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6篇

 2025-01-13 08:57:01

摘要:生活中的每一次经历都能成为我们的心得,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和社会,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迅速的社会中生活,一定都有写过不少的心得体会了,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老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老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篇1回首刚刚走过的几天时间,是忙碌的、是炎热

生活中的每一次经历都能成为我们的心得,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和社会,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迅速的社会中生活,一定都有写过不少的心得体会了,下面是小编为您分享的老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老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篇1

回首刚刚走过的几天时间,是忙碌的、是炎热的、是辛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收获着、成长着、快乐着。校本培训的集中学习时间结束了,我由衷觉得时间没白花,而且我感受今年的校本培训是历年来安排的最充实、最合理的一次,我受益匪浅。

一、转变思想观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老百姓的意识也逐步提高,过去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过时,老百姓逐渐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为孩子选择优质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家长的共识。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跟上时代的发展,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并受到老百姓喜欢的人民教师。

二、加强学习

过去不代表未来,要转变观念靠的是学习,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学习来充实自己。本次校本培训,我更强地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在这些专家们面前我多像一只井底之蛙,什么教科研,什么新的备课理念,我都觉得很新鲜,有些以前真的连听都没听过,更别提去实践了,我有了一种很强的危机感,所以学习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使危机有转机,所谓“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相信自己能坚持。

三、学会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很认真地正规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只是在头脑里想想就过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须要学会总结反思,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性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长远的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五、在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确实,只有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即便自己的答案是错的,都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课堂四十五分钟,我们应该舍得放弃,多留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学着思考,学着总结,留下印象。

总之,通过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的学习收获很大,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使我们的教师能够尽快提高自身能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在教育这个岗位上有更高的突破。我也会努力总结自己的教学,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园丁。

老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篇2

通过一年的校本培训,我收获很多,感受很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我曾经一直认为在教学上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因此我在前几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学这一块,备课、上课、课后总结、批作业、辅导,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五步曲。所以回到课堂后,我会更加努力,仍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通过校本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通过利用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在读书活动中,我曾看到了这样的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 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 0次重复。这句话我非常喜欢,它让我认识教师要做自己的研究,不断地思考,对那些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事物用心地去发现,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反复琢磨就是研究。

我要以这年培训为契机,找准自己前进的标杆,在今后工作中向智慧型发展,做一个勤学习、善总结的教育工作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需要更多的前期准备。这次的学习正是一种准备,就像南极的企鹅将要上岸时,它会猛地扎进海里,奋力沉潜。这种沉潜是为了积聚上岸的力量。为了下一代的未来,让我们不断前行吧。

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教师尤其应该如此。

老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篇3

今年的教师暑期研修,我认真地学习中。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仅举两例。

一,朋友的孩子,有抑郁症的前兆和症状。朋友很信任我这个中学教师,一直在和我吐槽,寻求安慰。原来,我只能从学生中的某些病例现象出发劝告朋友:不要责怪孩子。孩子的表现并不是家长眼中的“作死”,而是一种心理疾病,应该正确面对。

现在,通过暑期研修平台,关于青少年的抑郁的预防和治疗,我现学现用,从理论上与朋友分析说明,并将研修的相关内容直接分享给了朋友,让我们更理性、更科学地学会面对,学生或孩子的青春期心理疾病。

二,《实施科学保教,促进幼儿园内涵提升》专题也非常好。

在学习中,我有两个收获:一个是相见恨晚。我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用不上了。那些幼儿教学互动的实例演示,很实用啊。虽然我们自己就是教师,但是“术业有专攻”,作为中学教师的我们,教小幼儿学习,并不是十分拿手在行;如果年轻的妈妈们看看,对如何教自己的小孩子也有大用处啊!

另一个是触类旁通。那些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手段,从基础理论上来说,“科学保教”与中学教学方法同出一门,进阶一下,对中学的教学也有指导意义。

2024教师暑期研修,安排在假期里,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假期生活,灵活安排学习时间。10学时的要求,也很合理,并不强人所难。

我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听讲,关键的地方再回看、记录。两不耽误,相当可以了。

但是,这个研修,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心,用心。

专门的研修“小窍门”都出来了。

也有的人,就是为了完成平台要求的学时,敷衍了事的。

我有收益,我亦反思,你看是不是这样?其实,也不怪老师们不领情。就是平时类似的打卡或无用功做得太多了。都麻木倦怠,都形成“敷衍了事”的惯性了。

平日一学期的工作日里,在早自习辅导,备课,制作适合本班学情的课件,上课,批改作业,下午自习辅导,命制每天小考卷,周测卷,月考卷,xx竞赛卷,批改卷纸,晚课……还有完成论文,课题,还有完成各级部门下发的的填表,上交的各种材料等等以后,如果再安排老师各种形式的“研修”,并得上交文字材料以“工作留痕”,那就怪不得老师们对付了事了。

