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是发表自己学习后的一些想法和见解,优秀的心得可以记录我们内心的任何想法,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画油画棒的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探索适合于自己特点的风格是不言而喻的事。我常常是对自己尝试性的作品充满兴趣,却又不时地怀疑和否定。探索,否定,再探索,这样反复地进行着。从生活中搜集创作素材是创作的原则。回忆起过去许多年里,常常是带着一个概念下去,带着一些为概念搜集的素材回来。把自己的感情管制起来,这样就无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带着一把感受以外的尺子,在生活中量来量去,要发现可画的题材实在比沙里淘金还困难。
去年秋天,我横穿了几千里的锡林郭勒大草原,通常认为这地区是内蒙古牧区的典型。这里没有高压线,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机??生活是流动的。然而,正是在这些并不先进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的形象和它们呈现出的色彩,构成了草原上特有的美。空旷的天然牧场,多变的景象,质朴憨厚的牧民,古老的蒙古包,牲口拉着生活必需品的各种车辆,乘骑的马、挤奶的牛,平凡的劳动场景以及牧民们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我怀着由衷的兴趣和激动心情,画出了一批作品。
生活中的美往往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每个画家对生活都会有一定的偏爱,形成这种偏爱是有多种原因的。除了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外,画家的情感和各种修养形成的感受能力也是重要因素。喜好和表现方式也因人而异。从离开美术学院走上工作岗位时起,我就开始在艺术创作中有意识地从我们民族文化中吸收营养。油画引进后,要成为中国的油画,这个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议题了。其实,我觉得争论的意义远不如实践更实际些。
我曾经想从年画中吸取点东西。建军五十年时那幅《讲形势》就是这种尝试。整个画面减弱了光的影响,色彩更纯一点,运用了许多装饰图案。建国三十年美展的《牧马人》也是一种尝试,主要是运用了一些有变化的线,色彩上用了较淡的、弱的对比,这样好突出线。有挤压出的线,勾出的线,粗笔逆锋推出的线,刮刀抹出的线。后来,试着在风景画中吸收大写意的韵致和对形的认识与处理方法,想画得有点神、意。但中国画中那种意到笔不到的情趣总是出不来,画人就更棘手了,画面上的素描稿,用颜色画起来就填上框子了。回想起过去看过老国画家们的花鸟、山水写意画的作画过程,觉得他们对所描绘对象的形与神是吃透了的,下笔的时候,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胸有成竹,然后落笔成形,以形写神。每个局部之间都是有机地联系着的,都服从一个总的神韵和节奏的要求。在这总的要求下,这种笔味墨趣也自然能运用得当了。另一个特点是不离开表现对象而搞笔墨趣味。每放一笔,是笔墨,也是形的一部分。油画如能吸收这种技艺,并结合油画的色彩造型,也许会出现新的面貌。
大量地连续地作画,对我的实践很有好处。不断地画,不断地思考,随时调整自己的画法,随时补充一些新的设想,随时试验。首先,很认真地推敲素描的小草图,把画面的构图安排,人物的形象特征、神情、动态都考虑成熟,再设计色彩关系等,当一切都做到心中有数后,动油画刷子就大胆了,也主动了。这次的人物画《春》、《隔代人》、《奶桶与姑娘》,就是这种尝试性的作品。
为了使画的对象更朴实、更粗犷一些,我从民间木版水印画(灶王爷、门神等)和泥娃娃之类民间工艺品中借鉴涂色办法,许多人物画上都有这种痕迹。《姐妹》一画的用色追求感觉上的饱满,巧合了民间“黄、红、绿、桂(品紫)”的色彩组合习惯。两个小姑娘的腰带、头巾正好是这四种颜色,其它都是纯白与灰。当然那四种有纯色感觉的颜色是经过调配的,这样就有点乡土气了。
这些尝试是二十年前学习的继续,六十年代初的油画研究班的教学,培养了学员们探索的风气。我愿意继续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和不断地进行探索。
4月23日下午,由尚波、许丙屯主讲的“浅谈当下油画写生创作的多元化”主题讲座在大芬美术馆举行,吸引到大芬画家、深圳及周边的艺术从业者和爱好者近百余人参加。讲座主要内容如下:o1
尚波:舍外求内——浅谈当下油画写生创作观念
《格桑的好时光》
尚波、郝强 / 220cm x 200cm / 油画 / 2018年
《惠丰合唱》
