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重阳节的作文6篇

 2024-12-10 18:31:23

摘要: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大家的写作才能,其实作文的种类有很多种,大家应该认真对待,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过重阳节的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过重阳节的作文篇1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秋高气爽,秋风习习,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每年的这一天,都有许多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大家的写作才能,其实作文的种类有很多种,大家应该认真对待,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过重阳节的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过重阳节的作文篇1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秋高气爽,秋风习习,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每年的这一天,都有许多人拿着风车、风筝去登山,祈福。

中午的时候,我和妈妈、姑姑一家一起来到石化山广场,那里已经人山人海,路边多了很多买风车的小贩。红红绿绿的风车,不断地向我们招手。行人中,有三五成群的,有一家大小的,还有独自行走的,大家心里只有一个目标——“爬上山顶。”

我们先来到“飞虎亭”,从山下望上去,山路又窄又陡。开始爬山时,我还连蹦带跳的,山风迎面吹来,两旁的树枝摇摆着,好像在欢迎我们呢!可爬了一会儿,我已经满头大汗,一边喘气,一边手脚并用地向上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到山顶,我和表姐高兴得大叫着。山顶上的石头千奇百怪,首先我们看到一块石头上刻着“石化山”的三个大字,再走几步,有块叫“仙人床”的石头出现在我面前,表面平平的,躺在上面睡觉,我想一定很舒服。

我们一口气爬上一块大石头,放飞手中的风筝,风筝飘啊飘啊,飘上了蓝天白云间,不一会儿,就不见了,我们还在山顶照了几张照片呢!

站在山顶上往下望,一拨又一拨的人慢慢地往上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风车,有的有说有笑,有的在看风景,还有的拿着风车在山路上小跑、嬉闹,五颜六色的风车把山路打扮得五彩缤纷。

我们在山顶上休息了一下,慢慢地下山了。今天爬山虽然很累,但我也很开心。

过重阳节的作文篇2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

重阳节是一个岁时节日。在中国岁时节令中有7个重复月日数字,如正月正(春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夕)和九月九,先后成了习俗节日。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所以它在岁时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过重阳节的作文篇3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中国人就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九九重阳节正好赶上了丰收的秋季,“九”寓意长久、吉利。祝福老人们延年益寿、幸福安康。

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现在的人们也越来越看重这个中国的重阳节了,因为重阳不光是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把关爱老人之风传向全国各地。让大家都来尊老、敬老、爱老。

金色的秋天也给老人们带来了健康与活力。每逢重阳佳节,敬老院里人流如潮,热闹非凡。这天清晨,我早早地起床,赶去蛋糕店买重阳糕,去敬老院参加看望老人的活动。提着蛋糕,我快步走到渡头敬老院。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带着自己最真挚的祝福,与老人们共度佳节。我急忙献上热乎乎的重阳糕。软软的甜糕是爱的传递。重阳佳节的敬老院,上上下下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热心的人们都来看望孤寡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老人們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正如窗台上那盆盆盛开的菊花。

中国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传承中华美德的载体。清明之感恩、端午之爱国、重阳之尊老……无不闪耀着传统美德的光辉。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最好体现。重视传统节日,丰富节日的内涵,就是将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富有魅力的传统习俗推广开来,在全社会形成风尚。作为华夏子孙的我们,有责任将传统节日传承下去。

过重阳节的作文篇4

又到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了,我还是接道了老妈的“圣旨”——给爷爷奶奶做一些好吃的。我回想着往年的重阳食谱。蛋糕?不行,没有玉米淀粉和白糖了,做得活像个蛋糕界的“非洲黑人”而且味道还特奇葩;那重阳蛋糕?也是没有想要的原料还想做?那就白米饭吧!