有时,学校为了“打造”自己的“工作亮点”,还百上加斤,还得额外地要求老师们完成一些学校“独出心裁”的“校本研修”或“校本培训”。打造学校工作的亮点嘛,给自己“加戏”增加工作业绩嘛,给自己年底向上级汇报工作时,增加材料嘛……一般来讲,越是教学成绩拿不出手的学校,越发要在“教学”以外“用心”,“功夫在诗外”嘛!(不然还有啥好拿出来说的!)

例如,有的学校要求每学期、每位老师、每个月读几本书,还要求进行读书分享。

“教师每个月读书,分享”看读什么书吧,《五年模拟,三年中考》《教材全解》《北大绿卡》《零失误》……用你学校要求?还“每个月”?哪个教师不是“手不释卷”天天读?岂止是读,还做题呢,还布置作业呢,还批改呢,还讲解呢……至于说“进行读书分享”,更是必须的了,集体备课分享,周考月考命题分享,试卷分析分享,遇见新题型,随时分享。

至于说,学校硬性要求老师阅读的其他读物,看时间吧。如果不是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每个月读几本书,也不是坏事。

至于说,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绪”去读书(要知道,读书也是需要静下心来的),还得完成“进行读书分享的要求”,也好办,有万能的网啊,复制粘贴,完活。因为“学校的要求”也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或是为了打造亮点,有可以提供给上级的以备检查的书面材料,有数量就足够了,谁能当真会去检查,到底是读了什么书、分享的是啥内容呢?

所以,“上有要求,下有对策”,都是合理的,也都是可能的可行的。“一切皆有可能”,你认真你就输了。

这样的种种研修和培训,有什么意义?

这是我在2024暑期研修中的另一个反思。你说是不是这样?

老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篇4

来源:方正工作室、安徽经济新闻网

专家:陈宇(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

主题:你也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教师学习心得(节选)

李明 :听到现在,对于老师,最大的体会就是改变;对于学生,最大的体会就是习惯。改变目前不好的,即使是普通教师,只要想去做,都可以改变。学生的整理习惯,是从小学就开始培养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李文文: 陈老师幽默风趣,听他说班主任的那些事儿,觉得挺有意思。一件件小事都是一个个养成习惯的契机,老师们要善于利用这些小事,转化为教育契机,学习了!

张慧芳: 管理班级既是改变学生的过程,也是改变自己的过程。要重视学校生活的细节,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

金梦琳: 陈宇老师的讲座是你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虽然自己不是班主任,但是依然觉得自己学到了些东西。陈宇老师说到了管理班级的日常小事件,让我们认识到,没有差班,只有班级,没有差生,只有学生,有些事虽然很小,但是行动起来很难,你要去做,这样才会改变,一堂讲座虽然很快过去,但是却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

王朋: 做班主任,要经常思考,要改变孩子的一些习惯,可以从整理书本开始。

何梦云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老师,作为家长,今天上午收获颇多。改变的力量到底从何而来?从自身来!你想让学生感受到百分之百,你就得做到百分之两百。从扫一屋开始,收获的才能是扫天下的大志。不仅如此,我们更得学会整理,整合,总结。其实,我觉得这个讲座适合家长也来听一听。

陶志丹: 陈宇老师的讲座非常接地气,贴近教师的日常工作生活。上午的讲座内容中,对于陈老师帮助班里学生打柜子的事印象尤为深刻。就像陈老师所说,打柜子绝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整理的习惯。这个太重要了,虽然是学习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但是反映出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什么都乱糟糟,学习必然搞不好。物品需要整理,大脑更需要整理。井然有序,才能提高效率。陈老师所说的5s管理对于我们教师自身以及对于学生管理有莫大的帮助,在以后生活工作中,要坚持贯彻落实,逐渐养成好习惯。

宁云: 5s管理的理念,让工作和生活效率高起来。与其给学生灌输“死知识”,不如教会他们学会怎样学习,怎样生活!

