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成长的见证者,记录着我们在生活中吸取的智慧和教训,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更加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试验的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谢倩)5月2日,南县教育局组织南县一中13名同学来到清华大学进行研学旅行。
行程的第一站是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拜会了该院的蔡坚教授。蔡教授和他的同事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先进的微纳米加工中心,众多高精尖设备尽收眼底,专家的讲解深入浅出,大家都受益匪浅。
紧接着,师生一行来到了汽车与运载学院。该院夏群生教授平易近人,笑容可掬,在他娓娓道来的讲解中,同学们了解到了飞行汽车,汽车碰撞试验等诸多知识。随后是一场座谈会,夏教授详细介绍了“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重点和研究成果,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心向往之。介绍完后,两位年轻的博士生与大家分享高中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如坐春风。
中午,同学们在清华“观畴园”体验学生食堂,大快朵颐地享受着美食,不禁慨叹:“在清华校园食堂,吃饭都是一种享受,我一定要努力,争取圆梦清华。”
午饭过后,大家便开始了在清华园的参观。漫步路上,同学们深深地被清华的美景所吸引。“窗外是开得叽叽喳喳的淡紫色薰衣草,窗内则是纵横方寸的集成电路。当看到清华实验室中的博士生时,我恍然意识到求索是终生浪漫的本质。”高二学生罗梓轩在笔记本上认真写下感言。
在清华大学,同学们见识到了一众老牌科学家们“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奋斗精神,也看到了新一代研究生们“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壮志豪情。清朝吴庆坻曾在《题三十计小象》中说道“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通过这次研学,学生切身感受到高等学府的魅力,进一步明确目标,坚定理想信念,为梦想而奋斗,不让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
在继续教育学习中,我认真学习了《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这本书,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做好课题研究。针对这一题目,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课题从哪里来?
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之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书中告诉我们要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如,小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等。
2、选题的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新意——对象新、视角新:如,小学生抄写题目与解决题目正确率关系的研究。这个课题视角就比较新奇。
(2)科学性原则:如,利用气功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研究 就缺乏科学性。
(3)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如,开发大脑潜能的研究,可行吗?对于一线教师显然不适宜研究。
(4)价值性原则:看其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一是理论价值(学述价值):指课题对检验、修证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的作用
二是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如,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5)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并且表述准确。
(6)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
3、选题注意事项
(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
(2)不要贪大求全。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假如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假如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在课堂上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课题: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
(4)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家知道,近两年来,不少学校开展了教育叙事的研究,将回归经验总结法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激发出的新思考、新创意记录下来,通过讲自己的课程故事和案例来阐述新的思想理念。实时的反思就是是经验总结,往上升华就是课题研究。观察中小学相关研究,真正引起共叫的是那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高度的专家型教师的案例,而且课题研究越深入越是这样!因为这是教师真正能够模仿,真正能够受益的。前苏联成就的一批教育家大多都有这样的背景。何克抗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教育家出在中小学,不在高校。这句话的确意味深长。
(二)选题从哪些方面入手
1、选教育科研的前沿课题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达到特色创新的统一。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在学科间寻找交叉点与结合部,围绕热门问题下功夫、做文章。如,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关系的研究
2、选择应用研究型课题