尚波 / 160cm x 140cm / 油画 / 2020年
《老围西五巷系列一》
尚波 / 200cm x 200cm / 油画 / 2021年
o2
许丙屯:浅谈当下油画风景写生创作
我以我的创作方式跟大家去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任何事物不断的演变才能跟上当下的时代,才不会被淘汰,艺术也在变化,从传承到创新的变化,这就是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我们都停留在某一个过去的时代观念中,就很难走出来。所以当下的风景写生不止于自然再现,而是人和自然的结合,更多的是用体会的方式去呈现,我们也是自然的一份子,我们生命在大自然中体验到什么?我想这样更能达到写生创作的目的,每一个人写生都有独特的感受,画面也就有多元性的表现,是在工作室里代替不了的,从个人的情绪延伸到大方向的地域性,季节性,以及时代性等。
我觉得风景是分开来解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注意到景而忽略了风。景便是大自然,是一个承载体,到处可见便是景。风对于画家来说,风是情怀、品质、风格,也是精神。这些都是因为画家本身的人品和气质去定格,风是一种形而上的表现。我心中理解的风景,是景中带着风,是风中全是景,风和景相互交融。
《丝路古城系列八》
许丙屯 / 120cm x 150cm / 油画 / 2019年
《故乡的海系列六十》
许丙屯 / 120cm x 160cm / 油画 / 2020年
《南风系列六十九》
许丙屯 / 60cm x 80cm / 油画 / 2020年
大芬美术馆
大芬油画村文化发展中心
唯一官方公众号
- e n d -
参观时间 | visiting hours
9:30-17:30
17:00 停止入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no entry after 17:00
closed on mondays, excluding legal holidays
联系邮箱:dafenop@126.com
(▲再出发——大芬画家入选国家级、省级美术作品展)(▲ 大芬本土艺术家推广工程——尚波绘画作品展)(▲大芬本土艺术家推广工程——许丙屯油画作品展)
四年快接近尾声了,心想着自己这四年来的绘画作品,感觉在校基本就是为了完成作业去绘画的,作品中几乎完全没有自己的感想,同时那一大堆都属于写生作业说实话交作业也就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好评所以每次考试作业很认真的画给给老师点评。
不过这次系里的毕业创作可是费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认真着手的。在毕业创作还未进行时我那时就考虑绘画一幅油画油画风景,不过一般我觉得像我们这么大的男生都喜欢绘画一些美女,不过为了打破世俗我在找素材上花费了很多时间。首先找了一幅满足大众化的漂浮荷叶,我将这素材给了相应的指导老师让他们给于指导,老师看了说这种素材很适合但是可能会花的很平淡。时间过的很快应为外出自己耽误了创作时间学校即将要交毕业作品,这加快了我寻找素材的速度,猛的某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张新意的图片《莲花组图》,这张图片看上去最吸引我的就是那荷叶。看到了这些荷叶荷花我的绘画兴趣来了,创作的激情也随之到来。随后又找了大量关于荷叶荷花的图片。
找到这些图片立即打印到手,买好了相应的绘画材料工具,把所有准备工作做到了位。首先我看了这原始图片作了相应的构思,心想绘画时不能按部就班要画出自己的思想,画面面一定要有个吸引别人的转地方。在绘画过程中我省略了很多东西把一些次要的统统都去掉。构图完成后,型打好后就是上颜色和刻画。我沉思了好久后决定画面以绿色为主,整幅画面以蓝绿色调为主,这样突出淳朴的风俗。在刻画细节方面我思考的最多在荷叶刻画上我根据场景需求将枯黄的荷叶莲蓬荷花刻画成主体,其次我都是统统粗略的带过。在描绘枯黄的荷叶时我心里很矛盾,心想究竟是画水墨画样子还是写实类型?经过一番斟酌,最终决定采取水墨感觉,这样更能充实画面内容。接着就是荷花,这些荷花都是很新鲜的,当画到这里时我想到的就是将鲜嫩的荷花跟莲蓬枯黄的荷叶做对比,这样加强了画面的对比效果。不过在绘画那么多的荷花的时候我只将几朵做了深入刻画其中以单独在外面的那些刻画最深入。
绘画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看着画面就觉得有点不足,感觉画面对比度不够,吸引度不强。通过几天的停手思考终于想到了一些方法,一个想法就是将画面分组成两幅组图各有特色却相互关联而且有过度效果。一幅画面以成熟的荷叶莲蓬将凋落的枯黄荷叶为主,而另一幅则以含苞待放的鲜嫩荷花初生的荷叶尖为主。由左到右逐步变化。让两幅组图更具对比与吸引力。
选题:
荷花在我国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传说农历六月二十四是荷花的生日,所以古称荷花为“六月花神”。荷花,不骄不躁,宛如一个饱读诗书的女子,处事坦然自若,遇事信心倍足,在她面前,再名贵的花儿也得甘拜下风。她清爽脱俗,不妖不艳,象一个高贵的小妇,静静地为丈夫守候在家门。
我喜欢荷花,因为它美,不论是海棠般的红荷花,小姑娘般的粉荷花,还是那雪一样的白荷花,都那么美。它到哪儿,就会给哪儿增添一丝幽雅。
莲与文化关系最深的是中国。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诗人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之赞。周敦颐还在《爱莲说》中把莲和各种类型的人物联系起来,“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从古至今,许多人都有这种想法。在中国文学里,与莲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莲也有许多不同的名字,最常见的有荷、芙蕖、菡萏等。
中国画以荷花作为夏天的标志,在中国的瓷器、地毯和戏服上也常绘有荷花。荷花盛开是丰收的预兆,也是夏天有代表性的美丽景色。北京故宫附近的北海公园本来是御花园,园中有人工湖,湖面大部分为莲叶所覆,莲叶有时候高出水面将近2米,开着千万朵清雅芳香的花。莲叶下可以行驶小船。
中国有许多与莲有关的话语,莲子代表连生贵子,藕为佳偶。并蒂莲代表一对恋人,藕断丝连是指男女虽然分手,但情意未绝。
据说在公元五世纪,南齐东昏候“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因而后人称美人之步为莲步,又称女子之纤足为金莲。
没有别的植物可以像莲那样把亚洲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谐而完美地融在一起。
荷花是中国绘画艺术不朽的主题,古来就有“清除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雅句来形容荷花的清新之美。中国画家更是以不同的笔法诠释和演绎了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荷花艺术,将荷花的恬静温雅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尽管一些新锐的艺术家,在创作国画作品时,艺术效果还不够稳定,但是他们也为中国的绘画艺术增添了新鲜的血液。
西方也有不表现荷花的经典油画作品,寄予了人们对荷花的美好希望和理想,其中最值得提到的是印象画派。克劳特-莫奈(1840-1926)法国印象派画家在这些一流的.印象派画家中,我愿举出克劳德·莫奈,他吸吮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乳汁,在对周围事物的礼赞中,他成长起来,并将日臻成熟。
这是作家左拉为画家莫奈写的诗。莫奈 1840 年生于巴黎,是一名杂货商的长子。少年开始习画,临摩名师的作品,他经常在殉道者啤酒馆中高谈阔论,他在这里的所见所闻及学会的绘画技巧,远胜于任何课堂的教诲。因家人不满他的愤世独行,而断绝了对他的一切财力支持,只得靠朋友们的帮助,后他又不顾家人反对,与卡蜜儿结婚,生活一直窘迫。在印象派第一次画展中,因莫奈有一幅 《 日出印象 》 的油画,被评论家不无讽刺意味地杜撰出“印象派”这个名词。卡蜜儿因病去世后,莫奈又与欧雪德遗孀结婚。随后经济条件有所好转,画界声誉也有提高,但他对此时毫不吝惜的赞誉全然无动于衷,全身心投入绘画之中。尽管晚年的视力不断衰退。莫奈晚年在吉维尼的家中,修建了一个池塘花园,种上了睡莲,成为他油画创作的泉源,创作了一批《睡莲》组画,画面上池中的倒影与水中的光芒相映成为一片合谐的色彩,虚实之间充满了自然的生趣,绿色的合谐。水面正氤氲在浓雾中,而睡莲开放在朦胧中,不确定的弧形轮廓线显示莲花晃荡的动态,不同的笔触在多维视幻觉间保持了一种生动的张力。生命从四面八方涌来,遮挡天空,繁茂得近乎粗俗,转瞬即逝的光影与生机盎然的花叶都一同溶化在一种无序状态之中。莫奈的花园与《睡莲》,是他将对东方艺术的体验转换到花园与绘画上,是出自对东方情境的想象。睡莲池畔的植物,系为了可以透过水面的反射,产生倒影,以营造幻境的气氛。此情此景,马拉美曾写有这样的诗句:“它深浓的白,包含这一个空无不可及的梦,包含着一种永不存在的快乐,我们所能作的只有继续屏息,向那幻影致敬。在意外的脚步声来临前,在我走避的时候、这朵完美的花在升起的水泡中清晰可见 … … ”。莫奈的《睡莲》系列呈现出超越物体的表象,直探物体本质,这是对东方思想空无的诠释。
