军装,自己的一言一行也要对得起曾经穿过的这身衣服。
李正喜从来没忘记指导员说过的话,他就这样呆板得牢牢记在心里。因为工作,1997年,李正喜来到了阎良,从此没有离开。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他想去一线做志愿者,只是妻子有疾也需要人照顾,这个客观存在的理由也困扰了李正喜随后的日子。
那年毕竟是自己的家乡四川受灾,李正喜坚信能去一线的人有很多可能比他存在的困难还要大,别人又是怎么克服的,况且他曾经还是军人有些问题不能深究,李正喜说不然自己就在自责中无法释怀。
不是每个人能理解志愿者
早上七点半到晚上七点半,在劝导组这是李正喜和其他志愿者们一天工作的时间。
第一天巡逻的时候,就看见好几个大爷在院子里晒太阳,李正喜耐心去劝导让其回家,其他时间还要疏导交通,详细登记各种信息。
不是每个居民都能理解志愿者的工作。
某天执勤的时候,一位70岁的大爷,拿着前一天的出门条执意要出社区大门,被李正喜拦了下来。当时疫情形势严峻,社区规定采购生活必需品可以两天出一次门,每次出去不超过2小时,大爷前一天已经出去过了。
凭啥不让我出去,我是在单位为国家做了几十年的贡献,你有什么没资格拦着我。大爷推着自行车,情绪激动,顺手摘下自己的口罩就喊了起来。
正是因为您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我们才在这里为你们做好保障,让您和更多人更加安全,才不能出去的。李正喜的解释并没有平息大爷的怒气,大爷推着自行车不顾劝阻,直接压过李正喜的脚。
后来派出所来了民警,大爷看到穿制服的警察才安静下来的。李正喜清楚得记得警察来的时候告诉大爷的那句话,他们这些志愿者不图回报在这里为你们保驾护航,你们还不理解他们。
志愿者的工作,李正喜一直觉得是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来制造矛盾的,所以,面对任何质疑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语言,他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劝导,保持自己的冷静。
登记,查票是李正喜在社区门口每天必须做的工作,一位30多岁的女性嫌麻烦,骑车直接往里冲,李正喜一把抓住车后座,当然他还要保证对方的安全。
拿开你的脏手,不要触碰我的东西,我害怕你就是个病毒。对方的话让李正喜愣了片刻,这话确实特别刺耳,让他很难受。
我有手套,每天都会消毒,也许上面会有细菌,但是我做的事是干净的,不是病毒。李正喜努力为自己不是病毒做着解释。
一旁几个大爷实在忍不住了,姑娘你这话是不是很没素质,志愿者也是为了咱们大家,他们什么回报也不图,你太不尊重人了。
舆论的力量平息了对方莫名的火气,一直到这位女性也觉得自己是理亏,并开始配合李正喜所有的检查和登记工作。
特殊时期的温情和温暖
站一天,巡逻一天,一段时间后,晚上回到家的李正喜腰就开始腰痛,腿部肌肉僵硬,他把自己独自关在一个房间里,这也许是他保护家人唯一被动的方式。
窗外很静,躺着滑手机,李正喜很关注武汉的疫情。一位农民拉着一车物资去了武汉;阎良医生护士支援武汉;一个孩子说把老爷和妈妈借给武汉泪目里看着新闻,李正喜觉得他能做的就是第二天继续做好自己的志愿者工作。国家有难的时候,我们军人就应该冲在前面。睡前李正喜想起来要给一位大爷明天送口罩,他赶紧起身拿出家里备用的两个。
给居家留观的隔离人员送生活必需品,也是志愿者的一项工作,如何克服恐慌,还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李正喜每次都会叮嘱其他志愿者。
有的时候,就是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才会有更多温情的画面。李正喜觉得不理解他工作人只是极少数,相处中很多居民和志愿者都是感动着彼此。
那天给一位居家留观者送东西,离开的时候,对方站在窗户上给李正喜拍了张照片,说是要自己留个纪念,记住在这个特殊时期,带给他感动的志愿者。
帮着大叔拎东西送到家门口,下楼的时候,大叔突然拉着李正喜的手说,兄弟你别怕,我没病毒,我就是很想和你合个影,特别感谢你。这张照片后来就一直保存在大叔的手机里,他期待摘下口罩的那一天,能看看李正喜的样子。
还有人在我执勤的时候,给我买了一瓶饮料。他还说,如果不是非常时期,就一定拉我到家里吃饭去。
20天,李正喜带领了40余名志愿者,全程一直坚持的是19个人,年纪最大的是58岁,最小的是两名90后的在校大学生。每天其他志愿者也会给李正喜带来太多的感动和力量。
社会上还是有很多正能量的。李正喜用20天的志愿者活动,解释着什么是军人,什么是志愿者。
复产复工后,但是防控工作也很重要,李正喜说,等学校开学后,他要去做义务消杀工作,需要的时候随时叫我们,我们志愿者就来了。
这个冬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到来,每家每户只能宅在家里,开学也没有如期而至。虽然打断了我们的学习规划,我们不能去学校上课,但是学校给我们专门定制了在家就可以上课学习的“空中课堂”,停课不停学使我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也能学习,得到更多的知识,同时让同学们在家里也都定制了一份充实的“宅计划”。
进入“空中课堂”,就可以看到老师为我们精心安排的课程表,每天的学习任务都被安排的井井有序,每节课后还有休息的时间让同学们放松或进行体育锻炼。上课时,老师还可以通过提问,检查同学们的认真度和理解状况,这种互动的方式也使空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空中课堂中视听并用的记忆效果,远远大于单纯的看和单纯的听,它的生动性,趣味性,动态效果有效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空中课堂教学以一种全方位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世界,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的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它真正的做到了寓教于乐,实现了教学的高效性。可是,空中课堂毕竟不是我们真实的学校,它也存在很多的不足。