与应用研究相对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主要是增加科学知识的组织体系,并不一定会产生直接的实际价值的结果。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主要是解决直接的实际问题,增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第二位的。一般地选择带有典型性教育实践经验为题,在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中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如,《开放教育与普通教育实践性环节比较研究》、《现代汉语网络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研究》。一线教师应当以应用研究为主。这是因为学校是教育实践的核心,它时刻产生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应用性研究的成果实用性、操纵性强,可以推广开来,并有效的使更多的老师运用这些成果。
3、选择主观条件比较成熟的课题
实事求是。从专业特长、爱好爱好、研究能力出发,选体验深、实践多、研究透的课题。如,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和谐氛围的研究
4、选客观条件比较具备的课题
理论条件 资料信息 设备工具 氛围环境
5、选择大小较适宜的中观、微观课题
通常情况下,题域越窄,题目越小,越轻易把问题讲透彻;题域越宽,例证说不清楚,道理讲不明白,面面具到,点到为止,没有深度难成佳作,题目小一点、格调新一点、讨论透一点。食品喷码机对教材、教法、教学对象的研究都可以有深度。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实验与研究等。
(三)做好方案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
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
(1)课题名称 (2)问题的提出 (3)研究的依据和研究假设
(4)研究的内容 (5)研究的方法 (6)研究对象
(7)研究步骤 (8)研究保障 (9)成果预测
(10)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 (11)经费预算 (12)资料附录
总之,要想做好课题研究,选好课题非常重要。做好设计方案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
从20_年5月至今一直从事着试验工作.工作以来在的单位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中,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总之从开始工作到现在要感谢很多的人,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的遗憾。对收获要感谢那些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老师、学长。对遗憾只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刻苦的学习。
现对今年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在工作中,我始终检测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规程对原材料进行检测,能够科学、准确、及时的出具检测报告。无一因原材料影响工程质量。
在平时,我积极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认真学习有关公路工程相关的规范、规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便能够根号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按照规范、规程进行各项工作的检测。
三、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现在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各项指标的不断更新,所以在工作之余的时间去理解相关的书籍,参加公司举办的培训,不断的学习新的检测方法、检测技术。
作为一名合格的试验员,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岗位职责,以此来指导自己。坚持原则,讲究方式方法,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促使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在具体工作中,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指导现场作业人员按照技术、质量、安全标准进行操作。制止纠正一切违章作业行为。参加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工作态度端正,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并圆满完成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年轻的工作者,对待工作我认真仔细丝毫不敢怠慢,要求自己把工作中的得失和每次出现的问题记录下以吸取经验教训,遇到疑难问题向同事和领导请教,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我还经常不时的与施工现场多接触,了解工程程序及步骤,便于今后更好的工作。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编者按:栉风沐雨,一路高歌。三十余载同心同向,春华秋实筑梦前行。在高质量内涵发展的路上,潍科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坚定不移向全国应用型特色知名高校迈进。知来路以鉴今,明当下以致远,三十七年发展中,潍科在一代代先行者知道行道、贡献奉献下,已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石。未来前行的路上,在一支开拓奋进、德才兼备、勇毅前行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加持下,“青春”潍科也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写好新时代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奋斗答卷。让我们共同见证潍科校园里同心筑梦的强师风采。