于是我就哼着自编的小曲儿,便往米篓里倒了一些米,后来学着老妈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淘起米来。左翻一下找点石子,右翻一下找点秕谷,前翻一下找点稻壳,后翻一下找“露网之鱼”,最后再漂洗两下我的“净白三斤米”就新鲜出炉了。我快马加鞭马不停蹄的把锅放进电饭锅。忽然,老妈不知从哪儿出来对我说:“小家伙,别太急,把内锅擦干净了再说。”于是,我这才恍然大悟急忙把内锅擦干净,倒上我的“净白三斤米”和我的“净白三斤水,”盖上我的“净白三斤盖”,按下我的煮饭键,下面就等我的美味出锅吧。

米饭完工了,可是还想做点什么?我又想了想,反正今天厨房冰箱认我管,美食珍馐认我挑。于是,我便要做两个荷包蛋,可是这时候我再想想,还吃荷包蛋,管它呢,他们不吃我吃。

后来,我又拿了两个鸡蛋,用力一敲,放进油锅。油锅与鸡蛋发出沙嗤嗤的声音,后来接着又是大鼓一般又沉又响的咚咚声它俩声音和起来,成了首动听的交响曲。我高兴地哼着小歌听着“交响曲”,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眨眼时间热腾腾的油差点飞到我的手上,把我吓的半死。紧接着又听到咚咚声越来越大,一看原来是我不小心把毛巾放在电饭锅的蒸气口上了。手忙脚乱的把荷包蛋差点糊锅了,这真是有惊无险。

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一道菜给端了出来。爷爷奶奶一家人看了,欣慰的笑了笑。我知道花这么长时间做出来,还能得到长辈的大姆指和笑容,得到他们的认可,心里真的如喝了蜜一样甜。

过重阳节的作文篇5

摘要:想想哪个老人不想得到晚辈的重视与尊重呢?虽然我们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与精力去给全体老年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

时光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又一年的重阳节到了,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现在的人们,也越来越看重这个中国的老人节了,因为重阳不光是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把关爱老人之风传向全国各地,让他们都来尊老、敬老、爱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们,又能为身边的老人么做些什么呢?

我想到的,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无非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来儿女穿旧了的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挥霍的买许多贵重的东西从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我们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口干着急。

说到这儿,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气转冷,奶奶总是问我:“穿那么少,冷不冷?”这时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还不住的埋怨奶奶。往往我来不及听爷爷说完这句话,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觉得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不知我的这些表现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请原谅我这个孙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谈了那么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个老人不想得到晚辈的重视与尊重呢?虽然我们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与精力去给全体老年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最后,祝全社会所有老年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儿孙满堂,安享晚年!

过重阳节的作文篇6

今年的重阳节,我们在院长的带领下,在武警叔叔阿姨的保护下,我们安全的来到了康乐敬老院,入眼的便是老人们坐在大厅里,有说有笑的,正聊得欢呢。一看到有稚嫩面孔的孩子们进来,老人们就安奈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抱着可爱的孩子们,问我们从哪来的。在自报身份后,她们更是热情的拉我们坐下,就这样,我们渐渐的融入到她们的谈话中去了。

等一切就绪后,我们的节目很快拉开了帷幕,孩子们一首《把爱传出去》,深刻的表达了我们对老人的敬爱之情,台下的爷爷奶奶们感动的一直在为我们鼓掌,节目精彩的进行着,老人们早就被孩子们精彩的节目喜迎住了,孩子们即可爱又精彩的模特走秀节目,乐的老人们合不拢嘴巴,更让老人没想到的是园长老妈为爷爷奶奶们准备了长寿糕,真心祝老人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孩子们为爷爷奶奶们亲手制作了精致的礼物,看着这么丰富的礼物怀里抱着一个个可爱的孩子,老人们眼里的泪水终于不停使唤的往下流……

回来的路上,我百感交集,老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了一辈子,现在尽管子女都不在身边,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坚强、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老有所为,希望他们能继续笑口长开,开心快乐的过好每一天。其实,她们就是我们的明天,而我们也应该多多关心帮助她们,真期待着与这些可爱的老人们的下一次见面!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24 聚查文案 文章均为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整理,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675289112@qq.com

页面耗时0.0419秒, 内存占用1.83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皖ICP备20230060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