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创培训心得体会5篇

 2024-12-19 10:58:51

摘要: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出色的心得体会促使大家更加明智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被外干扰所左右,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青创培训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青创培训心得体会篇1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出色的心得体会促使大家更加明智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被外干扰所左右,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青创培训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青创培训心得体会篇1

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在这十分关键时刻,教指站、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别是全员研教及学校的校本培训,对我们教师的建设和培养起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学校的校本培训通过专家的引领,教学理论的培训和学

习,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活动的开展,发挥了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等各方面的作用,给教师形成一种对话机制,营造了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将教师凝聚在一起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拓展了教师发展的空间,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追求发展。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受益匪浅。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

“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要变革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以前,我的头脑中存在着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通过专家讲座,了解到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其次,调整和拓宽了我的知识结构

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校本课程的学科整合是课程改期的特点之一。根据校本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校本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校本教师要具备与校本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诸如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等;还需要了解校本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其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较完整的基本知识。校本教师还应具有思维科学知识,这有助于教师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校本教师还要具有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能以敏锐的眼光和头脑,注意观察、了解、搜集信息的能力。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

青创培训心得体会篇2

转眼20xx年即将过去,我们将满怀信心的迎接20xx年的到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有高兴也有辛酸,总体来说,我们是圆满完成了公司所定的销售任务,在xxx的三年时间里我们一直坚持真诚专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顾客,力求提供符合他们的款式经过努力的锻炼自己,基本能够掌握顾客的心理,利用顾客的心理抓住每一位有意购买的顾客,努力提高我们xxx的销售,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在xxx这个展示才华的大舞台中,也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同时也感谢和我并肩奋斗的同事和领导。

以下是我对20xx年销售的一些心得:

一、认真学习,努力提高

我们必须大量学习专业知识,以及销售人员行业的相关知识,才能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中,不被淘汰。

二、脚踏实地,努力工作

作为一名合格的销售人员,必须熟悉专业知识,勤奋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对领导下达的任务,认真对待,及时办理。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一年的工作,我也清醒的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只要是针对有意购买的顾客没有做到及时的跟踪回访,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做好记录,定期回访,使他们都成为我们的老顾客,总之,在工作中,我通过努力学习收获非常大,我坚信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好。

做好本职工作我概括出三大点:

1.热情服务每一位顾客,我们每天都在接待着形形色色的顾客,不管顾客有多叼难,也不管顾客是不是我们的潜在客户,我们都要热情服务,面带微笑的为他们讲解。

2.对工作充满激情,不管每天我们的工作有多么的乏味,我们都应该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满腔的热情。

3.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待每一位顾客我们都要一视同仁,不骄不燥,耐心的对待每一位进店的顾客。

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只有服务好顾客,使顾客认同我们的商品购买我们的商品,我们才有钱可赚,我们有了客户,就可以保障我们销售工作,我们就可以拿得到工资!我们工作做好了,销量提升了,我们就可以拿得到更多的奖金。顾客是上帝,上帝永远是对的,是有理的',所以我们不要以上帝去争论是非,因为你如果得罪了一个顾客,就有可能失去的是一批消费者,所以我们销售人员一定要将这句话作为一切的工作前提。如果一个很挑剔,同时又很谨慎的客户,我们一定要尽力把任何事情做好,对自己也是一个锻炼。当我们说的顾客哑口无言,做事又令顾客满意的时候,证明我们有能力,而且能让我们的顾客信服,我们的销售也会源源不断地。千万不能小看每一位顾客,我们应用真诚去打动他们。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位顾客,让每一位顾客满意。

像xx开会时讲了她所亲生经历的那一件事情,我觉得那是因为xx的真诚感动了他们,挽回了最大的损失。为甚么xx能对待每一位顾客都做到用真诚的心去打动顾客我们却不能?我们还是没有真正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也没有明白我们所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只要知道和懂得了我们每天来上班时为了什么,这样才会做到像xx那样,我们才会可以拿到我们应得的奖金。所以我们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客户,把顾客当成自己的朋友,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成功。我们大家不管在哪各行业只要我们做一行爱一行,在工作中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主动负责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件事,相信肯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的。像xx所给我们讲沃尔玛创始人说的:一个顾客的背后就是一个市场,我们的老板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顾客,是他付给我们每月的薪水,只有他可以解雇上至董事长的每个人,做法很简单,只要他改变购物习惯,换到别的商店购买就是了,我们大家要时刻牢记这户话,懂得我们的薪水是谁给的,这样我们才会拿到更多的报酬的。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应:

1.热爱本职工作,热爱销售任何一个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才会用心的去做,所以作为一名销售人员首先是要热爱销售,喜欢与人交流与人沟通,敢于承受其中的压力,胜不骄败不馁,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会有好心情。

2.有一颗感恩的心xxx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硕大的舞台,客户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感恩的心,有了这颗感恩的心,我们就回去努力,去拼搏。

青创培训心得体会篇3

新课标中提出:未来的学科教学逐渐转变为学科教育,也就是在学科教学教学中重在让学生受到教育,“立德树人”成为人才培养的方式。其实我们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不难发现现在人的知识增长了,但是素质下降了,因此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势在必行。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重在学生德育的提升,以至于在将来我们才能培养出德、智双星的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定会发现现在的教育不再追求花哨的东西,更多的是要实实在在的东西。我曾经记得再几年前,我们学校的教师在进行公开课的时候,都是在课下反复练习多少遍,然后在教师面前摆出花架子,而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再也看不见这样的教师,更看不见这样的现象,老师更在乎课堂上生成的知识,这就是可喜的地方,课堂就是要扎扎实实地上,学生才能扎扎实实地学。在本次培训会上,邹主任就告诫我们要引导教师课堂要以落实为本,根据我的记录与自己地理解,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对于字词的教学要做到会用。

学习字词就是为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在进行字词的教学中,我们一定做到边学习边运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是说一句话,也可以说一段话,根据孩子能力的不同做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学习语文知识。

同时对于字词落实不到位还存在着另一种状况,教师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总是走过场。在平时的听课中,我总是发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同学对于一个字或者一个词不理解的时候,教师会找其他的同学进行补充,当另一个同学补充完以后,就直接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我们是否先让不理解字词地学生再练习说一说呢?在这里教师没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落实,那么在课下他也不会正确运用。

二、对于句子的理解要深入、到位。

在培训时,邹主任为我们举了这样一个能深入理解句子的例子,让我耳目一新,颇有想法。

这句话是文章《长城》中的一句话: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许就会让学生指出:这是一个比喻句,将长城比喻成龙,写得更形象,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接着就进行下一个环节。而邹主任是怎样处理这句话呢?首先也是让学生找出比喻的修辞方法,然后教师又追问一句:为什么把长城比喻成长龙呢?一、从形状上看龙是弯的、曲的,也就是说长城也是弯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因为龙是中国人民的象征,而把长城比喻成龙,说明长城具有伟大的意义,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之作。就是这样的一个追问,却直指文章的中心。因此我们在进行句子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挖掘句子的深刻含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地中心。

三、对于文章的理解要做到感悟与运用相结合。

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领着学生逐段理解完课文以后,会出现这样一个环节,你能不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篇课文的理解?这样的问题的有效性是很低的,就像我们领着学生观察一路的美景,观察的时候什么也不说,当观察完了再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心中的美景已经所剩无几了。因此我们在进行文章的教学中要做到随时理解,随时交流,随时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受,这样才能将所学知识落实得更到位。

四、对于写文的训练要做到与文章内容相联系。

每一篇课文都是写文最好的范例,因此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一定要将好的写作方法总结出来,在写文的时候,将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作文中。例如我们六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的作文表达是《我心目中的老师》,那么我们在讲《我的老师》这篇课文时,就要有意地将作者是如何写自己老师的方法教给学生,那么在写作文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将学习的写作方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会听到有的老师抱怨小作文一周要上两次,而学生根本就没有内容可写,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的老师就会这样让学生完成写小作文的任务,今天写《我的妈妈》,明天写《我的爸爸》,后天写《我的爷爷》……就这样一个题材的文章让学生反复去写,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们的话,我么能否去认真对待呢?老师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那么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为完成老师地目的,因而也就带着应付了事地目的写作文,可想而知,作文的质量能高吗?那么如何选择小作文的内容呢?那当然是语文课文了。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都要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也就是针对文章好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训练,对于好的句式进行模仿,对于文章有深刻意义的写读后感……那么我们何不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将小作文发下去,当出现训练的时候,何不让学生直接就写上去呢?小作文不在乎长短,只在乎学生是否将所学的表达方法正确运用了,当学生能灵活运用了,那么我们也不会愁学生再写大作文时无方法可用,无思路可想,无内容可写了。