人物档案:张钦刚,36岁,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monash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潍坊科技学院优秀教师。赴美国旧金山参加全球agu会议并作大会报告,拥有澳大利亚三级翻译证书naati、ielts英语全项7分。现任潍坊科技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部副主任,主讲土木工程专业《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结构力学》以及《建筑力学》(英文授课)等专业核心课程。自2016年1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九十年前的清华园里,“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是属于那代人的青春荣光。今天,在正努力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潍科校园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生的需要就是我的专长”,是这所大学的老师们默默践行的责任,深钻科研的动力,和努力奋斗的方向。从教5年的张钦刚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以学生所需为己任的优秀党员教师。任教潍坊科技学院以来,他始终立足本职、用心教学,扎根岗位、潜心科研,以课堂上对待教学的热情和执着,专业上不断精进的坚韧与毅力,生活中对待学生的尊重与关爱,获得一致认可与好评。
精益求精,做学生课堂教学的启发者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增强课堂知识领域的宽度和广度,有足够吸力让学生充分融入和参与其中,这是张钦刚老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始终探索和实践的内容之一。
“一堂课成功与否,与课前准备工作有直接关系”。张钦刚老师认为,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课前精心备课,以充分备课充实教学内容。为增加一堂课知识面的广度,张钦刚从不照本宣科,除了努力钻研教材外,他往往会查阅大量相关参考书目,摘出其中关联性的知识点与学生关切的兴趣点,前后左右串联以帮助学生更能接受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力求首先从内容上让一堂专业课立住脚跟。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灵活课堂教学方法,也是张钦刚老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他精心准备合适的教学手段和用具,努力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他采用启发式教学,对教材中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坚持时时板书以便于学生课下复习,坚持对定理采取分析式证明,对例题运用一题多解的讲授方式,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一堂课结束后,及时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每堂课结束后,张钦刚老师会根据课堂互动、课堂启发、学生表现及反馈等,及时跟上思考总结,补充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将课堂教学心得体会运用到后期教学实践。同时,他不断进行个人提升学习,经常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积极参与听课,认真总结他们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逐步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授课模式。
教学具有双边性,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教学相长,互促共进。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张钦刚逐步走出一条独具特色、学生喜爱的教育教学之路。他所带的学生也大都专业扎实、成绩优异,2019年他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获校级优秀论文。“张老师的课堂生动鲜活,他总是能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举一反三,让我们能快速理解和吃透课本知识。”这是采访中,学生对张老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从他们富有朝气、积极活跃的精气神中,对张老师的敬爱与喜爱表露无遗。
教学相长,做学生创新创业的引路人
做好课堂教学同时,张老师积极投身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自身研究和创新经验倾囊相授,并逐步构建长效机制,以务实作风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力所能及的专业服务。
老师是学生行为和思想的风向标。对有志创业的学生,张老师从项目规划、设计、分析入手,带领学生科学进行任务分解,具体研究项目方案,逐层落实阶段目标,准确把握时间节点,定期组织结果反馈,及时跟靠专业指导,确保学生在创业路上无论经历多少波折,都能坚持梦想,相信自己,不轻言放弃。“张老师做任何事坚定而从容,科学而有序的工作态度,深深影响了我们,让我们在创业路上不再胆怯和迷茫。”张老师指导的学生们,一致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这是张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培训和指导过程中,为督促学生按计划,在规定时间节点内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张老师实现了创业导师专业服务的网络化和虚拟化,解决了让学生不便的时间和空间问题,随时随地能与学生沟通交流,提供专业指导和意见。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有针对性地指导。在2020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前,张钦刚老师申请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他从项目申请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内容等方面,细致耐心指导整个过程,最终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的优异成绩,张老师荣获2020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育人为本,做学生敬爱有加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要教学,更要育人。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一群性格独立、生活独立、见解独立的青年,在教授他们专业知识的同时,我认为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培养他们有远大人生理想,有崇高人生追求,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教书更要育人,这是张钦刚老师始终不变的信念和坚持。