在上课时,由于网络的问题,经常出现卡顿,听不见声音或者看不见ppt的情况,导致不能完整的理解内容,影响了学习的效率。一节课90分钟,老师会因为课程的问题,把90分钟安排的紧紧的,有很多内容便粗略的讲一遍,就过去了,学生对重难点就回理解的不透彻。此外,学生上课时会一直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一天下来,眼睛也会感到疲劳,影响视力。尽管它有许多不足,可是目前为止空中课堂是我们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克服这些困难,利用空中课堂有效的学习,合理的利用时间。同时也希望疫情赶快结束,加油,中国!
新春佳节刚刚过去,但这个春节我们每个人都过得并不轻松,武汉乃至全国的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但是,在这种人人自危的时候,却有一群人离开家乡,离开刚刚团聚的家人,踏上前往武汉的道路,他们被称为“逆行者”,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病毒发源地,疫情最为严重的城市,他们却头也不回向那里进发。
在他们之中,年龄最大的,是17年前曾领军迎战非典的钟南山院士,年龄最小的,是一群20出头的年轻医护人员。在全国,一共有130多支医疗队到达武汉,抗击疫情。他们的行为令人动容,当然,除了他们,也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奔向武汉,有警察,也有军人,更有一些普通人,他们带去的不止是物资与人力,更多的是全国人民对疫情的关心,与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决心。
在这个特殊时期,受到特别关注的,除了疫情与武汉之外,还有因为疫情导致推迟开学的中小学生们。为了不误学业,学而思网课、猿辅导等网上在线教学平台都为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网课,足可见社会的重视。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之时,我们不是奔赴前线的医学专家,不是驰援武汉的医疗人员,而是一名正在备战2020年高考的高中生,疫情一定会过去,高考也一定会到来,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不能因为疫情就放下手中的笔,我们应该尽己所能,全力以赴,战胜疫情,赢取高考。在这里,我发出以下倡议:
1、在寒假中,尽量避免外出,外出一定要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重个人防护。
2、在出现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后,居家休息观察,定时测量体温,把握个人身体状况。
3、作为学生,更多的是积极备战高考,在假期中用心完成老师留的作业,有条件的同学还应该在网课平台上收看网课,把握好弯道超车的机会,不要聚众玩乐,顾此失彼。一群人,一起拼,一同风雨,万众一心。每一束微光都可以被照亮,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上阵拼搏的不只有那些白衣天使中的最美逆行者们,每个人都可以发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此次中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有两大明显特点:一是病毒检测水准提升,不仅检测技术有进步,而且检测人员更加专业。二是信息披露更加透明。”2月1日,国际流行病学领域有“病毒猎手”之称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维尔特·伊恩·利普金接受采访时,充分肯定中国此次防控疫情的积极举措。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分子手段诊断病原菌的科学家,2003年,利普金在中国非典疫情高峰期,被中国有关方面邀请到北京,帮助评估疫情和制定应对方案,并培训了许多使用该技术的医务人员。“作为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我有责任为中国提供帮助。”10多年来,利普金帮助中国加强公共卫生科研建设,协助建立了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与中国疾控中心共同组建了病原发现联合实验室。2016年1月,他荣获201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9年,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暴发后,年近七旬的利普金密切关注事态发展。1月29日晚上,他从美国飞抵广州。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交流疫情进展及防控情况。2月1日,又马不停蹄地飞到北京,与中国同行进行探讨。