论文摘要:由于不同的理解和创作方式,油画语言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展现了画家精神世界不同的维度。为了更深入体察油画艺术的创作过程,文章从表现对象、本体语言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对油画创作实践过程中的体验与反思进行了阐述,深入探讨了体验的方法和反思的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油画创作 体验 反思
油画,作为架上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极强的包容性,从表现的材料的物理性来看,油画具有其他画种无法替代的趣味性,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油画在我国发展的历史不是很长,但它早已成为我国绘画表现形式中的主力军。在学习油画的20余年里,笔者作为油画学习者中的一分子,至今还不能算是入门,自身感觉学习油画除了需要极高的天分之外,还需要用心、深入地体验与反思。油画创作离不开对表现对象和本体语言的体验与反思,离不开对表现形式的探索与反思。
表现对象是油画创作的内容,是创作中无法回避的研究课题,它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意象的,更可以是抽象的。无论画作是具象的、意象的还是抽象的,都必须经过画者头脑的体验与反思,才可能形成具有感染力的绘画作品。首先,画家要对写生的对象进行深入地察,从人物的外表(性别、年龄、衣着、色彩、姿态)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气质、性格、表情)等。笔者曾经听一位老师说过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我们的眼睛要像饿狼一样敏锐、贪婪,不要放过每一个细节。
人物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客体,但最熟悉的往往在视觉中成为视而不见的对象,我们的认识往往容易落入概念的窠臼和表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人的存在只要我们感觉得到并使自己有安全感就足够了,无需观察他们的形态和特征。但是,若要把人物搬到画面上去,不仔细观察是不能完成的。深入地观察不但要入木三分地把握每一个细节的变化,还要注意体会其中的联系以及各个部分相互间的影响。
美国画家基蒙·尼克莱代斯著名的素描教学法就十分强调视觉与触觉的结合,他倡导一种素描的写生方法叫盲画,就是不看画纸和画笔,眼睛紧盯着描绘对象的体型轮廓,目光缓慢地随着对象的形体轮廓移动,手中的笔也随着目光的移动而移动,目的是训练画者学会用目光去触摸对象。刚开始用这种方法练习时,笔下画出来的物象一开始是完全走形的,但盲画出来的线条不像平时画出来的线条的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盲画的准确性在提高,最重要的是感知逐渐深入了,不再停留在浮躁的阶段。一些有成就的画家在谈到体验表现对象的过程时,总是强调要充分而全面地调动身体的所有感官,同时,把视觉上的深入观察运用到极致。笔者的老师钟以勤先生曾告诫我们:观察对象的时候要学会用目光触摸,用目光体验对象的质感和细微的起伏、转折关系,甚至要体会对象的温度和体内的脉搏,要想象你的笔触是在对象身体的表面上移动,让自己身心感受融入到对象中去。
但是,仅仅是这样的体验和感知是不够的,这不过是对物体知觉的常识性观察,这样的观察使人很容易陷入客观主义思维的模式,被自然对象牵着鼻子走,成为自然表象的奴隶。观察要融入到对象中去,反思却要能跳出对象。画画不同于照相,并不是把客观现实完全照搬到画布上去,即便是对景写生,表现的也只是相对正确的关系。因此,这个表现的过程就是一个主观处理的过程,主观处理的过程就是反思。观察不仅要深入揣摩表现对象的本质特征,同时还要摆脱表现对象客观实在对艺术表现的束缚,打破普通视知觉的经验和常规,从对客观对象的观察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避免流俗或雷同。面对不同对象的写生,体验会不同,反思也就大相径庭。对客观事物体验的方面不同,个人反思的取向不同,得出的结论即呈现的画面效果也不同,也就造成了千人千面的风格。
油画本体语言潜藏着无限的可能,并通过画家对材料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方式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油画本体语言包含了颜料、媒介、基底材质、笔触等多方面的综合元素,如果忽略了任何一方面的研究,都会对语言的表达产生阻碍。因此,对油画本体语言深入的感知体验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油画本体语言的体验从初学到入门以及从入门到挥洒自如要经历十分漫长的过程,对于个别有天赋的画家来说这个阶段可能会短一些,但更多的人都经历了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才能真正把握其性能特点。