为了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尽可能拉近和学生间的心理距离,他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爱学生的座右铭。“只有近距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做他们生活中的知心人,才能确保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为此,无论课上课下,张钦刚老师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他们做人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为人正直,教育他们学习要勤于思考、开拓创新、脚踏实地,生活上要勤俭节俭、乐观自信,不要与其他人攀比。同时,他积极主动帮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难题,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在学生生活上引导他们坚定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2018级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崔益硕,是张老师的得意门生之一,采访中,他多次感慨,虽离校多年,但始终对张老师充满感激和感恩之情。“如不不是张老师当年督促我扎实学习、努力考研,且无论早晚都耐心详细解答我遇到的问题,我可能会在大学毕业就梦想止步了。”
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张钦刚老师始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以突出的业务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出色完成了各项教学和科研任务。自进入潍坊科技学院工作以来,2016年张钦刚老师获得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资助,2017年赴澳大利亚monash大学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博士后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8项,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发表国际国内论文11篇,其中sci论文6篇,出版专著1部,获多项专利。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同时,张钦刚老师得到了学生和同行的一致赞誉,多次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
“踏实工作,开拓进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句话是张钦刚老师的育人准则,也是他今后工作生活中,始终坚守不变的初心与使命。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他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继续在教学上尽职尽责,在科研上刻苦自砺,为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更大贡献。(潍坊科技学院供稿)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是水生生态毒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广泛应用于水域环境污染监测工作中,对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保护水域环境、发展渔业生产,制定渔业水质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反应十分灵敏,当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例如行为异常、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细胞病变、直至死亡。在规定的条件下,使鱼接触含不同浓度受试物的水溶液,实验至少进行24h,最好以96h为一个实验周期,在24h、48h、72h、96h时记录实验鱼的死亡率,确定鱼类死亡50%时的受试物浓度。鱼类毒性试验在研究水污染及水环境质量中占重要地位。通过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可以评价受试物对水生生物可能产生的影响,以短期暴露效应表明受试物的毒害性。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不仅用于测定化学物质毒性强度、测定水体污染程度、检查废水处理的有效程度,也为制定水质标准、评价环境质量和管理废水排放提供环境依据。
1、试验用鱼的选择与驯养
试验用的鱼必须对毒物敏感,应具有代表性,便于在实验条件下饲养,来源丰富,个体健康。我国可采用的试验鱼有四大养殖淡水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金鱼、鲫鱼等。
在同一实验中要求试验鱼必须同属、同种、同龄,最好是当年生。鱼的平均体长以7cm以下为宜。金鱼体短、身宽,一般以3cm以下较为合适。同组鱼中最大的体长不应超过最小的体长的1.5倍。
选用的试验鱼在试验前必须在实验室内经过驯养,使之适应实验室条件的生活环境和进行健康选择。驯养鱼应该与试验相同水质水温的水体中至少驯养7天,使其适应试验环境,不应长期养殖(
试验前必须挑选健康的鱼,即选择行动活泼、体色光泽、鱼鳍舒展完整、逆水性强、大小无太大悬殊、无任何疾病的鱼作为试验鱼。任何畸形鱼、外观上反常态的鱼都不得作试验鱼。
2、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容器
实验容器一般用玻璃或其他化学惰性材质制成的水族箱或水槽。容器体积可根据试验鱼的体重确定,通常以每升水中鱼的负荷不得超过2g(最好为1g),或者其盛水量以每条鱼2~3l为宜。一些小型鱼类幼鱼可选择500ml或1000ml烧杯为实验容器。容器的深度必须超过16cm,水体表面积越大越好。同一实验应采用相同规格和质量的容器。为防止鱼类跳出容器,可在容器上加上网罩。实验容器使用后,必须彻底洗净,以除去所有毒性残留物。
(2)其他
溶解氧测定仪、水硬度计、温度控制仪、ph计、分析天平。
3、实验用水(稀释水)及水质条件
用来驯养和配制实验液的水,必须是未受污染的清洁水。一般可采用天然河水、湖水或地下水,但需过滤以除去大的悬浮物质。也可用放置3天以上的自来水。如果试验目的是评价工业废水或化学物质对接纳水体的影响时,则最好采用接纳水体的污染源上游水作为试验用稀释水。蒸馏水不适合作稀释水,因为蒸馏水中已除去了自然界水中的盐类,与实际差距太大,另外由于蒸馏器的影响,有时使蒸馏水中带有对鱼类不利的金属离子,影响试验结果。
实验用水的水质条件一般是指水的温度、ph、溶解氧、硬度、水中的有机物和水量等。
