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材培训心得体会8篇

 2025-01-11 23:38:15

摘要:要想抒发个人的看法,就需要将体会这一种文体写好,将一篇体会写的出色,个人能力也将得到肯定,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新课程教材培训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新课程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1年8月20日,区高中数学暑假培训在顾国和中学举行,全区5所高中的62位数

要想抒发个人的看法,就需要将体会这一种文体写好,将一篇体会写的出色,个人能力也将得到肯定,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新课程教材培训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新课程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1

年8月20日,区高中数学暑假培训在顾国和中学举行,全区5所高中的62位数学老师参加了这次培训。一天的培训围绕“学习《课程标准》,搞好初、高中衔接”的主题,安排了以下内容:初中数学课标、教材及教学实际情况介绍,2005年高考数学阅卷情况介绍分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建议。

初中数学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为重点展开,大碶中学孙晓敏老师介绍了数与代数的结构体系、目标要求,与原教学纲要比较,加强了什么?降低了什么?同时介绍了高一新生对数与代数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水平。东海实验学校陈明儒老师就空间与图形介绍了整套教材内容章节的呈现顺序、各章节内容介绍、新增内容和删减内容,并通过数学习题展示高一新生的水准。

参加了全省高考数学阅卷的北仑中学史芝佐老师,介绍了阅卷的相关信息,畅谈了阅卷后的启示和感受,给我区高中数学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2006年的备考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省特级教师丁平老师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解读,畅谈十大基本理念,叙述课程目标,逐条介绍内容标准中的要求,并与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要求相比较,给大家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的思考。

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是重要的课题,省特级教师吴文尧老师以自己的教学经历和丰富的教学实践,讲述了初高中的衔接教学。对初高中衔接工作要从“思想上重视一点;起始课教学要准备充分一点;对数学知识生长自然一点;教学进度适当慢一点;教学方法多样化一点;做学困生转化力度要大一点”,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加培训的全体老师认真听课、积极思索,深知面临的困难,探索着新课程下的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

新课程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2

在历时10天的新课程培训中,英语教学专家鲁子问、夏谷鸣等就10个专题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和分析。我认真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积极参与同行们的交流讨论。感到耳目一新,收获很大。专家们的讲座以及优秀课例,使我得以从理论的高度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从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使用的这套新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探究性。

2、实践性。

3、趣味性。

4、人文性。

5、评价性。

6、灵活性。

了解这些特点的同时我也感觉到了承担新课程教学的压力,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和定位。

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寓乐于教。教师要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采取开放的教学姿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都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第三,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教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相关的能力的提高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

第四,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个性,以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以科学的教育方法赋予青年一代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

通过这次高中英语新课程培训的学习,专家、同行们的报告,使我受益非浅,并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与学生共成长,不断追求新的自我。

我感觉到教师应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还应该创设宽松和谐的民主教学氛围。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一种活生生的师生情感交流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英语学习为例,学生只有对老师、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并取得成绩。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当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学会”变成“会学”了,教师会真正感到轻松和放心,教学质量会有所提高。

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保持心境心态的年轻,活到老,学到老。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教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相关的能力的提高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只有不断地和时代共同发展进步,了解新一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沟通与教育。

教师应该更新评价观,不应该把分数和听话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进行多元化、全面化的评价,使学生能从老师公正的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分数并不能代表一切。新时代要求学生应该做到全面的发展,要提高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尤其是对后进生。例如对学困生出现的问题,采取延迟评价或分解评价的办法,有针对性地让他们进行补偿练习。每练习一次,每进一步都给予及时的鼓励,让他们也能切身体会到经过努力就一定能进步的道理。此外,除了学业成绩评价,对于学生的注意力、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动手操作的积极性等等,还要进行情感评价。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从而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感到虽苦尤乐,最终成为学习创新的主人。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培训后,我又学到了不少新理念,反思了我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更明确了我今后的工作的方向,而我也将本着新课程的精神,踏实、努力地做好我的工作,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转变角色,重新熟悉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个性,以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与学生共成长,不断追求新的自我,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新世纪的优秀教师!新课程对我们广大数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每一位教师都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新的知识,与时俱进,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发展专业能力和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3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解读新课标,教师们花了力气,学生费了时间,可教学目标却不能有效达成,教学效率也较为低下。因此,笔者反复回顾和思考及验证,有以下心得与大家商榷。