绘画材料进入到艺术创作的语境中改变了身份,它们不再是单纯的材料,而是被赋予了一种寓意、象征和存在的价值的本体语言,成为画家自我的延伸。一般在创作前,画家对选择运用的媒材都会预设一个基本效果,但对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变化未必能完全控制或把握,因此,必须要及时总结经验,进行必要的反思,以达到熟练掌握和控制所运用的媒材,确切传译个人语义,从而达到实现自我表达的目的。画框作为油画的依托和载体,内框与画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许多大城市的画家已经不再自己绷画布、制作画底,这个环节的省略可以为画家节约许多时间。然而笔者认为,如果从学习油画开始就从来没有经历自己动手做底的过程,一般是很难发现基底材料对作品影响的奥秘的,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绘画表现的载体。要深入了解绷画框的程序,并可以根据自己绘画的要求对画布质地进行挑选,对画布基底材料的性质有选择地制作,是保证创作顺利完成的前提。
就单纯的物质特性而言,油画颜料的色性稳定,却因不同的使用者和不同的使用方法而千变万化。单就调色的顺序不同、敷色的厚薄不同、笔触的肌理不同、运笔的方式和力度的不同,油画颜料都会由此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其丰富微妙的变化需认真体察并加以总结才能逐步掌握运用。初学油画的时候很容易被其稳定的色性所蒙蔽,认为油画没有干湿变化会比较好把握,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发现其实不然。认识、理解了油画本体语言的意义也将在画面上实现表达的意义。油画与生俱来的包容性,更加扩展其语言表达的可能性。在最近的十余年里,中国的油画家们在油画媒介与材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使油画这个架上绘画表现形式在中国的发展还方兴未艾。
对表现对象和本体语言的体验与反思,是掌握油画语言的初级阶段。要真正驾驭油画,运用油画进行创作,还必须对艺术表现形式有广泛而深入的了解。任何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的产生或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不是孤立的,都体现了作者自身的艺术积淀,也反映了作者对前人艺术表现形式的继承与发展,还体现了作者对传统的反叛和超越。
表现形式是作品主题的艺术思想阐发的最重要的方式,形式语言比直接的说教更具力量。重构是艺术家对既有的绘画形式的探索和反思,它具有两种基本特征:一是创作观念上的“形式自律”和“主观创造”;二是艺术家发挥主观创造性,在作品中将自然形象解构,重新组织画面结构,建构出一种非写实的艺术形象。绘画形式的探索和反思既满足了艺术家的创作欲望,充分释放艺术家的创造潜能,发挥艺术家的自主创造力,又促进了艺术风格不断推陈出新,使艺术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满足公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在观察自然和艺术创作实践中,通过探索、反思、创作、想象,形成了个人的艺术主张:用圆柱体、球体、圆锥体来处理自然,其作品形成了概括性、结构性、秩序性、主观性、自律性、重构性和创造性的鲜明特征,他是站在前人丰厚的积淀上开拓了新的艺术疆域。“塞尚一小步,艺术一大步”,这是对个人在形式语言上进行的探索反思取得的成果,推进着艺术发展进程的最好注解。
在当下纷杂的艺术思潮下,要取得油画创作的新发展,不仅需要画者放下急功近利的浮躁之心,保持坚持创作的恒心和定力,还需要画者能潜心体察表现对象和油画的本体语言,并对表现形式进行不遗余力的探索与反思。
油画它的概念很容易界定,那就是必须用油彩涂在布上或纸上或板上或是其他物品上成图画的一种绘画形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必须用油画颜料。概念虽然容易界定,它的方式却是五花八门的。我们谈的是写实油画,古典写实也好,新写实油风也好,照相写实主义也罢,有明确的写实手段呈现意图的观念艺术也行,总之,它们在技巧上都有写实功夫这么一个基础。
油画没有标准,好的就是坏的,坏的就是好的,这是中国油画家的幸运吗?算是吧!生存在这个时代,我个人认为无论是观念如何更新,油画总还有 “技术”一说。我喜欢高超技术下所体现的现代观念,也喜欢高超技术下的古典观念。也就是说,它应当首先是好的,好的东西我想永远会是好的。