陶欣娇: 班级管理离不开班主任,就算是学生自律性很强也是一样; 班主任要早到班级; 对于“没办法”,要想方设法的处理;改变,要从自己开始;要让孩子有信心,对同学们一视同仁;我们接受我们不可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那些我们能够改变的;从小事中思考事情该怎么做,改变模式,勤于思考

李小明: 陈宇老师通过一堆垃圾和教室储物柜两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改变自己,改变思维,他的5s班级管理方法很好,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张唯洁: 工作中要发现事,不能怕事,主动揽事,完成好事。

张艳梅: 不要忽视细节问题,从学会整理开始,学会断舍离,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不仅要行动,还要有智慧,要多动脑筋。

吴梅:如果,每个学校都有一位干实事的带头人,这个学校的精神风貌一定会好,学习氛围更不会差!教学成果还会远吗?作为班主任,要抓好细节,从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开始做起。作为教师,应时常警醒自己,多思考,去落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聚成一股绳,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牛光: 当班主任的两个关键词: 在场、陪伴。

许海林: 教师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不要去抱怨,对于改变不了的事情,去接受就行了;改变能改变的。最近家里事情非常多,都是很让人不开心的事情,最近心情一直不好。今天听了陈老师的课,反思很多,心情也好很多。放平心态,接受现在,期盼未来。感谢陈老师!

刘鑫国: 听陈老师的课感觉满满的都是干货,每一个故事都很有意思,也都能引人深思,生活中工作中很多小的事物往往被人忽视,要学会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改革……有时不仅仅是自己思考,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去做,促使学生自己主动去做,效果会更好。

高成树 :“教师的玻璃心,说不得。”我们老师自身需要适当反思和不断学习,改变从自己开始!“带过差班天下无班,差班成就名班主任”总结的很到位!也很有同感!

唐娜娜: 陈宇老师给自己的班级取名“行知班”,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以此来致敬陶行知先生。老师应该是个有情怀的人,有教育情怀的人才能真正付出大量热情来做实事。同时,也需要有信念感。在形形色色的过往中,庆幸自己见过真正有情怀并且信念坚定的师长,并且越来越多地见过,所以也不愿将就着来描绘自己的职业生涯。

产浈浈: 陈宇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非常实用,对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陈宇老师从自己从教的学校开始,讲到“打柜子”事件,引申出5s管理。5s管理不仅是对班级的管理,更是对个人生活和学习的一种管理,整洁有序环境,可以让人轻装上阵,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接着,陈老师总结行动要有智慧,工作中要多动脑筋。最后,陈老师回到讲演一开始的问题,作为一个普通教师,能改变什么?接受不可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陈老师语言幽默风趣,将理论结合实例,分享他的班主任工作的具体经验,受益匪浅!

汪丽丽: 陈老师的讲座很有实用性,值得每位班主任学习。陈老师对待教育很用心。

韩艳: 陈老师的报告浅入深出,从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小事出发,引人思考。教育无大事,用心做好细节!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动脑筋去改变 做个有影响力的人!拒绝冷漠。

梁娟: 改变,从自己开始,改变自己,从改变思想开始;要用心,才会动脑筋,才会开发自己的潜能;接受不可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前路漫漫,不断求索!

刘苗苗: 接受无法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目标驱动,主动才是管理者应有的心态。

马敬: 所有的行动都会有价值,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而行动中的智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是在用情、用心中才会开发出自己的潜能的。我们常常对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司空见惯的现象麻木,然而只有学会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改革,不怕失败,才有可能让自己成为改变的力量。陈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老师这个职业群体的劣根性,不会清醒的认清自身的问题。事情好像都在做,可做与做之间的差别可真大。发展学生必须发展自己,而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在发展自己。为着自己的明确目标,从今天起开始行动!

徐金妹: 改变,从自己开始改变自己,从改变思想开始(敢于否定自己) 我们不能改变教室的大小,但是可以让他更适宜人居。(书塞满了蛇皮袋,堆满了走廊,挤在脚边→打了柜子,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而且在学校引起内卷。打柜子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养成整理的习惯,整理心情,整理大脑。改变思想,改变习惯,给书包,给自己瘦身,集中精力,轻装上阵。)“有用则留,不用则弃,断舍离,收拾东西,整理思绪,提高效率,告别昨日陋习,为美好生活助力”。一只改变高考命运的夹子(一只夹子或一个文件袋分类按顺序整理资料,培养孩子有条理,有逻辑的做事方法)。行动要有智慧,工作中要多动脑筋。(教室中高度不当的椅子→椅子高矮舒适。换椅子的原因:师生互相监督,少了相安无事)要用心,才会动脑筋,才会开发自己的潜能。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要学会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改革,不怕失败。(每天集体站立早读25分钟,形式主义,面子好看。学习给自己学,不是做给别人看的。给自己制定一周的早自习计划,每天按计划进行。失去表面的热闹,给自己一个自由学习空间)接受不可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教育学生的态度 老师能做些什么?(《学历经济学》——水平高的教师拥有消除不利因素的巨大潜力。放假前留给学生的几句话:1.班级在缓慢进步。2.班级进步和你有什么关系?3.过去一年了,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4.对过去一年的自己满意吗?5.做事要从今天开始,而不是明天 …… ★学生的暑假过得怎么样?