误区之一:以速战速决的过程替代科学探究

例如“电磁感应”的教学,新教材用三个课时逐渐展示,其内容与人类认识“电磁感应”的过程相一致。对于初学者是一个环环相连、逻辑线索清晰的整体,并通过大量的实验等丰富的素材给学生一个学习、认识科学规律的较完整的过程。但有的'教师只简单地介绍几位科学家的发明和发现,作为科普讲座式轻描淡写地带过,就讲大量的习题,使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价值观、科学方法、科学过程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这种把“理论”与“习题”教学对立起来的做法,看似节省了所谓“理论”教学的时间用于“习题”教学,却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是舍本求末,得不偿失的。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要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学习,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体会探究的过程既是学习的目标更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使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误区之二:以肤浅的提问当作探究教学

个别教师把一个完整的物理问题表述划分为很多支离破碎的“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小问题不停地问;有的教师上课的设计以“读一读”、“看一看”、“背一背”、“做一做”、“练一练”、“思一思”的互动形式使课堂教学程序化。上述教师的方式和做法对活跃课堂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肤浅的提问与表面热闹的教学形式,造成了教学的低效率。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故而课堂提问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问在关键之处,问在学生思维的薄弱点,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

误区之三:以简明轻快的实验换取习题教学时间

大多教师把实验当作魔术表演,然后提一些简单问题得出结论,就“简明、轻快”地完成实验,挤出时间让给习题讲解。例如“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教师分别做了锐角、直角、钝角三种情况下的实验演示,较详细地介绍完作图法之后,就板书出法则进行“思考与讨论”,随后补充大量的数学知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从学生的学习规律来看,在对分力、合力、等效思想和作图的基本要领都没掌握,还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物理基本理论还很陌生,此时急于求成地引入数学定理,冲淡了对基础物理知识的掌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大量的习题训练只会让师生跌入教师累、学生苦的低效的“题海”教学漩涡。

教学中,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经过充分的观察和实验,自我总结或发现其规律,使学生深刻理解其本质,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补充必要的数学知识,拓展解题思路和空间,就水到渠成了。

误区之四:以知识的拓展取代素质提高

教师普遍存在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认为“一标多本”增加了教学内容和学生负担,对教材所编习题教师担心太少,于是在必修本的教学中参人不少选修教材中的内容,在选修本的教学中参人大量高考要求的内容,在高考复习中参人大学普通物理知识和思维方法。这种教学内容恶性膨胀的反复循环,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物理教学,反而使学生的学习无所适从,造成学生知识的不完整和基本功不牢,不利于其学习。这样漫无边际地对习题拓展和延伸,反而会造成习题教学的低效,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重重的压抑感在学生中弥漫着,会使学生成绩出现大面积滑坡。

新课程教学更加重视能力培养。新课后需要一定量的例题,通过题目的分析和讨论,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绝不是拓展了知识面就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大量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只会使其负面效应越来越影响正常的习题教学。少量的一题多变、多解还是有益于习题教学的。因此,教学中不要把学生当作接受的容器,而要看作是活生生的有一定经验的人。当今社会,学会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习题教学”规律,踏踏实实地完成必修、选修、高考复习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任何拔苗助长都只会适得其反。

总之,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才是课改的根本。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实践中会不断地改进、完善和发展,为课改提供自己合理化的经验和建议。

新课程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4

我有幸参加了在井冈山举行的江西省初中数学教师新教材培训的学习活动,在培训时,听取了教材编写组成员吴增生教授对《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讲解;对教材修改的依据和背景、课程内容的具体变化、要求上的变化作了详细的说明;对七年级(上)教材进行了分章介绍、关于《新课程标准》有效教学的一些思考等,使我更深一层领悟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也使我认识到了作为新教材的一名数学老师身上责任的重要性。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培训给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下面谈谈我这次培训的几点体会:

一、教材编排更加科学合理、更具思想性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编排体现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一以贯之的设计理念,教学内容的编排由浅入深,顺应了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删除了许多被认为偏繁、偏难的陈旧内容。有某些内容减少了概念的阐述,这样反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例如在代数部分,删除了能对含有较大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与推断;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图形与几何部分,删除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等内容。统计与概念部分删除了会计算极差,会画频数折线图等,大大的降低了难度要求。整套教材修改了章引言、章小结,重点修改各章知识结构图、小结中的推理与方法。

增加的内容:一是必学内容、二是选学内容。代数部分增加了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等。图形与几何增加了会比较线段大小;了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线段平行等。选学内容增加了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等。选学内容的设置,是希望为一些有兴趣,有能力、有愿望的学生进一步探索、学习的。