画家可以在画中创造另一个天地,要如何去画,就如何去画,有时要表现现实,有时也不能太顾到现实,这种取舍,全凭自己的思想。画一件东西,不应当要求太像,也不应故意求不想。求它像,当然不如摄影,如果它不像,那又何必画它呢?所以一定要在像与不像之间,得到物的天趣,才算是艺术。
作画要明白物理,体会物情,观察物态,这才算是到了微妙的境界。由理生情,由情生态,由态传情,这是自然的道理。 可以感觉到身边的东西是可以去触摸的,手伸出去以后,却发现它是“无限的”。什么叫“无限”,无限就是你掀开眼前的树枝看到前面有山,再往前走有羊,有更多的树,有鸟,穿过树林有条河。河边有草。。。。。。全部都是细节,这才是无限,绘画的无限。
有人以为画油画很难,有说要生来有绘画的天赋,才能画好。鲁迅先生曾说“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是一首好诗”。
学习油画要从最基本的着手,也就是基础。首先是素描,画素描绝不单纯是打轮廓,素描不仅由线条所组成,它还是具有表现力,有内在的形,有画的全局,是艺术的雏形。我知道在素描之后将产生什么东西,它本身包含着全画的四分之三强。阿佩列斯说:“不要虚度哪怕是一天连一根线条也画不出的日子”。他已经说的这样肯定,在研究描绘对象时,首先必须注意整体,向整体要答案。其次,色彩尤其是水粉,我们所要掌握的只有一般规律,即人物的基本解剖知识,基本形体结构,及明暗调子和色彩变化的规律。要表现出物体的质感或人的个性特征,空间感,色调和谐,色彩关系准确等等。我们在水粉写生中,要求形色合一。素描中的黑白灰概念在彩画中要以冷暖色块来代替,用改变色彩冷暖来表现形体的变化。再次,速写。绘画学习方面以速写最为方便,最简便的方式。速写语言简洁,生动,操作直接,方便,趣味的自由变化是它在艺术门类之中不可代替的。应该说,速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观察分析的习惯,有利于锻炼迅速捕捉生活瞬间的能力,增强形象记忆能力与造型能力,保持画家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与交流,更有利于艺术语言的不断探索和认识,而且,跟不同人的多样实践体会,应有很多特殊的收益。那么最终速写写什么呢?写形,写神,更主要的是写情。
(一)画面构图 每一件优越美术作品,无论是油画、水墨画、水彩画、胶彩 画或相片,其先决条件必是「构图」。一张油画在创作前必 须拟设特殊「美感」、具有风格之景象做为创作之意境。而 画面上之「构图」应重视前景、中景、后景、(或上、中、 下之分)之层次表达。画面整体联系、以及每部为之相互关 系,调配是重要条件。
(二)色彩观念 色调以光线明暗、彩度之强弱为油画之生命,一张完美的油 画作品,必然其色调之表现、颜色之彩度、光线之明暗,均 赖以彩色运作之变化无穷,以彩度魅力呈现于画布上,更能 显示出画家的崇高理念。因此在整体画面上必须顾虑到每处 部位,色与色之间运作,高彩度画面,充满了作品本身之生 命力与活跃气息。 所以一张完整油画,必须有计划性,多次在原画面上做其色 调配运作,才能呈现其色调运作效果。
(三) 适当之绘画技巧运作 一张油画作品,除了能以完整构图,即相称之配色及强烈彩 度外,需注意到画家下笔之粗、细,广层面之处理、细线条 之力向运作;熟练之笔触,能控制整张画面。融合于作品中, 表达「优美」、之感。此及美术创作最高境界。(依赖作画 经验陶冶出来)往往有些画家为求作品之质性,偶而以画刀、 精笔、细笔、松笔等巧妙技术之描画、或重点毅力之强调, 助长了其作品之特征。又以彩度之变化层次,彩色间交互配 作,让画面更呈显出高雅之感。
(四) 画面须具生命价值 艺术家精心创作一件作品,必须在作品上显现出该作品之生 命、力量。 作品平坦、无生命、无活力、毫无价值可言。一般人欣赏作 品中能体会到真实感,油画能扣人心弦就是画家的成就感, 所以艺术家完成一件好作品,必然在该作品上,每一个角落, 除分别重点、次要点、配点外,能凝聚整体生命力。无论是 作者、欣赏者都能深入其境,领悟到无数之生命,堪称良作。
(五) 作品须「有感情」、「有爱」 当我们欣赏油画作品中,会产生爱慕之意、亲切感与热情, 并真正流露出「真」、「善」、「美」的意境,自然回归人 类爱美的天性。虽然画家以表达自己创作心意而经过多方运 作呈现作品,但倘若其作品让大众共同感到厌恶,就是画家 技巧再好,也未必能被接受。因此笔者认为一优秀作品必须 要有「爱」有「感情」。相信画家本身必能与自己的作品「相 恋」、「拥抱」,欣赏者也必然从画中分享到其境真正爱与 感性之意味,正是一件乐趣的最高享受。 综合上列数点作画过程,年轻时经过许多师长教导、以及长 期观摩古今中外名作,并以自己五十年作画心得领悟到的浅 见。最后笔者愿以一般平常人所最容易接触的大自然为我们 创作与欣赏最佳景象作介绍,因为大自然充满了「美」、「生 命」、「活力」、「万物景观」,是最活生生的绘画题材, 更是人类无穷的宝藏。我应该珍惜爱护这个大环境,更希望 它永垂不朽。
平凡出新奇,造境抒情?