李敏: 从自己改变,相信自己有改变别人的能力。小的改变也是改变,坚持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好。

樊玲玲: "没有差班,只有班级,没有差生,只有学生。所有的人都是可塑之才,只是有的人,还未被唤醒……"陈宇老师的讲座句句让人无法分神,就连手机都不香了。信手拈来的教育小故事,幽默又充满智慧。不论是柜子内卷问题,还是椅子问题,陈老师都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揭示出更深层次的管理现状。改变思想,改变自己,冲破框架。虽然我们只是一名普通的“小老师”,但是我们仍然能发挥我们的力量为教育做出改变,只要我们肯用心。 着眼自身,我带的也是普通班级,接触的是普通的孩子,进行的是普通教育。在这无比普通之中,班主任工作虽繁杂琐碎,但我仍然爱班主任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可以沉下心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感悟问题,每次都有不同的体验与收获。陪伴孩子的成长,做孩子心灵的港湾, 做孩子的引路人。在以后的工作中,“既要看见森林,又要看到每一棵树”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把工作做细,做小,做好。

李梦雪: 班主任工作要注意发现班级和学生的问题,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思考。

朱佳琪: 今天上午陈老师分享了他有关班主任的一些经历和经验,一上午下来,收益颇多。陈老师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自己就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想。作为教师,首先要改变我们自己的思想。从小事着眼,从小事做起。陈老师最先开始着眼的就是卫生的问题,这确实是每个班级都可能会存在,而且最容易忽视的问题。搞好卫生不仅仅是能让学生处于更加舒适的环境,更好的学习,更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受益终生的,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必定也是不差的。其次,还要改变不良的习惯。作为班主任,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平时要多从细微处着手,一有想法要马上付诸实践。最后,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都要明白教育是有温度的,我们教师要保持一颗热忱的心,用心对待学生,用心对待教学。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多的陪伴学生,更多的引导学生,帮助每位孩子成长。班主任的目标不仅要发展学生也要发展自己,学生和教师相互成就,共同进步,实现自我的价值,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改变的力量,我们没有机会改变过去,但对于未来,我们有无限可能。

姚思奇: 今天上午听了陈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陈老师幽默风趣,结合自己身边案例勇于做出改变,让我明白教育要用心、用脑,敢于尝试!

刘妍: 非常有收获,感受到了作为老师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王世刚: 听了陈老师的课,说的很用心,说了很多实用的管理办法,而且都是用心想出来的,很多办法都可以借鉴,而且在家庭教育管理上也可以用得上,收获满满。

陈可欣: 陈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我们简要介绍了他的从教经历,虽然换了几所学校,但是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教师对自己职业的坚持与热爱,看到了一位真正有内涵的人是非常谦虚的,陈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让我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陈老师提到作为班主任最重要的是在场和陪伴,每天早晨可以多观察学生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对于别人嘴里所说的“没办法”,不要相信,因为这是别人嘴巴里所说的是别人没办法做的,并不代表你也没办法,要勤动脑筋,只要你想,你就一定能办得到。对于陈老师提到的“垃圾堆”事件,我感受很多,很多情况大家都选择性忽视,不了了之,认为这种经常出现的是小问题,所以视而不见,见怪不怪,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我们的思想,不要把自己也陷入这样的思维框架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尝试用“我们不能…但是可以…”来对待问题,并不是蛮干,而是讲究方法并试着去做。对于班级的管理,陈老师推行5s管理,无论是桌椅的排列还是图书角的整理,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都是学生已经养成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养成会整理的好习惯,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也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班主任的行动要有智慧,工作中多动脑筋,对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要学会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改革,不怕失败。