(1)水温
实验中应保持鱼类原来的适应温度,一般冷水鱼温度为12~18℃,温水鱼温度为20~28℃。为使得实验结果可靠,在同一实验中,温度的波动范围不要超过4(即±2℃)。冬天可以通过加热室内的空气温度达到调节水温的目的,也可以采用电热棒直接控制调节水温。
(2)ph
水的ph与水生生物的代谢作用有密切关系。对毒物的毒性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验中应维持ph在鱼类适宜范围内。一般实验液的ph在6.7~8.5为宜。如需调节ph,可用1m或0.1m的hcl和naoh来调节受试物贮备液的ph。调节贮备液的ph时不能使受试物浓度明显改变,或发生化学反应或沉淀。
(3)溶解氧
溶解氧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它能影响鱼类对毒物的敏感性。一般温水鱼要求溶解氧在4mg/l以上,冷水鱼要求溶解氧在5mg/l以上。
(4)硬度
水的总硬度为10~250mg/l(以caco3计)。
1、预试验
用确定正式实验所需浓度范围,可选择较大范围的浓度系列,如1000mg/l、100mg/l、10mg/l、1mg/l、0.1mg/l。每个浓度放入5条鱼,可用静态方式进行,不设平等组,试验持续48h~96h。每天至少两次记录各容器内的死鱼数,并及时取出死鱼。求出24h300%死亡浓度和96h无死亡浓度。
如果依次预试验结果无法确定正式试验所需的浓度范围,应另选一浓度范围再次进行预试验。
2、正式实验
根据预试验得出的结果,在包括使鱼全部死亡的最低浓度和96h鱼类全部存活的最好浓度之间至少设置5个浓度组,并以几何级数排布。浓度间隔系数应≤2.2。
每个试验浓度组应至少设2~3个平行,每一系列设一个空白对照。如使用了助溶剂,应增设溶剂对照组,其浓度与试剂中的最高溶剂浓度相同。试验鱼的数目以每组实验浓度10~20尾合适,不得少于10尾。
试验溶液调节至相应温度后,从驯养鱼群中随机取出鱼并随机迅速放入各试验容器中。转移期间处理不当的鱼均应弃除。同一试验,所有试验用鱼应30min内分组完毕。
在24h、48h、72h、96h后检查受试鱼的状况。如果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运动,如鳃的扇动、碰触尾柄后无反应等,即可判断该鱼已死亡。观察并记录死鱼数目后,将死鱼从容器中取出。应在试验开始后3h或6h观察各处理组鱼的状况,并记录试验鱼的异常行为(如鱼体侧翻、失去平衡,游泳能力和呼吸能力减弱,色素沉积等)。
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要测定ph、溶解氧和温度。试验期间,每天至少测定一次。
至少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测定实验容器中试验液的受试物浓度。
试验结束时,对照组的死亡率不得超过10%。
1、数据处理
以暴露浓度为横坐标,死亡率为纵坐标,在计算机或对数概率纸上,绘制暴露浓度对死亡率的曲线。用直线内插法或常用统计程序计算出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并计算95%的置信限。
如果试验数据不适于计算lc50,可用不引起死亡的最高浓度和引起100%死亡的最低死亡浓度估算lc50的近似值,即这两个浓度的几何平均值()。
2、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分级
依据lc50值的大小,可以将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5级。
鱼类急性毒性实验毒性分级标准
鱼起始lc50(mg/l)
毒性分级
剧毒
1~100
高毒
100~1000
中等毒
1000~10000
低毒
>10000
微毒(无毒)
3、编写报告
在实验报告中应包括:试验名称、目的、试验原理、试验的准确起止日期,还有如下几项:
(1)试验鱼的种名、来源、体重、体长、健康和驯化状况。
(2)受试物质名称、来源物化学性质和保存方法。
(3)实验用水的来源、物化性质和实验前的处理等。
(4)实验溶液的浓度与配制方法、实验温度。
(5)实验条件,如容器形式、实验液的体积与深度、受试生物数目及负荷率。
(6)实验开始后24h、48h、72h、96h时的lc50值,及其毒性分级。
4、注意事项
(1)试验期间,对照组鱼死亡率不得超过10%。
(2)试验期间,受试物实测浓度不能低于设置浓度的80%。如果试验期间受试物实测浓度与设置浓度相差超过20%,则应该以实测受试物浓度来表达试验结果。
(3)试验期间,尽可能维持恒定条件。
尊敬的领导:
我是技术研发部工地试验室试验员xx,我是一个性格直率的人,对人对事实事求是,从不弄虚作假。性格决定态度对待自己热爱的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为了适应施工生产的需要,迎接各项试验工作的挑战,努力学习最新的检测技术和施工规范,围绕着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学习各种新的检测手段。在实际工作中争取采用最合理最优化的检测方法。
感谢领导对我工作态度和能力的肯定,给予我一次提升的机会。有三个月的考察期,在考察期临近结束之际,我向领导汇报下我的工作及心得。
在此考核期间,首先完成了xx项目试验室所有的工作。于五月份回xx上班,各级领导对我部门组织了一次全体试验室成员的技术培训,内容包括人事常理制度、配合比设计、工地试验室的设置、水稳施工。我主要负责xx试验检测计划的编制,其中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检测内容、检测试验组织机构的设置、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情况登记表、工序处理、各项试验检测计划等。根据乐至望城大道试验检测计划,学习了土工试验、桥涵施工技术、桥涵检测、路基施工技术、工程施工工艺等,为做好xx试验检测工作奠定了基础。
x月份在领导的安排下,来到xx担任工地试验室负责人一职。首先组建工地试验室、安装试验设备、检查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及三相电的接入,确保试验室工作正常开展。其次进行了现场土的取样、土的液塑限测定、土的击实、土的承载比(cbr)和水泥的取样、水泥的细度、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检测、水泥胶砂强度测定及砂石料取样、级配确定、石料压碎值、砂石料的选料。此工作为xx各项材料试验检测作好了前期准备。
通过这段考察期间的`工作和学习,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来完善自己。从而自己在试验检测工作中汲取更多的经验和能力,成为名符其实的试验技术人员。做到理论和实践操作经验的完美结合。
希望领导随时对我工作的考核及指导。