——读刘宁教授油画作品有感
李平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山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从某种角度来讲,具象绘画是以描述客观物象为前提,但却不以解读物象为目的。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刘宁教授在他的艺术实践中一直进行着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具象绘画能够给欣赏者以明确的描述性:即画家在画面上表现了什么——这使得画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与观众之间容易建立起沟通交流的渠道。但是,凡有才能的艺术家,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决不会仅仅以满足于艺术形象与客观物象相似为目的,他们往往善于以具象为载体,在使艺术形象与客观物象有着某种程度相似性的前提下,以艺术的方式来阐述画家更深层次的审美理念。最近品读了刘宁教授的《雪·白桦树》系列油画作品,使我对上述原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他的艺术中,塑造艺术形象的目的已不再是简单地再现自然,而是在对自然物象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他认为:油画写生既是写实与写意的结合,同时也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风景写生一方面要表现来自于大自然的形色与气韵,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自己对艺术、对人生以及对社会的理解和感悟,运用抒情的色彩和深刻的笔意,在艺术写生中将油画写生的直接性与画面意境的深邃性结合起来,借物传情,造境抒怀。在刘宁的《雪·白桦树》系列作品中,雪、白桦、篱笆、小路等都是自然寻常之物,画家用潇洒的笔意和娴熟的笔法相结合,使肌理与色彩、造型与构图浑然一体——在表现出自然景观单纯而高洁的同时,又使画面滋生出一丝伤感,滋生出一种悠长深远情调中的沉郁和浪漫!
船歌 120x150cm
艺术需要造境,而造境需要有丰富而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价值体现,又是以深厚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技艺为基础,只有这样,艺术造境才能产生出非凡的魅力。刘宁教授的《黄土地》油画作品系列充分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作品中,画家对丘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原生态的地理风貌以及宁静和谐的农舍村庄,均进行了富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描绘。在这些作品中,画家以大的视域空间处理画面,其强烈的色彩、粗旷的笔触和带有抽象意味的造型元素,共同造就出了富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象。我们在欣赏他的作品的时候,往往是在自觉不自觉中以艺术家的视角去看世界。刘宁凭借着自己的天赋、知识、修养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和富有个性特质的艺术的表达手法,为我们选择了观察世界的另一个角度,这就是刘宁教授的艺术。他的才能总是体现在善于从普通生活和寻常的事物中发现真实深刻、令人感动又让人思考的艺术素材,并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加以深刻地表现。能够让人观后洗涤心灵、耳目一新,以增加人们对现实人生的理解和对普通生活的珍爱。
家-暖阳150x110cm
山村--腊月120x130cm
渔歌之四 110x100cm
刘宁
山东安丘人
本科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2006年,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进修
2011-2012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薛宝春,风景油画家,满族乡,1979年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风景如画的范家乡。其自幼酷爱绘画,2000年开始北上学习油画生涯,报中央美院油画班深造,经常在各大美术馆及艺术区参观学习。从始至今一直坚持自己热爱的艺术道路,在风景绘画风格上随心所欲追求神来之笔,大刀阔斧通过粗犷豪放的刀痕笔触,把对大自然风景热爱的激情,淋漓尽致地从作品中表现出来。
油画风景写生感悟与创作的主观性表达文/薛宝春
【内容摘要】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不仅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简单、直接的描绘,而且需要油画风景艺术家根据自身的艺术修养,进行画面的艺术再创造,即主观概括与艺术的表现。因此,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在美术专业技术层面上的要求,也无不体现出艺术家对自然风景的解构与重构过程中的美学观念、文化素质与人格体现,以及个人情绪的表达。
《拖拉机系列1》80x120cm 布面油画 2017 23000元
一.怎样选景
选景首先是自己喜欢的、让你激动的风景。切记不能尾随别人,随随便便抓个景来画,往往画不好,原因很简单:他人的意识强加给你,未必适合;他人的审美代替不了你自己的审美,每个人接受到教育环境不同,是有差异的。在选景的时候,要找到恰当的着眼点,根据自己擅长的技法特点,有所偏重,好看的景不一定入画。