李皓宇: 陈宇老师的一番讲授,让人受益匪浅。幽默的表达,尖锐的问题,说做就做的决心,让每一位老师深思。作为新晋老师,初入学校,角色还未完全转变完成,很多事情敢想不敢做,亦或者不知道如何去做。不做永远不会产生任何改变,不如放手去尝试每一种想法并时刻记录下来,探索更优化的方法。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但并不是全部,每一名老师都有改变现状的力量,我们并不渺小。去年我短暂的带过一年级的班主任,对于稍显内向的我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问题难以细化,考虑到时间不足,孩子年龄太小,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等等问题,都让我在严格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选择暂且放一放。但有一次在办公室备课的时候,听到一位老师说哪个班的学生上课特别认真,我突然明白,如果班主任不严格管理,制定好规矩,那无论在哪一门课,孩子都是懒散吵闹的。于是那天之后,我不再顾虑太多,哪怕是一年级还未完全明白规矩是什么的孩子,我都要求他们一一做到。一星期后的一天下午,我提前20分钟到班,孩子已经到了不少,但没有一个孩子出去玩,都在座位上跟着正副班长读书,看到我来了,便排好队等着测量体温,并在测量完问一句:老师,我可以出去玩一会吗?我很难想象一群一年级的孩子,在正贪玩的年龄,会安静的坐在班级,腰杆挺直的读书,看到操场上到处都是小朋友,却没有一个人吵着要出去玩。我突然感受到了班主任的意义。“改变自己,从改变思想开始,敢于否定自己,打破自己。”这句话对于学文科的人而言太熟悉,辩证的否定,是自我的否定,是要敢于尝试,打破传统,不被束缚。陈宇老师说,当我们不想做一件事时,可以找到一百种理由,而我们只有一个理由去坚持,那就是我想做。这个理由很主观,但确实排名第一的重要,我有这个意愿,便会为之付出,为了热爱,便会想尽办法,用尽全力。所以,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都应该有这种“我想做”的意愿,并立刻为之付出。孩子的成长就像水果,没有束缚,他们便肆意生长,千篇一律,稍加干预,就会成长为更独特的模样。我们鼓励孩子随心随性,但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老师,社会还是要齐心协力,帮助孩子正确的成长,养成良好的习惯。很多看似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其实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学习习惯甚至是未来的处事习惯。陈宇老师的讲话不是浮于表面大框架,而是每一个细节组成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不仅仅是对细节的处理,更多的是对学校的每一处都用心对待,敢于提出问题。很多老师都会有一种固有思想,认为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就听之任之了。但如果人人都如此,那这个学校必然不会进步。每一位老师都有义务去观察学校的方方面面,如果有不合理或存在安全隐患之处,应该直接传达给负责人,而不是心知却不言。学校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位负责人都在忙碌中,不会方方面面都考虑到,那么发现问题时,与其坐等他人提出,不如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要一味的抱怨,而是改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环境。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可以脚踏实地,从细节做起,敢于突破,敢于挑战!

尹刚琼 :陈老师的讲座很实用也很接地气,用一袋垃圾,一组柜子,一支夹子,就将普通老师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 教师不是向学生灌输道理, 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除了学生,我感觉自己也不够正确认识自己,也要帮助孩子,家人正确认识自己。

陈玫琦 :教师不是“教书匠”,教育工作者始终要保持一颗成为教育家的心。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刘璐: 陈宇老师,在一上午的培训过程当中,特别谈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如何进行改变,比如看见学校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垃圾没有放在该放的位置,学生书包中的书过多造成负担加剧,看到这些问题之后,应该解决问题,积极为学生服务。作为班主任,怎样让学生因材施教的进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每天早上的早自习如果都读同样的文字,有一些学生是并没有什么收获的,可以让他们进行网格化规划把想要做的事情写在上面,真正的培养优秀的学习习惯,然后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这样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在教学当中,要避免一些形式化的假动作,办实事,这让我这个新老师受益匪浅。

崔劭 :通过上午的学习,让我对班主任工作以及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该作用教学机智,仔细观察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考虑更多的因素,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潜移默化中班主任的思想行为已经深深影响着学生。班级应该是有个性的,一个好的班级评判标准,不光在成绩的高低,名利的多少上,更应该是看在这个快乐成长的园地,学生是否真的得到了成长和收获。