随着二期课改教材的全面铺开,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现代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理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正是把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具体实践。实施学案导学,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应有高质量的学案设计。在我校理化生教研组申报县重点课题的基础上,我申请了子课题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大探究。本课题试图使学生通过学案导学,了解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学法建议、学习活动(问题探索、质疑问难、知识梳理、学习能力检测)、推荐作业、学习体会和兴趣博览等栏目。从而自己构建过程,并使学生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和精神,在能力和精神的运用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从而让每个学生均能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发展。
经过半年的课题实践,主要通过设计学案、学生提前预习学案、课堂反馈及课后检测的方式探究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际效果。
1、加强学习,提高自我研究能力
钻研教材、大纲、考纲,翻阅资料,优秀教案,找出各章节教材的主要学习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学能目标,借鉴优秀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景并设计有针对性地能力检测练习。
2、探究学案导学的组织教学
教学的成败关键在组织教学,而学案导学的教学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且要互补,则就更难了,经过充分的准备后确定按如下程序进行组织教学研究试验:
(1)自学、互助分组预习
在各班内进行分组,每组为前后两排4人,因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发生变化,允许他们在组与组间每周自由调换一次,各组在上课前根据学案相互督促完成课程预习。
(2)教师引导下的学习过程
老师依据教材和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推理、论证、实验、提问、辩论、归纳、总结等等。此过程时间长短可依据教材情况而定,一般为35分钟左右。
(3)课内10分钟的能力检测
每位学生将在每节课的最后10分钟进行自我能力检测,并由教师当场进行讲评。并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帮助分析问题,师生一起解决问题。
3、课题阶段成果
在前一阶段的课题实践中,开了两节公开课《溶液的组成和性质》和《化学计算复习---化学反应后溶液浓度计算》。
1、学习目标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的依据。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能使学生明确方向,减少学习的随意性,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学习目标一般包括知识目标和学能目标,描述这些目标的语言最好使用便于操作的行为动词,切忌将教案中教的目标直接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用。如初中化学上学期《氧气的性质》一节的学习目标可这样设计:
(1).知识目标
ⅰ、能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ⅱ、知道氧气化学性质很活泼,能正确描述氧气的主要化学性质。
ⅲ、会熟练书写常见金属、固态非金属和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和现象。
(2).学能目标
学会用实验探索研究氧气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
2、学习方法设计要具有科学性
学案导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能有效地培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初三学生由于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要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学情,与教学内容同步,由浅入深分阶段进行学法设计。
启蒙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化学思想、学习方法的启蒙指导,侧重于学习过程中各环节常规方法的设计,如阅读、观察、练习、思维、实验操作、微观想像、记忆等方法。
巩固阶段:主要是巩固、提高启蒙阶段的成果,初步掌握各环节的学习方法,并做到学以致用,侧重于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对比、归纳、演绎、联想、记忆等方法的设计。
发展阶段:通过学习,学生的化学意识将出现一个质的飞跃,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这一阶段学法设计要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优化。
3、学习活动设计要具有开放性
所谓学习活动的开放性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自由思考问题、发表看法、勇于猜想、大胆质疑、动手操作。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并且纳入学生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别人是无法替代的。因此,学习活动设计时,教师要解开禁锢在学生头上的金箍,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决不能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探索过程,能让学生说的尽可能让学生先说,能说学生先做的尽可能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讨论的尽可能让学生先讨论,力求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情境、提供条件。
开放性学习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自主探索式、自学质疑式、同桌讨论式、合作交流式和互相辩论式等等。无论采用哪一种或几种形式,但都必须有开放性探索材料作载体。设计提供开放性探索材料要遵循三条原则:
(1)要遵循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善于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开放性的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巩固和深化的全过程中。
(2)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这一探索是自我需要,是自己的事情,这也是提高探索成功率的关键。