《拖拉机系列2》50x60cm 布面油画 2017 8000元
选景时要注意的两点:第一是风景与太阳的位置关系。早晨时,西边的景受到阳光的直射,色彩饱和。而东边的景相对逆光,色彩倾向不明朗。如果考虑到用早上时间完成一张画的话,优先选择西边的风景。下午时,由于太阳的位置变化,正好相反,东边的景色彩上优于西边的风景。
《拖拉机系列3》60x80cm 布面油画 2017 15000元
第二,突出主体、意境,优先考虑色彩。多数学生选景时,缺乏画面的主体意识,往往看到风景还不错,就开始动手就画,画面中没有主体、重点,像一张画的局部,分不清主角和配角。更谈不上产生意境,意境的前提必须被眼前的风景所感动,情与景交融,从而有了表现主观感受的愿望和想法。意境成为了画好风景油画的重要因素之一,意境深远,作品的品位自然高,意境平淡无奇,作品必然低俗粗劣。油画风景与国画风景不同,油画独有的色彩美及材质美是国画不具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油画的优势还在于色彩,油画的色彩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所以,在选景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优先考虑色彩,美的风景首先是它的色彩打动你,其次才是它的造型。
《激情夏天写生》50x60cm 布面油画 2017 12000元
《抽象生日花》60x80cm 布面油画 2018.3 15000元
在选定景之后,就可以开始动手写生了,作画过程的第一步即构图。通常我们会把想表现的主体放在画面的显著的位置(黄金分割线或者黄金分割线点)上,很多成功的创作基本上都遵循了这一规律。但有时因为意境的需要,我们可能会把主体安排在画面的边缘的位置,比如说:表现空灵。就像南宋山水画家马远和夏圭一样,被后人称为“马一角”和“夏半边”。
《锦鲤鱼》60x90cm 布面油画 2017 13000元(已售)
艺术需要创新,只有去不断的探索新的规律,才有生命力。好的构图,主体与背景融为一体,相互映衬,反之,没有了主体和意境。构图与构成同时存在,在构图之前,就必须考虑构成,考虑构成的元素选择,思考对称、均衡、疏密、大小等等形式美的法则在画面中的构成运用。
《故乡的河系列8》50x60cm 布面油画 2017 8000元(已售)
构图只是画面中大的布局变化,而构成可能涉及画面中每一平方厘米的位置。如何把客观对象转化画面中的点、线、面的构成,是整个风景油画写生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转化得自然,客观美能变为艺术美。许多人知道“构图”,但不理解“构成”,这可能是专业和业余最大的区别所在!“构成”恰似中国书法中的“框架结构”。每件书法作品就是一幅画,而每个字相当于一幅画的一个局部构成。
《芜湖郊区写生》60x80cm 布面油画 2020.4.1 15000元
油画的魅力就是色彩,油画颜料能像宝石一样发出光芒,在众多的印象派大师的原作面前可以看到这一点。然而多数同学在初次接触油画风景写生时,色彩往往把握不住,容易出现脏、乱、灰。画色彩首先是颜色之间的搭配,同类色、类似色以及对比色搭配。就像穿衣服一样,怎样穿才协调、耐看。红色配绿色并非难看,搭配得好,色彩更具品味和魅力。
《周庄水乡写生》60x80cm 布面油画 2020.4.15 15000元
后印象派的梵高和高更就喜欢用对比色的搭配,中国民间美术的工艺品中,红、黄、蓝、绿的搭配也较为多见,同样好看。哪种红配什么样的绿就成为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一种方式可以以客观世界为依据,用色彩的冷暖、色相、明度找准客观色,大自然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自然界中的色彩搭配本来就很漂亮。
《肥城山村风景写生》 60x80cm 布面油画 2019.3.9 15000元 (已售)
另一种方式则是以心理色彩为主,像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挑选自己平时喜欢的几种颜色构成画面,具有一定的经验性,主观能动性更强。不管用哪种方式,都应该先把对象进行概括处理,将复杂的自然简单化。在简洁、概括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层次、细节,从而做到简约而不简单。黑、白、灰是隐藏在色彩背后较为重要的因素,画面的脏和灰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黑、白、灰错乱导致的,所以调整黑、白、灰的均衡及比重也是画面色彩亮丽的重要一环。
《夕阳系列2》 50x60cm 布面油画 2017 8000元
结语
油画风景写生自由开阔的空间艺术表达形式,也为油画艺术家的写生与创作提供了广大的思考维度与无限发挥的艺术可能性。纵观中外美术发展史,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与绘画造型表现语言的呈现,终究是艺术家个人情感与性格的产物。
《野花香》60x90cm 布面油画 2020.5.15 13000元
《山花》50x60cm 布面油画 2017 8000元(已售)
油画艺术家与大自然的情感交流,本能地反映在构图、色彩、用笔等主观的艺术性画面处理上,其中既有风景艺术家的个性使然,同时也会带来艺术史中绘画技巧上的创新与革命。有时艺术家无意识的实验性、技术性的学术探索,往往能够带来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里程碑似的创作,这既需要艺术家的艺术胆识和学术勇气,也源自于对艺术无与伦比的挚爱。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675289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