刘来福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集体意识,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同样,当集体选择对一些问题视而不见时,即使有个别的人想要改变现状,也会迫于集体的沉默而沉默,也就是所谓的随波逐流,说不好听点叫做同流合污,这种情况下的校园是没有活力的,因为它用集体掩盖了个人,用统一的规矩扼杀了个人的思想和意志,再好的学生也会被这种捅一的教育模式给教傻教废掉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比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都要重要的多,因为思想是第一位的,思想如果僵化,那一定是贻害无穷的,陈老师的讲座为什么那么震撼。因为他的思想和举措都刺痛了我们的教学上的问题,从陈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教师的担当和坚持不懈,用包容的心态看学生,用发展的眼光鼓励学生,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改变学生,纵使改变的效果微乎其微,也义不容辞,毫不退缩,因为那是你作为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李光冉: 今天陈宇老师提到的收纳柜事例,让我想起了自己高中时代的班主任曾对一位男生说过的话,他说:“好好学习,从整理你的座位开始”,与陈老师的教育目的一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细节做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建构能力。而良好习惯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条件是可以创造的,关键在于我们作为教师是否主动思考、敢于改革,帮助学生做出改变,沿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努力。

秦华树 :如果说20号储教授的讲座给我带来的是和风细雨的浸润,那么今天上午陈宇老师的讲座,那就是一位一线班主任老师的朴实无华给我带来的来自心底的震撼。没有高深的理论,质朴的语言讲述着班级管理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处处彰显着一位老班主任的育人智慧和精神。“没有差班,只有班级;没有差生,只有学生”。是啊,当我们人为的把一个班级定性为“差班”时,当我们人为的把一个学生定性为“差生”时,你知道这时的我们是多么的残忍吗,因为当我们给他们这样定性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在他们进步的路上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有时是无法逾越的障碍——一种卑微到无地自容的自卑状态,心理上的和精神上的。记得有一次听到一个被定性为“差班”的两个学生的对话,甲同学:我小学的时候成绩可是很优秀的,基本上每年都能拿到奖状(一种自豪感在他青春的脸上荡漾),乙同学:切,就你……那你怎么在我们这样一个班!甲:……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眼睛里和脸上刚才显现的自豪之光慢慢的淡了下来,讪讪的走开了)。多么让人心痛啊,只因在这个“差班”,这个同学以前所有的优秀都被否定了,他现在的进取心和对将来的憧憬与希望也可能就这样被泯灭了,只因为他身在“差班”,只因为他是“差生”。我们当老师的不能这样,我们要保护好孩子们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要像保护一颗草尖上的露珠一样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正视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对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要学会思考,敢于质疑……”,这说的太好了,司空见惯和一直存在的难道就是好的合理的吗?显然不是,那为什么那么多不合理的东西仍然长时间存在呢?司空见惯了……好像在玩文字游戏,猫咬尾巴团团转了。打破这种局面,就是要有自己的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敢于去质疑,多想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然后就是去做,一点一滴的去改进。受储教授影响,我喜欢上了“改进”这个词。“改”就要“进”,不然改就没有意义了。对于教育中存在的不好的不合理的现象,我们一线老师不能总是闭着眼睛骂娘,而要睁开眼睛看问题,一点一滴的去做,一点一滴的去改进,相信在我们共同的改进下,我们的教育会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的。

刘佩亮: 眼里有事,心里有人,用目标管理的方法才能管好班级。

陈雯雯: 今天陈老师分享的小故事听起来都是很小的事情,却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让我不禁想到如果我遇到这些事情我会怎么做。我虽然是一名新进教师,但是步入社会已经9年了,今天陈老师说的改变两个字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树挪死,人挪活,我把这个挪字就理解为改变。教育从某个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改变人,但是我们往往忘记了,改变别人要从改变自己开始,从改变自己的思想开始。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求别人改变别人,首先要想到要求自己改变自己,我也要从自我开始,产生一点小小的改变的力量。

江真星: 立下一个目标:成为改变的力量。哪怕这改变短时看不见,很细微,但求耕耘,莫问收获。然而我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朱奕晨: 上午,陈宇老师幽默风趣地分享了很多教学经验。我们要学会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用实际行动改善身边的不便利,用心引导学生创造更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要学会做一个“管理者”,做一个有目标有计划并积极付诸行动的人。

童有明: 要想改善不满意的现状,不是靠抱怨、责怪,而是要学会改变,改变要从改变自己开始,从改变思想开始,从改变方法开始,从制定目标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教师改变了,学生才会改变,这是教师所特有的巨大的潜力。那时,我们才真正体会陈宇老师说的,没有差生,只有学生;没有差班,只有班级。

李儒娴: 今天上午参加了陈老师的讲座,陈老师在讲座上分享了自己做班主任的一些事例,通过事例为我们讲述了班主任如何进行日常管理,通过他的讲座我了解到了很多。首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班级,没有差生也没有差班,要营造出适合学习的学习环境,从小事做起,从整理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需要不断的学习,思考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一是要向书本学习,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现代的教育理论。二是要优秀班主任学习,三是要跳出思维定势,不断创新,这就要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