青创培训心得体会篇4

人的一生中面临着多种选择,既然选择了品汇,就等于得到了一份事业。在品汇良好的环境中工作,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值得!20xx年3月20日入职以来,无论是做流动,还是现在在纽巴伦,我的成长跟领导及周围同事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是她们把我这个门外汉带进了门。俗话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对待任何一份工作,都要投入极大地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正如范经理开会时所说的“我们是老板,我的柜台我做主”。以至于半个月的时间内,卖出了一万五的好成绩。在此,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

在任何商场都有它独特的规章制度,作为一名员工,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遵守商场的各项规定。在自己的专柜,除了把业绩提上去外,商场的良好形象都从我们自身体现出来了。个人卫生,专柜卫生等等都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前来购物的顾客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

“见人三分笑,生意跑不掉”这句话一直印在我的心里。对每位来店的顾客,都以自己最大的热情来对待,做到了“来有迎声,走有送声”,全程微笑服务。把顾客当做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来对待,去帮助他们购物。一直以来的付出,换来的是顾客一声声的“谢谢”,我心里特别欣慰,仅仅两个字体现的是他们对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会做的更好!

尊重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在商场任何岗位工作的人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尤其是我们的直接领导,他们工作的开展是需要我们员工的配合和支持的。每天整个卖场最辛苦的是他们,卫生问题,纪律问题,安全问题等等,都得提高警惕,在此对你们说声“辛苦了”!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做服务行业,每天都要保持最佳的状态,来招待好每一位前来选购的顾客。在销量上让老板满意,在服务上让顾客满意,在细节上让领导省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按部就班的工作,学习,成长。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体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做的更好。无论评上与否,再次感谢这次让我敞开心扉的机会。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青创培训心得体会篇5

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备课的真正意义所在,给我们每人都发放了一本《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拿到了《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一页页地翻下去,而且边读边做笔记。觉得,此书介绍的“通识”部分,的确非同一般,有些视角是我们一线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不经意间被忽视了的,这一读,颇受打动——任教了二十几年,发现,其实,备课还应该做更多更多的准备的,现在我就谈谈我的感受:

课标,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是在正式教学之前我们大家都认真学习它了吗?说起新课程、课改新理念、新课标,相信这样的字眼大家都熟悉得再也不能熟悉了,但看到著名物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习惯——“把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作为‘教学指南’,”真的觉得汗颜!正因为每日必备课,每备课必翻备课本,每翻备课本必能“温故而知新”,于老师便能把握好课标对每个阶段、学段的教学目的要求,大胆地开展教学工作,使课程标准真正成为“教学指南”,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不会偏离语文的大目标,使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有效”!特别欣赏于老师能按要求当看到“多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时坚决把练习册丢在一边,努力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上下功夫。——于老师真的太“酷”了!我们任何一个一线教师,因为业务检查的需要,谁敢允许学生不完成练习册?每次,做到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花在订正上的时间太多了,若让他们简单完成抄答案,往后有些孩子便偷懒自己不动脑光想着一抄了事,而对学困生来讲,做这样的题目对他们的学习更是“形同虚设”反倒是“浪费时间”!因为他们真的是“弄不清楚搞不明白”!怎么办呢?为了“整齐划一”的要求,只好牺牲许多教学时间,课余时间,有时甚至要挪用其他课程来完成这本练习册的订正工作,真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每周八节的语文课,每学一课要用上两课时完成,但上课读课文,学习生字,品味课文,完成练习册,有时还想来个拓展说话,写话小练笔什么的,两课时,够吗?相信大部分教师都有“挪课”吧?难度最大,耗时最多的要数练习册这个大“工程”了,有的课文题目简单些还好,最头痛的是遇上一道两道超纲的题目,一个学生要来回三次有时还不能订正好,全班有五十个学生,如果有一半的学生要这样做,那得花多少时间?用这些时间可以让学生多看多少书,多学多少课外知识?