二、初中数学“新教材”使课堂活跃起来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新教材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单纯地依赖于模仿和记忆,而是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创造能力。

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很喜欢“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课堂上学生思维变得活跃,讨论交流时敢于发表观点,甚至争论激烈,不仅议明了当前的问题,思维还经常由一个知识点发散到多个知识点,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也清晰明了。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满堂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辅助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合作探讨、研究问题,围绕学生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通过“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学习活动,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并且学会学习。这次教材修改适当加强对“推理与推理”的要求,注意循序渐进,相关章节对证明的要求有所增加。数学技能和思维方法得到锻炼,意志力得到培养、自信心不断发展、科学精神逐渐形成。

总之,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交流,我受益匪浅,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有了解决的方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有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改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日趋成熟。

新课程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5

20xx年秋季,统编版语文教材将在全国推广使用。在新教材使用之前,各地都对老师们进行了新教材使用的培训,我也因此有了一次参加培训的新教材机会。此次学习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却收获颇丰,现就本次学习的心得概括如下:

一、统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

1.“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组元。宽泛的人文主题,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是统编版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语文素养包括热爱祖国的语文思想,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等。翻开教材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导语页。这一页的左上角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人文主题的特点是诗化的语言。右下角是语文要素,语文要素里边又分阅读要素和习作训练目标这两项内容。语文要素里的内容也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

2.每一册书都安排有常规单元和特殊单元。特殊单元里边包括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三到六年级每一年级都安排有一个阅读策略单元,都安排在上册。三年级安排的是预测单元,四年级安排的是提问单元,五年级是提高阅读速度,六年级是有目的的阅读。除了阅读策略单元还有习作单元也属于特殊单元,习作单元的特点是里面有两篇习作例文,这是习作单元区别于其他单元的一个特点。

3.每一单元还安排有阅读平台,阅读平台里边的内容就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可以把这些内容提前在讲课时穿插运用。

4.每册书里还安排有一个读书吧。读书吧里推荐的书目是学生必读的书目,这个是必须要读的。这个应该安排在每学期的开始,让学生开学就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读一些快乐读书吧里边推荐的选读书目。

二、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这几点:

1.要深度挖掘教材使用好教材和教师用书。比如,三年级教材有一个单元有一个语文要素“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那么什么是新鲜感?在这里这个新鲜感指的是从未见过的事物、景象与平时见的不一样的词语、句子。况且这里边的关注也应该是需要积累,并学会运用的。

2.依据单元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如:三年级的语册单元和五年级的提高阅读速度这两个阅读策略单元,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能让学生预习,如果学生先预习了之后那么再进行教学,这样的话阅读策略单元就没法进行了。阅读策略单元学到的东西要在其他课上加以运用,注意学习要前后联系。阅读策略单元的设置目的是让需要辅助的同学经过学习也会运用

3.集体备课。本次学习中培训人员特别强调一线教师要集体备课,本学期教材都是新的老师们可能对有些东西把握不准,所以,集体备课是很有必要的,单打独斗肯定是不行的。

4.学生补学缺学的内容。由于四、五、六年级的同学统编版教材缺学的东西很多,所以,学生必须对缺学的东西进行补学。比如,生字、诗词和日积月累,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学生补的。

通过本次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本学期语文教学任务的艰巨和自己面对的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与同课老师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同时也要使用好教师用书,扎扎实实把本学期的工作做好。

新课程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6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由海口市教育局组织的“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活动。在充满田园芳香和浓厚艺术气息的91367部队幼儿园举行。

很荣幸能请到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的王玮老师和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丁金霞园长出席本次的活动。

首先观摩由海师附属幼儿园陈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小班科学活动《星星找朋友》,陈老师将简单的故事情境与找朋友的游戏融入逻辑性较强的教学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较高,气氛活跃,内容活泼有趣,层次清晰,随着活动的开展,小朋友在观察和比较中发现两颗星星的相同之处,陈老师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充分体现《指南》精神——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接着是由唐老师组织的《种花》活动,唐老师心灵手巧的借助花枝插花、花盆种花、使幼儿从易到难,体现了层次感,每一次给幼儿的任务都又不一样的要求,让孩子在插花的过程中通过对应和数数的方式理解数的概念,轻松的获得了知识。丁园长阐述这两节科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活动变成生动有趣的游戏化活动,同样在区域活动里,游戏化的高结构材料的投放也要有层次性和逻辑性。对于如何设计高结构的活动,丁园长还为我们指出了两条路径:

1、目标要明确。

2、要有逻辑性、层次性。

老师特别要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要有意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验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各方面的培养,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把握住退位的时机,留给孩子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孩子自觉觉错,自觉纠错。

通过本次的培训活动让我收获满满,使我对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有了很大的启发。

新课程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7

人去年暑假参加了省新课程骨干培训,而这次网络培训,又聆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感触颇多,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这次学习,收获很大,下面谈谈切身体会。

一、对于地理课程标准应本着以下基本理念:

第一条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

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第二条基本理念是“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以上两条理念是根据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定位的要求衍生而来的,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高中地理课程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它也是高中地理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从兼顾社会、学科和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出发,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互相统一和渗透整合,并力图将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框架设计、目标制订、内容选择、标准拟定、活动安排以及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之中,是高中地理课程最核心的理念。而这一核心理念的重心又落在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上。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几乎所有学科──经济学、政治学、法律、技术或其他学科,都受到国际性和环境方面的影响。因此学习这些学科的学生必须具备地理素养。”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方面的有机综合体与反映。地理素养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地理知识与技能──便于学生沟通横向学科领域,促进相邻学科的学习,是学生正在构建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为学生深入学习地理和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知识技能不仅关系到学生平时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而且关系到日后从事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效率。地理能力──包括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地理学习能力是学生不断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钥匙”,并且只有当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地理了,他们才会把地理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与终身发展的需要。地理实践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则是初中阶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理念的延续。

地理意识──包括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等。地理意识是在地理认知达到一定境界后的自然感悟与意念流露。判断空间方位,确定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及结构,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组成之一。环境意识和全球意识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核心理念。地理情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地理思维活动、影响地理判断能力、支配地理活动的精神支柱,它表现在学习兴趣、文化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

因此,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和谐统一的高中地理课程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其中,“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7门选修模块的开设以及采用学分制的管理形式,可以说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迈出的重要的一步。

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探究,注重过程与结果评价的结合。

高中地理课程的第三条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不仅是地理课程而且是这次新一轮课程总体改革的重要理念。在各种学习方式中,尤其要注重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可以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第二、实践体验阶段;

第三、表达和交流阶段。

以往的地理课程,无论是教学大纲、教科书还是教学过程往往都是以“教”为核心或者说相对忽视学生的“学”。教学大纲是“教”的纲目,教科书是“教”的素材,教学过程是“教”的方法,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理念不利于知识技能的形成,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不利于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因此,此次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当然,新课程也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而是倡导多种学习方式合理结合。

新课程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8

20xx年8月,我参加了由澄迈县教科局举行的20xx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新课标、新教材暑期全员培训学习。虽只经历短短学习时间,却让我收获了许多,思考了很多。但是,要对经历了十年才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把握,对于我们所有的一线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下面我想谈一谈个人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新版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特点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与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改革与创新。它体现了当前教育教学与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它以实现各个学科的课程整合为首要任务,超越了学科壁垒,并首次提出了外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构建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体系,解决了课程理念和目标设置的一致性问题,宣告了“知识+技能”时期的终结,倡导了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二、新版英语课程标准更具学科特点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新旧课标中教育教学理念的对比,改变了原来课程理念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普适性问题,使理念更加具体,更加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把握、理解和落实。

三、新版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参与、实践、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学生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与合作能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如何将学习内容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应更加关注如何为学生提供最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和尽量真实的语境;同时必须关注学校的整体课程设置与实施在行为养成上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四、新版英语课程标准更加需要创新型教师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创新的精神寻求优良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我想,要做一个创新型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使用教材上要创新。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学习的情况,对教材的顺序做出适当的调整,将教学内容重新组合和不断补充扩展。我们要依靠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2、教法上要不断创新。在积极进行课改的过程中,我们要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活动,积极创设情境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用,在运用中不断学习。

3、要有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创建民主、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之间要有互动,既互相帮助又互相鼓励,形成一个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的新局面。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更加认清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切切实实地以新的角色和学生相处,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学会学习英语的方法,通过英语学习了解世界,为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尽一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尽一份心。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熟悉课程标准,才能真正地实施课程标准,才能让课程标准对一线教师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在此过程中,我认为最权威的解读者就是我们一线教师自身。我会在看似平凡、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找到突破口,挖掘出自身职业的生命动力。相信在经过无数细节的精打细磨之后,自己必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24 聚查文案 文章均为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整理,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675289112@qq.com

页面耗时0.0554秒, 内存占用1.86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皖ICP备20230060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