蔡杏梅: 普通人,普通老师,做着微不足道的小事,影响着一大波人,这就不普通,感谢陈老师幽默又纯朴的讲解,获益良多。

魏露露: 上午聆听了陈宇老师的讲座,感触良多。陈老师幽默风趣,从自身经历说起,细细讲述了班级日常的小事。无论是清除走廊角落垃圾还是主动给班级打柜子,都带给我很多启示。做好一名班主任或者一名教师,一定要能发现问题然后主动解决问题。不忽视、不回避、不放弃是面对班级大小事物的处理原则。班主任要有一双“鹰眼”,多转转看到班级的问题;发现了问题,绝不回避,要主动迎上去,勤思考敢尝试,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只要抱着不放弃的态度,坚持下去,事情会一点点变好。要想学生改变,改变要先从自己做起。相信自己会成为改变的力量。

王成芝: 通过老师自己带班的分享,讲述他的所带班级前后的变化,给我很大感触。改变思维和习惯很重要。收益匪浅。

赵心茹: 通过上午的培训,我感受到了陈老师管理班级的一套方法。感受到了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没有差的学生,也没有差的班级,要给予学生自信和关心,要教会学生也要提升自己。明白有用则留,不用则弃,以及整理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有些事情是需要我们微小的力量去改变的。

丘智文: 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深入思考。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班级管理这门艺术需要继续熏陶。学习,永远在路上。

江玲: 陈宇老师上午的讲座,幽默风趣,不说大道理,用“柜子”这件事来改变现状。改变不了其他班先从自己班开始,而最终因为他的带动学校每个班都有了柜子。而其实打柜子的真正目的是改变学生的习惯,让学生养成整理的好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件事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像这样的事陈老师还有很多,但就一件事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初。为什么老师会被触动呢?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我觉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手上有活,眼中有事,心系学生;要多交流,多学习,多思考;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今天上午的学习还是感触颇深的,多学习,多思考,相信这些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有用武之地的。

王文静: 很接地气,也让我们感受到一线班主任的工作太辛苦太琐碎了,向学校的每一位班主任致敬。改变从自身力所能及的微小做起,停止抱怨,全力以赴围绕目标去做重点,什么都抓最终就会什么都做不好。

程柳菁 :上午我们跟随着陈老师了解了他的经历以及带班所做的几件小事,虽说看起来只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作为班主任的他可以想孩子们所想,尽心竭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以及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明白了做的事不在小,而要为效果而做!

李安梅: 上午培训印象最深的便是陈宇老师所讲述的“储物柜”事件,以及“一只可以改变高考命运夹子”的故事。无论“柜子”还是“夹子”,陈老师所期望的,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完成,更注重的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在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学生着想的同时,给予学生一个改变生活、学习习惯的契机,并且通过这个契机,深入引导孩子们养成整理、收纳的生活习惯,从而带动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自然而然的提升了学生的个人素养,综合素质,学习效率,及日常行为规范。

程曙辉: 感觉好像听了一上午的故事,这些故事仿佛听过,有的好像就发生在我的身上,但是还是听得津津有味,感觉陈老师的做法很简单,没什么特别的,但是为什么我没想到呢?陈老师的每一次提问,都会牵出我一连串的发问,为什么当时我没有这么做?其实在最后我还是找到了答案,我们总是太关注形式,而忘记每个选择背后都应该有独特的意义,准确深入的目标选择是管理的终点也是管理的起点,我们确实需要逆向思考,班主任工作也是一种管理,管理都需要科学施策,不同的是,我们面对的人更需要我们的引领和关怀。

缪海静 :非常有幸能够听到陈老师的课!我是一名新进教师,不论教学经验还是班主任工作经验,我都非常匮乏。尽管如此,但还是和陈老师的课产生了共鸣,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我想这可能是因为陈教授让我想起了我的高中班主任的原因吧。感觉我的班主任和陈老师在管理班级方面几乎如出一辙,大胆的猜想一下,或许我的班主任是陈老师的学员,哈哈......言归正传,今天上午的课让我感触颇大,因为我似乎一直误会了我的班主任,没有明白他的良苦用心,陈老师的课让我幡然醒悟同时也让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其实是一个特别“散漫”的人,所以在当初竞选班干时,我连举手都没有,但是让我当时非常糟心并且难以接受的是我成了数学课代表,我数学成绩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这样的我居然还是代表,代表班级的数学下线吗?后来的我为了不丢脸,努力学数学,结果是我的数学高考成绩130+。很欣慰,但我也一直没忘记当初成为数学课代表时的尴尬窘迫,这是班主任给我的“开学礼”。一直以来我都没法忘记,我觉得他如果不是胡乱安排班干,那就是故意让我难堪。但是今天上完课后,我忽然明白我的班主任恰恰是看到我骨子里的倔强,才让我当数学课代表,以此让我自发地提高数学成绩,我的班主任就是改变我的力量。我想如果以后我能够成为一名班主任,这样的课和我这样的经历会让我一直记着“你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这句话,并将付诸实践。