写到这时,我常想,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做题?为什么期末考卷上总会出一些平常生活中并不实用的东西来考学生、考老师呢?我们让学生学语文,其实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认字、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能真正合理地运用这些汉字,有空闲的时候还能看看自己想看的书,养成“书不离手”的习惯,终生学习。这样,难道一定要完成那一道道似是而非的“咬文嚼字”的难题?我也承认,高考这把指挥棒一天不倒,这试就得年年考,可从哪个年级来考更为合适些呢?我看班上有个学困生,从读一年级时要求认识的字几乎不能认几个,汉语拼音更是没掌握好,到现在二年级的课文,几乎每篇课文能读通顺,大部分字也会认了,甚感欣慰。可是,每个单元的单元试卷对她来讲,太难了,更别说到了期末有点难度的抽测卷统考卷,只有“不及格”这样的成绩,可是,我认为,和她自己比,她的进步已经是“良好”甚至可以说“优秀”了!因为她光会认字,会读,却不一定全部会写,也不太会做题。她的父母都认不了多少字,因为不认字少写字,会“怕”签名,现在所有的签名都由孩子完成,可以说孩子写下的字比大人还像字。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基础又没打好,学习对她来讲,不是普通的难呀!在接任这个班级之后,有时,身为老师的我,会觉得“可怕”而又“无力”。这一届孩子的父母,说起年纪大约三四十岁,可是像她这样父母亲都不认字或是母亲不认字的情况,在我们班不下五人!

其实,如果我们真正学习课标,会发现“兴趣、习惯、积累、朗读、阅读、语感”等字眼,似乎没有“做题”这样的字眼。常看到班上的学困生,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可他们也会有捧着他们感兴趣的书,看得入神的样子,每逢这时,听到上课铃声响起时,真是舍不得打断他们,因为,这样的语文学习比起让他们做那些没完没了的作业,考那些难得让他们失去兴趣的考题,其实更为“有效”,不是吗? 正由于考试成为各校考评老师业务的唯一尺度,许多老师不得不让学生学会考试,因此而剥夺了大部分学生朗读、阅读的时间,而专攻“答题”了。这样的“应试教育”,其实扼杀了多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动力,被动学习,那么,学习的“有效性”将不复存在。什么时候,我们在黑板上布置的作业只是让学生们看自己爱看的书,读、背着优美的课文;什么时候,我们的语文考试,特别是低年级,能用口试(认字、拼读、朗读)+笔试(书写)来代替?

写着写着,手中的笔,沉重了,因为“考试,是我永远的痛!”,我为学困生们而痛!也不知不觉地离题了。再回到“课标”上,以前,我也常不厌其烦地让学生一个个过关,在每课上完之后,这样又累又要耗上许多时间。当我发现许多中下等生在面对这样的“考试”犹豫、 不会的样子,心疼,还开始反思,我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在一次课标学习时,我发现低学段中的关于拼音、认识的字的要求并不是让学生马上掌握,而是要经过不断的复习、再复习来达到目的的,整册书本上所选的课文,往往会注重那些要求会认的字的反复出现,这样孩子们在期末也能基本掌握这些字了。要求整体识记,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样的学习目标,其实只要多阅读,反复出现相关词汇,最终在这一学段结束时基本能掌握即可,毕竟每一个孩子是每个不一样的个体,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学习环境各不相同,哪能要求他们整齐划一地一步到位呢?可是,反思我们日常的教学行为,往往先学习生字,复习生字词,因为只有掌握了生字,再来学习课文时就“扫清障碍”了,可是,这样做,真的符合课标的要求吗?要整体感受课文的美,是否有必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果不,那么这个“度”要如何把握?如果不分析说是没有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可是如果分析太多又会说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失去了原先的“整体美感”。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24 聚查文案 文章均为网友分享和网络收集整理,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675289112@qq.com

页面耗时0.0738秒, 内存占用1.84 MB, 访问数据库25次

皖ICP备2023006074号-5