(3)提供的材料要难易适当,让学生在开放性的参与中体现思维力度,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如果提供的材料学生思维过程中感到太简单,就不会感受到自我探索的价值,有时会影响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若提供的材料过难,学生不能取得成功,也同样会影响积极性,更不利于开放性学习活动的进行。
4、问题设计要具有探索性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但是,由于受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还很少,课堂上多数问题主要还是由教师提出。因此,要使学案导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精心设计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可使学生凭已知去探索未知,利用已知去除疑解惑。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探索性和启发性,难度要恰好落脚在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问题设计的类型一般分为矛盾式问题、阶梯式问题、辐射式问题、逆向式问题、情境式问题、综合式问题等。例如,在学生掌握了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和基本实验操作后,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怎样改进实验室制氢气的装置达到连续产生氢气的目的?其用意是引起学生深入探索,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
5、学习能力检测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学习能力检测是学案导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手段,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学习能力检测设计要有针对性,要做到目的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形式新颖。学习能力检测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即可通过完成练习和解决具体问题去反馈检测,也可通过学生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表述去检查和了解,还可通过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去了解。学习能力检测题的设计一般分为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延伸拓展三个层次。此外,在新授课学案的学习活动部分还设计了质疑问难和知识梳理两个环节。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学习活动中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学生反思学习新知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疑惑,此时教师鼓励学生善于质疑,勇于质疑,指导他们学会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通过教师点拨,师生共议解决的问题越多,学生的收获就越大。实践证明,通过质疑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得到形成和发展。
1、收获:
学案设计不是简单地将教案改写成填空式的讲义,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全方位设计,多层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多层面入手,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2、不足:
由于初中化学的特殊性即基础教学和能力诊断在短短的一年内完成,所以在调动学生使用学案导学的积极性方面还有不足,在下阶段将尽量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学案变为主动使用学案,甚至自主设计学案。
文/羊城晚报记者 郭尧(本报记者日本报道)
车对车碰撞试验本已少见,车对人碰撞你听说过没?汽车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日本车系在面临着安全上的质疑时,本田作为“技术宅”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理念。上周,2015本田funtec安全体验之旅活动中,本田非常难得地在日本本田技术研究所,一连进行了两次碰撞试验,除了常见的车对车之外,还进行了车对人碰撞项目,采用的都是现在最新的在售车型。本田一直想表明一个态度,安全技术不仅保障车内乘员的安全,同时还考虑到摩托车和行人等车外人员安全!
1
更真实的模拟
车对车相对100小时/公里碰撞
对于汽车碰撞试验,关注汽车安全的人们都已经很熟悉,但对于国内外如此众多的安全试验,人们也会有疑问:像这种直接碰撞水泥桩的固定试验项目,能够多大程度上还原真实汽车碰撞事故?为此,有部分汽车厂家干脆把更真实模拟日常事故的车对车碰撞纳入试验的范围,而本田也是这种碰撞试验的先行者。
说到这里,不得不先介绍一下本田此次的实验场所。早在2000年,本田就在日本本土宇都宫建成了全球第一个室内全方位安全试验设施,而此次的所有试验都是在该设施里面进行。此次试验的车辆也很有代表性,分别是现款的本田思铂睿和奥德赛。
此次的车对车碰撞设定是以时速50公里进行正面碰撞,相对时速达到100公里,碰撞的偏置率为50%。——结果显示:“两车的发动机舱充分溃缩,吸收碰撞能量,在乘员舱方面,两车的所有车门都可以正常打开,a柱到车顶没有任何变形,安全气囊正常展开,乘员假人坐姿端正。”
本田技术大师:本田ace车身的秘密
其实这次的碰撞试验,就连本田自己也已经做过多次,早在去年广汽本田就进行了15°角高速对撞试验,获得了成功。但此次还进行车对车碰撞试验,其实根本在于本田旨向大家展示,其在汽车安全方面的核心技术——ace车身结构。
此次安排的两款车思铂睿和奥德赛,都是采用了ace车身结构,这也是本田funtec safety安全技术体系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本田技术研究所四轮r&d中心高级工程师上地幸一表示,相对于一般传统车辆的车身结构大都只有左右两个主车架用于吸收碰撞能量,ace承载式车身结构则是利用几个结构体,综合吸收能量。“在发生碰撞时,撞击力通过ace承载式车身下部交叉在一起的纵梁,有效传递给主车架,分散撞击负荷,确保乘员的生存空间。”
但这样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看,不能减轻汽车的受伤程度。因此,如果单从汽车事故的外观来看,也许会得到车祸很严重的错误认知。但对于本田来说,更重要的是人员的安全。
2
重头戏:
车对人碰撞 怎么才能更安全?