老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篇5

今年的校本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觉到受益匪浅,通过这次中学习,我本着认真学习,认真领会的态度,从优秀教师及学校领导们一场场精彩的教学故事演讲及讲座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教学经验的发展与养成是与老师日常认真的教学工作分不开的。于是,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课改前相比,新课程更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常常让我们觉得有些难以驾驭,课堂教学中过多的表现为束手无策。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教材中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习惯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听了专题讲座,使我明白,我们不仅需要转变观念,更应该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我们要变换角色,将课堂有效地让位给学生,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堂新课开始,可以通过新课的导入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二、创设良好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都是建立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基础上的。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另一方面上看,也许这只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积极参与,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细致思考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地、认真地、缜密地思考。”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活动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并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互相交流、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我们今后教学过程中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恰当的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多种教学活动,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去体验成功与失败,在成功中品尝喜悦、从失败中寻求经验;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活动和大组交流中显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能力。

三、认真做好教学评价、学习过程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以上是我参加培训的一点感悟,我想,作为一名课改的实施者、操作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在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积极地与团体进行合作与协商,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同时为教师自身角色的适应和发展奠定基础,不断完善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创造性和专业发展的能动性,满腔热情地自主提升专业化的水平。

老师校本培训心得体会篇6

理想与现实很矛盾。江湖上有句传得很远的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理想和现实,真的很矛盾吗?

第一天培训的下午,是新教师的论坛会。所谓论坛会,就是新教师刚参加工作一年,这一年里是怎么成长成熟起来的,自己有什么样的感悟,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样的思考,对自己有没有一个未来的规划等等之类的总结和发言。

小傅老师的温柔发言和周文浩老师的幽默发言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理想和现实,真的很矛盾?

当周文浩老师谈及理想和现实这个话题时,台下不止一次的传来了会心的笑声,大家都理解,大家都曾经经历过这样的岁月和年代,甚至心境。周老师说还未毕业,觉得自己有满怀的激情和雄心壮志,但是来上班了才发现,现实有时为免太过于凋零。不过即便如此,还是很热爱教师这份职业。

他的带教老师阎老师的发言还要精彩,说及职业和事业。若是一个人很热爱这份工作,做了还想做,那就是事业;若是一个人只是完成这项工作,那就是职业。我们很多人拥有的,其实是一份职业。说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他说,其实不矛盾,只是需要时间。我却认为,这个时间涵盖的意义太深了。说得简单点,就是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

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三种相处模式。第一,是人和社会的相处;第二,人和别人的相处;第三,人和自己的相处。这是某个时候,记者采访他时,他的发言,只是可惜了,记者发到报刊上的时候,只写了前两条。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第三条,人和自己的相处。

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人总要和最难堪的自己相处》,因为什么而有感而发的衍生物。的确,我们每个人,不是每时每刻都是那么的喜欢自己的。有一次在班上无意中问起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吗?让我大为惊讶的是,竟然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说不喜欢自己,少部分的学生说喜欢自己的。这个结果吓了我一大跳。后来究其根源,我终于明白,不喜欢自己是因为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何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这是一个难题,却也是个简单的事情。世间万物一体两面嘛,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可以解决一切难题。那么,如何缩短理想和现实中的差距呢?

让自己多干点活儿,勤动手,勤动脑;多思考,注意方法和策略;想办法在课堂上如何提高效率。这三点,是阎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我概括了一下,以自己的理解去组合文字。的确是,努力很重要,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方向的正确性。策略和方法就是方向,努力,除了勤动手,还要勤动脑。这一点,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其实就是这么朴实。

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如何缩短其中的差距,就是这么转化过来的,除了努力,没有捷径。我如是理解。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24 聚查文案 文章均为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整理,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675289112@qq.com

页面耗时0.0534秒, 内存占用1.91 MB, 访问数据库25次

皖ICP备202300607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