“此次疫情与非典相比,致死率较低,但传播力较强,传染速度快。”利普金表示,有的患者没有症状也可以传染,这为防控疫情增添了难度。利普金说,在中国近期采取的一系列严格的抗击疫情措施之外,他看不到更好的选择,“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和研发快速检测方法,仍然是的办法。”他强调,防控疫情应该加强科学家之间的协作,多学科结合做好综合性研判,提高诊治水平,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埃博拉病毒到西尼罗河病毒,从中东呼吸综合征到美国寨卡、印度脑炎,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的利普金,一直奔走于世界疫情暴发的最前线。
“科学无国界,尤其在全球化时代,积极应对、预防各类传染病威胁是各国科学家的共同使命。”利普金表示,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提的建议,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方法,就是所有国家本着团结与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他希望全球学术型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参与到此次疫情防控中,携手共渡难关。
近日,在抗“疫”一线有这样一个“暖心”镜头。在村组的一处交通卫生检疫站,来往的车主和村民只需掏出手机,扫描张贴的村组进出登记二维码,便可自行录入个人信息,快速有序通过。这是一名乡镇党委组织干事看到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们冒着严寒、双手冻得通红还在进行外来车辆、人员登记、检测体温等工作后,急中生智想出来的“新点子”。“扫一扫”不仅有效避免了共用纸笔、人群密切接触等易感风险,还极大提高了防控登记工作效率,切实减轻了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负担。
危难之处见真章,斗争绝境现精神。当前,能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对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锻炼考验、考察识别干部的“应急测验”。在与新冠肺炎的“近身战”中,只有发掘更多有“担当”、有“情怀”、敢“斗争”的“能兵强将”,人民群众才能获得更多“贴心人”,得到更强“主心骨”,才能更好更快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战“疫”中检验“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的忠诚担当。“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各级干部在战“疫”中的实际表现,无疑也是组织部门识别评价其政治素质、宗旨意识、全局观念、驾驭能力和担当精神的重要依据。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方能入火海而不退缩、遇烟雾而不迷失。答好战“疫”大考,不能靠标语和口号,只有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才能跑得赢时间、与病魔较量,才能在将来更艰险、更复杂、更残酷的斗争中站稳脚跟、赢得主动。
在战“疫”中检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为民情怀。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还在继续,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干部,疫情防控需要什么样的干部,这是我们在战“疫”中评价干部的标准。疫情无情人有情,把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检验广大干部的“试金石”,试的是迎战斗志,验的是干部情怀。一个真正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干部,才愿用自己的汗水和牵挂化作抗击疫情的“刀枪”,给予群众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夸夸其谈”打不了胜仗,“花拳绣腿”只会败下阵来,只有情系于民,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在战“疫”中检验“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斗争精神。和平年代虽然没有硝烟,但同样有考验、有战场。风险挑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斗争意识、斗争精神、斗争魄力。疫情的蔓延,正是广大党员干部接受考验的时刻。不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在防控疫情的严峻斗争中经受住考验。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自觉和胆魄,拿出直面风险挑战的勇气,激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豪气,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携手并肩战胜疫情。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