本田早在研发汽车安全技术时,就提出了要贯彻始终的核心理念——“safety for everyone”(意为为了每个人的安全)。而为了让国内消费者更好理解,honda过去就在中国发布了“你,最珍贵”的安全技术口号,意图诠释其安全理念——交通参与者中的每一个“你”,都是弥足珍贵。
不过,尽管心里有准备,记者还是对此次车对人碰撞试验充满疑问,面对真实的汽车碰撞,直接而来的碰撞怎么保护行人的安全?本田技术专家表示,行人事故中,导致死亡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头部与车辆前方发生碰撞,导致重伤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腿部与保险杠发生碰撞。也就是说,针对行人保护有两个重点——腿部和头部。
本次活动中,honda安排缤智车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行人假人polar Ⅲ,试验中可以看到polar假人接触到的保险杠、发动机罩等部位都充分变形吸收碰撞能量,有效降低了对行人的伤害。
那到底能够降低多少伤害呢?可惜的是,谨慎的本田认为不能“自卖自夸”,没有透露具体的实验数据。但本田技术人员表示,目前,本田所开发的行人保护车身,行人保护发动机罩等技术,甚至是采用了能够有效缓解对行人冲击结构的前挡风玻璃底部、雨刮器等所有零件,都推广应用到了本田的所有产品中。
何谓第三代polar假人?
汽车碰撞实验中的假人,大家也许都有所了解,但基本上都是在车内坐着,而本田的这种假人,是可以再现事故中人体举动的行人假人,于1998年本田全球首创。通过对碰撞试验中行人假人的头部、胸部和腰部所受的伤害的分析,来为行人保护技术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如今,本田polar假人已经升级到第三代,即polar Ⅲ,polar Ⅲ在原有的膝部韧带损伤和胫骨骨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腰部及大腿部位的逼真度,完全可以应用于腰部、大腿骨折的评价。
3
在中国推广安全驾驶培训
此次的本田之旅,除了看,还有亲身体验的机会——来到茂木双环赛车场,体验本田的安全驾驶培训。尽管不是在赛道上进行,但体验的两个科目还是非常有趣:侧滑体验和横摆体验。经过特别湿滑的地板材料,甚至是会发生横摆的装置,故意让车辆打滑来进行试驾体验。而这样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有趣好玩,而是让驾驶者体验侧滑是怎么发生的,以及怎么样才能打救回来。
记者了解到,这样的本田安全培训并不是仅仅针对本田车主,还面向社会大众。尽管目前在中国国内还没有这样特别的体验项目,但也已经建成了类似的硬件场所,比如位于广汽本田增城工厂的喜悦安驾中心,有专门的安全培训项目,甚至包括专业的红外线测量器以及计时器。而东风本田也有湖北省首个开展汽车知识普及、交通安全训练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在针对“人”的安全教育领域,honda于1970年成立了安全驾驶普及本部,开始开展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安全驾驶培训工作,很快这项工作从日本扩展到了海外各国。本田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在中国已导入了“喜悦安驾店”体制。由广汽本田向特约店培训安全驾驶培训讲师,再通过全国的特约店向车主开展安全驾驶培训。也就是说,喜悦安驾培训成为特约店为车主提供的另一种增值服务。目前,已培训387家店,认证并授牌271家店。
上地幸一简历
现职: 本田技术研究所
四轮r&d中心 高级工程师
链接
1982年进入本田技术研究所四轮r&d中心。曾参与日本第一个安全气囊系统核心技术的研发,并从事世界上第一台全铝车身的nsx的研发工作。作为高级工程师致力于honda碰撞安全技术和碰撞预防安全技术的研发。研发了例如智能安全气囊、乘客传感系统等先进的安全技术。获得美国卓越安全工程师奖项。
本田室内全方位安全试验室
为了真实再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类碰撞事故,并开发出有效的应对技术,honda于2000年建成了全球第一个室内全方位安全试验设施,该试验室设有包括0°和180°在内的共计8条跑道,呈15°放射状分布,可以对两辆车同时以最大80km时速进行牵引碰撞。并且,该试验室打破了以往固定壁障测试的局限,更加贴近真实事故的碰撞。在这座设施内,可以进行不同级别、不同尺寸的车型间各种角度的碰撞试验。
侧滑体验
思铂睿碰撞后
车对人碰撞的瞬间
上地幸??
车对车碰撞瞬间
郭尧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